我国农业补贴政策问题的研究修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
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业补贴政策问题的研究学生姓名:殷爽
学号:2011070507
年级专业:11级金融学
指导老师:韩宝珍
完成时间:2013/11/11
目录
摘要 (3)
一、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一)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 (1)
(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2)
1.政策的公平性不足,机制亟待完善 (2)
2.农业补贴的法律法规保障尚不健全 (3)
3.补贴力度有限,刺激增产的作用在逐步降低 (4)
4.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 (4)
二、国外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及对我国的启示 (5)
(一)各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 (5)
1.美国农业补贴政策 (5)
2.欧盟农业补贴政策 (6)
3.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 (7)
(二)关于各国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总结 (7)
1.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的一般特点 (7)
2.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趋势 (8)
三、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完善的建议 (10)
(一)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10)
(二)改革单一补贴目标,建立多重目标 (11)
(三)完善补贴机制,改善补贴结构 (12)
(四)农业补贴的法制化 (13)
参考文献 (14)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的研究
2011级金融班殷爽
摘要:农业补贴是关于我国农业方面的一项重要政策,这是保证农民增收、农业
发展、农村稳定的基础政策。
目前,我国农业政策的运行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现状的描述,加上对于美国、欧盟、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与现状,就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补贴;现状与问题;国外经验;政策完善
一、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
农业补贴政策是一个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中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贸易进行得转移支付。
在WTO
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投资,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绿箱”政策;另一种是狭义补贴,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通常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性影响,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国的粮食安全,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
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涵盖许多方面,其中可分为以下几类农业种植补贴、农业价格补贴、农业用具和用品补贴、农业技术补贴等等,具体包括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生猪大县奖励政策,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渔业柴油补贴政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动物防疫补助政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土壤有机质
提升补助政策,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补助政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扶持政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等等。
(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实行农业补贴政策以来,农业补贴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保障农业生产资料的优质优价、维护农产品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2004年全面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粮食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到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实现自2003年以来的粮食九连增。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的比较利益在不断较低、竞争能力下降、发展的后劲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断涌现,也使得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大打折扣。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政策的公平性不足,机制亟待完善
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中公平性的缺乏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省之间补贴标准差异大,导致农业补贴数目的不公平。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行的是中央主导,中央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的耕地面积按照统一的标准拨付。
地方政府承担各地区的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及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的配套。
在分税体制下,由于各地的财政实力不同,财力越雄厚的的地区,其配套补贴的标准越高;财力越弱的地区,其配套补贴的标准越低。
有些省份在某些补贴项目上甚至没
有配套的补贴,完全依靠中央财政补贴。
如粮食直补中,种植小麦补贴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每亩88元,最低的甘肃省仅为6.51元,高低差距为13.5倍。
像甘肃、贵州这一类城市,本身财政实力不足,单纯依靠中央财政的补贴,根本无法满足配套补贴的需要。
而像北京上海等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由于资金充足,其财政补贴数额相当可观。
(2)部分种粮的农户得不到补贴,而某些调整了种植结构不种粮的农户却也能得到补贴。
撂荒地的农民在不种植的情况下任然能得到全额补贴,有些农户把获得的补贴用于购买其他生活用具,而不用于粮食的种植,这显然与补贴的初衷不一致。
部分地方的农民将耕地调整为种植蔬菜和发展养殖业等,当地的政府也按照粮食补贴政策予以补贴。
(3)缺乏对种粮大户的激励机制,补贴力度有限。
种粮大户每年为国家粮食出产做出不少贡献,但是其获得的补贴相对于那些不贡献商品粮的农户或者是那些撂荒地的农户来说并不算多,且随着农资价格不断提高,其成本不断上升,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随着国家政策好转,粮食价格提高之后,很多种粮大户承包土地越来遇难。
2.农业补贴的法律法规保障尚不健全
我国目前缺乏一部专门规范的农业补贴法,有关农业补贴的政策与规定散见于《农业法》、《渔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规范当中,规定分散,且内容中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实际可操作性较差,且一些内容不能满足现在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的需要。
此外,我
国现存的农业法律法规和文件缺乏程序性规范原则的问题。
一方面,达不到WTO中关于透明度规则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补贴目标的实现。
3.补贴力度有限,刺激增产的作用在逐步降低
税费改革与粮食补贴政策的同步实行,在短期内对粮食的增产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报酬不断增加,财政补贴的效应不断减弱,加之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提高,粮食收益明显下降。
