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第六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文库
无形收益与成本:是一些既不存在市场价
格(难以货币化计量)又难以采用其他计量
单位度量的收益与成本。
如:建筑的美学价值。
【案例】政府出资修建的高速公路
(1)内部成本:
勘察、设计成本; 筑路投资支出(包括居民搬迁费、土地征 用费等); 道路维修养护费用; 管理费用等等。 (2)内部收益:
车辆通行缴费收入。
基本目的——追求利润最大;
基本方法——追踪项目的货 币流动;
收益——流入项目之内的
货币; 支出——流出项目的货币;
计量——借助价格系统。
一、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类别
分类角度:
直接与间接
内部与外部
有形与无形
1、直接收益与成本、间接收益与成本
直接收益与成本:是在项目的投资经营 中直接产生的收益与成本。 间接收益与成本(次级收益与成本):是 由直接收益与成本引发生成的。
二、 成本-效能评价法
基本概念
就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的计量而言,项 目的成本(如投资支出、运营费用等)常常表现为 货币性成本,但其产出或收益却常常不是货币性收 益,其中,有的项目产出或提供的服务,不但缺乏 市场价格,而且还由于哲学、伦理和技术性困难, 难以将其产出或收益货币化。例如医疗急救项目。 因此,当项目的产出收益难以或不宜进行货币化计 量时,成本-收益评价法就失去了应用前提,而应 该采用成本-效能评价法。
§4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基本含义 必要性
与财务评价比较的异同点
基本含义
国民经济评价是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站在国家整体角 度上考核项目的总费用和总效益;同时使 用宏观评价价格、工资、汇率和折现率等 通用参数,分别计算投资项目为国民经济 带来的贡献,从而评价投资项目在经济上 的合理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宏观上的决策 依据。
与财务评价比较的异同点
相同点
评价方法
评价基础 计算期
不同点
区别内容 出发点 财 务 评 价 国 民 经 济 评 价 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出发 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
效益费用 税收、利息、工资均不计为 税收、利息、工资均作为项目效益, 识别 企业效益;财政补贴、折旧 补贴从效益中扣除 纳入企业效益 价格体系 市场预测价格 评价参数 根据实际选定参数 影子价格 通用参数
3、有形、无形收益与成本
有形收益与成本:是指可以采用货币计量单位 (价格)或实物计量单位予以计量的收益与成本。 一般地,尽可能予以货币化。当无市场价格进 行货币化时,常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方法一:替代方案的成本费用的节省(即把可以获得 同样收益的替代项目方案的最小成本费用作为该项目 方案的收益)。 方法二:以消费者支付意愿作为收益的估价;以被损害 者愿意接受的最低补偿收入作为外部成本估价。
2、项目资金来源于纳税人的税款
这种花公众的钱进行投资,投资者不承担个人责任和损 益的投资体制,具有缺乏外在压力和有效监督、缺乏内在 激励的制度缺陷。
§2 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
概念 赢利性项目 公用事业性项目
基本目的——追求社会效益; 收益——社会收益; 支出——社会成本 ; 计量——市场价格(缺乏)
§1 公用事业项目的基本特点
概念:公用事业项目通常是由政府 (或社会团体)出资兴建的,它不以 商业利润为基本追求,而以社会公众 利益为主要目标。
基本特点(从四个方面阐述)
一、产出的公共品性和外部性 二、公用事业项目的制度特征 三、政府的基本目标与项目属性 四、影响公用事业项目效率的主要因素
一、产出的公共品性和外部性
三、政府的基本目标与项目属性
政府的基本目标:
效率目标:即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公平目标,即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普遍改善人民的福利水平。
四、影响公用事业项目效率的主要因素
1、产出的强烈公共品性和外部性;
缺乏支出与收益的内在联系,无法要求它以收抵支,不 能像企业那样要求它自负盈亏
两方法的适用条件:
方法一适用于:能提供同样的产出或服务(收益 相同)的互斥方案间相对择优评价时使用;(局限 性在于找替代方案)
方法二困难在于:调查消费者意愿,被调查者在 不对项目产出做任何实际支付的情况下,他们出 于各种不同的动机降低或高报他们的支付意愿。 而在损害补偿意愿的调查中,人们可能会有意夸 大损害成本而报高价。
本章重点
1. 公用事业项目的基本特点
2.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
3. 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原则 4. 外部效果的概念 5. 影子价格的概念、类型和计算原理 6.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7.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本章难点
1. 外部效果的概念 2. 影子价格的概念
3. 互斥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
项目收益与成本均能用货币表示
要求将非货币收益与 成本转化为等价的货 币收益与成本
评价指标与评价准则
评价指标: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等均可 以;但在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中,最常用的评 价指标是收益成本比。 收益成本比是项目的收益现值与成本现值之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B / C )
