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栽培学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
1.烟草生产有什么特点?
答:
1、产量与质量并重;
2、生产工序比较复杂;
3、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
4、农业用工多;
5、产地集中,技术性强;
6、烟叶经济价值高。

2.烟草起源于何地,何时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途径?

:1、大多数烟草专家认为烟草起源于中南美洲。

1492年,当航海家哥伦布探险到美洲新大陆时,发现了烟草。

2、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1573-1619年)传入中国。

3、传入途径,
可靠的说法有三条路线:
(1)由航海水手将种子从菲律宾→台湾→内地如福建→传到其他地区,这在1563-1640年间;
(2)由印尼或越南→广东→传到各省去,这大约在1620-1627年间;
(3)由日本→朝鲜及辽东,约在1616-1617年。

3.我国有哪几大烟区?
答:
1、北部西部烟区(最大的烟区):包括的地方广阔,黑龙江西北部,吉林西部,内蒙古、甘肃大部,新疆、宁夏、西藏、青海的全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占了大半个中国。

本烟区土地面积辽阔,但热量资源不够。

不适宜种植普通烟草,勉强栽后又早花,主要原因是热量不够,温度低,生长不良,发育不正常,质量极低。

但可以栽培黄花烟草,也可叫黄花烟区。

兰州的水烟,新疆莫合烟很有名。

2、东北烟区: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大部分,本烟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热量不足,由于纬度偏高,冬季漫长、寒冷,生长期短,北部生长期仅100-120天,南部可达140-180天,多数地区≥10°C的积温不足3000°C,北部仅2000°C左右。

3、黄淮海烟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北、山西、山东全部,陕西、河南大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及京、津两直辖市。

本区地域辽阔,各地热量差异大。

4、长江上中游烟区:包括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甘肃南部和四川盆地。

热量较充足,雨量充沛,≥10°C的积温4500-5500°C,年降雨量800-1500mm,但部分地区日照条件较差。

5、长江中下游烟区:括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和福建的绝大部分地区,广东、广西北部以及河南南部。

全区丘陵山地约占3/4,大部为低山缓丘,处于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15-21°C,活动积温4500-7200°C,年无霜期210-300天,年降水量800-200mm。

种烟土壤多呈微酸性,含氮量低。

6、西南烟区:包括云、贵、川、湖南、湖北的南部,广西的西南部。

此烟区烤烟质量最好,晾晒烟品质也好,如四川晾晒烟就很有名气。

将来四川主要发展晒烟兼发展晾烟,适当发展烤烟,云南主要发展烤烟,兼发展晾晒烟。

西南烟区急需解决的是:压缩高寒山区的烤烟面积。

7、南部烟区:主要包括福建东南部、广东以及广西的南部、云南南部、海南、台湾。

本烟区热量资源丰富,≥10°C的积温在6000-8000°C,此烟区可以发展冬烟为主,适当发展春烟,寻求晾晒烟在此分布。

4.烟草适宜生态类型划分中,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类型的条件有哪些?
答:一、全国烟草适宜生态类型的划分:
1、最适宜类型:自然条件优越,虽有个别不利因素,但通过一般农艺措施容易改造补救。

能够生产出优质烟叶(烟叶内在质量优点多而突出,缺点少而容易补救)。

(1)无霜期>120d;
(2)≥10°C积温>2600°C;
(3)日平均气温≥20°C持续日数≥70d;
(4)0-60cm土壤含Cl-量<30mg/kg;
(5)土壤pH5.5-6.5;
(6)地貌类型:中低山、低山、丘陵;
(7)烟叶内在质量: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吃味纯净。

2、适宜类型:自然条件良好,虽有一定的不利因素,但通过一般农艺措施较容易改造和补救。

生产的烟叶使用价值较高(烟叶内在质量优点较多,虽有一定缺点但有可以弥补的措施)。

(1)无霜期>120d;
(2)≥10°C积温>2600°C;
(3)日平均气温≥20°C持续日数≥70d;
(4)0-60cm土壤含Cl-量<30mg/kg;
(5)土壤pH5.0-7.0;
(6)地貌类型:中低山、低山、丘陵。

