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05c22e6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9.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取和书写秒。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秒的认识2. 秒的读写3. 秒与生活的联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概念和读写。
2. 教学难点:秒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时钟或计时器3. 学生用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1分钟等于60秒。
(2)讲解秒的读写:秒的读写与分相同,例如:1秒写作01,读作“一秒”。
(3)讲解秒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举例说明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赛跑、计时等。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秒。
(2)进行秒的读写练习,教师检查并指导。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秒的认识和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2. 在讲解秒与生活的联系时,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环节应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他们积极讨论和提问。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秒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时间观念,了解他们是否能够珍惜时间。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时间管理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九、教学资源1. 课件或黑板2. 时钟或计时器3. 学生用书十、教学时间1课时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编写,适用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与生活的联系秒与生活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它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关键环节。
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课件【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课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3f871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a.png)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分重要的地位。
课件是根据教学⼤纲的要求,经过教学⽬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学习动⼒。
为⼤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课件篇⼀ 教学⽬标: 1、知识⽬标:使学⽣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使学⽣初步建⽴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能⼒⽬标: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数学思考与语⾔表达能⼒和合作意识。
培养学⽣的观察分析能⼒和动⼿操作能⼒,使学⽣的思维得到发展。
3、情感⽬标:在观察⽐较、动⼿操作中,培养学⽣勇于探索、⾃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活并⽤于⽣活,了解数学和价值,对数学产⽣求知欲,获得运⽤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帮助学⽣树⽴珍惜时间的观念。
重点难点: 1、使学⽣知道1分=60秒。
2、使学⽣初步建⽴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导⼊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出了⼀位航天英雄,⼤家知道他是谁吗? (聂海胜)同学们看他来了(出⽰聂海胜出征时图⽚和时刻)这是聂海胜和他的同伴即将出征飞天的时刻,这是⼏时⼏分呢? (指⽣认时间) 师:在7时35分,聂海胜和队友挥⼿告别祖国和家⼈,满怀豪情和信⼼进⼊飞船,(课件出⽰飞船即将发射升空的图⽚和时刻)这是什么时间呢? 师:英雄已准备就绪,飞船要点⽕升空,让我们⼀起来回顾那激动⼈⼼的时刻(播放飞船点⽕前倒计时录像,30秒准备,20秒准备,10、9……2、1,点⽕) 师:在刚才的情景中出现了⼀个新的时间单位——秒,在我们⽇常⽣活中,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到⽐时、分更⼩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起来认识秒(提⽰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从学⽣的⽣活实际出发,通过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
秒的认识教案10篇
![秒的认识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eab1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b.png)
秒的认识教案10篇秒的认识教案篇1由于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年级的小朋友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基本上以活动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珍惜时间的意识。
1.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利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小朋友的认知是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秒”对于他们来说是抽象陌生的时间概念。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认知空间,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秒”。
2.重视时间观念的建立,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可计量性。
在认识“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进而通过分针和秒针的运动验证“1分=60秒”,同时又注意到学科间的整合,设计了口算、朗读、画画等丰富多彩的自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1秒的长短以及分与秒的关系。
教师准备PPT课件、各种钟表模型学生准备钟表模型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创境激趣,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载歌载舞,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人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学生随着课件一起倒数十个数。
师: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倒计时的场面呢?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们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时间单位。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时间是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举例)2.导入新知。
生活中用秒计时的现象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倒计时,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概念,并且知道1秒大概有多久,然后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用“秒”作单位的,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e4fe2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a.png)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间》中的《秒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秒针,理解秒的概念;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分钟等于60秒,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时间观念。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秒的概念的理解,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教学重点: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
学具: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钟表模型,展示钟表的运行,引导学生观察秒针的移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秒的概念,1分钟等于60秒。
(2)示范如何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3)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在钟表模型上练习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使用计时器进行秒的计时实践,感受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拓展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六、板书设计1. 《秒的认识》2. 内容:(1)秒的概念:1分钟=60秒(2)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3)时间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钟表模型上,练习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2)思考:如何珍惜时间?2. 答案:(1)根据课堂所学,正确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开放性问题,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践操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秒的概念和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课后反思如下:1.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时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c9c7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6.png)