采用条件
1、待评价的项目方案数目不少于两个,且所有方 案都是相互排斥的方案。
2、各方案具有共同的目标或目的,即各方案是为实 现同一使命而设的。 3、各方案的成本采用货币单位计量,各方案的收益 采用非货币的同一计量单位计量。
操作程序
1、明确辨别项目所要实现的预期目标或目的(单 一目标还是多目标);
核心评价 企业净收益所决定的净现 国民收入及其由此决定的 指标 值、内部收益率等 各项评价指标
§5 效益和费用的识别
一、识别效益和费用的原则 二、外部效果 三、对转移支付的处理
一、识别效益和费用的原则
基本原则 边界原则
资源变动原则 1. 基本原则:使国民收入最大化为目标
凡是增加国民收益——国民经济效益 凡是减少国民收益——国民经济费用
注意:公用事业性项目通常能同时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收 益与成本,有时后者比前者大,所以评价中注意既要考虑 直接的、也要考虑间接的。
2、内部、外部收益与成本
内部收益与成本:是由项目投资经营主体获得 的收益与承担的成本。如:收费公路项目。
外部收益与外部成本:是指落在项目之外的收 益与成本。如:免费通行的公路项目、工厂排放 的烟尘污染。
必要性--市场的客观要求
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 的有效机制通常是正常运作的市场。
条件 (1)所有资源的产权一般来说是清晰的; (2)所有稀缺资源必须进入市场,由供求来决定其价格;
(3)完全竞争;
(4)人类行为无明显的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数量不多; (5)短期行为不存在。
市场失灵
--不满足以上条件,市场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1)资源产权不完全或不存在。
(5)短视计划(myopia planning)
(为满足当前消费而提前使用资源,这就不利于自然资 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小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可以 反映出建设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果, 但由于 市场失灵 现象的存在,财务评价不 可能将建设项目产生的效果全部反映出来。 因此,正是由于国民经济评价关系到宏观 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布局 的合理性,所以说国民经济评价是非常必 要的。
二、外部效果(间接效果)
1.含义:由项目引起的而在直接效果中 未得到反映的那部分效果,包括:
间接效益
间接费用
注意:由公用事业项目产出的公共品性和外部性强的 特点决定,这类项目的外部效益远远超过内部效益,注 意对其识别和计量。
说明:不要混淆“直接与内部”、“间
接与外部”,尽管在有些情况重合,但并
非所有项目都能重合。如:公共消防项目
所获得的减少损失是项目的直接收益但往 往是消防部门以外的外部收益。一般地, “间接包含外部”、“内部包含直接”。 因此,计量时避免同时使用。
1、公共品性
产品或服务按其使用或受益的性质可 以分为: 公共品 私有品 两者区分的标志为使用或受益的排它性。
2、外部性:是外部收益和外部成本的统称。
外部收益:是指落在项目投资经营主体之外的 收益,此收益由投资经营主体之外的人免费获 取。如:水库。
外部成本:是指落在项目投资经营主体之外的 社会成本,此成本却不由该投资经营主体给予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特性: 主 要 表 现
一是公共物品的消费没有机会成本,即个人对公共物品 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
二是供给的不可分性(jointness in supply),即为一个消 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就必须为所有消费者生产该物品。由于消 费者不会为消费公共物品而付钱,企业就不愿意提供公共物 品,因此,自由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提供过少的公共 物品和过多的私人物品)
2. 边界原则
对于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项目
国家
项目
直接(内部)效果 财务效益 财务费用 间接(外部)效果
3. 资源变动原则
财务评价:计算财务效益和费用依据 的是货币的变动。
国民经济评价:考察国民经济效益和费 用依据的是社会资源的真实变动。
注意:这里的资源指的是稀 缺资源而不是闲置或不付出 代价就可自由使用的物品
主 要 表 现
(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管理资源等的先决条件。)
(2)无市场、薄市场(thin market)。
(导致资源的价格偏低或无价格,易造成资源浪费。)
(3)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是指企业或个人行为 对其外部所造成的影响)。
(它造成内部成本(直接成本或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 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
等价补偿,而由外部团体和个人无偿地或不等
价地承担,如:烟尘、污水。
文献引用:运输业的外部性
二、公用事业项目的制度特征
产权制度化:一个项目的产出是公共品还是私 有品,外部性较大还是较小,不但与项目的产出 特性有关,而且与制度安排特别是产权制度的安 排有关。如:建一所小学(公立与私立)
市场机制(竞争法则、供需法则、交换 原则、交换价格)
(3)社会公众承担的外部成本: 增加空气污染和邻近居民的噪声污染;
案 例
