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轴承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悬浮轴承技术
摘要:磁悬浮轴承是利用磁力作用将转子悬浮于空中,使转子与定子之间没有机械接触。与传统的滚珠轴承、滑动轴承以及油膜轴承相比,磁悬浮轴承不存在机械接触,转子可以运行到很高的转速,具有机械磨损小、能耗低、噪声小、寿命长、无需润滑、无油污染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速、真空、超净等特殊环境中。
关键词:磁悬浮轴承;发展历史;原理;分类;特点;应用
The technology of Magnetic Bearing
Abstract:Magnetic bearings is to use the magnetic force of the rotor is suspended in the air, the rotor and the stator without mechanical contact. With conventional ball bearings, sliding bearings and oil film bearings, magnetic bearings there is no mechanical contact with the rotor can run to a high speed, with the mechanical wear,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noise, long life, no lubrication, no oil pollution, etc.,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high-speed, vacuum, clean and other special environments.
Keywords:Magnetic bearings;History;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
1 引言
磁悬浮轴承也称电池轴承或磁力轴承,是
新一代的非接触支撑部件,已广泛地应用于空
间技术、机械加工、机器人等众多领域,其实
物体外形如图1所示。它利用磁场力将轴杆无
机械摩擦、无润滑的悬浮在空间中,是磁悬浮
原理在动力机械邻域中的一个典型应用案例。
磁悬浮轴承具有传统轴承无法比拟的许多优
越性能,如容许转子达到很高的转速,轴承功
耗小,转子与定子之间可实现无摩擦的相对运
动,维护成本低,寿命长等。
图1:磁悬浮轴承
2 磁悬浮轴承的发展历史
利用磁力使物体处于无接触悬浮状态的设想由来己久,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早在1842年,Earnshow就证明[1]:单靠永久磁体是不能将一个铁磁体在所有6个自由度上都保持在自由稳定的悬浮状态的。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磁悬浮研究是从本世纪初的利用电磁相吸原理的悬浮车辆研究开始的。
1937年,德国Kenper即申请了第一个磁悬浮技术专利,他认为要使铁磁体实现稳定的
(1)
磁悬浮,必须根据物体的悬浮状态不断地调节磁场力的大小,即采用可控电磁铁才能实现,这一思想成为之后开展磁悬浮列车和磁悬浮轴承研究的主导思想。同一时期,美国大学的
Virginia和Beams也对磁悬浮理论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电磁悬浮技术悬浮小球,并通过钢球高速旋转时能承受的离心力来测定试验材料的强度,测量过程中钢球所达到的最高旋转速度为。在这一转速下,钢球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爆裂,他们据此来推算材料的强度极限。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磁悬浮技术支撑旋转体的应用实例。伴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本世纪60中期对磁悬浮技术的研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英国、日本、德国都相继开展了对磁悬浮列车的研究。磁悬浮轴承的研究是磁悬浮技术发展并向应用方向转化的一个重要实例。据有关资料记载:1969年,法国军部科研实验室(LRBA)磁悬浮轴承的研究;1969 年,将第一个磁悬浮轴承用于卫星导向轮的支撑上,从而揭开了磁悬浮轴承发展的序幕。此后磁悬浮轴承很快被应用到国防、航天等各个领域。美国在1983年11月搭载于航天飞机上的欧洲空间试验仓里采用了磁悬浮轴承真空泵;日本将磁悬浮轴承列为80年代新的加工技术之一,1984年,S2M公司与日本精工电子工业公司联合成立了日本电磁轴承公司,在日本生产、销售涡轮分子泵和机床电磁主轴等[2-4]。经过30多年的发展,磁悬浮轴承在国外的应用场合进一步扩大。从应用角度看,在高速旋转和相关高精度的应用场合磁悬浮轴承具有极大的优势并已逐渐成为应用研究的主流。
我国对磁悬浮轴承的研究始于60年代,但由于社会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外先进国家落后近年。1986 年 ,广州机床研究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先对“磁力轴承的开发及其在 FMS 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此后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等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基本上都是传统的磁悬浮轴承 ( 需要位置传感器的磁悬浮轴承) , 这种轴承需要5个或10个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来检测转子的位移。由于传感器的存在,使磁悬浮轴承系统的轴向尺寸变大、系统的动态性能降低,而且成本高、可靠性低。由于结构的限制 ,传感器不能装在磁悬浮轴承的中间,使系统的控制方程相互耦合,控制器设计更为复杂。此外,由于传感器的价格较高,从而导致磁悬浮轴承的售价很高,大大限制了它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如何降低磁悬浮轴承的价格,一直是国际上的热点研究课题。最近几年,结合磁悬浮轴承和无传感器检测两大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诞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无传感器的磁悬浮轴承。即不需要设计专门的位移传感器 ,转子的位移是根据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而得到的。这类磁悬浮轴承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转子的轴向尺寸变小 ,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磁悬浮轴承的可靠性;便于设计磁悬浮轴承的控制器;价格会显著下降。[5]
3 磁悬浮轴承的分类、原理及其特点
3.1 磁悬浮轴承的分类
磁悬浮轴承按照磁力提供方式,可分为有源磁悬浮轴承(由电磁铁提供磁力,也称主动磁轴承)如图2;无源磁悬浮轴承(由永久磁铁提供磁力,也称被动磁悬浮轴承)如图4;混合磁悬浮轴承(由永久磁铁和电磁铁提供磁力)如图3。需要指出的是与主动磁悬浮轴承相比,被动磁悬浮轴承具有系统设计简单,并在无控制环节的情况下即可稳定。但是它不能产生阻尼,亦即缺少像机械阻尼或像主动轴承那样的附加手段,因此这个系统的稳定域是很小的,外界激扰的小变化也会使它趋于不稳定。被动磁悬浮轴承已被用于陀螺仪表,但在目前只需相对低廉的成本即可实现功能很强的控制的条件下,尽管人们还在对主动磁悬浮轴承进行研究,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将其弃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