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2021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2021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A.气密性检查

B.添加试剂

C.制取并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

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B.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使人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3.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A. 3:4

B. 3:8

C. 2:1

D. 1:2

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①做电极;①做滤毒剂;①制作固体润滑剂;①做燃料;①制作装饰品;①冶炼金属;①制作染料。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

6.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

7.已知:CuO+2C2Cu +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开始发生反应

B. 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 c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 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8.“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9.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

10.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供给呼吸

B.用于灭火

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

11.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①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①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收集产生的气体;①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①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①①

12.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1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黑色固体 ①是同一物质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①物理性质相似 ①化学性质相似 ①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A. ①①①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①①

14.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 ①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①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①

15.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

B.可以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小

D.能还原氧化铁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b。

(2)如何检验装置B是否不漏气?。

(3)猜想:我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

(4)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

(5)如果用如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端(填“①”或“①”)导入。

(6)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装置可选取上图中的〔填序号〕。

(7)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17.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倡导“低碳”生活.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三条即可)

(1);

(2);

(3)。

18.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1)“低碳”中的“碳”指的是。

A.碳元素 B.碳单质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下列做法与“低碳”理念无关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使用无磷洗衣粉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3)请举一例说明你在生活中倡导低碳的措施(不能与以上内容相同)。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

(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填写“可以”或者“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A. 36:3

B. 40:3

C. 48:3

20.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是。装置A中的反应方程式;装置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还可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21.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①与① B. ①与① C. ①与① D. ①与①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装置①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操作错误,其他各项的操作都是正确的。

2.【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做大棚中的气体肥料。

3.【答案】C

【解析】根据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氧气是生成一氧化碳消耗氧气的2倍,其质量比为2:1。

4.【答案】D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其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答案】D

【解析】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做滤毒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性质;制作固体润滑剂是利用了石墨具有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做燃料是利用了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装饰品,是利用了金刚石的折射和反射光的能力,属于物理性质;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染料是利用了炭黑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

6.【答案】A

【解析】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作电极,与滑腻感无关,A说法不正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说法正确;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C说法正确;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D说法正确。

7.【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t1时各物质的质量开始发生变化,说明了反应开始发生,A说法正确;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变,B说法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比可知,生成铜的质量要比二氧化碳的质量多,所以c为铜的质量,d应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c说法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d应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D说法正确。

8.【答案】A

【解析】碳海绵的成分是碳,碳不溶于水;碳海绵的成分是碳,碳是灰黑色固体;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碳海绵是成分是碳,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9.【答案】B

【解析】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因此其构成微粒为原子。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用途。供给呼吸是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11.【答案】B

【解析】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①①①①①。

1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与生活的影响。A项中,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就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从而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B项中,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会加大二氧化碳的含量。C项中,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D项中,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会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3.【答案】B

【解析】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碳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比较大,化学性质相似。

14.【答案】D

【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用石蕊进行检验,首先将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纸花放入瓶内,通入二氧化碳,观察不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从b端通入氮气,将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水滴下,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15.【答案】C

【解析】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大于29,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

16.【答案】(1)试管集气瓶

(2)加水形成液封,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不漏气

(3)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4)B D或C

(5)①

(6)CaCO3+2HCl=CaCl2+H2O+CO2↑ D (合理即可)

(7)AC或AE

【解析】结合实验装置图可以确定a是试管,b是集气瓶;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加水形成液封,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不漏气;用固体与液体制取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与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发生装置选用B装置,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因此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7.【答案】(1)减少使用化石燃料(2)更多地利用清洁燃料(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利用清洁燃料;另外,植物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因此要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18.【答案】(1)D (2)C (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低碳”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2)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纸、多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都符合“低碳”理念,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防止水污染,与“低碳”理念无关;(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大量植树造林等都是在生活中倡导低碳的措施。

19.【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1)不能

(2)A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解析】(1)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把块状的木炭变成碳粉更利于反应的进行。(2)实验时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可能是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故不能判断碳一氧化铜发生了反应。(3)在选择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时要考虑到氧气消耗的炭,不能按反应的比例选择,碳粉要稍多一些,有利于反应充分进行,