给公路两侧居民相互通行增加不便(时间 与费用的增加)。 (4)社会公众所获得的外部收益 :
车辆和人员通行时间的额外节省; 车辆耗油和其他耗费的额外节省;
增加行车安全性、减少车祸损失;
增加公路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促进邻近地区经济往来和经济发展。
第六章
公用事业项目与国民经济评价
主要内容
§1 公用事业项目的基本特点
§2 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例】 §3 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4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5 效益和费用的识别
§6 影子价格 §7 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本章要求
通过对本章学习,应熟悉公用事业项目的 基本特点;熟悉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必要 性以及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了解我国现行 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概念范围;熟悉国民经 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和计量;掌握费用效 益分析方法和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 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2、制定达到目标要求的任务要求; 3、构想并提出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供选方案; 4、对项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效能)予以正确的识 别和计量;
操 作 程 序
5、方案间的比较评价。计算各方案的效能成本比 (B/C),并按效能成本比最大准则进行比选。 6、进一步分析比较候选方案,进行必要的补充研究 和深化研究; 7、进行敏感性分析或其他不确定性分析; 8、写出分析或研究报告。
n
式中:(B/C)——项目的收益成本比
C
t0
t0 n
B t (1 i )
t
t
Bt——项目第t年的收益(货币单位) Ct——项目第t年的成本(货币单位) i——基准折现率
(1 i ) t
n——项目的寿命年限或计算年限
评价准则:
若(B/C)≥1,项目可以接受; 若(B/C)<1,项目应予拒绝。
二、成本、收益识别与计量中的注意事项
1、明确项目基本目标是识别成本与收益的基 本前提;
2、成本与收益的识别与计量范围要保持一致;
3、成本、收益识别与计量的增量原则; 4、识别与计量的非重复性原则
§3 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成本-收入评价法
成本-效能评价法。
一、成本-收入评价法
采用条件:
无形收益与成本:是一些既不存在市场价
格(难以货币化计量)又难以采用其他计量
单位度量的收益与成本。
如:建筑的美学价值。
【案例】政府出资修建的高速公路
(1)内部成本:
勘察、设计成本; 筑路投资支出(包括居民搬迁费、土地征 用费等); 道路维修养护费用; 管理费用等等。 (2)内部收益:
车辆通行缴费收入。
基本目的——追求利润最大;
基本方法——追踪项目的货 币流动;
收益——流入项目之内的
货币; 支出——流出项目的货币;
计量——借助价格系统。
一、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类别
分类角度:
直接与间接
内部与外部
有形与无形
1、直接收益与成本、间接收益与成本
直接收益与成本:是在项目的投资经营 中直接产生的收益与成本。 间接收益与成本(次级收益与成本):是 由直接收益与成本引发生成的。
二、 成本-效能评价法
基本概念
就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的计量而言,项 目的成本(如投资支出、运营费用等)常常表现为 货币性成本,但其产出或收益却常常不是货币性收 益,其中,有的项目产出或提供的服务,不但缺乏 市场价格,而且还由于哲学、伦理和技术性困难, 难以将其产出或收益货币化。例如医疗急救项目。 因此,当项目的产出收益难以或不宜进行货币化计 量时,成本-收益评价法就失去了应用前提,而应 该采用成本-效能评价法。
§4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基本含义 必要性
与财务评价比较的异同点
基本含义
国民经济评价是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站在国家整体角 度上考核项目的总费用和总效益;同时使 用宏观评价价格、工资、汇率和折现率等 通用参数,分别计算投资项目为国民经济 带来的贡献,从而评价投资项目在经济上 的合理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宏观上的决策 依据。
与财务评价比较的异同点
相同点
评价方法
评价基础 计算期
不同点
区别内容 出发点 财 务 评 价 国 民 经 济 评 价 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出发 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
效益费用 税收、利息、工资均不计为 税收、利息、工资均作为项目效益, 识别 企业效益;财政补贴、折旧 补贴从效益中扣除 纳入企业效益 价格体系 市场预测价格 评价参数 根据实际选定参数 影子价格 通用参数
3、有形、无形收益与成本
有形收益与成本:是指可以采用货币计量单位 (价格)或实物计量单位予以计量的收益与成本。 一般地,尽可能予以货币化。当无市场价格进 行货币化时,常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方法一:替代方案的成本费用的节省(即把可以获得 同样收益的替代项目方案的最小成本费用作为该项目 方案的收益)。 方法二:以消费者支付意愿作为收益的估价;以被损害 者愿意接受的最低补偿收入作为外部成本估价。