3、次适宜类型:自然条件中有明显的障碍因素,改造补救困难,生产的烟叶使用价值低下(如烟叶燃烧性不良或其他不可弥补的缺陷)。

(1)无霜期>120d;(2)≥10°C积温<2600°C;(3)日平均气温≥20°C持续日数≥50d;(4)0-60cm土壤含Cl-量<45 mg/kg。

4、不适宜类型:自然条件中有限制因素,并且难以改造或补救,烟株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或虽能正常生长,但烟叶的使用价值极低(如黑灰熄火)。

(1)无霜期<120d;
(2)0-60cm土壤含Cl-量>45mg/kg。

二、云南烟草适宜生态类型的划分:
1、最适宜区:
(1)海拔1400-1800米;
(2)6-8月平均气温大于20°C的持续天数在70天以上,9月下旬平均气温在17°C以上;
(3)土壤pH5.5-6.5;
(4)0-60厘米土壤含氯量小于30 mg/kg。

(5)所产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吃味纯净。

2、适宜区:
(1)无霜期大于120天;
(2)海拔1000-2000米;
(3)月平均气温大于20°C的持续天数在70天以上,9月下旬平均气温在17°C以上;(4)0-60厘米土壤含氯量小于30 mg/kg。

(5)土壤pH值≤7.0。

3、次适宜区:
(1)无霜期大于120天;
(2)海拔1000米以下和2000-2200米;
(3)6-8月平均气温大于20°C的持续天数在50天以上;
(4)0-60厘米土壤含氯量小于45 mg/kg。

4、不适宜区:
(1)无霜期不足120天;
(2)海拔2200米以上;
(3)0-60厘米土壤含氯量大于45 mg/kg。

5.烟草和烟制品的类型?
答:
1、烟草的类型(依据:调制方法和用途):
(1)烤烟(火管烤烟):田间成熟的烟叶,经采收、编杆、装入烤房内由人工控制热能烘烤干燥称为烤烟。

(2)晒烟:逐一采收或带茎割下的烟叶,避免烈日直晒(在烈日下晒会使叶片青干而影响品质),促使烟叶变黄,完成其内部化学变化,在烈日下定色,使所希望的颜色和内在品质固定下来。

分为晒红烟、晒黄烟和香料烟。

(3)晾烟:逐一采收的烟叶或带茎、整株或半株采收的烟叶置于通风背阳的环境中,烟叶间疏松接触,利用自然空气的流通,完成变化和干燥的过程。

分为深色晾烟和淡色晾烟(两类,深色晾烟包括雪茄烟和地方性晾烟;淡色晾烟包括白肋烟和马里兰烟。

(4)熏烟:也称明火烤烟,是美洲调制烟叶的古老方法之一,整株采收的烟株悬挂于房子中,在地面燃烧栎树(橡树),烟气在烟叶中流通,以浓密的烟气促使其烟叶吸收烟气中的杂酚油香气,将烟叶烟熏烘干,在卷烟时作为配合原料之一,在制作嚼烟和鼻烟以及雪茄烟时也配合应用。

2、烟制品的类型:
(1)纸卷烟:也叫纸烟、香烟和烟卷,是在19世纪(大约1875年)美国人首
先卷制,是用各种烟叶均匀混合,切成烟丝,用卷烟纸卷制与包装后的卷烟制品。

