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建筑节能规范

合集下载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五章、幕墙节能工程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五章、幕墙节能工程

5.2主控项目 5.2.2
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 系数、密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幕墙玻 璃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中空 玻璃露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核查。
5.2.2
幕墙材料、构配件等的热工性能是保证幕墙节能指 标的关键。材料的热工性能主要是导热系数,许多单一 材料构件也是如此,但尺寸也是热工性能的重要部分, 其综合指标反映在最终的幕墙传热系数中。复合材料和 复合构件的整体性能则主要是热阻。有些幕墙采用隔热 附件来隔断热桥。附件往往是垫块、连接件之类。对隔 热附件,其导热系数也应该不大于产品标准的要求。 燃烧性能应满足防火设计要求。 玻璃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对于玻 璃幕墙都是主要的节能指标。 中空玻璃露点应满足产品标准要求,以保证产品的 质量和性能的耐久性。
检查数量:核查全部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 现场观察及启闭检查按检验批抽查30%并不少于5件 (处)。气密性能检测应对一个单位工程中面积超过 1000m2的每一种幕墙均抽取一个试件进行检测。
5.2.4
幕墙气密性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 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幕墙面积超过一定量后应对气密性能进行检测,本 标准作出规定,方便执行。 单元幕墙块间:水平缝、垂直缝,水平缝和垂直缝 交叉处的“十”字缝,一为密封条完整,尺寸满足;二 为板块安装到位,缝隙尺寸不能偏大;三为板块间需加 装附件,并注胶密封。 幕墙的开启扇是幕墙密封的另一关键部件。幕墙的 开启扇关闭时位置到位,密封条压缩合适,开启扇方能 关闭严密。 密封条要镶嵌牢固、位置正确、对接严密。
5.2主控项目 5.2.1

幕墙的节能专项方案

幕墙的节能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4. 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5.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办公、商业、酒店等业态。

幕墙采用石材幕墙和玻璃幕墙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实现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

三、节能目标1. 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优化室内环境,提高舒适度。

3. 降低建筑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节能措施1. 幕墙材料选择- 石材幕墙:选用导热系数低的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

- 玻璃幕墙:选用低辐射(Low-E)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玻璃。

- 铝合金型材:选用断桥铝合金型材,提高保温性能。

2. 幕墙结构设计- 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幕墙结构,如双层幕墙、中空玻璃幕墙等。

- 设置合理的保温层,如岩棉、泡沫玻璃等。

3. 密封性能- 严格保证幕墙的密封性能,防止冷热空气渗透。

- 采用高性能密封胶,提高密封效果。

4. 遮阳措施- 设置外遮阳系统,如百叶窗、遮阳帘等,减少太阳辐射热量的传入。

- 优化幕墙设计,降低窗户面积,减少太阳辐射热量的传入。

5. 保温隔热性能- 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聚氨酯等。

- 优化幕墙结构,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五、施工工艺1. 材料进场验收- 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放线-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线,确保幕墙安装位置准确。

3. 预埋件安装- 预埋件安装牢固,位置准确,满足设计要求。

4. 龙骨安装- 龙骨安装平整,间距均匀,满足设计要求。

5. 面板安装- 面板安装平整,缝隙均匀,满足设计要求。

6. 密封处理- 密封处理到位,防止冷热空气渗透。

7. 检验检测- 施工过程中,对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幕墙工程节能方案

建筑幕墙工程节能方案

建筑幕墙工程节能方案建筑幕墙工程是指商业建筑或住宅建筑外墙的大面积玻璃幕墙,拥有良好的节能设计和实施方案,对于建筑的能耗减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建筑幕墙工程节能方案。

首先,选用高效保温材料。

在幕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选用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材料是非常关键的。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岩棉、聚苯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有效减少热量的传导,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从而降低能耗。

其次,安装隔热玻璃。

隔热玻璃是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玻璃材料,能够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量传递,阻止室外冷热空气对室内的传导,减少能耗。

在幕墙工程中,安装隔热玻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供暖和制冷能耗。

再次,考虑日照利用。

在幕墙的设计中,合理利用太阳辐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能手段。

在选材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窗户的大小和位置,合理设计采光和遮阳系统。

合理利用日照,可以减少室内照明的使用,降低能耗。

此外,建筑幕墙工程还可以通过设计和施工来优化能耗。

合理安装透明层和遮阳层、设计隔热空气层等,都是常见的节能手段。

此外,结合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幕墙的自动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幕墙的开合程度和透光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最后,建筑幕墙工程应与建筑的整体节能设计相结合。

