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文化经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2、“三T理论”(Talent、Technology、Tolerance)
弗罗里达认为,人才、科技与宽容,这三项要素是创意经 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意城市与普通城市的本质区别。
创意人才的共同特征: 看重创意、独立性、差异 性和价值
理查德· 佛罗里达的《创意阶级的 兴起》英文版封面
35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3、创意城市理论和“三T理论”的启示
人才为本,创意社区建设和创造宽松、自由的创意环境 首先,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意型城市要以人才为本,以吸引
创意人才为工作重心。
其次,注重创意社区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创意氛围。 第三,创造宽松、自由的创意环境,提高城市的包容性。
36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美经济
28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一、创意型城市(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
制造型 • 东莞(gǔan)富士康 城市 消费型 • 迪拜的转型 城市
• 深圳、北京、上海、哈 创意型 尔滨、成都、杭州
城市
制造大国-文化产业大国 制造中国-创意中国
29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1、地点与文化 查尔斯〃兰德利 城市文化 济南:泉水文化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1、梦想产业
(1)理解文化创意的“梦想产业”特征 (2)把文化创意具体化为时代梦想的符号化 (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患的“梦想缺乏症”
40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2、审美经济学
凌继尧先生为建构中的审美经济学下的定义:
“审美经济学作为一门美学和经济学相交叉融合的学
文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二、文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
张家界-哈利路亚山
文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1、文化的“经济化”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2010中国80后作家收入排行榜”第三名 由《胡润百富排行榜》、中央电视台《财富 故事会》和《财富人物》杂志社策划、制作的 “2010中国80后财富榜”首次权威发布国内80 后作家的2010年度个人收入,80后作家郭敬明、 张一一、韩寒,分别以2300万、500万、480万 的个人年度收入位列“2010中国80后作家收入 排行榜”前三甲。
二是城市品牌的创造。
三是市容建设与环境美化。
四是生活时尚的创意和生产。
32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二、创意阶级的兴起与“3T理论”( 对第二个问题的 解答)
1、你属哪座城市 《你属于哪座城市》《创意阶层的兴起》 同性恋:《断背山》《蓝宇》 宽容吸引人才,人才推动创意产业,生产财富。
被誉为“美国创意产业”之父的理查 德· 弗罗里达(Richard Florid)教授
经济属性 文化属性 文化逻辑
文化传统的理 性法则 文化传统的理性法则: 文化习俗、文化秩序、文
市场逻辑
市场价值规律
化观念等理性传统,体现
了文化的继承性;
商品供求关系
个人生命体验 的情感逻辑和 自由表达
个人情感和自由表达是 人类的希望、激情、梦想 和对生命意义的渴求等感 性和灵性层面的内容,体
投入生产关系
1、文化资本的定义
所谓文化资本,就是能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文化价值,是与 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相对应的一种资本形态。
1989布尔迪厄《资本的 形式》:“文化资本理 论”三种资本: 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
24
第二节 文化资本
理解文化资本三要点: 第一,文化资本是一种文化经济现象,它反映了文化价值与经 济价值之间的关系。 第二,文化资本对经济的产出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有重要作用。 第三,文化资本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2、学科视野 的融合
文化学背景 1 约翰· 费斯克“金融经 研究重点; 济”“文化经济”; 2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方法:文化学、 文化和“场域”理论; 传播学、美学、 经济学 社会学与经济 3 美国创意产业之父约 学交叉 翰· 弗罗里达《创意阶级的 崛起》
23
第二节 文化资本
一、什么是文化资本?
为社会服务,按市场供需进 行生产 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条件、积 极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60页:文化的“经济化”是指文化进入市场,形成
产业,文化中渗透了越来越多的经济要素,使文化 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20
第一节 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的兴起
2、经济的“文化化” 经济的文化化是指经济活动在前所未有的广泛领域 渗入了美学和符号属性,经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 断提高,商品消费中愈来越多地具备的符号消费的 内涵。 表现形式: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产品 文化、服务文化、人力资源等)
34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从公司吸引人到人吸引公司
美国创意阶级成员倾向于3T排名很高的城市居住
城市从强调城市企业的吸引到吸引和保留大量的“创意阶
层”——兴办企业——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如何吸引创意人才:开发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 预示了新经济活动范式和生活方式的到来 以后工业和创意社会为标志的后现代社会转型——城市定 居状态转向游走于城市间自由流动的生活
现了文化的创造性。
37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一、梦想产业与审美经济学
《阿凡达》描述了一个蓝色的梦境,这个梦境中的潘多拉是对现实( 地球)中的贪婪、无情的超越。它的故事是假的,而它创造的意义,却 38 是真实的。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阿凡达》片段 (点击图片播放)
39
17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插播广告总价前五名节目
电视台
央视 浙江卫视
节目名称
《新闻联播》 《中国好声音》
广告价格(单 位:元)
47.2亿 8亿
央视 湖南卫视
《天气预报》 《快乐大本营》+《天 天向上》
6.2892亿 4.9005亿
18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无偿劳 动、靠人资助
以劳动、土地等投入 20世纪前 为主 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 20世纪中 技术特别是高薪技术 叶以来 占主导地位
文化 经济
文化成为生产要素和 21世纪 经济资源,文化在经 济中起导向作用,成 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 神力量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区别:
(1)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为特征,文化经济以精神文化内 容为特征。 (2)知识经济建立在专业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 用基础上,核心是突出知识、信息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
迪斯尼借中国的“花木兰”、 “龙”等符号创造了好莱坞式 的《木兰》,成功之处在于这 些符号的重新组织传达了某种 美国韵味和人类精神,那是一 种共同的深层结构。
42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木兰》片段(点击图片播放)
43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反思:木兰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但我们自己却讲不 精彩的原因?