1.1《秒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用秒来测量时间,并能进行简单的秒与秒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2. 秒的测量3. 秒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秒的应用及时间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秒的概念。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测量。
3. 结合实际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秒的知识。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合理安排时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沙漏,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沙漏的用途。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如何计量时间的?引出秒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秒表,让学生观察秒表的显示。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秒的测量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时间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用秒来测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测量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秒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秒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应用。
(2)教师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活动,用秒来测量时间,并记录下来。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实际操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的测量方法,并能将秒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秒的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合理安排时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d7e12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8.png)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认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时间认识》中第2节《秒认识》。
详细内容将围绕秒概念、秒在时间单位中位置、以及秒实际应用进行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秒概念,理解秒是时间基本单位之一。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生活实践,感受秒在生活中重要性。
3. 提高学生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秒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难点:理解秒与分、时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秒表、PPT。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游戏,让学生感受秒存在。
例如,进行一个20秒计时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简单任务。
2. 新课导入利用时钟模型和PPT,引导学生认识秒,并讲解秒是时间基本单位。
3. 例题讲解(1)1分钟等于多少秒?(2)如果一堂课40分钟,那一共是多少秒?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秒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时间单位:秒、分、时2. 1分钟 = 60秒3. 1小时 = 3600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分30秒等于多少秒?(2)如果一个人每天工作8小时,那一周(5天)工作多少秒?(3)举例说明秒在生活中应用。
答案:(1)90秒(2)28800秒(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秒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时间,并记录下来,加深对秒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利用时间。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关于时间单位知识,如:天、周、月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活动设计要简单易懂,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
2. 适时提醒学生关注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秒存在。
二、例题讲解1. 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秒概念及其与分、时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8cdb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4.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教案标题:数学第二单元——秒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秒的概念,了解一秒钟是时间的最基本单位。
2. 能够用秒衡量简单的事件的持续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手表或计时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起学生对于时间和秒的兴趣:- 你们每天都会用到时间吗?比如上学、吃饭、睡觉等等。
- 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些时间的?- 有没有想过时间是如何被划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时间划分的最小单位——秒。
Step 2:引入秒的概念(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秒的图标(“秒”的标志),并解释这个标志表示了时间的最小单位——一秒钟,就像一个鼓点一样。
Step 3:秒的实际应用(15分钟)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秒的具体应用:- 拿出手表或计时器,让学生观察指针或数字的变化,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在计量时间的过程中用到了秒。
- 提问学生一些日常生活的简单事件,比如喝一杯水、跑一圈等,请学生估计这些事件的时间,并用秒来表示。
-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手表或计时器,来验证他们的估计时间,例如跑一圈需要多少秒等等。
Step 4:有趣的秒(10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来让学生加深对秒的理解:- 告诉学生一个有趣的事实:一秒钟钟内,蜜蜂可以拍动翅膀200次,电流可以在夜光闪烁6次以上。
- 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发现和记录一些有趣的、与秒相关的事件,例如瞬间闪烁的灯、小鸟煽动翅膀的频率等等。
Step 5:总结与归纳(10分钟)向学生总结秒的认识和应用,并进行小结:- 秒是时间的最小单位,指的是一秒钟。
- 通过手表、计时器等工具来计量时间时用到了秒。
- 秒的认识和应用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例如参加比赛、测量时间等。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一些与秒相关的现象或事件,并写一篇小报告。
第1课时秒的认识(课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17张PPT)
![第1课时秒的认识(课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1d579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1.png)
1. 4人一组,每人从组长那里选择一个信封。 2.老师计时30秒,每人根据信封里的内容完成。
这些表都可以计量“秒”。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时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做熟饭大约需要
20( 秒)
25( 分)
2.做下面的事情,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打开电视大约用( 2秒 ) 做一遍眼保健操大约用( 5分 ) 刷牙大约需要( 3分 ) 吃早饭大约需要( 10分 )
所以下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5.一个时钟6时敲6下,10秒敲完,照这样计算,敲10下 需要多少秒? 10÷(6-1)=2(秒)
2×(10-1)=18(秒) 答:敲10下需要多少秒。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秒的认识》
请你在( )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分 ) 从重庆西站开车到我们学校大约要1( 时 ) 平平从家到学校大约要5( 分 ) 老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大约要3( 秒 )
秒针
认真视察秒针是怎么走的?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现在走了几秒? 秒针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1大格呢? 时针走1大格呢?