根据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可以计算氧化铜与碳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40:3,

而碳粉稍微多一点,所以选A。

20.【答案】(1)长颈漏斗烧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2H2O22H2O+O2↑

(3)下面的蜡烛比上面的蜡烛先熄灭灭火

(4)c端

【解析】结合装置图可以判断a是长颈漏斗,b是烧杯;(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A中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装置B中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水,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C中,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应该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3)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比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生活中常用于灭火;(4)收集二氧化碳时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该从c通入。

21.【答案】(1)B (2)CaCO3+2HCl═CaCl2+H2O+CO2↑(3)密度比空气的小

【解析】(1)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①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①来收集二氧化碳;(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3)装置①是向下排空气法,利用装置①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的小。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测A卷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A)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Fe: 5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墨粉打开生锈的铁锁B.金刚石刻划破璃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铅笔芯折断 2.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 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 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 , C.具有吸附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不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不是化合物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 A.石灰石与浓盐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硫酸 5.有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D.都有毒性,使人中毒死亡 6.下列物质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C2H5OH和CH4B.H2和CO C.H2和CH4D.CO和CH4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晶体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秸杆焚烧;②建议农民向温室里通入适量的CO2;③夜晚 煤气泄漏首先打开电灯查找泄漏源; ④大规模绿化可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的现象;⑤埋入地下的木制电线杆的一端应 先烧焦其表面;⑥清洗水壶的水垢应加入少量醋酸.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⑥D.①⑤⑥ 9.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因此可以做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10.“吸烟有害健康,拒吸二手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和CO2都可以通过碳和氧气反应而得到

2020级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A. 16 B. 32 C. 48 D. 64 2.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只含氧元素 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钠元素 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5.镁带在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6.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2CO2+ 3H2O 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 ①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①R一定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 ①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 ①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46 ①若4.6 g 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5.4 g H2O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我国铁路进入了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把短轨连接成长轨,常用反应Fe2O3+xAl xFe+Al2O3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l2O3为氧化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x=3 D.该反应会发出大量的热 8.根据乙炔气体完全燃烧时的反应:2C 2H2+5O24CO2+2H2O,可以写出如下的符号式:(C2H2):(O 2):(CO2):(H2O)=2:5:4:2。据此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B.参加反应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5 D.参加反应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2 9.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

初中化学各单元(1-6单元)反应方程式总结

绪言 1.电解食盐水:2NaCl+2H2O2NaOH+Cl2↑+H2↑ 2.孔雀石上燃烧炭火:Cu2(OH)2CO32CuO+H2O+CO2↑ C+2CuO2Cu+CO 2↑ 注意:(1)孔雀石为绿色固体; (2)氧化铜为黑色固体; (3)氧化铜可与炭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无色无味气体。 第一单元 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白色固体,溶于水后所形成的溶液为蓝色(所述性质为常温常压下,下同),可利用CuSO4的这一性质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2.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注意: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本实验为固液不加热反应,不需要酒精灯; 第二单元 1.空气中加热汞:2Hg+O22HgO 2.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 3.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注意:(1)是白烟,不是白雾,也不是白色烟雾 (2)可用此反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3)初中化学推断题中,见到“燃烧”,想到“氧气”; (4)反应条件为“点燃”,不可写“燃烧”,也不可写“加热”。 4.硫在空气中燃烧:S+O 2SO2 现象:在氧气中:(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C+O2CO2 现象:在氧气中:(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无色无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空气中:(1)发出红光;(2)放出热量;(3)生成无色无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注意:(1)此反应中涉及到的三种物质均为中考考查重点,注意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多关注与这三种物质相关的物质转化。 (2)木炭为黑色固体,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1)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2)铁在空气中只发热,不燃烧。 (3)在检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可用铁丝代替红磷。 7.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紫色固体中逐渐出现深绿色固体(K2MnO4)和黑色固体(MnO2),并生成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注意:此实验为中考高频考点,实验过程需注意以下几点: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固固加热反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