的价值;文化经济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
价值观念、艺术审美、娱乐休闲等精神内容,既包括科 学精神,也包含人文精神。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文化经济是21世纪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文化资源成
为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导向作用的 一种新经济形态,是继“资源经济”“知识经济”两种经 济形态之后的新形态。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报纸:广告
14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15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软广告
16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电视节目: 制播分离 广告时间
十大最贵冠名节目
电视台 央视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浙江卫视 央视 央视 湖南卫视 湖南卫视 央视 东方卫视 节目名称 《星光大道(超级 版)》 《非诚勿扰》 《中国好声音》 《中国梦想秀》 《梦想合唱团》 《中国好功夫》 《快乐大本营》 《天天向上》 《舞出我人生》 《中国达人秀》 冠名价格(单位: 元) 3. 3999亿 3亿 2亿 1.7亿 1.6999亿 1.4199亿 1.38亿 1.18亿 1.0999亿 1亿以上
性的一面,也可以表现出符号 性的一面。在物质性方面,文 化产品预先假定了经济资本, 而在符号性方面,文化产品则
布尔迪厄,法国思想大师、 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27
预先假定了文化资本。”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文化经济学的城市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
什么样的城市最合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个地区为了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30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2、如何构建创意城市
创意城市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从城市发展角度提出一 系列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
创意城市发展里程
2004年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7个主题:设计、文学、音
乐、民间艺术、电影、媒体艺术
31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创意城市的建构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和发展远景的规划。 首先,提炼升华城市的文化精神;其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 产业;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第四,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21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生产要素
人文精神
商品价值
产品的文化 附加值
管理决策
企业文化精 神 企业的价值 观
市场竞争
以人为本、诚实守 信、节能环保的经 济伦理
价值观念
以科学文化素质和 思想道德素质为核 心的人力资本
22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三、文化经济学
1、两种“文化经济学”
经济学背景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 文化的 方法:传统经 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 济学 郭鲁芳《休闲经济学》
科 ,主要研究一切经济活动中的审美因素以及这些因
素对经济效用、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的影响。
41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二、情感逻辑与自由表达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梦想产业最突出的两大特征,即情感的逻辑 和自由的表达。 1、情感逻辑,是指创意行为往往不受理性的制约,不以逻辑推 理的方式展开,而是遵从创意者的情感体验线索展开。
2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1、经济形态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2、经济形态的分类
(1)所有制基础:原始社会经济、奴隶社会经济、封建社
会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社会主义经济; (2)社会经济联系方式: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3)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要素投入的构成特点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资源经济:指以劳动、土地等一般物质资源投入为主的经济。 知识经济: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在社 会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性作用的现代经济。 文化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 化资源成为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
韩寒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
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大众报业集团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 社)现拥有“十一报五刊 一网站”,即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齐鲁晚报、生 活日报、鲁中晨报、半岛 都市报、经济导报、城市 信报、现代交通报、山东 法制报、新晨报、青年记 者、成长先锋、半岛新生 活、山东人事、山东劳动 保障和大众网。
44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2 、自由表达
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讲,只有解除压抑的因素,形成自由创造 (做梦)、自由表达(说梦,将梦符号化)的宽松环境,创意 的能量才能真正激发出来。
用,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新型经济。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经济类型 资源投入的构成特点 资源 经济 知识 经济 时间 技术 出现了电力技术革命, 技术投入有较大增长 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 和新能源技术、电子信 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新技 术的发明、应用和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
25
第二节 文化资本
2、文化资本的形态 从存在形态上看,布尔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态: 第一种是“具体的形态”——人力资本 第二种“客观的形态”——文化产业
第三种是“制度的形态”——文化体制
26
第二节 文化资本
二、文化资本与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 布尔迪厄:
“文化产品既可以表现出物质
第二章
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第二节 文化资本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1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一、什么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 化资源成为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导向 作用,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新型经济。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2、“三T理论”(Talent、Technology、Tolerance)
