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
的差别。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相关史事
山 顶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于1930年。后来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3个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以及至少代表8个个体的遗骨化石。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已经具有

现代人类的特征。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
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
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
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
京 人
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
的 早 期

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
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 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 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 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
人 类
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
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 的重要证据。
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
孔技术。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
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山 顶
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

会埋葬逝者。

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
黄河
陕西西安半坡村
6000
3、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式。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4、半坡人使用的石器__________;人主要种植农作物是______;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______;最具特色的是______;使用的乐器______;纺织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复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狩猎生活;河姆渡人、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和半坡遗址发现的粟,分别作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重要成就,反应了中华文明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和祖先崇拜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
山顶洞人遗址。
元谋人、北京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中国农业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今10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
一、半坡人2、半坡人生活______流域、发现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距今约_____年代。


约9000—7000年
黄河、长江和淮河
耒耜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

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日渐丰
富……氏族首领往往就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社会的公有制便遭到破坏,私
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的产生。一旦阶级和阶级矛盾在氏族社会中出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便开始向
考古学家还发现多处 仰韶文化的公共墓地, 其墓葬规模和随葬品 数量看不出显著差别
氏族成员之间地 位平等,没有明 显的贫富分化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出土的大汶口随葬 品——成套陶器
当时同一群体内部 已经出现了贫富分 化,加快了迈向文 明社会的步伐
拓展延伸:阅读材料,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
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河 流较少,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有利于防寒保暖。
学习任务三
比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生活年代 生活地点 地处流域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长江流域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不同点
原始 农作物 农业 农具
原始畜牧业
水稻 磨制石器,骨耜 以猪、狗为主
房屋建筑 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
粮食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生活用具
水稻 骨耜
以猪、狗为主 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骨哨;象牙雕刻、漆器
学习任务二 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 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 了重要影响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

肉林)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分封制 国人暴动
原因、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启示 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课堂小结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世袭制:“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
戴枷奴隶陶俑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西周的兴衰
1.周的强大: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 土,发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商朝的统治构成严重挑战。 2.商朝灭亡 (1)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积极作灭商的准备。 (2)牧野之战: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 大获全胜。周军乘胜占领商都朝歌,商朝灭亡。 3.西周建立: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史称西周。
方格纹铜鼎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①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 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 ②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 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 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方格纹铜鼎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3.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4)都城:相传,禹在阳城修建城池。 (5)禹的统治: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课件ppt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课件ppt 人教版

※真题演练
1. (2015茂名)“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 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
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A该去 ()
A. 北京市
B. 陕西省
C. 浙江省
D. 云南省
2. (2015桂林)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体验活动。在下列D场景中,
历史七年级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识梳理
中国早期人类的 代表——北京人
元 距今年代:约①___1_7_0_万____年 谋 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
人 ②____最__早____的古人类
中国早期人类的 代表——北京人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③__周__口__店____ 龙骨山 体质特征:具有猿的特征,能够直立 行走 北 生产生活:打制石器、狩猎、采集、 京 群居、用火 人 评价:④____周_口__店__北__京__人_遗__址____是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 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意义: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 的证据
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种植水稻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坎坎,但一直努力的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 些人明明很成功了,但还是很拼。比如剧中的安迪,她光环笼罩,商场大鳄是她的男闺蜜,不离左右,富二代待她小心呵护,视若明珠,加上她走路带风,职场攻势凌历,优秀得 让身边人仰视。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她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量,能让未来的自己比过去更好一些。现实生活中,努力真的重要,它能改 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人生成败。有一句鸡汤:不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其实,岁月只能给你风尘满面,而希望,唯有努力才能得到!9、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 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 是世界。把钱放在眼前,看到的永远是钱,把钱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钱的世界。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财富买不来好观念,好观念能换来 亿万财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在人的脑海里!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 那块地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好的时候要找一条备胎,人不好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孩子贫穷是与父母的有一定 的关系,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没给他足够正确的人生观。家长的观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 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必须选择好的信念。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6.良渚古城挖掘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
早期国家。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二)陶寺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山西襄汾。 2.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 3.宫城: (1)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 环绕的宫城。 (2)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
⑤早期国家形成: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 成了早期国家。 (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浙江余杭。 2.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3.组成: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课堂练习
3.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条件和方式是( D )
A.贤德高尚、世袭制
B.发明创造、禅让制
C.战争征服、分封制
D.贤德高尚、禅让制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传说中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
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D项正确。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而非世袭制,A项错误。尧、舜、
禹并非因发明创造、战争征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B、C两项错误。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4.内城、外城挖掘及其发现意义 (1)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 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2)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 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 发现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4)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14张PPT)