包括滤嘴卷烟和无滤嘴卷烟。

(2)叶卷烟(雪茄):16世纪古巴人首先卷制利用,以后遍及世界各主要产烟地,我国在20世纪初才开始生产,其主要原料是晒红烟和晾烟。

雪茄烟的安全性较好,且生理强度大,燃烧性比纸卷烟差,按吃味、浓度,可分为浓味型、中味型和淡味型。

(3)斗烟丝:用烟斗燃吸的烟制品。

一般制成丝状或粒状,主要原料为晒烟,也有用烤烟、白肋烟、香料烟的。

斗烟丝香气强烈丰满,具有一种特殊的风味。

(4)水烟和旱烟:是用水烟筒和旱烟袋吸用的烟制品,主要原料是烤烟,晒烟和黄花烟。

(5)鼻烟(闻烟):是一种直接涂抹在鼻孔内闻吸的烟制品,以晒烟为原料制成,产品呈粉末状。

常为少数名族的特需商品。

(6)嚼烟:是一种供人在口腔内咀嚼的烟制品,香气浓,味甘甜,一般采用晾晒烟或烤烟烟叶加香料压制成芯,外用麦面包裹,涂上橄榄油,制成饼状、条状和卷状。

在矿山、油库等不准吸烟的场所,可使用这种烟制品。

6.各种类型烟草优质烟叶的主产国家。

答:烟草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分布界限大体在北纬60º到南纬45º范围,各大洲均有烟草生产,以亚洲最多。

中国是世界上烟草生产第一大国,烟草种植面积、总产量、卷烟产量、卷
烟销售量均居世界首位。

美国是世界上烟草质量最好的国家,烤烟质量最好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是美国最好,其次是巴西;希腊、土耳其的香料烟最好;古巴的雪茄烟最有名气。

第二章:烟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简述烤烟大田需水规律?
答:移栽期间需水较多,一般月降雨量100mm左右有利于还苗成活;成活后,烟株尚小,耗水量少;团棵后耗水量大,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烟株旺盛生长,获得较好的产量,月降雨量150-200mm为宜;烟株进入成熟阶段后,月降雨量以100mm为佳。

2.影响烟叶烟碱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遗传因素;
(2)不利于根系生长的因素(水过量、线虫病极度感染或其他病害造成的根部损伤)会使尼古丁下降;
(3)氮肥水平:尼古丁与氮肥水平直接相关;
(4)烟株打顶时间:早打顶可以增加尼古丁含量;
(5)烟株打顶抹杈的彻底程度:打顶较低,抹杈完全时,尼古丁含量增加;
(6)土壤有效水分:水分低会使叶面积受到限制,生长速度缓慢,烟碱含量却因此而增加,相反水分高,则生长速度加快,叶片增大,也可能会因淋溶减少有效氮量,尼古丁下降;(7)成熟过度可使尼古丁含量稍有增加;
(8)调制过程中延长变黄期时间,可使尼古丁含量稍有增加;
(9)植株部位对尼古丁含量也有影响,烟叶部位越高,尼古丁含量越高。

3.试述生产优质烤烟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
答:生产优质烤烟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生产优质烟叶需要较高的温度,适当的水分,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土壤。

1、气候条件
1、温度:生产优质烟叶,前期温度稍低,但需≥13°C,否则出现早花;中期渐高;后期较高。

大田生长期>20°C的天数持续70天以上,24-25°C的天数持续30天,成熟期最适温度达20-27.6°C(温度越高品质越好),<17°C时品质极差。

2、水分:一般认为,年降雨量800-1000mm,大田期的降水量400——500mm,月降水量在100-150mm,采烤期降水量250-300mm,成熟期月降雨量少于70mm,能生产出优质烟叶。

3、光照:烤烟生长季节经常“多云间晴,晴间多云,阴间多云,多云间阴”的情况,阳光穿过云层,时射时遮,形成和煦的光照条件,对烟草的生长及品质十分有利。

生产出的烟叶品质优良,叶片厚薄适中,调制后光泽好,油分足,弹性好,香气好,吃味醇和,内在品质亦佳。

4、风、冰雹、霜:烤烟大田生长期,平均风速一般为2-3m/s,这种风能降低田间空气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病害发生,使叶片组织致密,对烟叶产量品质有利;无论苗期或大田期,冰雹都可以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经常遭受冰雹的地区不宜种植烤烟;烤烟种植区,无霜期必须大于120天,否者不适宜种植烤烟。

2、土壤条件:
1、适宜的土壤类型:要求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排水方便,微
酸至中性,N素和有机质含量适中,P,K含量丰富,早春土温回升快,无有害因素(重金属、农药残留、化肥残留、大气中有害成分、水分污染)。