弗罗里达认为,人才、科技与宽容,这三项要素是创意经 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意城市与普通城市的本质区别。
创意人才的共同特征: 看重创意、独立性、差异 性和价值
理查德· 佛罗里达的《创意阶级的 兴起》英文版封面
35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3、创意城市理论和“三T理论”的启示
人才为本,创意社区建设和创造宽松、自由的创意环境 首先,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意型城市要以人才为本,以吸引
创意人才为工作重心。
其次,注重创意社区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创意氛围。 第三,创造宽松、自由的创意环境,提高城市的包容性。
36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美经济
28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一、创意型城市(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
制造型 • 东莞(gǔan)富士康 城市 消费型 • 迪拜的转型 城市
• 深圳、北京、上海、哈 创意型 尔滨、成都、杭州
城市
制造大国-文化产业大国 制造中国-创意中国
29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1、地点与文化 查尔斯〃兰德利 城市文化 济南:泉水文化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1、梦想产业
(1)理解文化创意的“梦想产业”特征 (2)把文化创意具体化为时代梦想的符号化 (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患的“梦想缺乏症”
40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2、审美经济学
凌继尧先生为建构中的审美经济学下的定义:
“审美经济学作为一门美学和经济学相交叉融合的学
文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二、文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
张家界-哈利路亚山
文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1、文化的“经济化”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2010中国80后作家收入排行榜”第三名 由《胡润百富排行榜》、中央电视台《财富 故事会》和《财富人物》杂志社策划、制作的 “2010中国80后财富榜”首次权威发布国内80 后作家的2010年度个人收入,80后作家郭敬明、 张一一、韩寒,分别以2300万、500万、480万 的个人年度收入位列“2010中国80后作家收入 排行榜”前三甲。
二是城市品牌的创造。
三是市容建设与环境美化。
四是生活时尚的创意和生产。
32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二、创意阶级的兴起与“3T理论”( 对第二个问题的 解答)
1、你属哪座城市 《你属于哪座城市》《创意阶层的兴起》 同性恋:《断背山》《蓝宇》 宽容吸引人才,人才推动创意产业,生产财富。
被誉为“美国创意产业”之父的理查 德· 弗罗里达(Richard Florid)教授
经济属性 文化属性 文化逻辑
文化传统的理 性法则 文化传统的理性法则: 文化习俗、文化秩序、文
市场逻辑
市场价值规律
化观念等理性传统,体现
了文化的继承性;
商品供求关系
个人生命体验 的情感逻辑和 自由表达
个人情感和自由表达是 人类的希望、激情、梦想 和对生命意义的渴求等感 性和灵性层面的内容,体
投入生产关系
1、文化资本的定义
所谓文化资本,就是能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文化价值,是与 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相对应的一种资本形态。
1989布尔迪厄《资本的 形式》:“文化资本理 论”三种资本: 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
24
第二节 文化资本
理解文化资本三要点: 第一,文化资本是一种文化经济现象,它反映了文化价值与经 济价值之间的关系。 第二,文化资本对经济的产出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有重要作用。 第三,文化资本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2、学科视野 的融合
文化学背景 1 约翰· 费斯克“金融经 研究重点; 济”“文化经济”; 2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方法:文化学、 文化和“场域”理论; 传播学、美学、 经济学 社会学与经济 3 美国创意产业之父约 学交叉 翰· 弗罗里达《创意阶级的 崛起》
23
第二节 文化资本
一、什么是文化资本?
为社会服务,按市场供需进 行生产 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条件、积 极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60页:文化的“经济化”是指文化进入市场,形成
产业,文化中渗透了越来越多的经济要素,使文化 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20
第一节 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的兴起
2、经济的“文化化” 经济的文化化是指经济活动在前所未有的广泛领域 渗入了美学和符号属性,经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 断提高,商品消费中愈来越多地具备的符号消费的 内涵。 表现形式: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产品 文化、服务文化、人力资源等)
34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从公司吸引人到人吸引公司
美国创意阶级成员倾向于3T排名很高的城市居住
城市从强调城市企业的吸引到吸引和保留大量的“创意阶
层”——兴办企业——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如何吸引创意人才:开发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 预示了新经济活动范式和生活方式的到来 以后工业和创意社会为标志的后现代社会转型——城市定 居状态转向游走于城市间自由流动的生活
现了文化的创造性。
37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一、梦想产业与审美经济学
《阿凡达》描述了一个蓝色的梦境,这个梦境中的潘多拉是对现实( 地球)中的贪婪、无情的超越。它的故事是假的,而它创造的意义,却 38 是真实的。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阿凡达》片段 (点击图片播放)
39
17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插播广告总价前五名节目
电视台
央视 浙江卫视
节目名称
《新闻联播》 《中国好声音》
广告价格(单 位:元)
47.2亿 8亿
央视 湖南卫视
《天气预报》 《快乐大本营》+《天 天向上》
6.2892亿 4.9005亿
18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无偿劳 动、靠人资助
以劳动、土地等投入 20世纪前 为主 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 20世纪中 技术特别是高薪技术 叶以来 占主导地位
文化 经济
文化成为生产要素和 21世纪 经济资源,文化在经 济中起导向作用,成 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 神力量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区别:
(1)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为特征,文化经济以精神文化内 容为特征。 (2)知识经济建立在专业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 用基础上,核心是突出知识、信息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
迪斯尼借中国的“花木兰”、 “龙”等符号创造了好莱坞式 的《木兰》,成功之处在于这 些符号的重新组织传达了某种 美国韵味和人类精神,那是一 种共同的深层结构。
42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木兰》片段(点击图片播放)
43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反思:木兰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但我们自己却讲不 精彩的原因?
