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以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为例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科学的方法,课程的重点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因此科学课教学中实验就成了关键的教学环节。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
一、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明确编写意图
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教材,知道这一课要让我们干什么?怎么干?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这一课,导语中提出“关于水,我们知道些什么?”编者就是要让学生说,大胆地说,不怕说错,要真正让学生把自己认知的说出来。那我就要鼓励学生去说,可以从水的样子、水的用途、水与动植物以及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说,学生说的越多,对水的认识就越清晰。之后教材出示气泡图是对上面知识的整理,书上的气泡图只是一个模板,教学过程中不能限于其中圆圈的数量,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
二、结合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实验目的
比如《水》一课,在学生了解了水的特征之后,编者设置了一个找水的实验,在不同的袋子里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等,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让学生尝试将
袋中的水和其他物体一一分辨出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以此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三、恰当选取实验器材,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比如在找水的实验中我在8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布料、水、雪碧、牛奶、空气,其中石头和木块、树叶和布料、水和雪碧、牛奶形成对比。实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要找到水在哪里,第二步要一一分辨袋中其他物体。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牛奶、雪碧、水的流动性而很快排除其他的物体,但是隔着袋子这几样物品没有明显的气味,所以是无法确定哪个袋子里装有水。打开袋子后牛奶很快被排除,而雪碧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此时学生通过摇晃发现雪碧会产生较多的气泡,而水只会产生少量气泡并且会很快消失,再通过闻味道,根据之前学生已经总结出水是无色无味的就可以很快找到水。石头和木块在质量上就可以区分开,布料比树叶柔软也可以很快区分,装有空气的袋子学生也会通过直观感受“什么也没有”去分辨。通过对比分辨这些材料,学生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就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有效管理实验过程,确保实验效果
实验在科学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往往
也会因为学生兴趣过高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实验的效果。怎样保障实验有序开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的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操作、去探究;
2.实验器材的分发时间要合理,尽量不要在课前全部发完。如果课前学生已经拿到了实验器材,在上课时有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实验器材上而影响对其他教学内容的接受效果。同时要在小组分工中增设实验器材管理员,负责在实验过程中管理和分配器材,在实验结束时整理、交还实验器材。
3.在小组评价中加入“活动纪律”评价,可以有效的提醒学生遵守实验纪律,保障实验的有序开展;
4.教师对活动的内容要有所控制,实验过程一环一环之间要有停顿、有反馈,这样不但可以把控实验的进度,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步骤的印象;
5.实验操作要规范。每次实验课,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严格按规程操作,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向老师报告。
6.实验开始与结束的指令要明确。如听到“开始”再动手操作,结束时可以设置闹钟或者其他音乐来提醒学生停止操作。我们往往看到一些课老师还在说要求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操作,而一旦开始实验又停不下来,老师就在这样的嘈杂声中无奈的总结着实验结果,试问这样的总结有什么效果呢?所以,
这个开始与结束的指令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要想上好科学实验课,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实验,教给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组织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