2、项目资金来源于纳税人的税款
这种花公众的钱进行投资,投资者不承担个人责任和损 益的投资体制,具有缺乏外在压力和有效监督、缺乏内在 激励的制度缺陷。
§2 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
概念 赢利性项目 公用事业性项目
基本目的——追求社会效益; 收益——社会收益; 支出——社会成本 ; 计量——市场价格(缺乏)
§1 公用事业项目的基本特点
概念:公用事业项目通常是由政府 (或社会团体)出资兴建的,它不以 商业利润为基本追求,而以社会公众 利益为主要目标。
基本特点(从四个方面阐述)
一、产出的公共品性和外部性 二、公用事业项目的制度特征 三、政府的基本目标与项目属性 四、影响公用事业项目效率的主要因素
一、产出的公共品性和外部性
三、政府的基本目标与项目属性
政府的基本目标:
效率目标:即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公平目标,即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普遍改善人民的福利水平。
四、影响公用事业项目效率的主要因素
1、产出的强烈公共品性和外部性;
缺乏支出与收益的内在联系,无法要求它以收抵支,不 能像企业那样要求它自负盈亏
两方法的适用条件:
方法一适用于:能提供同样的产出或服务(收益 相同)的互斥方案间相对择优评价时使用;(局限 性在于找替代方案)
方法二困难在于:调查消费者意愿,被调查者在 不对项目产出做任何实际支付的情况下,他们出 于各种不同的动机降低或高报他们的支付意愿。 而在损害补偿意愿的调查中,人们可能会有意夸 大损害成本而报高价。
本章重点
1. 公用事业项目的基本特点
2.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
3. 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原则 4. 外部效果的概念 5. 影子价格的概念、类型和计算原理 6.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7.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本章难点
1. 外部效果的概念 2. 影子价格的概念
3. 互斥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
项目收益与成本均能用货币表示
要求将非货币收益与 成本转化为等价的货 币收益与成本
评价指标与评价准则
评价指标: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等均可 以;但在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中,最常用的评 价指标是收益成本比。 收益成本比是项目的收益现值与成本现值之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B / C )
采用条件
1、待评价的项目方案数目不少于两个,且所有方 案都是相互排斥的方案。
2、各方案具有共同的目标或目的,即各方案是为实 现同一使命而设的。 3、各方案的成本采用货币单位计量,各方案的收益 采用非货币的同一计量单位计量。
操作程序
1、明确辨别项目所要实现的预期目标或目的(单 一目标还是多目标);
核心评价 企业净收益所决定的净现 国民收入及其由此决定的 指标 值、内部收益率等 各项评价指标
§5 效益和费用的识别
一、识别效益和费用的原则 二、外部效果 三、对转移支付的处理
一、识别效益和费用的原则
基本原则 边界原则
资源变动原则 1. 基本原则:使国民收入最大化为目标
凡是增加国民收益——国民经济效益 凡是减少国民收益——国民经济费用
注意:公用事业性项目通常能同时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收 益与成本,有时后者比前者大,所以评价中注意既要考虑 直接的、也要考虑间接的。
2、内部、外部收益与成本
内部收益与成本:是由项目投资经营主体获得 的收益与承担的成本。如:收费公路项目。
外部收益与外部成本:是指落在项目之外的收 益与成本。如:免费通行的公路项目、工厂排放 的烟尘污染。
必要性--市场的客观要求
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 的有效机制通常是正常运作的市场。
条件 (1)所有资源的产权一般来说是清晰的; (2)所有稀缺资源必须进入市场,由供求来决定其价格;
(3)完全竞争;
(4)人类行为无明显的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数量不多; (5)短期行为不存在。
市场失灵
--不满足以上条件,市场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1)资源产权不完全或不存在。
(5)短视计划(myopia planning)
(为满足当前消费而提前使用资源,这就不利于自然资 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小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可以 反映出建设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果, 但由于 市场失灵 现象的存在,财务评价不 可能将建设项目产生的效果全部反映出来。 因此,正是由于国民经济评价关系到宏观 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布局 的合理性,所以说国民经济评价是非常必 要的。
二、外部效果(间接效果)
1.含义:由项目引起的而在直接效果中 未得到反映的那部分效果,包括:
间接效益
间接费用
注意:由公用事业项目产出的公共品性和外部性强的 特点决定,这类项目的外部效益远远超过内部效益,注 意对其识别和计量。
说明:不要混淆“直接与内部”、“间
接与外部”,尽管在有些情况重合,但并
非所有项目都能重合。如:公共消防项目
