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根系泌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水稻根部的乙醇酸氧化途径

水稻根部的乙醇酸氧化途径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水稻的根部对于其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水稻根部中一个重要的生物化学途径——乙醇酸氧化途径,该途径在水稻的根部中起着重要作用。
乙醇酸氧化途径是指乙醇酸在生物体内被氧化分解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在水稻根部中,乙醇酸氧化途径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乙醇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进一步代谢。
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为水稻提供能量,还能够调节水稻根部的生长和发育。
乙醇酸氧化途径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表明,乙醇酸氧化途径可以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水稻对逆境的抵抗能力,以及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对乙醇酸氧化途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水稻的生长发育机制,还有助于培育更具抗逆性和高产性的水稻品种。
总的来说,水稻根部的乙醇酸氧化途径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物化学途径,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逆境抵抗能力和产
量品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乙醇酸氧化途径在水稻中的作用机制,为培育更优质的水稻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根际氧浓度调控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6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 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8 ; 通讯作者 , E - m a i l : j i n q y @ m a i l . h z . z j . c n ) 摘 要: 促进水 稻根 系生 长并保持 旺盛 的根系活力是提高水稻产量 的重要途径 。提高根际氧含量 , 为水稻根 系 提供 良好生长环境 , 已成为 目前 国内外根系研究乃至水稻产量形成 的热点课题 。探 明根际氧浓度调控水稻根系生长 发 育的机理 , 对于水稻理想根 型和高产栽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 了国内外有关根际氧浓度调控水稻根系形 态 和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 , 提出了在该方 向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的根 系调控
自1 9 1 9年 We a v e r 开展水稻根 系研 究 以来 ,根系 对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及稻谷产量 的重要性 已得 到广 泛认 同【 1 I 。 凌启鸿提 出培育有利于塑造理想株型 的根型 是水稻高产栽培的新要求1 2 1 。 水稻虽然有发 达的通气组 织 以保证根系 的正常需氧活动 ,但土壤供氧状况仍是
2 根际氧浓度对水稻根 系生长发育 的影响
2 . 1 根系形态指标对根际氧浓度的响应
外, 还 向周 围水层 分泌 , 形成 一个小 的“ 氧化 圈” , 把水 层 中二价铁氧化成 三价铁 的氧化物 或水合 化氧化 物阁 。 生命活动旺盛 的水稻根 系泌 氧能力 强 , 氧化圈大 , 二价
的氧利用效率 , 在水稻生育后期起到养根保 叶的作用 ,
具有重要 的科学价值 。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居群根表铁膜形成能力的比较研究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居群根表铁膜形成能力的比较研究黄剑冰;任杰;唐璐;但建国【摘要】根表铁膜形成能力反映了水稻根系氧化力的强弱.为了了解普通野生稻根系氧化力,采用水培铁胁迫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和2个普通野生稻居群根表铁膜形成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亚洲栽培稻相比,普通野生稻拥有较高的根孔隙度,但其根表铁膜含量较低;供试植株的根孔隙度与根表铁膜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这很可能与侧根的数量有关.%Iron plaque on roots is an indicator of root oxidation potential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Oryza sativa L.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oot oxidation potential of O.rufipogon Griff.,iron plaque formation on the roots of five rice cuhivars and two populations of O.rufipog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hydroponic experiments.Iron plaque was induced by exposing the roots to a Kimura B nutrient solution supplemented with 0.532 mmol/L FeSO4 for 12 h.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rufipogon populations had higher root porosity,but lower content of iron plaque on roots compared with the rice cultivars.The root porosity of all tested plants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iron plaque on their roots,which was possibly attributed to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lateral roots on primary roots.【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7(038)003【总页数】5页(P421-425)【关键词】铁膜;根孔隙度;亚洲栽培稻;普通野生稻【作者】黄剑冰;任杰;唐璐;但建国【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7.03.006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为主要栽培种。