第六单元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 【考点】碳的单质.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必须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碳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2.书写重要文献时,要求再保存期内清晰不褪色,应选用() A.铅笔 B.蓝色圆珠笔C.碳素墨水 D.蓝墨水 【考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难度】易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作为重要文献,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需要使用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的墨水签署文件. 【解答】解:碳素墨水、墨汁中含有碳,用碳素墨水笔或墨汁书写的材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不褪色,其它材料均无该特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最小为1纳米左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同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广西南宁市)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广 西南宁市)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 1.(3分)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3分)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将5g铁和5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3分)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4.(3分)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 5.(3分)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为() A.FeS2B.Fe2S3C.FeSO4D.FeS 6.(3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据此可知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氢B.碳、氧C.氢、氧D.碳、氢和氧

第六单元化学中考试题精选

第六单元化学中考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 2.重庆市)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A. 黑色固体 B. 易溶于水 C. 有吸附性 D. 能够燃烧 2.(2012?滨州)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3.(2012.重庆市)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 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O2分子间有间隔 B. CO2气体较易液化 C.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4.(2012.泰安市)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 ..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w ww . Xk b1. com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2012.肇庆市)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6、(2012.娄底市)“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 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7.(2012.株洲市)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B.水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钠固体

(完整)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 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 CaO十CO2↑,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高温 第 1 页共6 页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4:11 C.丙的化学式为CH3O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5.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 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 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 6.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九年级化学1--6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班别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2.“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 ..确.的是()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3.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 4.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5.二甲醚(C 2H 6 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B.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6.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4.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 A.CH4 B.C2H6 C.C2H2 D.C3H8 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 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 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 6.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第六单元知识较为零散,学生多数反映易学难记,针对此特点,本次单元复习着重在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将各物质之间的转化来一次整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提升;另外针对本单元要求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用途之间的联系,设置了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认识;最后要求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答一些其它题型。 二、教学目标 1、在认识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能够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3、从实际例题出发,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内容。 三、重点难点 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联系; 4、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四、教学过程 晰起来

深认识,请各位同学在学 学生思考并完成对应练习。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点,给大家练练手。 管压出,无法收集气体。 六、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提出的,而本单元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因此很多学生一下子之间感觉较难适应,觉得知识点零散而凌乱,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有序的知识系统,因此本次复习课将重点放在第一部分,即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上面,通过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化学知识,从而将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明确起来,让学生会加深理解从而加深记忆,这应该说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后半部分的练习设计也是经过精心的挑选,较好的将未提到的知识点概括到一起,给学生一个综合练习的机会,再次将重难点消化掉。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将重点内容再次清晰理解,最后用几道中考真题加强巩固一下,使学生真实认识到该单元知道的重要性,达到提炼复习的效果。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本单元还是有部分知识未能一一提到,这是略显不足的地方,而且在本节课结束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也未能较好的小结本节课内容,略显仓促,这是以后在类似复习课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最新-九年级化学1-9单元测试题

2017-2018九年级化学1—9单元期末综合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下面的变化中,只有一个变化与其他的本质是不同的,该变化是() A.钢铁生锈 B.纸张燃烧 C.牛奶变酸 D.水蒸发 2. 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 下列实验主要的化学现象,正确的是()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4.区别氧气、氮气、空气最好、最简单的方法()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澄清的石灰水 C.用燃着的木条 D.用燃着的硫粉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变慢 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D.没有影响 6.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A.氢原子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 氧原子 D. 过氧化氢分子 7.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的比值 C. 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种子数之和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克或千克 8.两个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则它们() A.核内质子数一定不同 B. 相对原子质量一定不同 C.原子质量一定不同 D.一定是不同元素的原子 9.已知镁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2,且质子数和种子数相等,则该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为() A.12 C.24 D.36 D.48 10.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水空气 B.自来水氧气 C.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D.矿泉水冰水混合物 11.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有剧毒,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 A.-3 B.-2 C.+3 D. +2 12.一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0H26O2,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该兴奋剂是氧化物 B. 该兴奋剂一个分子中2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 C. 该兴奋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8g D. 该兴奋剂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0: 13: 1 13. 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县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X + 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2S3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 的表达式为:A(固)+B(固) C+D ↑,气体D 易溶于水,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 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 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 12. 实验室制取CO 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 高温