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外墙绝热性、空调系统设计、采光系统设计等因素,统筹安排建筑的整体节能措施。

只有在整体上进行节能设计,才能实现幕墙工程的高效节能效果。

在今天能源紧缺、环境变化频繁的背景下,建筑幕墙工程的节能方案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才能实现建筑能耗的有效控制和减少,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选用高效保温材料、安装隔热玻璃、考虑日照利用、优化能耗设计和结合建筑整体节能设计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目标。

幕墙节能设计的技术要点

幕墙节能设计的技术要点

幕墙节能设计的技术要点一、前言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实施为标志,中国建筑幕墙进入有节能设计要求时代。

在此以前,我国的建筑幕墙是没有节能设计的,玻璃幕墙通常采用单片玻璃,普通非断桥铝合金型材,石材和铝板面板后面也没有保温岩棉。

建筑幕墙设计只有一个要求,即安全。

2005年7月1日之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开始实施,我国的建筑幕墙设计不但要满足安全要求,同时也要满足节能要求。

因此建筑幕墙在设计上增加了许多新的概念,如玻璃幕墙传染系数、遮阳系数,石材幕墙和铝板幕墙传热系数等。

尽管建筑幕墙节能设计已经实施十几年,但行业内依然对某些节能要点存在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知。

本文现对建筑幕墙节能设计中重要且依然容易出错的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二、透明幕墙和非透明幕墙建筑幕墙按面板可分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铝板幕墙、人造板幕墙等,按构造可分为单元式幕墙、构件式幕墙、双层幕墙等。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又给出透明幕墙和非透明幕墙的概念。

石材幕墙和铝板幕墙属于非透明幕墙是非常好理解的,但如果把玻璃幕墙一概认定为是透明幕墙就错误了,例如层间部位的玻璃幕墙就属于非透明幕墙。

工程中把层间部位的玻璃幕墙误作为透明幕墙设计是有许多工程案例的,更有幕墙工程安装完成,竣工验收时遇到巨大障碍,甚至拆除。

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要求低(传入系数要求低,传热系数大),非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要求高(传入系数要求高,传热系数小)。

因此层间部位玻璃幕墙面板后面应设置保温层,那种认为单纯中空玻璃都满足热工要求,层间部位中空玻璃后面还有混凝土墙,更能满足热工要求的认知是错误,因为层间部位玻璃幕墙属于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要求高。

这是错误认知之一。

错误认知之二是将透明幕墙传热系数与非透明的传热系数按面积进行计权平均,得出建筑幕墙的传热系数,并以此作为幕墙热工性能定级的依据。

我国所有建筑热工标准对透明幕墙和非透明幕墙的热工性能都是分别给出要求和规范,并没有对建筑幕墙进行整体规范。

建筑幕墙工程节能方案

建筑幕墙工程节能方案

建筑幕墙工程节能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而建筑节能一直是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

建筑幕墙作为建筑外墙的一种装饰性构件,对建筑节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建筑幕墙的节能原理、节能技术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探讨建筑幕墙的节能方案。

二、建筑幕墙的节能原理建筑幕墙是建筑外立面的覆盖材料,其主要功能是防风、隔热、隔音和美观。

而建筑节能主要是通过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来实现的。

建筑物的热传导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传导、对流和辐射。

而建筑幕墙的节能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热传导:采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降低热传导的损失。

2. 减少热对流: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减少热对流的传递。

3. 减少辐射热量:通过选择辐射反射率高的材料,减少辐射热量的传递。

以上三个方面是建筑幕墙节能的基本原理,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幕墙的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三、建筑幕墙的节能技术1. 适当选择材料建筑幕墙的材料选择对建筑节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金属、玻璃和塑料是建筑幕墙常用的主要材料。

其中,玻璃的导热系数较低,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降低室内热量的损失。

而采用中空玻璃或夹胶玻璃等特殊结构的玻璃,隔热性能更好。

另外,可采用玻璃幕墙与窗框的分离式设计,可大大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从而降低能耗。

而金属材料具有材质轻、抗风压强度高、美观等特点,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建筑的能耗。

2. 优化建筑幕墙结构设计在建筑幕墙结构设计中,应避免出现冷桥的现象,同时尽量减少幕墙的连接螺栓,以减少传导热量。

当然,在优化建筑幕墙结构设计时,也要考虑幕墙的隔热材料和材料厚度的选择,去达到节能的目的。

3. 合理的通风设计采用通风式的建筑幕墙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降低热对流传递。

