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溶解度

第三节溶解度
第三节溶解度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海水

B. 碘酒

C. 蒸馏水

D. 糖水

2.在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下列物质混合并充分振荡,其中肯定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NaCl和水 B.酒精和水 C.KNO

3和水 D.Ca(OH)

2

和水

3. 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溶解,则原溶液是()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D.无法确定

4. 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

A. 蒸发水

B. 加食盐

C. 给溶液降温

D. 给溶液升温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无论在什么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不能再溶解的蔗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D.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

6. 如图9-2-1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7. 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给液体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

C.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8.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9.室温时,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则()

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质质量增加③溶剂质量不变④固体质量不变⑤固体质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①②④

10.在一定条件下,将5克食盐放进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烧杯底部沉积有1.4克食盐,则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A.15克

B.16.4克

C.11.4克

D.13.6克

11.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汽油、酒精都是常见的溶剂

B.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无关

12.能证实20℃时原KNO

3

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10℃时有KNO

3

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克水,有KNO

3

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后,再加入KNO

3

晶体仍能继续溶解

D.在20℃时, 向上述KNO

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

3

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13.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浓度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单位质量的水中溶解的蔗糖的质量变小

14. 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15 g NaCl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 把饱和溶液倒掉一半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C. 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仍然为饱和溶液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不饱和氯化钠溶液随温度升高变成饱和溶液

15. 现有一杯20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 )

A.加硝酸B.充分搅拌 C.恒温蒸发水D.升高温度

16. “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种现象与下列外界条件存在主要关系的是()

A. 压强增大

B. 压强减小

C. 温度升高

D. 阳光照射

17.有关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有下列叙述:①搅拌可增大溶解度;②搅拌可加快溶解速度;③颗粒越大,溶解越慢;④温度越高,溶解度一定越大。其中错误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30 ℃时,在盛有100

18. 经测定,KNO

3

g水的烧杯中,加入65 g硝酸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硝酸钾晶体不能全部溶解

C.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 在所得溶液中还可能溶解其他溶质

19. 图9-2-6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将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C. 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D. 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20.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二、综合题

21.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200 g、150 g、100 g、50 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9-2-2所示,请回答:

(1)____(填序号,下同)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2 如图9-2-3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饱和氯化钠溶液,A与B不反应,向B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 _______。

23.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9-2-7中B是________ 的溶解度曲线;

(2)60 ℃时,100 g水中加入100 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 ℃的该溶液降温到30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g。

24. t2℃时,将物质A、B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9-2-8甲。物质A和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8乙。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图9-2-8甲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 A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A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NaCl、KNO

3、Ca(OH)

2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与图乙所示。请

回答:

(1)由图甲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2)欲对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

(3)如图丙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BBC 6-10 ADABD 11—15 DDACD 16—20 BDQBD

二、综合题

21.

(1)C、AB

(2)D

22.(1)、变小

(2)、变大

23.(1)、氯化钠

(2)不饱和、54.2

24.(1)a

(2)、在t1℃时,物质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A溶于水放热,增大了A的溶解度,因此15 g固体“全部溶解”

25.(1)、36 、<

(2)、蒸发结晶

(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析出氢氧化钙,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