2、土壤条件:以坡地,山麓和丘陵地的坡脚为好,地势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通透性好,有效K含量高,烟株通风透光好;红土比黄土好,红黄土比黄土好,黄土比油砂土好,油砂土比两合土好,土壤质地以沙壤土最好,其次为中壤土,轻粘土,沙土和重粘土最差;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及N含量适中,P,K丰富的土壤。

有机质含量在1.5-2.5%,速效N在60-70m g/kg以下,速效P在20m g/kg以上,速效K在100m g/kg以上的土壤为宜;耕层深厚,上松下紧,下层表现有明显的粘化特性,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又有一定的排气通气性能;以微酸至中性的土壤最好,最适pH为5.5-6.5;烤烟属忌氯作物,土层60 cm内含氯量超过45m g/kg或含盐量超过0.0 9%的土块不宜栽烟,最适宜种植烤烟的土壤土层60 cm 内含氯不超过30m g/kg。

4.概述烟叶品质评定的内容?
答:烟叶品质是消费者对烟叶燃吸过程中所产生的香气、劲头、吃味、刺激性等几个主要因素的综合感受和吸烟安全性的综合评价。

一、烟叶的外观质量:
1、成熟度:衡量烟叶田间发育过程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烟叶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烤烟田间成熟度分为未熟叶、欠熟叶、适熟叶、过熟叶;
2、部位:在烟叶分级中,部位是第一因素,烤烟通常分成上部、(上二棚)、中部、(下二棚)、下部,其中中部叶和上二棚叶的质量最好;香料烟的顶叶质量最好;白肋烟以下二棚和腰叶质量最好;
3、颜色:烤烟的最佳颜色为橘黄和金黄,而且在贮藏过程中不褪色为好,还有柠檬黄、红棕色、微带青、青黄色和杂色等;白肋烟和香料烟以咖啡色为好;黄花烟要求呈绿或黄绿;
4、光泽:指烟叶表面的亮度,来自于烟叶表面的黏性物质,主要是挥发油和树脂类物质,此类物质越多,烟叶的光泽越好,而且香吃味也越好;
5、身份:反映烟叶厚度和组织密度的指标,分为薄、稍薄、中等、稍厚、厚5个档次;
6、油分:叶片内含有的一种柔润的胶体物质(芳香油和树脂),反映在烟叶外观上有增加油润度和丰满度的感觉。