此外,建筑幕墙的通风设计还要考虑通风的舒适性,防止出现结露和积水的情况。

4. 采用节能型玻璃在建筑幕墙的选择中,可以采用具有隔热隔音功能的节能玻璃。

幕墙节能工程专项方案

幕墙节能工程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幕墙节能工程旨在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同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工程涉及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总建筑面积约XX平方米。

幕墙系统采用断桥铝合金隔热型材、中空玻璃、岩棉等节能材料,以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二、编制依据1.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GB 50358-20053. 《建筑幕墙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0-2018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5. 《断桥铝合金隔热型材》GB/T 8478-20086. 《中空玻璃》GB/T 11944-2002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技术部、质量保证部、安全文明施工部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

2. 施工准备: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3. 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要求,合理划分施工区段,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四、施工方案1. 材料、构件及设备: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节能材料、构件及设备,如断桥铝合金隔热型材、中空玻璃、岩棉等。

2. 施工工艺流程:- 预埋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埋设预埋件,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牢固。

- 龙骨安装:采用专用工具,将龙骨固定在预埋件上,确保龙骨水平、垂直。

- 节能材料安装:将中空玻璃、岩棉等节能材料安装到位,确保安装牢固、平整。

- 幕墙面板安装:将幕墙面板安装到位,确保面板平整、密封。

- 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五、质量保证措施1.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建筑玻璃幕墙的绿色节能设计

建筑玻璃幕墙的绿色节能设计

建筑玻璃幕墙的绿色节能设计建筑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美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节能环保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和对节能的追求,建筑玻璃幕墙的绿色节能设计也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围绕建筑玻璃幕墙的绿色节能设计展开讨论,介绍其在节能减排、热工性能、环保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一、建筑玻璃幕墙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在建筑玻璃幕墙的设计中,节能减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用高效的节能材料,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的能耗和排放。

建筑玻璃幕墙应尽可能采用低传导率的玻璃材料,以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传导和损失,降低空调能耗。

合理设计玻璃幕墙的尺寸和朝向,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降温,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运行时间,从而节约能源。

建筑玻璃幕墙还可以通过太阳能利用和热能收集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以在玻璃幕墙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需求;还可以通过黑色体积吸收系统或空气透明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

建筑玻璃幕墙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来实现节能减排。

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玻璃幕墙的智能调控,根据室内外温度、光照等条件自动调节玻璃的透光率和隔热性能,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

建筑玻璃幕墙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的能耗减少和环境排放的降低,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除了节能减排,建筑玻璃幕墙在热工性能方面的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合理设计和选择玻璃幕墙的材料和结构可以实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采用中空玻璃和低辐射玻璃等高性能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热传导和辐射传热,减少建筑的散热和能耗。

建筑玻璃幕墙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动态调节,根据室内外温差和光照角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光率和隔热性能,以实现最佳的保温隔热效果。

建筑玻璃幕墙还可以通过采用隔热桥、空气隔热、光热隔离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热工性能,降低能耗。

幕墙工程节能方案

幕墙工程节能方案

幕墙工程节能方案一、幕墙工程的节能潜力1. 外墙隔热在幕墙工程中,外墙材料的隔热性能是影响建筑整体节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统的幕墙材料如玻璃、铝合金等传导热性能较强,容易导致建筑内热量的损失。

因此,选择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新型外墙材料,如中空玻璃、空气隔热层复合材料等,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建筑内外热量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2. 采光与通风幕墙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合理设置透光面积和通风口,以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通过合理设计幕墙结构,采用可调节的智能玻璃和遮阳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能源的消耗。

3. 热传导降低一般来说,幕墙的节能性能与幕墙的热传导性能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设置幕墙结构和选用合适的材料,降低热传导系数,减少热量的流失,可有效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4. 冷热负荷控制在幕墙工程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冷热负荷及其变化情况,合理设置幕墙的保温和隔热结构,以减少建筑内部能源的使用,降低能耗。

5. 智能化管理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幕墙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可实时监测建筑内外的温湿度、光照等情况,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二、幕墙工程的节能方案1. 选材节能在幕墙工程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外墙材料的热传导系数、透光性能等,选择具有良好节能性能的新型材料,如中空玻璃、空气隔热层复合材料等,以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2.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幕墙工程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透光面积和通风口,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3. 智能化管理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幕墙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可实时监测建筑内外的温湿度、光照等情况,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4. 综合考虑冷热负荷在幕墙工程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冷热负荷及其变化情况,合理设置幕墙的保温和隔热结构,以减少建筑内部能源的使用,降低能耗。