【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浓硝酸易挥发,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4X↑+O2↑+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2B.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氢原子:4,氮原子:4,氧原子:12;反应后除X外,氢原子:4,氮原子:0,氧原子:4,4X中应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4-0=4,应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12-4=8,应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4-4=0, X的化学式为NO2,选项A正确; B、在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选项B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16×3)=1:48,选项D错误。故选D。 2.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故选D。 3.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13届省运会在惠州举行,下列运动设施中没有用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跑步、跳远使用的塑胶跑道B.排球、羽毛球使用的化纤球网 C.单杠、双杠使用的钢制或木质横梁D.跳高、拳击使用的海绵护垫 2、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钻了两个“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该营养液中主要供能物质是()A.水B.葡萄糖C.维生素D.氯化钠 3、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下述不符合此主题() A.提倡“低碳生活”B.开发绿色能源 C.分类回收垃圾D.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制品 4、吃馒头时,越嚼感觉越甜,是因为() A.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B.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C.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5、“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有一种“海宝”的外用材料为纯羊线,内充物为聚酯纤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羊毛和聚酯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B.羊毛和聚酯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羊毛和聚酯纤维都是有机物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聚酯纤维 6、小林同学对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源B.安全知识 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风能、水能、太阳能——未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使有害物挥发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C.元素与人体健康D.环保与物质利用 缺钙——易得甲状腺肿大缺氟——易生龋齿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是,今年的主题是“打造无烟世界,关注女性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烟尘、尼古丁、焦油、CO等多种有害物质,青少年朋友要远离烟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香烟装有过滤嘴,吸烟对人体无害 B.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健康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二次月考题(A卷)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 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 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4.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点燃 5.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6.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7.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炽热的炭层 C.澄清石灰水 D.灼热的氧化铜 8.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9.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环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D.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10.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 D.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2.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刷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 13.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14.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温度太低 B.试管口倾斜了 C.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D.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 15. 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 A.X是CO,Y是CO2 B.X是CO2,Y是CO C.X是O2,Y是CO2 D.X是O2,Y是CO

初中化学九年级 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 Fe :56 Mn:55 Cl: 35.5 S: 32 P :31 O: 16 C :12 H :1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3分×15=45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B. 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D. 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 在化学反应中,A +B =C +D ,已知12克A 和18克B 恰好完成反应生成6克C ,则生成了D 的质量是( ) A. 13克 B. 24克 C. 18克 D. 26克 3、在化学反应2A+B 2=2AB 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 和8g B 2充分反应,则生成AB 的质量是( ) A .9g B .11g C .12g D .14g 4在化学反应A + 2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 + D 中,20gA 与10gB 刚好完全反应生成12.25gC 和若干gD 。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40 B .80 C .60 D .100 5. A 、B 在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 ,若C 的化学式为A 2B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A 2+B 2=2C B. 2AB +B 2=2C C. 2AB +A 2=2C D. 2A 2B +B =2C 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 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 2H 2O 通电 2H 2↑+ O 2↑ B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2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C .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 SO 2↑ D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H 2O 2 H 2 + O 2↑ 8. H 2、O 2和N 2的混合气体20克,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克水,则剩余的气体中不可能是( ) A. H 2和N 2的混合气体 B. O 2和N 2的混合气体 C. H 2和O 2、N 2的混合气体 D. 2克N 2 9 .(2012.鸡西市)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 2 + 2NaOH = X + NaClO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 2 C. HCl D. HClO 10.(2012.聊城市)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MnO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