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金属凝固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α与β两固相间界面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共晶 中的一相体积含量相对与另一相低时,倾向于形成棒状共 晶;当两相体积含量相接近时,倾向于形成片状共晶。确 切说,如果一相的体积分数小于1/π时,该相将以棒状结 构出现,如果体积分数在1/π~1/2之间时,两相均以片 状结构出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结构的表面能的 大小。
2
a) b) 规则共晶 c) d) 非规则共晶
共 晶 的 基 本 类 型
3
共晶两相及固液界面形貌
4
片 状 共 晶
5
树 枝 状 共 晶
6
棒状共晶
7
对于合金,可以分成规则共晶:层片状、棒状。 非规则共晶:小平面-非小平面共晶 1.金属-金属共晶
凝固时S-L界面为粗糙界面(非小平面), 结晶面不是特定的晶向,决定长大的因素是热流 方向、两组元在液相中的扩散。 共晶生长时,两相并排结晶出来,并垂直于S-L界 面进行协同生长。 S-L界面近似保持平面状,金 属-金属共晶为规则共晶。
18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共晶的稳定态长大及固-液界面曲率
由于金属-金属共晶的固-液界面是非光滑 的,所以其界面的向前生长不取决于结晶的性 质,而取决于热流的方向。两相并排的长大方 向垂直于固-液界面。由于两相的层片间距很 小,在长大过程中横向扩散是主要的。
19
共晶片层的生长与扩散
20
21
3.共晶层片间距
一个长大速度对应一个层片间距。片间距过小时,由于 相间面积增加,使界面能增大;片间距过大时,在片层中央 前沿的液体由于扩散距离较远,富集了大量的溶质原子,从 而迫使这里的固液界面曲率半径出现负值,形成凹袋,并逐 渐向界面的反向延伸,直到这里产生另一相为止。这样,事 实上也就自动调整了片层间距。
10
体积 分数 与溶 化熵 对共 晶形 貌的 影响
11
共晶组织形态的影响因素
规则共晶(非小平面相-非小平面相),多由金属和金属相, 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相组成,形态为层片状、棒状。共晶组织形 貌主要与溶解熵和共晶中体积百分数有关。某一相的体积百分 数小于1/π时,容易出现棒状组织,因为相间距一定时,棒状 的相间界面面积比层片状小,其界面能低,容易形成。
23
24
25
5.单向共晶的晶体学特征 在单向凝固过程中,共晶各相有着一定的最
优结晶取向,并且各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晶学 关系。这是由于共晶各相之间的界面能与界面上 各相的晶体学排列有关,晶体学排列越相近,界 面能越低。
26
二、棒状共晶生长
在金属-金属共晶组织中,除层片结构外,还有棒状 结构。究竟是哪种结构出现,要取决于共晶中α与β相间 的体积比以及第三组元的存在这样两个因素。 1、共晶中两相体积分数的影响
8
金属合金的固-液界面形貌
9
2.金属-非金属共晶
金属以非小平面长大,非金属以小平面长大。 小平面晶体长大的各向异性很强,其S-L界面为特定 的晶面。因此, S-L界面为非平面的,且及不规则。
金属-非金属共晶为不规则共晶,组织形态为片 状与丝状。
决定S-L界面为粗糙或光滑界面是依据组元的熔 化熵,entropy of solution 熔化熵大于23J/(mol.k) –为小平面相, 熔化熵小于23J/(mol.k) –为非小平面相。
27
28
2、第三组元对共晶结构的影响
当第三组元在共晶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相差较大时, 其在某一相的固-液界面前沿的富集将阻碍该相的长大; 而另一相的固-液界面前沿由于第三组元富集较少,其长 大速度较快。这样,由于搭桥作用,落后的一相将被长大 快的一相分隔成筛网状组织,继续发展,即成棒状组织。 通常可以看到共晶晶粒内部为层片状,而在共晶晶粒交界 处为棒状,其原因就在于:在共晶晶粒之间,第三组元富 集的浓度较大,从而造成其在共晶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别, 导致在某一相前沿出现了“成分过冷”。
非规则共晶(非小平面-小平面相),多由金属和非金属相 组成,在溶解熵大于23 J/(mol.k) 的非规则共晶中,小平面 相体积分数ψf<10﹪为破断的层片状,(图5-3中C区);小 平面相体积分数ψf 在10-20﹪ (D区)共晶组织为不规则片状。 Ψf在20%-35%(E区)时,共晶组织为复杂的规则结构,是 由很多胞晶组成,如图5-7. ψf>40%(F区)时,共晶组织 为准规则结构,是由板片状或少量的棒状组成,如图5-8.