幕墙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标准

幕墙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标准

幕墙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幕墙作为建筑外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幕墙设计中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要求。

一、节能与环保1. 选择高效节能材料:在幕墙设计中,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隔热、隔音和保温性能的材料,如高性能玻璃、低导热系数的隔热材料等,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2. 合理利用自然光线: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的方位和周边环境,合理安排幕墙的采光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降低能耗。

3. 考虑幕墙的通风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能源消耗。

因此,在幕墙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通风设备,并确保其与建筑其他系统的协调工作。

二、适应气候条件1. 考虑气候特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各异,对幕墙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炎热的地区,应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和降温设备,以减少室内能耗;在寒冷的地区,应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室内热量的保持。

2. 抗风设计:幕墙需要抵御自然环境中的风力,所以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建筑所处地区的风速和风向。

采用合适的结构和材料来增强幕墙的抗风能力。

3. 防水设计:为了防止水渗透并保证建筑的密封性,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和防水层。

同时,在端部和连接处加强密封,确保幕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1. 材料选择:在幕墙设计中,应优先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如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环境友好型的涂料等,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2. 考虑循环利用:幕墙的设计应考虑到材料的可再利用性,例如采用可拆卸和可替换的设计,以便于日后的维护和更新。

3. 绿色屋顶设计:在幕墙设计中,可以考虑将绿色屋顶与幕墙结合,利用植被的吸热和保温作用,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度。

四、生态与景观融合1. 考虑生态系统影响:在进行幕墙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幕墙的影响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建筑幕墙工程最新规范

建筑幕墙工程最新规范

建筑设计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198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 √《民用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2001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 √《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GB/T 19889.1~8,10-2005《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 50362-2005 √《建筑构件和建筑单元热阻和传热系数计算方法》√GB/T 20311-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 √结构设计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1995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 √《地震震级的规定》GB/T17740-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幕墙设计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 √门窗设计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2010 √《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 √《自动门》JG/T 177-2005《建筑门窗术语》GB/T 5823-2008 √《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GB 9158-88 √《铝合金门插销》QB/T3885-1999 √《平开铝合金窗执手》QB/T 3886-1999 √《铝合金窗撑挡》QB/T3887-1999 √《铝合金窗不锈钢滑撑》QB/T 3888-1999 √《铝合金窗锁》QB/T3890-1999 √《铝合金门锁》QB/T3891-1999 √《推拉铝合金门窗用滑轮》QB/T 3892-1999 √《闭门器》QB/T 2698-2005《铝合金门窗拉手》QB/T3889-1999 √施工管理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检测验收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199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2975-1998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GB/T18575-2001《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8250-2000《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02《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2008《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1976-2008《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8《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硫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GB/T529-1999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GB/T531-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GB/T13477-2002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天然饰面板材试验方法》GB/T9966-2001 √《合格评定供方的符合性声明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27050.1-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GB/T√27030-2006《合格评定产品认证基础》GB/T27067-2006 √《合格评定供方的符合性声明第2部分支持性文√件》GB 27050.2-2006铝型材及铝板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1∽5237.5-200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3部分》√GB/T 8013.1,2,3-200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2、3部分:测量原则》GB/T 8014.1~8014.3-2005《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YS/T431-2000《铝塑复合板用铝带》YS/T432-2000《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 √《铝幕墙板板基》YS/T429.1-2000 √《铝塑复合板》GB/T17748-2008《铝幕墙板氟碳喷涂铝单板》YS/T429.2-2000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GB/T 16475-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 16474-199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 6892-200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 3199-2007《铝合金压铸件》GB/T 15114-1994玻璃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平板玻璃》GB11614-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半钢化玻璃》GB17841-2008 √《中空玻璃》GB11944-2002 √《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GB15763.1-2009 √《夹层玻璃》GB9962-2009 √《镀膜玻璃第二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GB/T18915.2-2002钢材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合金结构钢》GB/T 3077-1999 √《不锈钢棒》GB/T 1220-2007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GB/T4226-1984 √《不锈钢冷轧钢板》GB/T3280-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GB/T4237-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07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 √《高耐候性结构钢》GB4171-2008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6728-2002《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一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二部分:硬度计的检验》√GB/T 4340.2-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三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4340.3-1999《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试验方法》GB/T 13448-2006《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 12754-2006《钢丝绳铝合金压制接头》GB/T 6946-2008《钢丝绳术语、标记和分类》GB/T 8706-2006《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GB/T 2518-2008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1999 √《重要用途钢丝绳》GB 8918-2006《冷拔异型钢管》GB/T 3094-2000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GB/T 11253-2007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T912-19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3274-2007《热轧型钢》GB/T 706-200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709-2006《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2-2008《不锈钢焊条》GB/T 983-1995 √《不锈钢丝绳》GB/T 9944-2002《不锈钢丝》GB/T 4240-2009《冷顶锻用不锈钢丝》GB/T 4232-1993《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5-2002《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 137-2007《冷弯型钢》GB/T6725-2008 √橡胶及塑料制品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2005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JC/T 485-2007 √《聚硫建筑密封胶》JC/T 483-2006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JC/T486-2001 √《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JC/T914-2003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技术条件》JC/T635-1996 √《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胶》JC/T 484-2006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482-2003 √《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剂》JC/T881-2001《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GB/T13477.1∽√13477.20-2002《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882-2001 √《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T23261-2009 √《建筑用防霉密封胶》JC/T885-2001 √《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JC887-2001 √建筑配件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GB/T16823.1-1997《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GB/T3098.5-2008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GB/T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GB/T3098.15-2000 √《螺栓或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GB/T9074.1-2002 √《栓接结构用紧固件》GB/T18230.1∽18230.7-2000 √《射钉》GB/T18981-2008 √《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GB/T3098.19-2004 √《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GB/T12615.1~4-2004 √《封闭型沉头抽芯铆钉》GB/T12616.1-2004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JG138-2001《紧固件术语盲铆钉》GB/T3099-2004《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GB/T3103.1-2002《地弹簧》QB/T 2697-2005 √《铜合金铸件》GB/T 13819-1992花岗岩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天然板石》GB/T18600-2009 √《天然石材术语》GB/T13890-2008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GB/T17670-2008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JC/T902-2002 √《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JC830—2005 √防火保温材料类设计依据及规范适用参考备注《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2007 √。