二、烟叶的内在质量:
1、香气:香气是给人以一种愉快与舒适的气相物质在鼻腔里的生理反应。

由香气类型、香气质、香气量三个方面组成。

香气类型:习惯地把香气类型分为:清香型(云南烟叶),浓香型(河南烟叶)和中间型(贵州、山东的烟叶)。

2、香气质:香气质是指香气本身质量的好坏。

质量好的香气芳香宜人,令人乐于感受,香气质好。

3、香气量:指烟气中香气占有量的多少,好的香气,愈充足者愈好。

4、、杂气:烟支燃烧时,烟气里除产生香气外,还伴随有各种不良的气味,这些不良的气味称为杂气。

5、劲头:又称生理强度,即燃吸者对烟气的综合感受。

反映为“过瘾”或“不过瘾”,“劲大”或“劲小”。

劲头与烟碱(尼古丁)含量成正比关系。

6、刺激性:是指燃吸时烟气对鼻腔、喉部、口腔的剌激反射状态。

刺激性主要与挥发碱类等含氮化合物有关。

7、吃味浓度:指吸烟时感觉到的烟气浓淡程度,它与烟叶内总组分物之间协调,平衡程度有关。

8、余味:指吸烟过程中烟气微粒沉降在舌与口腔中的一种爽快与否的感觉。

余味的好坏直
接影响吸烟者的精神愉快状态。

余味有纯净舒适,不舒适,稍苦烫,以及甜、苦酸、辣、烫等区别,以纯净舒适略带甜者为好,不舒适及苦涩者为差。

三、烟叶的化学成分:
1、非含氮化合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
(1)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是决定烤烟品质的良好成分;
(2)双糖:主要是麦芽糖和蔗糖,对烟叶的品质关系不大;
(3)淀粉:在新鲜的烟叶中含量较多,调制时分解为单糖,烘烤后淀粉含量很少,影响燃烧性;
(4)纤维素:约占干重的12-13%,细胞壁和叶脉中含量较高,含量高的烟叶,组织粗糙,容易破碎,吸湿性较强;
(5)果胶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是亲水胶体,对烟叶的弹性和吸湿性起一定的作用;(6)有机酸;是碳水化合物的中间产物,对烟叶品质没有大的影响;
(7)芳香油、树脂及蜡;是形成烟叶芳香气味的因素之一,属于石油醚提取物;
(8)多酚类;发生氧化反应,使烟叶的颜色加深,燃烧时能发出一定的香气。

2、含氮化合物:
(1)蛋白质:上等烟叶的含量一般为8-10%,含量过多,燃烧时发出难闻的气
味,而且燃烧性不良,吸味苦涩、辛辣;过少时,不够丰满充实,劲头不足
(2)氨基酸:主要为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少量氨基酸可以增加烟叶的吃味强度,但含量过高,产生令人不愉快的辛辣味,降低品质;
(3)植物碱:主要是烟碱;
(4)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成熟和烘烤过程中,要求叶绿素完全降解,否则影响品质;后者与香气物质的形成有关。

(5)矿物质:烟叶燃烧时各种有机物质随高温燃烧而分解挥发或随水分蒸发而逸失外,余下的灰分中如:Ca、K、Mg、S、P、Cl、Mn等都属于矿物质,它们在烟草生育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干烟中的含量多少,对烟叶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影响燃烧性和烟灰颜色。

评定烟叶品质的化学成分指标:烟叶化学成分要有适宜的含量,一般优质烟叶的总糖含量要求达到18-22%,还原糖16-18%,还原糖与总糖的比值应>0.9,总氮含量1.5-3.5%,烟碱
1.5-3.5%,蛋白质8-10%,钾2%以上,氯1%以下。

四、烟叶的物理特性:
1、燃烧性:烟支的燃烧性包括阴燃性和灰色。

阴燃性(阴燃值)指无明火燃烧的烟叶,继续阴燃持火的能力。

持火力极短或基本上无持火能力者被认为是熄火烟是不合格品,一般阴燃值在2秒以上者,烟叶不熄火,2秒以下则出现熄灭。

2、吸湿性(平衡含水量):烟叶属于毛细管多孔体的胶体物质,其组织很像一种胶质海绵体,这种组织状态的烟叶具有从大气中吸收水分和向大气中散发水分的特性,称为烟叶的吸湿性。

吸湿性与外界环境条件,烟叶质量和部位有关。

3、填充性:又称填充能力,系指单位重量的烟丝在标准压力下所占的体积,通
常用cm3/g。

质量好的烟叶填充能力较小,质量差的烟叶填充能力大。

4、弹性:烟叶在一定的湿润条件下具有的能够拉伸并复原的程度称弹性。

质量愈好,油分愈好者,弹性愈强,反之则愈弱。

5、单位面积重量:平衡水分后单位面积烟叶的重量。

一般用g/m2或g/c m2。

叶片愈厚,密度大者,单位面积重量大,反之则小。

6、含梗率:指烟叶里烟梗占有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五、烟叶的安全性(烟叶卫生):烟叶的毒性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外界,主要是农药残毒和霉菌污染,
二是重金属砷、铅、汞和镉等,三是烟叶本身所含的有害物质,如烟碱、焦油、醛、酮、醇类的亚硝基化合物等。

5.烟草优质适产的定义。

答:优质和适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内涵,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上,适产就成为优质的基本保证。

因此,烤烟的优质适产就是指质量达到最高点时的产量范围。

由于全国烤烟产区范围广阔,分布在不同气候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貌,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壤等生态环境及不同的栽培技术条件,因此各产区的优质适产范围必然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6.烟草生育期的划分及各生育时期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答:烟草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前者是量的增加,后者是质的飞跃。

