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参数对镀镉层厚度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参数对镀镉层厚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翟敏安浩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8年第01期

摘要:本文通过溶液浓度、电流密度、电镀时间等方面研究镀层厚度与电镀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槽液中各组分达到某个最佳范围时,零件镉层厚度比较均匀;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镀时间的增长,镀层厚度先增大后几乎不变,但是镀层外观粗糙,有局部烧焦的现象。

关键词:能量参数镀层厚度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V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a)-0018-02

航空类产品对抗腐蚀要求较高,电镀镉层是主要的抗海洋大气腐蚀镀层,镀层不易开裂剥落,因此在航空,航海及国防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海洋和高温大气环境中,镉镀层对钢铁是阳极性镀层,并且氰化镀镉溶液具有较大的阴极极化作用,从氰化镀镉溶液中得到的镀层平滑、细致。含有光亮剂的氰化镀镉溶液可获得光亮镀层,其孔隙率小,耐蚀性高,主要用于抗拉轻度低的结构钢零件中。

目前西飞公司在表面处理生产中采用了氰化镀镉工艺,任务量非常大,溶液的消耗很快,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镀镉层的厚度不均匀、镀层质量较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本文通过赫尔槽试验并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综合评定优化了各组份的最佳范围,以及电镀时采用的电流密度、电镀时间等工艺参数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找出影响镀镉层厚度的因素。

1 试验

1.1 溶液浓度对镀层厚度的影响

氰化镀镉槽液由氰化钠、氧化镉、氢氧化钠和光亮剂四种组份组成,氰化钠在镀液中是络合剂,除了与氧化镉作用生成络盐外,在溶液中保持一定量的游离氰化物能保证阳极的正常溶解,补充镉离子的消耗,稳定溶液并提高阴极极化作用,改善溶液的分散能力。氧化镉是电镀液的主盐,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阴极电流密度范围随镉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氢氧化钠在电镀液中是导电盐,一是防止主盐和络合剂的水解;二是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有益于提高溶液的分散能力,改善镀层组织,使镀层光亮,细致。

在电流密度为1.5A/dm2,电镀时间为25min,我们通过控制其中三种组份含量不变,逐渐改变其中一种组份含量的镀液进行赫尔槽试验。通过测量试片镀层厚度,最终将多次试验结果进行正交,得出各组份的最佳含量范围。以此为基础我们做了大量的工艺试验,最终得到了电镀镉溶液各组份镀层厚度影响的关系图(见图1)。

氰化物含量过低,镀层均镀能力差,阳极容易钝化,不易溶解,过高会降低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的上限制和阴极电流效率,阴极附近析出大量气泡,镉镀层难以析出,对分散能力和沉积速度均有不良影响。较高的镉含量能提高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上限值,镉含量过高时,会降低阴极极化作用,使镀层结晶粗大,镀液的均镀能力下降。氢氧化钠含量过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解液碱度增大,镀层发暗并带黑条纹,容易起泡;氢氧化钠含量过低,电解液导电性差,沉积层分布不均匀。氢氧化钠在规定范围内可增加电解液的导电性,防止游离氰化物的水解,提高游离氰化物的相对含量。

1.2 电流密度以及电镀时间对镀层厚度的影响

电沉积过程中,电镀时间过短往往因为电镀不充分而导致平均沉积速率很小,电镀时间过长镀液中有效成分大量消耗平均沉积速率也不理想,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电镀时间可以有效利用电镀液,也可以生成表面粗糙度低的镀层。

电流密度增加可以加快阴极阳离子的还原,成核速度逐渐增加,晶界逐渐模糊;但电流密度过大时阳离子容易集中在高电流密度区域,被还原金属来不及扩散,在高密度区域快速生长导致晶粒之间界面明显,表面不平整。故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对电镀膜层的质量影响比较大。

不同电流密度条件下零件电镀膜层的厚度不同,由于原始记录采用的电流密度为

1.5A/dm2、以及3A/dm2电镀时间又各异,所以固定电镀时间为18min,通过改变电流密度,测量镀层厚度,最终得出电流密度与镀层厚度的关系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电流密度以及电镀时间的增长,镀镉层厚度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但是镀层质量变差,镀层粗糙并且局部烧焦。所以为了满足实际生产要求,需要找出优化的电流密度以及电镀时间,结果如表1所示。

2 结论

(1)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找到光亮氰化镀镉液的最佳控制点,最终确定了氰化镀镉液维护控制在氰化钠:110~120g/L,氧化镉:28~30g/L,氢氧化钠:15~17g/L,光亮剂:1.2%(初配时)时,零件镉层厚度比较均匀。(2)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镀时间的增长,镀层厚度先增大后几乎不变,但是镀层外观粗糙,有局部烧焦的现象。所以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以及电镀时间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董占东.控制锌层厚度的一种有效方法[J].轧钢,2010,27(3):56-58.

[2] 周斌.镀镉工艺改进[J].材料保护,2001,12(34):42.

[3] 黄平,陈端杰.无氰镀镉工艺研究及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8(11):17-18.

[4] 王贺贺,姚敢英,上官帖,等.助镀剂中氯化镍对热浸镀锌层增重、厚度及形貌结构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4,4(47):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