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 3000人。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 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 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 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万世师表 温故知新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文化成就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三、百家争鸣 请阅读课本P38-39页,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学派 人物
墨家 墨子
孟子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儒家
荀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哪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重用? 为什么?
道法自然
对立、转化
无为而治
不受重用
一、老子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 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 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今天的老子思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 鲁国人, 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阅读史料

•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 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 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 , 当地虎患严重,她的亲人都被老虎咬死了,她在墓碑前不 停的哭泣。
为政 以德
孔子周游列国无所得, 为什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33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33张PPT)
假如你是秦始皇,你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量 度

3、统一度量衡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驰道。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臣奉命率50万大军
征南越、西瓯,而今已在 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 建树,臣以为南越地形地 貌以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 乃问题之关键。臣恳请吾 皇尽早采取措施,改善交 通保证补给以早日平南疆。
了社会经济的发长展期。战在这乱种,背人景民下,渴自望然统人一心厌战,安定
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材料二:
立木立信
材料三:
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嬴政的雄才大略
不喜欢大王这个称呼,不能 体现我的地位和政绩。
国家事务实在过于繁重,谁 能分担?
疆域辽阔,如何控制地方权力?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之皇帝制度
我统一天下“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总于朕揽。大”权,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5.战国时期,各国 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3.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 () A.均田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行省制、均田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道:当时“田畴异亩, 车殊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 文字异形。”
结合材料,你认为秦朝初年有哪些问题迫切 需要解决?秦始皇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古风
诸挥虎秦 侯剑视王 尽决何扫 西浮雄六 来云哉合 !,!,
一、秦的统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立 混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 个老百姓,你最希望出现 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课件-(共6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课件-(共66张PPT)

6.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主张:①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② 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 的人格 7.韩非是战国法家学派集大成者 主张①强调以法治国②建立中央集权专 制统治 代表作:《韩非子》 百家争鸣的影响: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 文化发展的高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秦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
距今约六千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鱼叉
种植粟 猪狗等动物
原始手工业 彩陶、乐器、纺织、制衣 居住房屋 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2018/3/6
河姆渡人的生活
时间 发现地区 生产工具 种农作物 饲养家畜 原始手工业 居住房屋 距今约七千年 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骨耜 种水稻 猪、狗和水牛等 陶器、玉器、原始乐器、雕刻,使 用天然漆
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意义/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
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
上称为“文景之治”。 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2、减轻赋税和徭役; 3、重视“以德化民”;
4、提倡勤俭治国。
四、楚汉之争 概念/定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
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
争战,史称“楚汉之战”。
楚汉之争
双方:项羽(西楚霸王)
刘邦(汉王) 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 结果: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 二、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件(共36张PPT)(2024版)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件(共36张PPT)(2024版)

③ 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经济
文化 军事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至高无上 皇帝 总揽大权
御史 丞 大夫 相
太 中央官制