水稻怎样吸收养分 水稻吸收养分的基本规律.doc

水稻怎样吸收养分水稻吸收养分的基本规律水稻所获得的养分大部分是通过根系的吸收获得的,根部营养使作物获得高产的前提与保证。
那么水稻是怎么通过根吸收养分的呢,水稻吸收养分又有怎样的规律?水稻怎样吸收养分一、根部吸收养分的过程1、通过交换吸附将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
所谓交换吸附是指根部细胞表面的正负离子(主要是细胞呼吸形成的CO2和H2O生成H2CO3再解离出的H+和HCO3-)与土壤中的正负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将土壤中的离子吸附到根部细胞表面的过程。
2、离子进入根部内部通过质外体途径进入根部内部,质外体是指水稻体内由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等所构成的允许矿物质、水分和气体自由扩散的非细胞质开放性连续体系。
离子经质外体运送至内皮层时,由于有凯氏带的存在,离子(和水分)最终必须经共质体途径才能到达根部内部或导管。
这使得根系能够通过共质体的主动转运及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控制离子的运转,共质体是指植物体内细胞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和内质网等膜系统相联而成的连续体,溶质经共质体的运输以主动运输为主。
3、离子进入导管离子经共质体途径最终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进入导管。
二、影响水稻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1、土壤温度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根系吸收矿物质的速率下降。
高温(如超过40℃)使酶钝化,影响根部代谢,也使细胞透性加大而引起矿物质被动外流。
温度过低,代谢减弱,主动吸收慢,细胞质粘性也增大,离子进入困难。
同时,土壤中离子扩散速率降低。
2、土壤通气状况根部吸收矿物质与呼吸作用密切有关。
土壤通气好,增强呼吸作用和ATP的供应,促进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
3、土壤溶液的浓度土壤溶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根部吸收离子的量也随之增加。
但当土壤浓度高出此范围时,根部吸收离子的速率就不再与土壤浓度有密切关系。
此乃根细胞膜上的传递蛋白数量有限所致。
而且,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水势降低,还可能造成根系吸水困难。
水稻吸收养分的基本规律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硅、钙、镁、硫、铁、锌、锰、铜、钼、硼等。
土壤学与农作学复习资料

绪论1、农业生产的实质:(1)第一性生产:种植业(第一性的生产资料是土壤);(2)第二性生产:养殖业;(3)第三性生产:加工业。
2、土壤的特点:它具有再生能力,是可以连续利用的一种资源。
3、农作学:研究建立合理农作制(系统)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其研究的对象是农作制。
4、农作学的主要内容:(1)土壤耕作和管理;(2)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3)作物与水分关系;(4)农作物的灌溉制度;(5)节水农作制,等。
5、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特点:(1)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在自然环境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这也是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农田灌溉中涉及“植物—气候—土壤”整个系统;(3)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生产出具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生产(农作物)。
第一章土壤形成与分类1、土壤的定义:(1)定义一: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2)定义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溶液)、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2、土壤的分类:(1)自然土壤:自然条件下,未经人类开垦耕作的土壤;(2)农业土壤(耕作土壤):经过人类开垦、耕种以后,原有性质发生了变化的土壤。
3、土壤肥力:土壤具有的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生活因素的能力。
水、肥、气、热是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的简称,是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
其中,水、肥、气是物质基础,热是能量基础。
注:土壤之所以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4、土壤肥力的分类:(1)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2)人工肥力:在自然肥力的基础上,经过人为活动以后而形成的肥力。
注:在耕作土壤中,土壤肥力是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综合表现。