玻璃幕墙工程热工性能与节能设计规范

玻璃幕墙工程热工性能与节能设计规范

玻璃幕墙工程热工性能与节能设计规范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设计领域对于节能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常见的外墙形式,其热工性能与节能设计规范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玻璃幕墙工程中的热工性能及节能设计规范,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热工性能1.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评价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玻璃幕墙来说,选用低导热系数的玻璃材料可以有效减少传导热量,提高幕墙的保温性能。

而且,合理选择隔热层及填充材料,采取适当的隔热措施,也能有效降低导热系数。

2.日射热收益在玻璃幕墙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日射热收益。

随着太阳能照射到玻璃幕墙表面,一部分能量会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增加了建筑内部的热负荷。

因此,合理选择不同热透过系数的玻璃,控制日射热收益,可以提高幕墙的保温性能,并减少能源消耗。

3.空气渗透性玻璃幕墙的空气渗透性是衡量幕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选择密封材料,采用有效的密封措施,能够减少空气渗透,提高幕墙的保温效果。

二、节能设计规范1.隔热设计玻璃幕墙的隔热设计是节能的基础。

通过合理选择隔热材料,并使用隔热层进行绝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传导热量和传递热量。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在设计中考虑到保温的重要性,合理选择材料和构造,减少能量损失。

2.遮阳设计在热烈的夏季,太阳直射玻璃幕墙表面会产生大量热量,增加了建筑内部的空调负荷。

因此,遮阳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节能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幕墙结构和利用遮阳设施,避免过多的太阳光线直射进入室内,减少太阳能对建筑物的加热作用。

3.换气设计换气设计也是玻璃幕墙工程的重要节能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增加室内空气流通量,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室内舒适度。

此外,还可以配备智能化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室内环境控制。

4.节能材料的选择玻璃幕墙工程中,选择节能材料是实现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

在玻璃选择方面,可以选用不同热透过系数的玻璃,以降低日射热收益。

幕墙节能设计标准规范2018

幕墙节能设计标准规范2018

幕墙节能设计标准规范2018幕墙节能设计标准是指对幕墙进行节能设计的规范和要求。

幕墙是建筑外墙的一种装饰材料,通过在建筑外墙上设置一定的装饰材料和构件形成的,具有保温、隔热、遮阳等功能。

根据建筑节能的要求,幕墙设计需要符合以下标准规范:1. 热工性能要求:幕墙应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保证建筑内外热量不易传递。

对于幕墙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应符合当地热工性能要求。

2. 隔热性能要求:幕墙设计应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如岩棉、玻璃纤维等,保证幕墙的隔热性能达到一定的要求。