但从生产过程来讲,从播种到收获分为苗床期和大田期两个栽培过程根据烟株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条件要求的不同又分为8个生育期。

一、苗床期:从播种到成苗移栽到大田前这段时间,因各地的环境条件,育苗方式和管理技术不同,苗床期的长短相差较大。

云南省大约是60-70天,根据
幼苗的形态特征及地上,地下部分的动态变化,可大致划分为四个生育时期(出苗期、十字期、猫耳期和成苗期)。

1、出苗期:指从播种到两片子叶展开称出苗,10%达到此标准时称出苗初期,50%达到此标准时称出苗期。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出苗最适温度25-28°C,最低温度10-12°C,﹤10°C 时萌动很缓慢,﹤2°C时遭受冻害;最高温度为35°C,﹥35°C时遭受灼伤。

25-28°C 间萌发快,但出苗不整齐。

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苗床2寸以下的土壤保持湿润而不是潮湿。

光照不是烟草种子出苗的必要条件,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萌发初期。

2、十字期: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第五片真叶出生,称“十字期”。

当第一、二两片真叶出现并与两片子叶交叉形成十字形时,称为“小十字期”。

第三、四片真叶与第一、二片真叶交叉形成较大的十字形称为“大十字期”。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及时供给适量的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对N肥敏感,特别是NH 4-N;进行间苗;防治病虫害。

3、猫耳期:从第五片真叶出现到第七片真叶生出,第三和第四片真叶(最大叶)略向上,像猫耳朵,称猫耳期。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供给适当的水分;视苗色合理追肥;防治病虫害;剪叶(漂浮育苗),进行营养袋假植排苗的最佳时期(常规育苗)。

4、成苗期:从第八片真叶出现到烟苗有一定苗型,可以移栽时,称为成苗期。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促进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加速成苗和炼苗。

二、大田期:从移栽到采烤结束称为大田期,一般在云南省约需100-120天。

大田期又分为还苗期、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时期。

1、还苗期:从烟苗移栽到成活这段时间称还苗期。

一般需要7天左右。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选择壮苗移栽,浇足定根水,加速生根,保证成活。

2、团棵期:从成活到团棵称为团棵期,从移栽到团棵,一般需要25-30天。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主要为旺盛生长做准备,促进根系的生长,进行中耕、施肥和培土。

3、旺长期:从团棵到现蕾称为旺长期。

团棵以后,茎叶生长迅速,甚至成直线上升,一般25-30天就可现蕾,长成完整的烟株,由于烟株在一个月内株高由30 cm到100 cm左右,群众说“烟疯子”,指的就是这个时期。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既要促进茎叶的旺盛生长,又要保证充分的光照条件,如何解决光合面积与光照条件的突出矛盾是烤烟优质适产的关键。

4、成熟期:从现蕾到叶片采收结束称为成熟期。

从生理角度看,还包括开花结果、种子成熟采收的过程。

(幼叶生长→旺盛生长→生理成熟→工艺成熟→过熟)。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控
制生殖生长和腋芽的发生,注意及时封顶打杈,改进光照条件,促进烟叶的分层落黄成熟。

7.烟草叶面积系数的测定。

答:单叶面积的大小,常通过叶面积指数进行计算,而叶面积指数则常受叶形的制约,因品种不同而异。

大多数品种的叶面积指数为0.6345左右。

叶面积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叶面积指数=叶片的实际面积/叶片长*叶片宽计算叶面积时叶面积指数通常用0.6345,即叶片的实际面积=叶长*叶宽*叶面积指数。