5、土壤生产力:在特定的耕作管理制度下,土壤生产特定的某种(或一系列)植物的能力。
水稻根系形态与功能的生理和生态学研究

水稻根系形态与功能的生理和生态学研究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饮食中的基础之一。
其根系形态的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是了解水稻根系生长和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阐述水稻根系形态与功能的生理和生态学研究的现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水稻根系形态的研究水稻根系主要由根系和根冠组成。
根系是植株地下部分,主要功能是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
根冠是植株地上部分,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水稻根系的形态受到土壤性质、生长环境和生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系分枝的形态水稻根系分为主根和侧根,主根为直生根,侧根为支生根。
水稻根系分枝的形态受到土壤质地和养分的影响,土壤中养分丰富时,水稻根系的主根较少,侧根较多,分枝较发达,侧根长而细,增加了水稻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了水稻对土壤中养分的利用效率。
2.根系发育的时序和空间分布水稻根系发育的时序和空间分布与生长阶段有关。
幼苗期,水稻根系主要发育在土表面,根系的发育主要集中在侧根的形成和生长。
拔节期,主根逐渐向下生长,形成根系的主干,大量细根生长,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抽穗期,根系出现倒损现象,并逐渐衰老。
异常气候和水分条件会影响水稻根系的发育,降低其吸收能力。
二、水稻根系功能的研究1.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水稻根系对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具有非常高的吸收能力,其根系的分布和形态也对其吸收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根系的分枝和增长,吸收面积也随之增大,吸收能力也随之提高。
2.土壤固结和抗旱性水稻根系对土壤固结和抗旱性的研究表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分枝对土壤有一定的机械作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孔隙度。
根系的生长和分枝还能够增强水稻植株的抗旱性,以及对于异常气候和气温变化的适应性。
3.生态环境调节水稻根系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非常显著。
水稻的根系能够调节土壤水分、养分、微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从而影响其生长和产量的增长。
红壤区不同产量籼稻品种苗期根表和根际土壤硝化特征

红壤区不同产量籼稻品种苗期根表和根际土壤硝化特征李奕林;王兴祥;张桃林【摘要】以不同产量籼稻品种中旱22(ZH,高产品种)和禾盛10号(HS,低产品种)为材料,采用根际培养箱(三室)--速冻切片技术研究了红壤水稻土种植条件下,水稻苗期生长、氮素积累和氮素利用率(NUE)、根孔隙度(POR)、根际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和硝化强度.结果表明,ZH苗期生长、氮素吸收及NUE均显著优于HS,且ZH单株不定根数量及根系通气组织发育程度(用POR表示)均显著高于HS.ZH根际和土体土壤中铵(NH+4)含量始终低于HS,而硝(NO-3)含量则始终高于HS,但二者根表土壤NH+4和NO-3含量均无显著差异.ZH和HS硝化强度最大发生部位均是在距根表2 mm的根际土壤,分别为:0.48 μmol kg-1h-1和0.31 μmol kg-1h-1.随着距根表越远,硝化强度就越弱,直至距根表10~20 mm处土壤硝化强度就接近于土体土壤.ZH根际土壤硝化强度始终显著高于HS,但二者根表和土体土壤硝化强度均无显著差异.与不种水稻的CK相比,根际土壤硝化强度提高了约2~3.5倍.尽管红壤水稻土硝化作用很弱,但红壤区水稻根际硝化作用与水稻苗期生长和氮素营养密切相关.%Two different Indica cultivars, Zhong Han 22 (ZH, high yield) and He Sheng 10 (HS, low yield) popularly planted in red paddy soil were used to study nitrogen (N)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a rhizobox with three compartments and a soil-slicing method. Rice plant biomass, N accumulation, N use efficiency (NUE), porosity of root (POR), rhizosphere mineral N concentration and nitrification activity were determined at 40, 50 and 60 d after sow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showed as follows. The rice plant biomass, N accumulation, NUE and number of adventitious roots per plant for ZH were all superior to HS. Furthermore, aerenchymadevelopment (expressed as POR) of ZH was also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HS. The ammonium (NH+4) concentrations in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 for ZH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for HS, but the reverse was true for nitrate (NO-3). The mineral N (NH+4 and NO-3) concentrations in root surface soil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ZH and