通过这些生资活料中,你你们们还有见什过么和感秒受? 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
①喷气式飞机1秒飞行500米。 ②月亮绕地球运行1秒约8000米。 ③电脑1秒可进行3万亿次运算。 ④人造卫星1秒飞行7900米。
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和秒 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
1、老师说“开始”,就闭上眼睛。
2、你认为15秒到了,就悄悄地举手,睁开 眼睛看看是多少秒。
3.(1)安安早上6:00起床,平平早上6:30起床,
谁起得早?
安安起得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02237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秒的认识”。
在这一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我们将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秒的概念,并能运用秒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知道1分钟=60秒。
2. 培养学生用秒来计量时间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秒的实际意义,并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秒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秒表、教学课件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上课之初,我会请一位学生上台,让他用秒表计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观看。
然后我会提问:“这位同学用了多少秒?”通过这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初步接触秒的概念。
2. 探究秒的认识(10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讲解如何用秒来计量时间。
例如:“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学会用秒来比较时间的长短。
4. 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计算下列时间:30秒15秒、45秒+20秒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秒的认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单位:秒1分钟 = 60秒用秒来计量时间:例题: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练习:30秒 15秒 = 15秒45秒 + 20秒 = 65秒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秒表计时,让孩子练习用秒来计量时间,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2ac9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8.png)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秒的认识》教案及评析篇一一,导语:现在正好是金秋十月,知道吗,去年也是在十月份,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是什么,谁知道是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了,神六的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创举,它的成功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的强大。
大家想不想再一次领略神六发射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老师就满足你的要求。
(课件展示,神六发射)看到神六发射成功,你的心情如何因为神六发射成功是全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是不是,看每个人都坐的多直啊!在这段录象中有一个数学问题,想问问大家,指导员倒计时,倒数10个数字,一共经历了多长时间你估计一下!是10秒,下面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感受一下10秒钟。
(课件展示10秒)二,新授1,挣开眼睛,刚才我们经历了10秒的时间,老师说开始经历的第一声响,就是1秒,第一声响到第二声响经历的时间也是1秒,那我们刚才经历了10秒的时间,你觉得10秒时间是长还是短2,我们刚才经历了10秒,现在我们再来经历5秒的时间,看它有多长!3,那你估计一下1秒会怎样对会非常短,我们来感受一下(课件展示1秒)开始,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秒呀就是比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
板书:秒的认识。
4,大家看手中的小闹钟,看看哪个针是秒针(描述的真好)秒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过去1秒的呢秒针走一小格就告诉我们时间过去了1秒,同意吗秒针走一小格就走了1秒,把这句话记下来(板书)我们在大屏幕上观察1秒(课件展示1秒)5, 观察老师中面,这就是1秒,1秒的时间非常短,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能做些什么事情看来1秒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能做一些事情,下面咱们看一组信息,了解一下,1秒时间能干哪些事情!(课件展示)看了这组信息,你想说点什么是啊,这1秒能做这么多事!那么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对待1秒呢看有的同学已经利用1秒坐好了,用实际行动告诉了老师。
6,回到钟面上,老师让秒针走动,你来观察时间过去了几秒(课件展示5秒)为什么是5秒看5个小格就是1个大格,那么我们总结秒针走一大格,就是秒针走了5秒,我们看秒针继续走,从数字1开始(课件展示17秒)现在秒针又走了几秒为什么是12秒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观察钟面,不让秒针走了,假如秒针从12走到4,那秒针走了多少秒你怎么知道是20秒1个大格是5秒,4个大格就用4*5=20,他这个方法简不简便7,现在大家都能准确地从钟面上判断时间了,下面咱们做个小游戏,怎么样老师要测试一下,能不能准确地感觉出一段时间,请用自己的方法,随着秒针的走动感觉5秒的时间,请准备(课件展示)有的同学点头,有的拍手,有的还没有进入状态,我们再来感觉一下5秒(课件展示5秒)8,下面,老师提高一点难度,考考大家,大家敢迎接挑战吗第一个挑战是闭上眼睛,感觉10秒的时间,能感觉准吗钟面秒针从12走到哪是10秒的时间走到2是10秒(课件标2)老师说开始,将给你们5秒的声音,剩下的5秒你自己感觉,如果时间到了,你就抬头看钟面,如果秒针正好走到2,证明你感觉得非常准确,师开始(课件展示)9,10秒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家抬头,感觉的准的同学请举手,真棒!有的同学第一次就挑战成功了,再来感觉一次好吗(再来一次课件)这次感觉准的请举手,这么多人,老师宣布第一次挑战成功。
《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4cd2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2.png)