同时,对幕墙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隔热层的设置和隔热层与其他材料的连接方式等。

3. 保温性能要求:幕墙的保温性能是指幕墙对室内热量的保温程度,需要满足当地的保温要求。

常见的保温措施有采用保温材料、设置保温层等。

4. 遮阳性能要求:幕墙的遮阳性能是指幕墙对阳光的遮挡程度,需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建筑周边环境、建筑窗户数等因素。

常见的遮阳措施有设置遮阳板、调整幕墙的朝向等。

5. 采光性能要求:幕墙的采光性能是指幕墙对自然光的利用程度,需要考虑幕墙的透光性及安装位置等。

幕墙的透光性能一般通过透光率来衡量,常见的透光材料有玻璃、聚碳酸酯等。

6. 水密性能要求:幕墙的水密性能是指幕墙对雨水的抵抗能力,需要确保建筑内部不会受到雨水的侵蚀。

幕墙的水密性能需要通过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来实现。

7. 抗风压性能要求:幕墙的抗风压性能是指幕墙对风力的抵抗能力,需要确保幕墙在强风环境下不会发生破裂、脱落等情况。

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需要根据当地的风压标准来确定幕墙的抗风压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幕墙节能设计标准是对幕墙进行节能设计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对热工性能、隔热性能、保温性能、遮阳性能、采光性能、水密性能和抗风压性能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来提高幕墙的节能性能。

这些标准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耗,保证建筑的舒适度和环境友好性。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修订—安全和节能考虑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修订—安全和节能考虑

二、主要修订内容
建筑设计—防火安全

二、主要修订内容
建筑设计—防火安全
4.4.6 玻璃幕墙与楼板外沿窗槛墙或防火裙墙 之间防火封堵缝隙宽度不大于200mm时,水 平防火封堵也可采用岩棉或矿棉上覆防火密封 漆的构造做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岩棉或矿棉纤维方向应与楼板边缘平行,其密度不宜 小于65kg/m3,其压缩量应能适应缝隙的变形变化要 求;
32
二、主要修订内容
材料——玻璃选用
4.5.4 幕墙玻璃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玻璃幕墙面板,除夹层玻璃外应选用钢
化超白浮法玻璃、均质钢化玻璃及其制 品; 2 全玻璃幕墙玻璃肋宜采用夹层玻璃; 3 开孔玻璃肋应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4 外倾或倒挂的幕墙玻璃宜采用夹层玻璃 。
33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上海虹桥火车站(2011.07)
16
一、应用及问题
玻璃幕墙问题
广州天河某小区(2010.07)
17
一、应用及问题
玻璃幕墙问题
广州珠江新城(2010.04)
18
一、应用及问题
玻璃幕墙问题
广州五月花商业广场(2010.03)
19
一、应用及问题
玻璃幕墙防火问题(经济和技术)
央视电视文化中心TVCC(2009.02)
22
一、应用及问题
玻璃幕墙问题的解决方案
① 国家、企业投资加强幕墙行业的有关基础 性研究工作,为技术标准和有关管理规定 的制定提供依据
② 及时修订有关技术标准、管理规定 ③ 加强标准的宣贯、培训,培育幕墙行业的
专业技术人员 ④ 加强技术标准以及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的执行力度
23
一、应用及问题

幕墙节能标准最新规范

幕墙节能标准最新规范

幕墙节能标准最新规范幕墙节能标准的最新规范是建筑行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以下是对这些规范的概述:开头: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幕墙节能标准已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规范旨在通过提高幕墙的热工性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同时确保建筑的美观和功能性。

节能材料的选择:最新规范强调了对幕墙材料的选择,要求使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和低辐射率的材料,如低辐射玻璃、真空玻璃和中空玻璃。

这些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室内外热量交换,减少空调和暖气的使用,从而降低能耗。

幕墙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幕墙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日照和风向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如设置遮阳板、通风口和可调节的窗户,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光照,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热工性能要求:最新的节能规范对幕墙的热工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例如,规定了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和气密性等指标,以确保幕墙在隔热、保温和防风方面的性能达到标准。

节能技术的集成:规范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智能控制系统、太阳能利用系统和绿色建筑材料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可以进一步提高幕墙的节能效果。

施工和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幕墙的质量和性能。

验收时,除了对幕墙的外观和结构进行检查外,还应对其热工性能进行测试,确保符合节能标准。

维护和管理:规范还提出了幕墙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以保持幕墙的良好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结尾:幕墙节能标准的最新规范是实现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期待幕墙节能技术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幕墙节能隐蔽内容及要求