第三章烟草栽培技术
一、概述烤烟地膜覆盖栽培的效应、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效应:
1、提高地温,增加积温,促进烟株早生快发
2、保蓄水分,增强抗旱防涝能力
3、提高肥料利用率
4、改善了烟株中、下部叶片间的散射光
5、早栽快发、根系的发达及烟株生长发育
6、能缩短生育期
7、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危害
8、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2)栽培技术:
1、培育壮苗,适时早栽
2、精细整地,理墒
3、打塘施肥
4、增施有机肥
5、单行独垄,适当稀植
6、严格盖膜质量
7、栽好地膜烟
(3)存在问题:
1、使自然降雨有效性降低
2、土壤的通透性变差
3、中后期土壤温度过高
4、肥效发挥提前,后期容易脱肥
5、中耕培土受限
6、部分病虫害加重
7、地膜造成白色污染
(4)对策:
1、高茎烟苗配套深栽
2、利用垄型对降雨的利用
3、明水深栽覆土
4、及时揭膜中耕培土
5、分次施肥
6、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二、试述烟草早花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早花是指烟株生长未达到正常栽培条件下本品种应有的高度和叶数就提前现蕾、开花的异常现象。

(1)早花的原因:
1、烤烟的品种特性:不同品种完成基本营养生长期、进入可变营养生长期的叶数略有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特性不同,发生早花的可能性和程度不同,少叶型品种一般对环境条件相对较敏感,可变营养生长期间遇恶劣环境,容易导致早花的发生。

2、低温:在烤烟的生长季节,尤其是前期,地温能促进烟株发育,容易形成早花,从而降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在烤烟烟苗具有12-14片真叶期间(即可变营养生长期),遇13-18°C的低温,持续10-20天,能促进花芽分化提前,提早进入生殖生长,导致早花发生。

白昼和夜间的低温对促进提早花芽分化的作用存在差异,以白昼的低温作用较大,夜间的低温作用较小。

3、干旱和洪涝:烟草是怕旱、怕涝的作物。

在其可变营养生长期间遇干旱、洪涝的恶劣环境,可变营养期缩短,花芽分化提前。

4、短日照: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烤烟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一每天12小时的日长烟株叶数最多,每天8小时以下的短日照有促进花芽分化提前的作用,但短日照必须是在低温条件下才会有促进花芽分化提前的作用,20°C以上的温度,即使日照短于8小时,也不会促进花芽分化提前。

5、移栽弱苗、老苗:育苗过程中,若播种密度过大,间苗不及时,造成烟苗徒长,形成“高脚苗”、弱苗,以及因播种期、移栽期安排不适当造成苗龄过大,均可能导致早花发生。

6、田间管理不当:烟草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在施肥量不足(尤其是氮素营养不足)、土壤肥力底下、结构不良、水分不足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烟株吸收土壤养分受影响,不能满足烟株正常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另外,中耕培土不及时,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或排水不良,土壤积水,根系生长受阻,从而不能满足烟株正常生长的需要,均会造成烟株营养不良,导致早花。

(2)早花的防治措施
1、选择适当的品种: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合品种,对于光热资源不足的烟区,应选用对低温不敏感的品种,对于短日照烟区,应选用对日照时数不敏感的品种,引进新品种时,需经过试验再推广种植。

2、适时移栽:适时移栽是调控烟草大田期生长发育进程与气候变化规律相吻合的重要措施,可有效的调控大田各生育期均处于最佳的环境条件,满足各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效的避免或减少低温、干旱、洪灾营养不良等恶劣环境导致早花的产生。

3、提高移栽质量:生产上应加强苗床管理,及时追肥、除草、培育壮苗移栽,若移栽的是“高脚苗”、老苗、弱苗,应尽量深栽,从而促进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利于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和养分,移栽成活后,及时追肥、中耕、并适时进行培土,促进烟苗发根、发棵,可预防和减少早花的发生。

4、提倡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栽培使地温提高加速微生物的活动,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团棵期明显提前,大田生育期缩短,营养积累时间相对延长,为烤烟优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地膜栽培促进烤烟的早生快发,使烤烟发棵早,防止早花。

5、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培土和清除杂草,为烟株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水及时供应,特别是旺长期如遇干旱,必须灌溉。

在土壤水分过多时,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增施肥料,及时追肥,满足烟株生长的营养需要,促进根系健壮生长。

三、试述烤烟封顶打杈的作用及技术。

(1)作用:
1、去除顶端优势,促使烟株体内养分重新分配打顶后去除了顶端优势,从而减少养分的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