以2011年为例,中烟和地方的财政生产性补贴为每亩112.75元,按照每亩平均产量500公斤来算,每公斤补贴仅为0.2255元按照市面上大米每公斤2.6元来算,仅相当于粮价的8.67%。
自2006年以来,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上攀升,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种植粮食的报酬不断递减,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生产积极性。
虽然国家对于农资综合补贴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这远远不够满足由于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
在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宏观调控政策下,依靠提高粮食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而通过粮食补贴降低生产成本的影响又被不断攀升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给抵消,因此,仅靠粮食补贴,而不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存在一定的困难。
4.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农业补贴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大类是以粮食价格直补和
农资综合价格补贴为主要综合收入的补贴,第二类是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为主要补贴的专项生产性补贴,第三类是以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农业税减免相结合的直接补贴体系。
而这些补贴大多属于WTO 《农业协定》中的黄箱补贴,,黄箱补贴对于在短期内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本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有限。
二、国外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各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
1.美国农业补贴政策
美国自从20世纪30年代实行农业补贴政策以来,其农业补贴政策包括许多方面,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在不断地加大。
根据美国最新的农业法案,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做出了一些调整。
取消直接支付补贴项目,同时扩大农作物保险覆盖范围,更加突出保险在促进农业生产和防范风险中的作用。
新法案的最大变化在于取消了此前每年达50亿美元的直接支付补贴项目,因为这个项目主要针对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且根据登记的种植面积而不是实际种植情况进行补贴,经常会出现没有种植这些粮食作物也获得补贴的情况。
与此同时,新法案扩大了农作物保险的补贴额度和覆盖范围,不仅包括粮食作物,也包括水果、蔬菜等园艺作物,还为棉花和花生种
植农户制定了新的农作物收入保险政策。
相对于直接支付补贴和针对农产品价格进行的补贴,农作物保险补贴更为隐蔽,正成为美国政府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目前美国农作物保险保费的62%由联邦政府进行补贴,保险公司也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
其最新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有所减少,但是通过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改进了法案的功能与效果。
达到了缩小财政支出,和农业共同发展的共同目标。
这一法案对农业种植收入较低的农民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保证农户的最低收入。
同时,农业生产补贴的新计算方法也将对农业生产效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欧盟农业补贴政策
农业补贴尤其是农业价格补贴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虽然欧盟的农业产值仅占其总产值的1.4%,但是农业补贴却占到了总预算的一半,可见农业补贴政策在欧盟的重要性。
但是过高的农业补贴也使得贸易摩擦不断,因此欧盟的农业补贴政策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项:一是将农业补贴政策由以价格支持为主导转变为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导,二是将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转变为与农产品产量限制相结合的价格补助体系。
第一项包括以下内容:降低价格支持水平,参照国际市场水平,将牛肉和粮食价格降低;控制生产规模,实施耕地削减,冻结了15%的谷物种植面积;进行收入支持,对于那些冻结了耕地的农业生产者
给予补贴;调整农业结构,建立基金鼓励保护环境,扶持山区和条件较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等。
第二项的农产品产量限制主要是有限度的强制休耕规划,并鼓励自愿休耕。
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两方面:一是降低农产品的行政定价,二是对农民因降价带来的损失进行直接补贴。
3.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日本实行的是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的农产品尤其是大米实行严格的保护,不仅通过配额和关税限制进口,而且还对流通加以管制,日本对农产品价格的支持与管制的保护政策造成了严重的贸易扭曲,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反对。
为了顺应WTO 农业规则的要求,日本对其农业补贴政策实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农业补贴政策从过去以生产、流通为主,转变为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主。
此外,为了保证农民收入和提高补贴效率,日本政府改价格支持为直接补贴等。
(二)关于各国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总结
1.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的一般特点
(1)农业补贴政策多样化
为了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将这些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第一类,价格支持补贴政策。
这是各国实行的最普遍的一种,主要是为了保证粮食的生产,但是对于价
格有一定的扭曲。
第二类是收入补贴政策。
这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对价格影响比较小。
第三类是,边境措施类政策,这是通过影响农产品价格来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比价格支持更具有隐蔽(2)农业补贴政策法制化
法制化这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各项政策得以实现的保证。
以美国为例,由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到2008年的《食物、保护和能源法案》,历次调整都是运用法律手段做出规定,同时也会根据当年农业的具体情况对法案实施修改。
2.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趋势
(1)补贴总金额维持较高的水平
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始终是本国的一个重要政策,虽然在WTO成立之后,欧美的发达国家同意将农业补贴进行削减,,但是在大幅度的削减价格支持力度的同时,增加了其它名目的各种高额补贴和支持,其补贴总额甚至较之前有所上升。
就如欧盟,在补贴力度上,虽然欧盟25个成员国通过了新的预算标准,但是其补贴水平依然非常高,根据新方案规定,在2006年预算期内总预算在453亿欧元,并且这一水平将维持直至2013年。
由此可见,虽然WTO的规则众多,但是各国依然还是有各种隐蔽性的应对措施来保护本国的农业。
(2)补贴方式由价格支持转向直接收入补贴
直接收入补贴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化趋势。
1996年以前,美国是在农场主播种之前确定一个补贴价格,如果收获时,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生产者获得差价补贴。
1996年调整
了补贴形式,将其改为直接的收入补贴,取消了目标价格和差价补贴,实行多种收入的直接支持。
欧盟2000年的农业政策改革计划对谷物的支持在两年内降低15%,为了部分的弥补价格降低的影响,农民按照面积和产量获得政府的直接补贴,2002年欧盟又通过了《欧盟东扩后的农业标准政策和预算标准》法案,计划到2013年,将价格支持全部转为直接补贴。
日本对于大米的管制一直属于较严格的方式,在2004年日本改革稻米管理价格体制,对于种植稻米的农民实行差价补贴。
2007年,日本又正式实施价格直补,向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民提供脱钩直接补贴,缩小了可享受的农产品种类范围,既顺应了农业政策变化的新趋势也符合世贸组织的“绿箱”措施。