-加减法:将不同时间单位转换为秒后,可以直接进行加减运算。
-乘除法:根据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乘除运算。
-例如,计算3分钟加上20秒的时间,可以先将3分钟转换为秒(3*60=180秒),然后加上20秒。
4.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计时: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秒来计时,如比赛、作息时间等。
(3)优秀层:这部分学生对时间单位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于秒的计算和应用也较为熟练。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快速掌握新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1)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的基本概念,但对秒的计算和应用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秒的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秒的认识”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秒的认识”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解析:首先将100分钟转换为秒(100*60=6000秒),然后减去50秒。
-答案:6000秒-50秒=5950秒。
6.例题六:计算2分钟加上30秒的时间
-解析:首先将2分钟转换为秒(2*60=120秒),然后加上30秒。
-答案:120秒+30秒=150秒。
7.例题七:计算5分钟减去20秒的时间
-解析:首先将5分钟转换为秒(5*60=300秒),然后减去20秒。
(4)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发布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秒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9fbeb84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7.png)
的。
1秒有多长?
钟表滴答一声是 1 秒。
成人心脏跳动一
下大约有1秒
眨一下眼是 1 秒
跳一下绳是 1 秒
1 秒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三峡水电站1秒大约发电
现代化车间每秒可生产
270千瓦时,大概可供我们
成千上万个零件。
一个普通家庭用电150天。
课堂练习
1
30 秒有多长?分别用 30 秒进行下面的活动,
多于 1 分钟
做一遍广播体操
少于 1 分钟
多于 1 分钟
选自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红每天大约睡 10( 小时 )。
(2)小亮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 ( 秒 )。
(3)爸爸做一顿饭大约需要 35 ( 分钟 )。
温馨提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
选自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 2 )小格
共( 32)秒
5×6 +2=32(秒)
小组讨论
1.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边拨一边观察:
秒针走一圈,分针是怎么走的。
2.同桌交流分享你的发现。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秒针走一圈,正好是60小格,也就是
1分
60秒,分钟刚好走了1小格,就是1分。
60秒
=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6 时 55 分 57 秒
变式训练
1.填空。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3小时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
过的时间是(15分钟);秒针从数字3走
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15秒 )。
变式训练
2.判断。
(1)秒针走1圈是1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3c6ae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7.png)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 教学⽬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1⼩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初步建⽴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
3、借助⽣活实例和多种实践活动,渗透对学⽣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
运⾏关系即1分=60秒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短。
从⽽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 学具准备:学⽣每⼈准备钟表⼀个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呈现春节联欢挽回的⼀个场景,⼈们⽤倒计时的⽅式,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刻,导⼊新课——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到⽐分更⼩的单位:秒 2、⽇常⽣活中,还有那些地⽅⽤到时间单位秒? 3、关于秒,你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 ⼆、在⾃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1、独⽴观察钟⾯————-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从⽽引出⼜细⼜长⾛的最快的是秒针 2、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分与秒的运⾏关系 ①四⼈⼩组合作,两⼈看分针的变化,两⼈看秒针的运动。
②汇报分针与秒针的运⾏结果。
③⼩结:秒针⾛⼀圈,即60⼩格,分针⾛⼀⼩格。
板书:1分=60秒 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 1、听⼀听(1秒的滴答声) 2、拍⼀拍(感受⼀秒的长短) 3、做⼀做(让学⽣⾃由发挥1秒能做什么,即⽤动作表⽰1秒) 4、读⼀读(1秒给社会带来的巨⼤财富)进⾏珍惜时间的品德教育。
5、估算⼀分的活动 活动⼀:当⽼师说开始时,闭上你的眼睛,每个同学都在⾃⼰的⼼⾥估计,⼀分钟到了,⾃⼰睁开眼睛,看看⼤屏上的时间,然后坐下。
活动⼆:拍⼀拍数⼀数 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钟表,伴随着滴答声,边拍⼿边数数,在各种感官中具体感受⼀分的长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秒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20087c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d.png)
1. 15秒能做什么?选择活动并记录下来。
2.