幕墙节能隐蔽内容及要求

幕墙节能隐蔽内容及要求1. 幕墙的基本概念说到幕墙,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儿?”其实,幕墙就是建筑外立面的一个保护层,简而言之,就是把建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同时还要起到防风、防雨的作用。

这就像我们穿衣服,不光要好看,还要适合天气。

幕墙的种类可不少,有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甚至还有一些绿色幕墙,真的是五花八门。

那么幕墙与节能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幕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节能。

就像咱们在夏天开空调,越少浪费电,越省钱,幕墙也是要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和能量的消耗。

2. 幕墙的节能要求2.1 隐蔽内容的必要性在说具体要求之前,咱们得明白,什么是隐蔽内容。

简单说,就是那些藏在幕墙里面的东西,平时看不见,但它们却是确保节能效果的关键。

例如,隔热材料、密封胶、保温层等,这些都是隐藏在表面的“功臣”。

就像一个团队里的配角,虽然不出风头,但没他们可不行。

所以,要想让幕墙发挥最大的节能效果,这些隐蔽内容可得做好。

要不然,光有好看的外表,里面却是一塌糊涂,简直是“外强中干”!2.2 节能设计的原则说到节能设计,我们得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选择合适的材料。

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节能材料,像高性能玻璃、环保涂料等,选择对了,能帮你省下不少电费,真是“省时省力又省钱”。

其次,合理的构造也很重要。

幕墙的构造要科学,保证热量不轻易流失。

就像盖房子,基础打好了,后面才能稳稳当当;构造不合理,热量一走了之,空调就得不停地工作,能不贵嘛?3. 隐蔽施工的注意事项3.1 施工质量的把控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这里可不是马虎的地方。

所有隐蔽内容的材料进场前,得先检查清楚,确保没有瑕疵。

施工人员在安装的时候,务必要按照设计图纸来,绝不能“自作主张”。

不然,等到竣工验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里漏水,那里透风,真是个麻烦事儿!另外,施工完毕后,隐蔽部分要做好记录。

等到后期维护时,能方便查找,这样才能确保幕墙的节能效果长期有效。

幕墙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规范

幕墙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规范

幕墙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规范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1.1.1 为规范幕墙节能分部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提高节能效果,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制定本规范。

1.1.2 本规范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技术规范编写,是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规范》中有关要求的细化。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幕墙节能分部工程施工。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2.1 设计文件审查2.1.1 按照建筑幕墙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图纸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2.1.2 检查幕墙材料的质量、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 施工组织设计2.2.1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施工工序、工艺及相关要求。

2.2.2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措施等。

2.2.3 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及技术要点。

第三章施工工艺3.1 材料验收3.1.1 对进场的幕墙材料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规格、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1.2 对幕墙材料进行保管,防止受潮、变形等情况发生。

3.2 施工准备3.2.1 勘测定位,确定施工准确位置,做好防护措施。

3.2.2 搭设施工脚手架,确保施工安全。

3.2.3 拆除原有幕墙,清理干净施工现场。

3.3 幕墙安装3.3.1 根据设计要求组织安装幕墙结构,确保结构牢固,稳定。

3.3.2 安装幕墙采光设备,保证采光设备正常使用。

3.4 密封处理3.4.1 对幕墙接头、玻璃与铝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确保幕墙的密闭性。

3.4.2 使用专业密封胶对幕墙进行处理,防止水、风等外部环境进入建筑内部。

3.5 整体检查3.5.1 完成幕墙安装后,对整体进行检查,确保无漏洞、变形等情况。

3.5.2 对幕墙进行试风、试水等测试,确保其密闭性,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章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现场管理4.1.1 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队伍操作规范、文明施工。

GB50118-《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GB50118-《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GB50118-《建筑节能设计规范》1. 概述1.1 编制目的GB-《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

其他建筑的节能设计可参照执行。

1.3 编制依据本规范依据《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编制。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指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构造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2 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构造措施和技术措施,确定建筑物的节能措施和指标,达到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的目的。

3. 基本要求3.1 建筑物的节能目标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规定,确保建筑物的能耗达到或低于国家规定的能耗限值。

3.2 建筑物的节能措施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应采取合理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构造措施和技术措施,包括:- 优化建筑物的体型和朝向,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选择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 采用高效的门窗和幕墙,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采取合理的通风和采光设计,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采用高效的热源和热泵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取其他的节能技术和措施。