监察 行 政
军事
大权独揽 皇帝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监察


行政
太 中央官制

军事

郡 郡守
央 集
县 县令\长 地方官制
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分别指
出其历史影响。
统一文字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能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统一货币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主要措施
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中__央___集__权_________制度。
政治
①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皇___帝___; ② 在中央,设__丞__相___、_太__尉_____、_御__史__大___夫;
③ 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① 统一__货__币_______。以秦国的____圆__形__方___孔__半__两___钱______作为标准货币。
军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道路宽窄,开凿灵渠。
度[长度]
圆形方孔半两钱
量[容积] 衡[重量]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车轨
车子两轮间 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王羲之作品欣赏-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之三 魏碑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
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 传下来的_碑__刻__书__体__(__魏__碑,)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晋帝有一次要到北郊去祭祀,让 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 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 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 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 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 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虽然 这个传说本身有些夸张,但是用以比喻书 法功力好和分析问题透彻却十分贴切!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小故事: 竹扇题字
有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 竹扇在集上叫卖。竹扇很简陋,没什么装饰,卖不出 去,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很同情老婆婆,就上前 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 给你题上字,怎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 样热心,就把竹扇交给他。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 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 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 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 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 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 扇马上就卖完了。
职业:数学家、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商] [商周] [周]
楷书
隶书
[秦汉]
草书 行书
[魏晋]
小篆
[秦]
魏碑体
[北魏]
甲骨文 金文 草书 行书
大小篆 楷书
小篆 隶书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北朝】 (1)内容
①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②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2)意义
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农书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 《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材 料 研 读:
《齐民要术.种谷》 顺应天时,裁量地理,
三 魏 220年-266年西晋灭魏
国 归
蜀 221年-263年魏灭蜀
晋 吴 222年- 280年西晋灭吴
两 西晋 266年-280年- 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十六国
383年淝水之战
南 南朝 420年-589年 宋 齐 梁 陈
北 朝
北朝
439年-581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宣示表》是钟繇写 给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奏 文,内容是劝曹丕接受 孙权的归附请求。相传 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 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 少,又传给王修,王修 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 此不见天日。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故宫博物院 宋刻宣示表原石
藏。仍存的只 有刻本,是根 据王羲之临本 摹刻,始见于 宋《淳化阁帖》 宋刻宣示表原 石,共18行。
写道:“顺天时, 根基规律办事,那么用
量地利,则用力少 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
而成功多。任情返 道,劳而无获。”
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 会劳动而没有收获。
想一想,为什么 贾思勰强调农业
《齐民要术》书影
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其精
生产要顺应天时 髓即在于用地与养地相结
地利?合要,顺集应约事经物营的,发努展力规提高律单,位不面误积农产时量,。
古代骨算筹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推算
zxxk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指南车
水锥磨
机械制造
千里船
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
粮食加工工具 以水为动力 主要用于
谷类去皮 磨面
日行百余里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 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之一 锺繇和胡昭
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锺___繇__和_胡__昭__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锺___繇__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 书为绝___世__之___作_。西晋设置书博士,
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锺繇的代表作《___宣___示__表___》__。
因地种植。
“魏割晋之南弥北朝细的,科技与文化
数材学料所之成研失又就读割弥,少,以至割
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
所失矣圆。周”率=圆周:直
径 把圆周率精确
到小数点后的
第7位数字—— 3.1415926(7) 比欧洲人早了
三国刘徽的“割圆术” 求出圆周率为3.1416
1000年。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之二 王羲之
【东晋】“书圣”王___羲__之__。
当时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
笔势“__飘__若__浮__云___,__矫__若__惊_。龙王”
羲之的代表作是_《__兰__亭__集__序_。》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小故事: 入木三分
祖冲之环形山
祖冲之小行星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认真学习 刻苦钻研 反复实践
一、名人小档案:
时代: 南朝(公元429-500年) 籍贯: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主要成就:
数学: 圆 周 率 《缀 术》
天文:《大明历》 机械: 指南车、水 碓 磨 千里船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2.绘画 顾恺之 【东晋】的_顾__恺__之__是当时
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 《_女__史__箴__图__》__《__洛__神__赋__图__》_。
第第2一0学课习主魏题 晋第南1课北中朝国境的内科的早技期人与类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2、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 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 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 识的能力。 3、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 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