HS. Interestingly, the maximal nitrification activities were always found at the distance of 2 mm away from the root surface, and they were 0.48 and 0.31 μmol kg-1h-1 for ZH and HS, respectively. The nitrification act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root surface, and it was almost the same at the zone of 10-20 mm away from the root surface as the bulk soil. The rhizosphere nitrification activities for ZH were always much higher than HS, while there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nitrification activity in root surface and bulk soil between both rice cultivars. Compared with the CK (rice plant free), the rhizosphere nitrification activities increased for 2-3.5 times. Although rhizosphere nitrification happened in red paddy soil was very weak, it might be important for rice growth and N nutrition at the seedling stage.【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9(029)007【总页数】9页(P3704-3712)【关键词】籼稻;根际;硝化作用;氮素利用率【作者】李奕林;王兴祥;张桃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1;S154.4由于稻田土壤氮素形态以铵态氮为主,因此以往对水稻氮素营养的研究多集中于的研究[1]。
水稻根的形态解剖结构分析

水稻根的形态解剖结构分析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根系结构对于吸收养分、保持植物稳定生长以及抵抗外界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对水稻根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文将对水稻根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以及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详细的解剖分析。
一、水稻根的形态特征水稻根系主要由根尖、根毛、次生根和根茎等组成。
根尖是根系生长点,负责不断更新根系的生长细胞。
根尖的周围有一层根毛,用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根系的次生生长主要由根茎完成,它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可以使水稻的根系向下延伸,同时在地下形成侧根。
这些结构形成了水稻根系的整体形态,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水稻生长的环境。
二、水稻根的组织结构1. 表皮组织水稻根的表皮组织主要包括表皮细胞、根毛和表皮细胞外皮。
表皮细胞是根的外层细胞,它们覆盖在根的表面,起到保护和吸收养分的作用。
根毛是表皮细胞的突起,能够增大根的表面积,增强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表皮细胞外皮是一层细胞壁,能够增强表皮细胞的支撑力,保护根的内部组织。
2. 皮层组织水稻根的皮层主要由一圈圈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丰富的细胞质和淀粉颗粒,能够储存养分、增加根的强度并保护内部组织。
3. 中柱组织水稻根的中柱组织主要包括了维管组织和髓部组织。
维管组织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而髓部组织则主要负责储存养分和增加根的强度。
4. 根尖组织水稻根的根尖组织主要包括了生长锥、分生组织和保护组织。
生长锥是根尖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水稻根的持续生长。
分生组织是在生长锥周围的一层细胞,它们能够不断分裂生成新的根细胞。
保护组织包括了一层细胞壁和根尖毛,能够保护生长锥和分生组织,维持根尖的正常生长。
三、水稻根的生长发育过程水稻根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分为根尖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分化三个阶段。
在根尖细胞分裂阶段,根尖的生长锥中的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生成新的根细胞。
在细胞伸长阶段,新生成的根细胞会逐渐变长,向土壤深处延伸。
施铁对普通野生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文章编号:1674 − 7054(2022)05 − 0496 − 06施铁对普通野生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王 晟1,2,但建国1(1. 海南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海口 570228; 2. 海南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口 570228)摘 要: 为了探究施铁对普通野生稻田甲烷的减排效果,对1个根表铁膜形成能力较强的普通野生稻居群进行了水泥池小区对比试验,观测了施铁处理和对照的CH 4排放速率、土壤孔隙水Fe 2+浓度和根表铁膜。
结果表明:施铁导致CH 4总排放量减少了29.51%,在普通野生稻生长前期CH 4减排效应尤为明显。
移栽后第19天,施铁小区的土壤孔隙水Fe 2+浓度为0.57 mmol·L −1 ,显著大于对照小区。
根生物量和单株根表铁膜数量在施铁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随植株年龄增大而增大。