所获得的减少损失是项目的直接收益但往 往是消防部门以外的外部收益。一般地, “间接包含外部”、“内部包含直接”。 因此,计量时避免同时使用。
1、公共品性
产品或服务按其使用或受益的性质可 以分为: 公共品 私有品 两者区分的标志为使用或受益的排它性。
2、外部性:是外部收益和外部成本的统称。
外部收益:是指落在项目投资经营主体之外的 收益,此收益由投资经营主体之外的人免费获 取。如:水库。
外部成本:是指落在项目投资经营主体之外的 社会成本,此成本却不由该投资经营主体给予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特性: 主 要 表 现
一是公共物品的消费没有机会成本,即个人对公共物品 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
二是供给的不可分性(jointness in supply),即为一个消 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就必须为所有消费者生产该物品。由于消 费者不会为消费公共物品而付钱,企业就不愿意提供公共物 品,因此,自由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提供过少的公共 物品和过多的私人物品)
2. 边界原则
对于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项目
国家
项目
直接(内部)效果 财务效益 财务费用 间接(外部)效果
3. 资源变动原则
财务评价:计算财务效益和费用依据 的是货币的变动。
国民经济评价:考察国民经济效益和费 用依据的是社会资源的真实变动。
注意:这里的资源指的是稀 缺资源而不是闲置或不付出 代价就可自由使用的物品
主 要 表 现
(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管理资源等的先决条件。)
(2)无市场、薄市场(thin market)。
(导致资源的价格偏低或无价格,易造成资源浪费。)
(3)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是指企业或个人行为 对其外部所造成的影响)。
(它造成内部成本(直接成本或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 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
等价补偿,而由外部团体和个人无偿地或不等
价地承担,如:烟尘、污水。
文献引用:运输业的外部性
二、公用事业项目的制度特征
产权制度化:一个项目的产出是公共品还是私 有品,外部性较大还是较小,不但与项目的产出 特性有关,而且与制度安排特别是产权制度的安 排有关。如:建一所小学(公立与私立)
市场机制(竞争法则、供需法则、交换 原则、交换价格)
(3)社会公众承担的外部成本: 增加空气污染和邻近居民的噪声污染;
案 例
给公路两侧居民相互通行增加不便(时间 与费用的增加)。 (4)社会公众所获得的外部收益 :
车辆和人员通行时间的额外节省; 车辆耗油和其他耗费的额外节省;
增加行车安全性、减少车祸损失;
增加公路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促进邻近地区经济往来和经济发展。
第六章
公用事业项目与国民经济评价
主要内容
§1 公用事业项目的基本特点
§2 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例】 §3 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4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5 效益和费用的识别
§6 影子价格 §7 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本章要求
通过对本章学习,应熟悉公用事业项目的 基本特点;熟悉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必要 性以及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了解我国现行 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概念范围;熟悉国民经 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和计量;掌握费用效 益分析方法和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 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2、制定达到目标要求的任务要求; 3、构想并提出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供选方案; 4、对项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效能)予以正确的识 别和计量;
操 作 程 序
5、方案间的比较评价。计算各方案的效能成本比 (B/C),并按效能成本比最大准则进行比选。 6、进一步分析比较候选方案,进行必要的补充研究 和深化研究; 7、进行敏感性分析或其他不确定性分析; 8、写出分析或研究报告。
n
式中:(B/C)——项目的收益成本比
C
t0
t0 n
B t (1 i )
t
t
Bt——项目第t年的收益(货币单位) Ct——项目第t年的成本(货币单位) i——基准折现率
(1 i ) t
n——项目的寿命年限或计算年限
评价准则:
若(B/C)≥1,项目可以接受; 若(B/C)<1,项目应予拒绝。
二、成本、收益识别与计量中的注意事项
1、明确项目基本目标是识别成本与收益的基 本前提;
2、成本与收益的识别与计量范围要保持一致;
3、成本、收益识别与计量的增量原则; 4、识别与计量的非重复性原则
§3 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成本-收入评价法
成本-效能评价法。
一、成本-收入评价法
采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