4. 节能设计指标4.1 能耗指标建筑物的能耗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规定,包括建筑物的总能耗、分项能耗等。

4.2 保温隔热性能指标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规定,包括建筑物的传热系数、热阻等。

4.3 门窗和幕墙的节能性能指标门窗和幕墙的节能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规定,包括门窗和幕墙的传热系数、气密性能等。

幕墙节能设计标准最新版

幕墙节能设计标准最新版

幕墙节能设计标准最新版
幕墙节能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幕墙使用的材料、结构、技术以及节能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以实现幕墙的节能效果。

最新版的幕墙节能设计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材料选择:标准要求幕墙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避免热量的传递和流失。

常用的材料包括玻璃、金属、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2. 结构设计:标准对幕墙的结构设计提出要求,包括幕墙的承重能力、抗风能力、隔热性能等方面的指标。

标准要求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幕墙的整体性能和节能性能。

3. 空气密封性能:标准要求幕墙具有良好的空气密封性能,避免冷热气流的交换,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流失。

同时,还要求幕墙能够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渗入建筑内部。

4. 光热性能:标准要求幕墙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能够有效地控制太阳辐射的进入和室内热能的损失。

幕墙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日照角度、透光性能等因素,合理调节室内的光照和温度。

5. 节能设计方案:标准要求在幕墙设计中采用合理的节能设计方案,例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热发电等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标准还要求对幕墙的隔热材料、遮阳装置、室内照明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幕墙的节能性能。

最新版的幕墙节能设计标准不仅要求幕墙具有较好的节能性能,还要兼顾建筑的美观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幕墙的节能效果,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促进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幕墙节能工程专项方案

建筑幕墙节能工程专项方案

建筑幕墙节能工程专项方案建筑幕墙是指建筑外立面保温、防水、隔热、隔音等功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系统。

幕墙节能工程是在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同时,通过改进幕墙材料、结构和系统等技术手段,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节能效果的工程项目。

一、幕墙材料优化方案1. 玻璃选择方面,应采用太阳光透过率低、隔热性能好的中空低辐射玻璃,以降低夏季热量传递,减少冬季热量散失。

2. 铝合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导热系数,选择导热系数低的铝合金型材,减少热桥效应。

3. 绝缘材料的选择应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夹层保温材料可以减少冷热桥的传导。

4. 硅酮密封胶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和耐候性能,可以有效延长幕墙的使用寿命。

二、幕墙结构优化方案1. 优化幕墙设计结构,减少铝合金型材的使用量,减小自重。

可以采用空心结构、薄壁结构或者其他高效结构,提高幕墙的抗风能力和安全性。

2. 合理安排幕墙的支撑结构,减少支撑节点数量,减小热桥效应。

3. 通过调整幕墙的开窗面积和开窗方式,使得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能够尽可能地利用,减少对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依赖。

三、幕墙系统优化方案1.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定时控制、光敏控制等功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2. 添加幕墙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阳光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供电,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

3. 添加空调系统和换气设备,通过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同时减少能耗。

四、幕墙节能工程实施方案1. 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计划,确定各项施工任务和进度安排。

2.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材料和工艺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3. 对已完工的幕墙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和功能测试,确保幕墙的正常使用和节能效果。

4. 建立幕墙日常维护和使用管理制度,定期对幕墙进行检查、清洗和维修,确保幕墙的长期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优化方案和实施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幕墙的能耗,提高节能效果,同时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这对于现代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筑行业在应对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重要举措。

节能幕墙工程施工规范

节能幕墙工程施工规范

节能幕墙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为了加强节能幕墙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及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幕墙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3 幕墙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按照现行的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及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2.1 节能幕墙:指采用先进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幕墙。

2.2 幕墙节能层:指在幕墙结构中设置的,用于隔热、隔冷、隔音、遮阳等功能层。

2.3 幕墙节能工程施工:指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节能幕墙的施工活动。

三、基本规定3.1 幕墙节能工程施工应遵循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3.2 幕墙节能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查,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要点等。

3.3 幕墙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4 幕墙节能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分项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幕墙节能工程施工4.1 幕墙节能层的施工4.1.1 节能层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4.1.2 节能层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冷、隔音、遮阳等功能。

4.1.3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节能层材料,防止损坏。

4.2 幕墙节能构造的施工4.2.1 节能构造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4.2.2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节能构造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4.2.3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节能构造的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五、幕墙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5.1 验收组织5.1.1 幕墙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参加。

5.1.2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5.2 验收程序5.2.1 验收应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内容包括施工质量、工程质量、材料质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