因此,施铁措施对具有厚铁膜潜力的普通野生稻居群的CH 4减排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甲烷排放;普通野生稻;根表铁膜;土壤孔隙水中图分类号: S 511.9;S 143.7 文献标志码: A引用格式: 王晟,但建国. 施铁对普通野生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J]. 热带生物学报,2022, 13(5):496−501.DOI :10.15886/ki.rdswxb.2022.05.010甲烷(CH 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约占16%,仅次于CO 2。
2020年,大气的CH 4浓度已上升至1 889 μg·L −1,是工业革命前的2.62倍[1]。
水稻田是CH 4主要排放源之一,所释放的CH 4是CH 4的产生、氧化和传输的净效应[2 − 4],其年平均排放量为30 Tg ,约占全球人为CH 4排放量的8%[5 − 6]。
稻田CH 4的排放随水稻品种而异[7 − 13],人们试图靠选育和推广高产量、低CH 4排放的水稻品种来实现稻田CH 4的长效减排[4,8,13]。
不同水稻品种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特性的研究

表1 不同形态氮素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
Table 1 E ffect of forms of nitrogen on growth of rice seedlings
品种
Genotype
NH4+ / NO3-
地上部干重
Shoot DW (g pot - 1)
地下部干重
Root DW (g pot - 1) 0126 ± 0102 0129 ± 0103 0128 ± 0101 0135 ± 0108 0149 ± 0105 0150 ± 0104
总干重
T otal DW (g pot - 1) 1138 ± 0108 1161 ± 0115 1151 ± 0114 1196 ± 0113 2139 ± 0113 1194 ± 0109
叶绿素1)
Chll1 content ( %) 44100 ± 0159 43185 ± 0129 40183 ± 0105 42137 ± 0149 41112 ± 0130 40162 ± 0108
50∶ 50 和 0∶ 100 。 营养液中 K+ 、 Ca2 + 、 Mg2 + 、 Na + 的浓 度保持不变 。其中 Fe 用 Fe ( EDTA2Na2 ) 代替 , 并加
NO3- ) 的 浓 度 分 别 为 0105 、 0110 、 0125 、 0150 、 0175 、 1100 、 1125 、 1150 、 2100 mmol L - 1 ,共 9 个处理 , 重复 3
武育粳 3 号
Wuyujing No13
100∶ 0 50∶ 50 0∶ 100 100∶ 0 50∶ 50 0∶ 100
1112 ± 0106 1132 ± 0112 1123 ± 0114 1161 ± 0111 1190 ± 0108 1144 ± 0105
祁门山区水稻土次生潜育化的成因及改良措施

次生潜育化可在各类水稻土上发生,根据水稻土的不同 氧化还原类型,也就是说受不同类型的水分影响,其剖面构 型和形态特征也不同。祁门山区发生的次潜水稻土一般土
作者简介 叶鉴忠( 1955 - ) ,男,安徽祁门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
农技服务,2012,29( 12) : 1292 - 1293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祁门山区水稻土次生潜育化的成因及改良措施
叶鉴忠
( 安徽省祁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祁门 245600)
摘要 次生潜育化水稻土是祁门山区低产土壤类型之一。分析探讨了该土壤的形成原因、形态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改良措施。 关键词 祁门山区; 水稻土次潜化; 成因; 改良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12 - 1292 - 02
黏粒 52. 1 50. 9 50. 78 55. 89 64. 39
容量 s / xm
0. 72 - - - -
注: 代表剖面: ⊕ N - 12 - 7 - 140。
土壤持水性增强,水分易滞留,耕层以下逐渐呈还原状 态,出现青泥层。另外,有机质是重要的还原剂。这类土壤 有机质含量往往较高,据 22 个剖面农化样化验分析,平均有 机质含量( 3. 60 ± 0. 16) % 。
形成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 外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 1 自然因素 这是造成水稻土次生潜育化的外界原因。 其一,分布地形与次生潜育化土壤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经过调查有 90% 分布在地势较低洼,畔田中部或坡田中下部 地形,这种地形,易于积水,排水困难,土壤受渍害而发生次 潜化。其二,整 体 生 态 失 去 平 衡,植 被 遭 破 坏,水 土 流 失 严 重,致使排水沟渠淤塞,有水难排。 1. 2 人为因素 这是造成水稻土次潜化的重要原因,由于
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差异

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差异赵爽;胡江;沈其荣【摘要】通过根盒试验比较了籼稻汕优63和粳稻武运粳7号苗期不同采样期根际土和土体土壤的硝化强度以及氨氧化细菌数量的差异,并且采用16S rDNA 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指纹图谱技术比较分析了上述两种水稻苗期不同采样期根际和土体土壤中细菌及其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中硝化强度和氨氧化细菌的数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汕优63籼稻根部土壤中的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丰富度和群落变化特征随着水稻生育时期的延长较武运7号粳稻的变化更为多样,说明籼稻品种根系和根际硝化作用更强,在其根系附近会产生更多的硝态氮.这种差异性严重影响水稻植株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期刊名称】《土壤学报》【年(卷),期】2010(047)005【总页数】7页(P939-945)【关键词】根盒;根际;硝化强度;氨氧化细菌;DGGE【作者】赵爽;胡江;沈其荣【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4.38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发生在水稻根际的硝化作用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根际土壤是植物根周围土壤的微域环境,在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上不同于原土体的特殊区域[1]。
