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德育活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式德育活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屈晓东瞿永红

省市田家炳中学

论文摘要

体验式德育教育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新模式,将学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模式、学校传统活动项目和地方历史文化社区资源充分利用,运用到学生德育教育中,有益于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各种德育活动提炼为十个德育主题,形成学生成长的关键品质。构建市田家炳中学特色德育课程。

关键词:体验教育德育活动学生成长

本课题为省田家炳联谊会的德育项目,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48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

价值

(一)课题选择的背景意义

1、重视青少年德育教育是田家炳基金会的理念和使命的体现。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是田家炳博士创办本基金會的理念,他以“兴学育才,推广文教,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为宗旨,实现“促进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并融合世界文明,以提升中华教育素质,贡献国家”的使命。

2、是我校打造特色德育课程,建立生态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全人教育的基础。我校本着“坚忍不拔、卓越发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德行教育。目前“灌输性”说教式德育的低效、无效和社会转型带来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使学校德育工作陷入尴尬境地。因此,开发体验性德育课程,打造特色德育品牌,建立灵性的生态德育模式,促进学校发展是我们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探索体验式德育课程,我们拥有许多优势资源:(1)光荣传统:有着52年的光荣传统历史的地方名校,是国家级的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国家体育俱乐部,省级德育示校、科学教育特色校、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教学理念先进,教师队伍优秀、校风、教风严谨,管理精细。(2)部资源:政教处、教务处、团委、年级组、班级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制度化、规化,形成了成熟的完整的德育系统。晨会、跑操、卫生、纪律由学生会干部组织检查监督。我爱系列活动:我爱舞蹈、歌唱、书法、摄影、魔方,演讲……,为学生提供彰显个性和才华的舞台。各种社团:汉服社团、动漫社团、心理社团、模型社团、篮球社团、围棋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从事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体验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品牌项目。这些都是体验性德

育最好的载体和实践途径(3)外部资源:自从2008年9月进入全国田家炳中学大家庭以来,我们有了更多交流沟通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比如全国田中校长培训班、两岸四地“伙伴合作、共同发展”学术交流会,全国田中年会、省田家炳联谊会,等等。与西北师大田家炳书院建立合作互助伙伴关系,成功完成了《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我们与全国田园兄弟学校建立了联系,加入了更多的德育项目。比如,田家炳基金会支助的,由理工大学、城市大学、华东师大等著名大学开发研究推广的“共创成长路”二期计划。这些开放性的资源和体验性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在教育我们,改变我们。我们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升华、成长。

3、有丰富的社区德育资源,为学生进入情景,体验生活准备了充分条件。

因丰富的铜伴生矿而有“铜城”之称,作为国有色金属基地的长子,在历史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人在“天上无飞鸟,地上无虫跑,风吹石头跑”荒滩野岭上铸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打造了辉煌半个世纪的工业文明;举世闻名的中国红军长征三军会师地―会宁,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熠熠生辉。素有“状元县”之称的会宁,学子秉承“三苦两乐”的精神,带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飞往全国各地,留学海外;黄河干流流经258公里,占流经总长的52%。千年黄河孕育悠久农耕文明,也培育了淳朴的民风;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再创辉煌,是人民为之奋斗的梦想。从这些丰富的资源中,我们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提炼了德育主题,开发了德育校本课程。比如,爱国(爱乡)敬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自强自立、崇文重教、感恩奉献等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体验式德育概念

“体验式德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体验化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在反复的体验中积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学生在各种体验中主宰自我,修正自己,在与人交往中,在日常行为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构建社会与时代所希望他们拥有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集体意识。它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化,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

“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讲,体验是“理智的直觉”,是建立在个体“部知觉”基础上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所以,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亲身经历,亲自验证,才能获得科学知识,养成道德品质,掌握技能。

2、特点:主体性、活动性、体验性、开放性、成长性。

(三)理论依据

1、杜威: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杜威首先主“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2、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的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3、建构主义认识论:学生的知识技能认识是在参与活动中经过反思、体验、自己建构起来的

4、行知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

(3)教学做合一。

(四)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日本最早提出了在高中开设“劳动体验学习课,”并制定出具体的教育纲要

2、心理学家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情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逻辑——认知与情感——体验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情感教育是情绪唤醒、主体感受与体验的过程……”

3、志勇所著《情感教育论》,不仅介绍了国外情感体验情况,对情感体验也作了深刻论述。道德教育重要的是提高道德认识,同时更重视行动。

4、教育专家班华负责的课题组的做法是“实践-体验-认识”,就是针对过去学校教育只重教学,忽视实践的做法,强调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放在第一位;而重视道德情感培养,就要强调体验,通过体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中国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惊铎教授主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和“体验式道德学习的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原创性理论视野关注中国德育的基础性问题和热点问题,聚焦本土化校本(园本)教育问题研究,深度合作并引领课题实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已取得丰硕成果。

6、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承担了中央教科所的国家级“十一五”研究课题“‘教化——体验’型德育研究”取得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形成与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要求相适应,构建了以“教化——体验”道德教育为基本式的学校道德教育新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