22
4.不纯物的影响
在纯的共晶合金的稳定态生长中,每个相的成长将排 挤出另外一个组元,并在固液界面前沿造成溶质富集区, 该富集区的厚度较窄,仅是层片厚度的数量级,它们对于 横向扩散造成一定的浓度梯度,这对共晶两相的同时长大 是必要的,它可以保证共晶的稳定界面是平面界面,而且 并不形成“成分过冷”区。但是,如果有第三组元的纯在, 而且它在共晶两相中的k0小于1,则在共晶长大时两相均 将第三组元排至液相中,并在界面前沿造成堆积,其堆积 的厚度较宽,如果液相中的温度梯度较小,则在界面附近 将出现“成分过冷”区。此时,平面的共晶界面将变为类 似于单向合金凝固时的胞状结构。共晶中的胞状结构通常 称为集群结构。
16
§5-2 金属-金属共晶的凝固
一、层状共晶生长
在非方向性凝固的 情况下,共晶体以球形 方式长大。球形结构由 两相的层片构成,向外 散射状。球的中心有一 个核心,为两相中的一 相,称领先相,熔点较 高的相,起结晶核心作 用。
17
1.共晶生长方式
核心形成后,在核心附近形成β相,依靠搭桥的方式, 使同类相的层片增殖,由一个晶核长出整个共晶团。
第五章 多相合金的凝固
§5-1 共晶概述 §5-2 金属-金属共晶的凝固 §5-3 金属-非金属共晶的凝固 §5-4 偏晶合金的凝固 §5-5包晶合金的凝固
1
§5-1 共晶概述
由于化学成分和凝固条件不同,共晶合金可以 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形态。 层片状(棒状、条状、纤维状); 球状; 针状;
螺旋状。
12
ψf<10﹪
13
Ψf在20%-35%
14
ψf>40%
共 晶 规 则 结 构
15
非平衡状态下的共晶共生区
从相图可知,在平衡条件下, 共晶反应只发生在一个固定成分的 合金下,任何偏离这一成分的合金 凝固后都不能获得100%的共晶组 织。从热力学观点看,在非平衡凝 固条件下,具有共晶型的合金,当 快冷到两条液相线的延长线所包括 的范围时,即使是非共晶成分的合 金,也可以获得100%的伪共晶组 织,如图5-10所示。图中的影线 部分即为共晶共生区,共生区规定 了共晶稳定生长的温度和成分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组织上将变为亚共 晶或过共晶。
2
a) b) 规则共晶 c) d) 非规则共晶
共 晶 的 基 本 类 型
3
共晶两相及固液界面形貌
4
片 状 共 晶
5
树 枝 状 共 晶
6
棒状共晶
7
对于合金,可以分成规则共晶:层片状、棒状。 非规则共晶:小平面-非小平面共晶 1.金属-金属共晶
凝固时S-L界面为粗糙界面(非小平面), 结晶面不是特定的晶向,决定长大的因素是热流 方向、两组元在液相中的扩散。 共晶生长时,两相并排结晶出来,并垂直于S-L界 面进行协同生长。 S-L界面近似保持平面状,金 属-金属共晶为规则共晶。
18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共晶的稳定态长大及固-液界面曲率
由于金属-金属共晶的固-液界面是非光滑 的,所以其界面的向前生长不取决于结晶的性 质,而取决于热流的方向。两相并排的长大方 向垂直于固-液界面。由于两相的层片间距很 小,在长大过程中横向扩散是主要的。
19
共晶片层的生长与扩散
20
21
3.共晶层片间距
一个长大速度对应一个层片间距。片间距过小时,由于 相间面积增加,使界面能增大;片间距过大时,在片层中央 前沿的液体由于扩散距离较远,富集了大量的溶质原子,从 而迫使这里的固液界面曲率半径出现负值,形成凹袋,并逐 渐向界面的反向延伸,直到这里产生另一相为止。这样,事 实上也就自动调整了片层间距。
10
体积 分数 与溶 化熵 对共 晶形 貌的 影响
11
共晶组织形态的影响因素
规则共晶(非小平面相-非小平面相),多由金属和金属相, 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相组成,形态为层片状、棒状。共晶组织形 貌主要与溶解熵和共晶中体积百分数有关。某一相的体积百分 数小于1/π时,容易出现棒状组织,因为相间距一定时,棒状 的相间界面面积比层片状小,其界面能低,容易形成。
23
24
25
5.单向共晶的晶体学特征 在单向凝固过程中,共晶各相有着一定的最
优结晶取向,并且各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晶学 关系。这是由于共晶各相之间的界面能与界面上 各相的晶体学排列有关,晶体学排列越相近,界 面能越低。