根际微生物是土壤微生物中受植物影响最大的群体,与根外土壤相比,可溶性根系分泌物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有效性碳源,从而影响该区域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
由于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向根区释放大量的有机物以及根系泌氧等特殊性[3],Revsbech等[4]运用微型氧气感应器对稻田根际进行监测发现,水稻移栽 3周后根系周围氧气浓度可达到空气中氧气饱和度的20%,而这些 O2能够满足根际好氧微生物的生活需要,所以根际存在的硝态氮是硝化微生物进行硝化作用形成的。
影响肥料效应的因子

第五章影響肥料效應的因子一、土壤特性植物主要的養分來自土壤,土壤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大部分養分,因此,土壤的一些特性將會影響養分的有效性。
(一)土壤pH值在不同pH下,植物營養元素可呈現難溶態、交換態或水溶態等不同的型態。
養料型態不同,植物對它們的吸收也有難易之分。
因此,酸性土壤和鹼性土壤都存在養料吸收障礙。
酸性土壤,由於H+濃度較高。
有利於土壤礦物的風化,因而增加K+、Mg2+、Ca2+和硼、銅等微量元素的釋放,有效性提高。
但是在酸性環境下,由於土壤膠體上的交換位置極大部分為H+和Al3+佔據,K+、Mg2+、Ca2+和硼、銅等微量元素淋失的機會增加。
所以酸性土壤常發生鉀、鎂、鈣和硼等營養的缺乏。
土壤pH值與各種營養要素的有效性關係,如圖14所示。
由圖14可知pH值在6.5附近,各種要素的有效性最高。
因此,調整土壤pH值是改善土壤養分境況最有效而快速的方法。
土壤的pH值除直接影響養分的有效性外,亦影響微生物的生育與活動,強酸及強鹼皆不利於有益微生物的發育。
強鹼同時亦可分散土壤粘粒,造成排水不良,並溶解土壤腐植質,阻礙土壤團粒的形成,如此而間接危害植物生長。
1.pH值與氮素吸收的關係氮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態98%以上為有機態,但是有機物必需分解成無機態的NH4+或NO3-才可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而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其生存受pH值影響極大,在中、微酸性(pH>5.5)土壤環境中,細菌及放線菌族群大量繁衍,因而促成有機質的分解,進而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氮素。
pH值與存在的NH4+或NO3-間有關係,在酸性環境(pH<5.5)下,土壤真菌佔優勢,硝化細菌所引起的硝化作用幾乎停止,因此,酸性土壤中硝酸鹽的含量很低。
鹼性環境中NH4+易造成NH3的揮失,其反應式如下:NH4++OH-→NH3↑+H2OpH值並會影響作物對不同型態氮肥的吸收,以蕃茄為例,pH值低時,硝酸態氮的吸收較多,pH值高時,銨態氮的吸收較多。
水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水稻的繁殖方式

水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水稻的繁殖方式1、温度:稻根生长的最适土温为30°C-32°C,超过35°C生长受阻,加速衰老,吸收能力下降。
2、光照:光照对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起着间接的重要作用,因为光照充足加强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供给根的养分增多,所以促进了根系的发育。
3、土壤养分:肥料三要素中,氮素对根的生长和吸收能力影响最大,适量氮素肥料能有效增加根原基的分化和稻株的发根能力。
一、水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1、温度(1)稻根的生长最适土温为30-32°C左右,超过35°C生长就会受到阻碍,加速衰老,导致吸收能力下降,超过37°C会有显著的衰退。
(2)如果温度低于15°C,生长和吸收能力就都会减弱,低于10°C 则生长停顿。
2、光照(1)光照对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有一定间接的重要作用,因为光照充足就会加强水稻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给根提供更多养分。
(2)所以光照能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根系对无机养料的吸收。
(3)光照不足时,不仅会影响根系发育,而且还会使根对各种无机养料的吸收出现下降。
3、土壤养分(1)一般在肥料三要素中,氮素对根的生长和吸收能力影响最大。
(2)适量氮素肥料可以有效增加根原基分化和稻株发根能力,使单株根数增多,根长变短。
(3)如果仔配合施用磷、钾肥,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会更大,不管根数、根量、根长等都有增加,根系的分布也会加深。
4、土壤的通气性(1)水稻根系的发生、伸长和对养分的吸收、转化等生理活动都要有一定氧气。
(2)如果缺氧就会影响根系生长和生理功能,根系活力也会缺失。
二、水稻的繁殖方式1、水稻是繁殖属于有性繁殖,它主要是通过自体或异体授粉形成受精卵从而繁育的。
水稻种子在经历过睡眠期之后,一般在阳光水分以及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种子就会吸收养分破壳而出,形成根茎和植株。
然后会出现穗分化期,再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个阶段是主要是花粉传播和受精,受精卵会进入灌浆成熟期形成种子。
水稻栽培

●三性在引种时的应用:
对于感光性弱的品种,应着重考虑当地生长季节 内有效积温能否满足发育的需要。 ◆对感光性强的品种,则应考虑当地生长季节内的 光照条件能否满足发育的要求 ◆基本营养生长性强的品种,适应性大,远距离引 种容易成功。 ◆南种北引迟熟,北稻南移早熟。
◆
第三节
水稻的生长发育
Section Thre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叶龄指数:观察时的叶龄与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比。 ◆叶龄余数:主茎上还没有伸出的叶片。 ◆叶枕距:剑叶叶枕和下一叶枕之间的距离叫叶枕距,以cm表示。 ◆叶龄值:等于叶表面的全部平行叶脉数。 ●根据幼穗及小穗长度推断