(教材P6 第1题)
一、比一比。 60分○>60秒 100秒○>1分
60分○=1时 1时○>55分
1分<○85秒 100分○>1时
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 )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 )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 )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 )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大约20( 秒 )。 3.我们的睡眠要达到9( 小时 )。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分钟)。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 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 160-140=20(秒) 答:小刚做得更快;快20秒。
1秒有多长呢?
眨一下眼
点一次头
张一次嘴
……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1秒钟飞行250米
我1秒约行20米。
随着科技的发展…… 卫星1秒约行7900米 有些电脑1秒可以完成
3万亿 次运算。
➢ 秒的认识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1秒。它从12起走一圈再回到12,正好走了60秒,此 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3.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
1 时、分、秒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十、九、八、七、六、 五、四、三、二、一!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
针是秒针。秒针走1
秒
小格的时间是1秒。
针
秒针走一圈经过多长时间? 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fdad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9.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面,认识秒针,知道秒针的运行规律。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掌握秒针的认识方法。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秒针,了解秒针的运行规律。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掌握秒针的认识方法。
三、教学准备1.钟表模型或实物钟表2.课件或黑板3.秒表4.课堂活动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钟表吗?钟表有什么用?2.学生回答: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二)探究新知1.出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构成。
2.提问:钟表由哪些部分组成?3.学生回答:钟表由时针、分针和秒针组成。
4.教师讲解秒针的特点:秒针是钟表中最细的一根针,它的运行速度最快。
5.出示课件,演示秒针的运行规律。
6.学生观察并描述秒针的运行规律:秒针从数字12开始,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地走,每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7.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圈需要多少时间?8.学生回答:秒针走一圈需要60秒。
(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道练习题:请在30秒内,用秒表记录你的脉搏跳动次数。
2.学生进行操作,记录脉搏跳动次数。
3.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脉搏跳动次数与秒针的关系。
(四)课堂活动1.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时间接力赛。
2.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用秒表计时,完成指定任务。
3.任务完成后,学生汇报用时,教师统计每组成绩。
2.提问:你们觉得时间宝贵吗?我们应该如何珍惜时间?3.学生回答:时间非常宝贵,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五、课后作业1.观察家中的钟表,了解秒针的运行规律。
2.记录自己在30秒内的脉搏跳动次数,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了秒针,了解了秒针的运行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50bd92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1.png)
在本次《秒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从一开始对秒、分、时的模糊认识,到能够熟练读取钟表上的秒数,甚至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课堂上,我尝试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们感受到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大家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让学生们对秒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各自职责,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想法,共同完成计时任务,如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计时游戏,记录每个成员完成的时间,并计算出小组总时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秒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时的情景?”比如,煮鸡蛋需要计时,比赛需要计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的奥秘。
举例解释:
-通过动态演示或教具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1秒的短暂,1分的中等长度,1小时的较长时长,形成时间观念;
-通过观察钟表模型,指导学生学会识别秒针,读取秒数,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设计练习题,如“小明从8时30分开始做作业,做了25分钟后休息,问小明休息时是几点几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间分配上,讲授新课的时间相对较长,导致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时间略显紧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果,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压缩讲授新课的时间,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和互动讨论的机会。
4.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时间,增强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精品教案《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精品教案《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a21b07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9.png)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精品教案《秒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章《时间认识》中,深入学习秒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秒,解秒与分关系,学会读取秒表,并在实践中掌握秒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秒概念,掌握秒与分关系,学会读取秒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时间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秒与分关系理解,读取秒表能力。
