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了解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学生重要性
淮安市袁集乡初级中学钱兴勇邮编:223303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只有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而充分的了解学生主要从以下方面去进行;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将来的预设和需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学、发展、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需求、水平。
现代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持续发展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人为主要构成的特殊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其最根本的关系。教师必须充分的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能主动的参与。要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有效的学的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发展,教师必须做好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各项情况的工作。同时,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知识、情感、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交流进行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师生间共知、共识、共同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教室中的每一名学生,所以我们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特长。要想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首先要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知道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的
区别对待、组织教学,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总结的:“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首先从各方面去了解人。”学生虽然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教师工作的对象,但是我们以往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是很不够的。以前我们在理论上往往能充分的理解教材,但很少关注学生,那么我们怎样去了解学生呢?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他们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呢?
首先,要引导教学过程中人的活动,必须研究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一个能动体,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的对象不同,教育的对象——学生,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没有意识的动物和植物,而是活的能动体,他不仅能够通过对外界的摄取活动,使自己的身心得以发展,更重要的他还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能够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以发展自己的身心。同时,他们还具有不同的特殊素质,具有个人爱好、兴趣和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他们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别人塑造和改造,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在去。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为教师了解关注的对象,而了解关注的核心就是了解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的成长。孔子曾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成功和失败,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坚定的
信心和顽强的意志,遇到学生讲究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而且还要认识到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世界上一切具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由人所创造的。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而且也是;培养人格的圣殿,如果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升华和人格发展的阶梯,便是教学的最大失败。因此,教师只有找出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更好的传授知识和提升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学习时期的学生虽然尚未进入创造价值的过程,但是通过教育可以使他们对社会、对人类做出积极的贡献,甚至创造出伟大的价值。所以在实施教学过程之前应当充分认识了解学生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
其次,实际教学中还应当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预先安排,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机械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实际上,预设导致格式化,只有开放,才有生气。课堂教学应被看着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是他们生命最具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而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都具有个体生命价值。每一名教师都能
意识到:课堂教学对自己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也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几乎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缺乏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的观点,学习是一种高级需要,这些学生大多曾经有过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如家庭经济困难、没有家庭温暖、教师看不起等。时常处于提心吊胆的不安全状态,他们怎么可能对学习有愉悦感呢?那么怎样确认他们的心理品质。性格特征以及怎样观察学生、跟学生谈话等,便是教学过程之前应该完成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学生情感和需要的了解,每一个热爱学生和教学工作的教师,都能够重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才能让我们自觉的上好每一堂课,使每一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进一步投入到化学教学中去。
另外,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对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打算和预设。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主要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人的早期发展更多的体现了自然性,受天生条件的制约。而推动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环境对人的实际需要与个人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作用是个人和实际需要之间相互作用的反应,是通过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的。因此,我们能认识到学校是作为为个人发展而有意安排的
一种教育环境,它要求的内容及各种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安排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主要要了解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学生的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阶段也是学生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实施教学之前只有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有所了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最后,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平常学习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要重视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分析。不同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决定人的各方面发展。奥苏贝尔的接受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是一个新知识和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新知识被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同化,被学习者理解,是使原有认知结构得以全新组织和改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决定把新知识添加到已有的那些知识中去时,要对新知识的联系进行切实的判断。所以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我们要清晰的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才能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希望并认为学生在按自己安排的思路来掌握学习内容,而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各按自身积累的学习经验、方法进行阅读、听课、作业以及记忆、理解等学习活动。在教学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提高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