二、水稻的分布及种稻条件 The distribution of rice and the conditions of rice planting 1.分布 Distribution
全国划分为六个稻作带: ●华南双季稻作带 ●华中单双季稻作带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作带 ●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带 ●华北单季稻作带 ●西北干燥单季稻作带
水稻是喜温作物,一定的高温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 低温则可延迟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水稻的感 温性。 ●感光性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ensitivity 水稻是短日照作物,缩短日照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 长日照则能延长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水稻的 感光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vegetative growth
“露白”或“破胸” ●发芽 “露尖”或“立锥” ●出苗 “劈头放青” ●三叶期
●萌动
2.幼苗期需要的条件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quiring in seedling stage
水稻根系有机酸的分泌

水稻根系有机酸的分泌一、背景介绍水稻(学名: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亚洲和其他地区。
水稻根系对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其中有机酸的分泌在维持根部健康、促进养分吸收以及抵抗逆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有机酸的种类及功能有机酸是水稻根系分泌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等。
这些有机酸在水稻根系中起到多种重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酸化土壤:有机酸通过分泌酸性物质,可以降低土壤的pH值,使得土壤中的一些难溶性矿物质变得更容易被水稻根系吸收。
这对于水稻的养分吸收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较低pH值环境的元素(如铁、锌等)。
2.溶解磷肥:水稻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可以与土壤中的磷肥结合,形成可溶性的有机酸盐,提高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
这对于磷肥的利用效率提高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3.抗逆性:有机酸的分泌还可以提高水稻根系对逆境的抵抗能力。
例如,在土壤中存在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时,有机酸可以与这些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减少其对水稻的毒害作用。
4.促进微生物活动:有机酸的分泌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
有机酸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碳源,为它们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物质,从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三、有机酸分泌的调控机制水稻根系有机酸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根系发育、养分状况、逆境胁迫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控机制:1.根系发育:有机酸的分泌与水稻根系的发育密切相关。
随着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有机酸的分泌量也会逐渐增加。
一些根系发育相关的基因会调控有机酸的合成和分泌。
2.养分状况:水稻根系的有机酸分泌受到养分状况的影响。
例如,当土壤中某种养分缺乏时,水稻根系会增加有机酸的分泌,以增加养分的吸收效率。
而当养分过量时,有机酸的分泌量则会减少。
3.逆境胁迫:水稻根系的有机酸分泌也受到逆境胁迫的调控。
《作物栽培学》水稻教案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植物生产原理任课教师第三章水稻局部打算学时8教学的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水稻生产的意义及水稻的起源、分布与类型的必要性;2、把握水稻栽培的生物学根底;3、了解和把握水稻的栽培技术。
重点:学习水稻的类型、水稻的生育特性、水稻育秧及稻田治理技术难点:水稻的生育特性思考题:1.河南省水稻生育特点?2.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是世界其次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
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
全国约有2/3 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二〕水稻生产重要的缘由1、水稻高产、稳产。
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可以通过浇灌、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整土壤温热状况、养分释放速度、田间小气候等,水层抑制病虫和杂草的发生。
2、稻米的品质好,是人们宠爱的粮食之一。
稻米的淀粉粒最小〔3-10μm〕、小麦30-45μm、玉米35μm,蛋白质虽少〔7.3%〕,但是易被人吸取的Pr成份较多。
3、水稻副产品综合利用广。
米糠含有14%左右的Pr、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家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
谷壳可用来制装饰板。
稻草除可作家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
