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计时双基练19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19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xx·南昌模拟)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似性决定的。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
A.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B.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
C.经济形势都是异常严峻
D.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解析中国与苏联均是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因此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成为当务之急,故选B。
答案 B
2.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歌词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从时间“1957年”排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信息“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反映的应该是“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的情况。
答案 B
3.(xx·石家庄高三质量检测)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一做法( ) A.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生产
B.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C.实现了对原有企业的和平赎买
D.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到的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生产。B、C、D三项均与材料和史实不符。应选A。
答案 A
4.下图为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比重(%)图。据此可知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是( )
A.32.2% B.53.4%
C.85.6% D.92.9%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56年”可以判断是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包括国营、合作社、公私合营经济等部分,因此选D。
答案 D
5.(xx·华中师大附中模拟)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解析1953—1957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后者是根本性的因素。
答案 B
6.(xx·衡水中学模拟)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比较明确地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里的“人民公社”() A.仍然与农业合作社性质完全相同
B.克服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C.体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解析人民公社强调“一大二公”,比农业合作社的规模更大、公有化程度更高,所以A项说法不对;“人民公社”是“左”倾错误的体现,故排除B项;C项符合题意,从农业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公社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D 项错误。
答案 C
7.(xx·嘉兴模拟)“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解析本题首先可从时间上排除D,因为“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劳动号子中对花生壳的浮夸特点判定,B正确;A、C都是20世纪50年代,但A是正确的探索,不具有浮夸特点,C“欣欣向荣”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8.(xx·北京海淀期末)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 )
农轻重产值比重变化表(%)
B.“大跃进”运动提高农业和轻工业产值
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二五”计划后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A是在1953—1956年;B和C是在1958年;1960年开始调整农、轻、重比例,故选D。
答案 D
9.(xx·无锡高三期中)下图是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 )
A.大炼钢铁运动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B.“大跃进”时期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盲目发展重工业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大二公”,快步进入共产主义
D.“大跃进”时期兴起了全民炼钢运动,重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解析图片反映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不断增加,说明盲目发展重工业,故B 正确。图片只是反映指标增加,并没有反映资源浪费,故A不正确。大炼钢铁运动是“大跃进”的表现,人民公社是在农村,故C不正确。“大跃进”时期兴起了全民炼钢运动,盲目发展重工业,破坏生产力,但材料体现的仅是“指标”,并不能从中得出我国“重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的结论,故D不正确。
答案 B
10.(xx·河南三市调研)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 )
A.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解析“包产到户”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尝试,由题干内容来看,《浙南大众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还有人对“包产到户”持肯定态度,反映了两种不同意见的交锋。
答案 C
11.(xx·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