26
二、棒状共晶生长
在金属-金属共晶组织中,除层片结构外,还有棒状 结构。究竟是哪种结构出现,要取决于共晶中α与β相间 的体积比以及第三组元的存在这样两个因素。 1、共晶中两相体积分数的影响
8
金属合金的固-液界面形貌
9
2.金属-非金属共晶
金属以非小平面长大,非金属以小平面长大。 小平面晶体长大的各向异性很强,其S-L界面为特定 的晶面。因此, S-L界面为非平面的,且及不规则。
金属-非金属共晶为不规则共晶,组织形态为片 状与丝状。
决定S-L界面为粗糙或光滑界面是依据组元的熔 化熵,entropy of solution 熔化熵大于23J/(mol.k) –为小平面相, 熔化熵小于23J/(mol.k) –为非小平面相。
27
28
2、第三组元对共晶结构的影响
当第三组元在共晶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相差较大时, 其在某一相的固-液界面前沿的富集将阻碍该相的长大; 而另一相的固-液界面前沿由于第三组元富集较少,其长 大速度较快。这样,由于搭桥作用,落后的一相将被长大 快的一相分隔成筛网状组织,继续发展,即成棒状组织。 通常可以看到共晶晶粒内部为层片状,而在共晶晶粒交界 处为棒状,其原因就在于:在共晶晶粒之间,第三组元富 集的浓度较大,从而造成其在共晶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别, 导致在某一相前沿出现了“成分过冷”。
非规则共晶(非小平面-小平面相),多由金属和非金属相 组成,在溶解熵大于23 J/(mol.k) 的非规则共晶中,小平面 相体积分数ψf<10﹪为破断的层片状,(图5-3中C区);小 平面相体积分数ψf 在10-20﹪ (D区)共晶组织为不规则片状。 Ψf在20%-35%(E区)时,共晶组织为复杂的规则结构,是 由很多胞晶组成,如图5-7. ψf>40%(F区)时,共晶组织 为准规则结构,是由板片状或少量的棒状组成,如图5-8.
22
4.不纯物的影响
在纯的共晶合金的稳定态生长中,每个相的成长将排 挤出另外一个组元,并在固液界面前沿造成溶质富集区, 该富集区的厚度较窄,仅是层片厚度的数量级,它们对于 横向扩散造成一定的浓度梯度,这对共晶两相的同时长大 是必要的,它可以保证共晶的稳定界面是平面界面,而且 并不形成“成分过冷”区。但是,如果有第三组元的纯在, 而且它在共晶两相中的k0小于1,则在共晶长大时两相均 将第三组元排至液相中,并在界面前沿造成堆积,其堆积 的厚度较宽,如果液相中的温度梯度较小,则在界面附近 将出现“成分过冷”区。此时,平面的共晶界面将变为类 似于单向合金凝固时的胞状结构。共晶中的胞状结构通常 称为集群结构。
16
§5-2 金属-金属共晶的凝固
一、层状共晶生长
在非方向性凝固的 情况下,共晶体以球形 方式长大。球形结构由 两相的层片构成,向外 散射状。球的中心有一 个核心,为两相中的一 相,称领先相,熔点较 高的相,起结晶核心作 用。
17
1.共晶生长方式
核心形成后,在核心附近形成β相,依靠搭桥的方式, 使同类相的层片增殖,由一个晶核长出整个共晶团。
第五章 多相合金的凝固
§5-1 共晶概述 §5-2 金属-金属共晶的凝固 §5-3 金属-非金属共晶的凝固 §5-4 偏晶合金的凝固 §5-5包晶合金的凝固
1
§5-1 共晶概述
由于化学成分和凝固条件不同,共晶合金可以 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形态。 层片状(棒状、条状、纤维状); 球状; 针状;
螺旋状。
12
ψf<10﹪
13
Ψf在20%-35%
14
ψf>40%
共 晶 规 则 结 构
15
非平衡状态下的共晶共生区
从相图可知,在平衡条件下, 共晶反应只发生在一个固定成分的 合金下,任何偏离这一成分的合金 凝固后都不能获得100%的共晶组 织。从热力学观点看,在非平衡凝 固条件下,具有共晶型的合金,当 快冷到两条液相线的延长线所包括 的范围时,即使是非共晶成分的合 金,也可以获得100%的伪共晶组 织,如图5-10所示。图中的影线 部分即为共晶共生区,共生区规定 了共晶稳定生长的温度和成分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组织上将变为亚共 晶或过共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