▲水稻的分布与生产概况〔一〕世界分布水稻在世界上的分布格外广泛,世界各大洲都有水稻生产,其中90%的水稻集中在亚洲,美洲次之。
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印尼,但是中国稻谷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
〔二〕中国水稻生产概况和分布1、生产概况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
水稻总产量世界第一,我国局部省〔市〕水稻面积及产量〔1993〕省〔市〕全国湖南四川江西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总产〔万吨〕3615 464 267 353 220 304 358 261 141 面积〔万亩〕43942 5665 3120 4840 3166 3141 3351 3248 1545 单产〔Kg/亩〕415 409 428 365 349 485 535 402 457面积最大的省〔市〕依次是湖南、四川、江西;均在4000 万亩以上。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生 理特 性不 仅 与 地 上部 的生 长 发 育 联 系 密 切 , 其 泌氧 能 力更是 直 接 影 响 水稻 的生 长 发 育 J 。水 稻 根 系泌 氧能力 强 使 水 稻 根 际含 氧量 高 , 而水 稻 根 际
含氧 量 直接影 响 水 稻根 系 的生 长 , 主要 表 现 在 两 个
1 水 稻 根 系 泌 氧 原 理
水稻 根 系 泌 氧 ( R O L ) 是 指 水 稻 植 株 通 过 通 气 组织 将储 存 的氧 气 释 放 到 根 际 的 活 动 。水 稻 长
期处 于 淹水 条件 下 生 长 , 导 致 根 部 缺 氧 。 根部 缺 氧
方面, 一 方 面是水 稻 根 际 含 氧 量 显 著增 加 根 长 而减 少根 数 , 另一 方 面是 水 稻 根 际 含 氧 量 显著 提 高根 系 活力 J 。根 际 区 域 含 氧 量 也 是 影 响 根 周 围 土 壤 各 种 细菌 数 量 与 活 性 、 土 壤 氧 化 还 原 特 性 的 关 键 因
Ab s t r a c t :Ox y g e n e x u d a t i o n f r o m r i c e r o o t s p l a y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f o r r i c e g r o w t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I n t h i s r e v i e w, t h e p in r c i p l e o f o x y g e n e x u d a t i o n r f o m r i c e r o o t s ,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o x y g e n e x u d a t i o n r f o m i r c e r o o t s o n g r o w t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发育 的影 响 , 及影 响水稻根 系泌氧能力 的因素。介绍 了水 稻根 系通气组 织与水 稻根 系泌 氧能力 关系 的最新 研究
进展, 讨论 了水稻根 系泌氧研究存在 的问题 。
关键 词 : 水稻 ; 根系 ; 泌氧 ; 通气组织
中图分类号 : S 5 1 1 . o l 文献标识码 : A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5 2 8 0 2 0 1 4 . 0 3 . 2 3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 5 2 8 0( 2 0 1 4 ) 0 3 - 0 3 1 2 一 D 4
Ch a r a c t e r s o f Ox y g e n E x u d a t i o n f r O m Ri c e
Ro o t s an d I t s l n f l u en c e Fa c t or s
L I U Yi — y i . F U Zh i - q i a n g ( C o l l e g e o f A g r o n o m y , Hu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s h a , H u n a n4 1 0 1 2 8, C h i n a )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s a b o u t o x y g e n e x u d a t i o n ro f m ic r e r o o t s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 Ke y wo r d s :Ri c e ; Ro o t ; Ox y g e n e x u d a t i o n; A e r e n c h y ma
i r c e, a n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o f o x y g e n e x u d a t i o n ro f m r i c e r o o t s w e r e s u mma i r z e d . 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s i n r e s e a r c h o n r e l a —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e e n a e r e n c h y ma a n d o x y g e n e x u d a t i o n i n r i c e r o o t s 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a n d t h e f u t r h e r r e —
CR OP R E S E AR C H
2 0 1 4, 2 8 ( 3 )
水 稻 根 系泌 氧 特 性 及 其 影 响 因素
刘依 依 。 傅 志强
( 湖南农业 大学农 学院 , 长沙 4 1 0 1 2 8 ) 摘 要: 水稻根系泌氧特性对 水稻生长发育具有 重要 作用 。综述 了水稻根 系泌氧原理 、 水稻 根系泌氧对水 稻生长
பைடு நூலகம்
根 系是水 稻水 分 和养 分 吸 收 的主 要 器 官 , 也 是
多种 物 质合成 、 分 泌 的重 要 场 所 。水 稻 根 系形 态
素_ 5 J 。根 系 泌 氧 能 力 能 改 变 土 壤 氧 化 还 原 电 位
( E h ) , 而 这一 特性 也 与水 稻 的生长 发育 密切 相 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