(3)补贴方向从农产品转向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要素并重
除了想尽办法用足“黄箱补贴”外,加大“绿箱”政策支持,重点补贴农业生产要素也是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
在美国,从2006年期的6年内,增加了13亿美元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并把农业科研经费的40%~50%用于种植业、畜牧业的良种培育与推广。
欧盟成员国曾对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土地改良和兴修水利给予资金支持,并大力支持农业科研和教育。
再如日本,日本逐步放开粮食直接价格性补贴,但是却在基础设施的投入、培养农业人才、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信贷等方面,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促进其农业的持续发展。
三、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完善的建议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农业本身的发展,更加为了实现其他相关的一系列的产业的发展,我国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在借鉴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防范农业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作为自然灾害尤其是农业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
作为农村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公认的高风险、低效益的弱质产业。
转移所面临的各类农业风险,维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稳定,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构建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国的农业保险自2007年开始实行,但是其影响力并不大,为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设。
欧美等国是建立以政府为主的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我国同样可以采用这一类政策,建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由中央财政给予支持,在具体的保险理赔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护农民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让农民接受农业保险能够保证自己的收入这一事实,同时还要配套的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政策的具体实现。
(二)改革单一补贴目标,建立多重目标
我国现在的补贴目标还是单一的增产目标,过于偏重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补贴而忽视了农业生产外部的考量和补贴支持。
针对当前国内国际农产品的实际状况,稳步提高粮食等农业产品的价格是实现农业补贴多重目标的关键。
粮食等产品价格的上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刺激粮食等产品的生产,增加供给,使得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但是如果对农产品价格实行政府管制,认为农产品价格高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则会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粮食短缺,价格上涨,甚至出现粮荒的现象。
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简单的价格管制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
伴随着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转移,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利益颇微,已经不能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解决粮食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让粮价涨上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在这一过程中,农业补贴与转移支付避弹衣的价格管制更有效果。
长期以来,美国,欧盟等国家一直将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益、农业生态化与增强农业竞争力作为其补贴的主要目标,不断优化补贴结构,使得农业补贴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在实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同时应当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新形势,建立以保证粮食价格为基础,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以提高农业生产与农业竞争力为终极目标的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
(三)完善补贴机制,改善补贴结构
在WTO《农业协议》规定的12项绿箱补贴中,有6项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补贴政策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中尚属空白,其中包括与生产脱钩的直接收入支持、收入保险与收入安全网计划、农业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的调整援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投资补贴、农业结构调整的投资补贴、农业生产储备资源补贴等,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运用的不到位。
为此,我国应当拓宽绿箱补贴的内容,完善绿箱补贴结构。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农产品市场逐渐的对世界开放,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的给各类主要农产品的冲击,我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所以,我国应当立足国情,适当的引入绿箱补贴政策。
拓宽补贴的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扩大农业科研推广资金的补贴投入,设立新技术、新产品的投资基金,对技术方面造成的损失给予补贴
加大对于农民的教育培训支出,政府可以对农业资格技能培训者给予适当的补贴,也可以从培训机构出发,根据培训合格的农民数量,给培训机构一定比例的补贴
加大农业中小型基本建设补贴,加大关于农业灌溉工具及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对于各类支农用具以及农业生产原料等进行补贴,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农业的持续发展。
加大对于种粮大户的补贴,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对于粮食主产区与种粮大户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用具补贴,使得的真正该收益的人收益
为了避免补贴的差距过大,中央政府应当鼓励等一些省和地级市将配套的农业补贴标准提高,同时将一些补贴过高的地区进行限额(四)农业补贴的法制化
实现农业补贴政策的法制化,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对于农业补贴立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完善《农业法》,加大对于农业补贴的支持力度,使得农民的收入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其次要建立专门的《农业补贴法》,对于补贴的方式、比例、形式等等做出具体规定,加之辅以各类具体条例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还应当成立专门的农业补贴执行机构,保证专项专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东平,刘旗,陈俊国.农业补贴政策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侯石安.农业补贴政策运行面临的问题与完善的政策[J].学习与实践,2013(6).
[3]翟秀红.关于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5).
[4]郭玮.美国、欧盟、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J].调研世界,2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