2. 教学重点:秒概念建立,秒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秒表、钟表模型、课件。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表模型、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猜一猜”游戏,让学生猜测1分钟有多长,可以做什事情。
(2)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流逝,引出秒概念。
2. 新课导入(1)介绍秒概念,讲解秒与分关系。
(2)展示秒表,教学生读取秒表。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小明用秒表测量,他跑100米需要多少秒?(2)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钟表模型进行练习,读取秒表。
(2)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强调珍惜时间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秒概念2. 秒与分关系3. 读取秒表方法4. 珍惜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秒表测量,你从教室一头跑到另一头需要多少秒?(2)1分钟等于多少秒?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学生实际操作,得出答案。
(2)1分钟等于60秒。
例如:课间休息1分钟,实际上是休息60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秒概念,秒与分关系,以及读取秒表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在家中用秒表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时间,如刷牙、洗脸等。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a33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1.png)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时间》中的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材详细内容为:认识秒,秒与分之间的关系;学会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了解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学会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
2. 让学生掌握秒与分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秒与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秒的认识,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课件。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表模型、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短跑比赛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运动员们是如何知道比赛开始和结束的?引导学生发现秒表在比赛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每分钟有60秒。
(2)展示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秒针的运行规律,学会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
(3)讲解秒与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小明在跑步,从开始跑到结束一共用了30秒,他每秒跑了多少米?解题步骤:(1)引导学生列出已知条件:总时间30秒,路程未知。
(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小明每秒跑的路程。
(3)计算答案:小明每秒跑了3米。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在钟表上找出5秒、10秒、15秒、20秒、25秒、30秒所对应的位置。
(2)将1分钟换算成秒。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秒的认识2. 板书内容:(1)秒的概念:时间的基本单位,每分钟60秒。
(2)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
(3)秒与分之间的关系:1分=60秒。
(4)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计算:1分20秒等于多少秒?(3)小华每秒可以走2米,他1分钟能走多少米?2. 答案:(1)见钟表模型。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秒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8ef86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1.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秒的认识一、秒的认识1. 秒是时间单位之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秒、分、时、天、周、月、年等。
2. 秒的符号是S,1秒等于1/60分,1分钟等于60秒。
3. 钟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秒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过去了1分钟,而分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过去了60分钟。
二、秒的单位换算1. 换算关系: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
因此,1分钟=60秒=1/60小时。
2. 例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将时间单位进行换算。
例如,如果一个任务需要5分钟完成,那么需要用多少小时来完成呢?我们可以这样计算:5分钟=5/60小时=1/12小时。
因此,需要1/12小时来完成这个任务。
三、秒的应用1. 交通: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一般以秒为单位进行计算,比如红灯停70秒,绿灯行30秒。
2. 体育比赛:在田径比赛中,通常使用秒作为计时单位来计算运动员的成绩。
3.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需要用到秒的情况,比如计算做一道菜需要多长时间等。
四、钟表上的秒针1. 钟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秒针是最细的针,也是转动速度最快的针。
2. 秒针转一圈需要1分钟的时间,分针转一圈需要60分钟的时间,时针转一圈需要12小时的时间。
3. 在钟表上,每过一秒钟,秒针就会向前跳动一小格。
当秒针转满一圈后,就会开始下一圈的转动。
五、速度的概念及表示1. 速度是描述物体移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移动的距离与所需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符号是v,单位是米/秒(m/s)。
2. 在实际应用中,速度常常被用来描述交通工具、运动员或其他物体的移动速度。
例如,一辆汽车的速度为80公里/小时,表示该汽车每小时可以行驶80公里。
3.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距离/时间(v=s/t)。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
六、时间的计算1. 时间的计算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比如我们需要计算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或者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时间计算出另一个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