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类别,探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Abstract:B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tegories in our country,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类别,可持续发展及对策。

The key wor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ategori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对于环境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

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一、关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于展示国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把它与会奖旅游结合起来,走一条独特的展示之路。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二、生态旅游的类别

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

2)湖泊生态景区,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

3)森林生态景区,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

4)草原生态景区,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

5)海洋生态景区,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

6)观鸟生态景区,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

7)冰雪生态旅游区,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

8)漂流生态,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加强政府引导和生态旅游的法制建设

许多生态旅游区多在各种保护区内,由于保护区的特殊性和普遍缺乏开展生态旅游的经验,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否则容易造成“生态旅游”的泛滥和资源的大量破坏。在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必须在保护区管理者的严格控制下进行,加强生态旅游的立法和法律解释工作,对生态旅游管理者实施必要的法律教育,以加强他们对生态旅游区的法制意识。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法可依,做到“以法兴旅”、“以法治旅”,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发展。

2、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生态旅游风险评估

在开发生态旅游之前一定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尽量吸引各个利益团体的参与,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和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批在自然保护地和特殊文化社会区域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严禁在重点保护区、核心区建旅游服务设施,依据规划对生态旅游区实施严格的保护。生态旅游规划应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规划和建设中处处体现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与传统旅游业不同,生态旅游不能破坏环境是既定前提,然而即使是严格控制的生态旅游活动也会对自然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生态旅游管理者对开展的旅游项目建设进行生态旅游风险评估,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对景区的影响要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

3、控制旅游环境容量和加强开发后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EIA)和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已开发的生态旅游区,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尽量把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危害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必须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内,在开发前要对生态旅游区进行环境影响和承受能力评估,以避免破坏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生态旅游的发展速度和范围。因为任何一个生态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保护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治理起来就十分困难,有的根本无法治理和恢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项目后分析(PPA)可以有效地验证环境影响评价效果,能弥补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缺陷,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确定影响预测的精度和减缓措施的效能,以便把经验推广到类似的未来项目上;评估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的评价过程,以改进全面的项目管理。PPA 实质上是EIA的中、后期阶段,其性质是一种补救措施,其立足点仍未跳出E I A的框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远远超出了目前E I A的范围,它对时间要求更早,范围更广泛,从具体项目到抽象的政策、规划和计划(PPPS),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

(1)生态旅游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当地居民应直接从生态旅游区受益,他们的传统生活也不能受到影响。生态旅游应尽量减少对环境和当地居民的消极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尽可能让游客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舒适的旅游,尽可能少产生废物。尽可能让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和类型决策中来。这就需要建立和健全政府、各种委员会、生态旅游开发商、生态旅游经营商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机制。

(2 )生态旅游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

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与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生态旅游区周边区域的破坏将会进一步加速对生态旅游区的蚕食,并严重影响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功能,加重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片断化,因此必须加强对生态旅游区周边区域的保护,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好生态旅游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处理好生态旅游区的利益分配问题,解决好景区周边的居民生计问题,促使生态旅游区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