的价值;文化经济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
价值观念、艺术审美、娱乐休闲等精神内容,既包括科 学精神,也包含人文精神。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文化经济是21世纪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文化资源成
为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导向作用的 一种新经济形态,是继“资源经济”“知识经济”两种经 济形态之后的新形态。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报纸:广告
14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15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软广告
16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电视节目: 制播分离 广告时间
十大最贵冠名节目
电视台 央视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浙江卫视 央视 央视 湖南卫视 湖南卫视 央视 东方卫视 节目名称 《星光大道(超级 版)》 《非诚勿扰》 《中国好声音》 《中国梦想秀》 《梦想合唱团》 《中国好功夫》 《快乐大本营》 《天天向上》 《舞出我人生》 《中国达人秀》 冠名价格(单位: 元) 3. 3999亿 3亿 2亿 1.7亿 1.6999亿 1.4199亿 1.38亿 1.18亿 1.0999亿 1亿以上
性的一面,也可以表现出符号 性的一面。在物质性方面,文 化产品预先假定了经济资本, 而在符号性方面,文化产品则
布尔迪厄,法国思想大师、 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27
预先假定了文化资本。”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文化经济学的城市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
什么样的城市最合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个地区为了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30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2、如何构建创意城市
创意城市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从城市发展角度提出一 系列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
创意城市发展里程
2004年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7个主题:设计、文学、音
乐、民间艺术、电影、媒体艺术
31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创意城市的建构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和发展远景的规划。 首先,提炼升华城市的文化精神;其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 产业;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第四,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21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生产要素
人文精神
商品价值
产品的文化 附加值
管理决策
企业文化精 神 企业的价值 观
市场竞争
以人为本、诚实守 信、节能环保的经 济伦理
价值观念
以科学文化素质和 思想道德素质为核 心的人力资本
22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三、文化经济学
1、两种“文化经济学”
经济学背景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 文化的 方法:传统经 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 济学 郭鲁芳《休闲经济学》
科 ,主要研究一切经济活动中的审美因素以及这些因
素对经济效用、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的影响。
41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二、情感逻辑与自由表达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梦想产业最突出的两大特征,即情感的逻辑 和自由的表达。 1、情感逻辑,是指创意行为往往不受理性的制约,不以逻辑推 理的方式展开,而是遵从创意者的情感体验线索展开。
2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1、经济形态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2、经济形态的分类
(1)所有制基础:原始社会经济、奴隶社会经济、封建社
会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社会主义经济; (2)社会经济联系方式: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3)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要素投入的构成特点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资源经济:指以劳动、土地等一般物质资源投入为主的经济。 知识经济: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在社 会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性作用的现代经济。 文化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 化资源成为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
韩寒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
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大众报业集团
文化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 社)现拥有“十一报五刊 一网站”,即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齐鲁晚报、生 活日报、鲁中晨报、半岛 都市报、经济导报、城市 信报、现代交通报、山东 法制报、新晨报、青年记 者、成长先锋、半岛新生 活、山东人事、山东劳动 保障和大众网。
44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2 、自由表达
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讲,只有解除压抑的因素,形成自由创造 (做梦)、自由表达(说梦,将梦符号化)的宽松环境,创意 的能量才能真正激发出来。
用,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新型经济。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经济类型 资源投入的构成特点 资源 经济 知识 经济 时间 技术 出现了电力技术革命, 技术投入有较大增长 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 和新能源技术、电子信 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新技 术的发明、应用和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
25
第二节 文化资本
2、文化资本的形态 从存在形态上看,布尔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态: 第一种是“具体的形态”——人力资本 第二种“客观的形态”——文化产业
第三种是“制度的形态”——文化体制
26
第二节 文化资本
二、文化资本与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 布尔迪厄:
“文化产品既可以表现出物质
第二章
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第二节 文化资本 第三节 文化经济中的城市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符号性质与审美经济
1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第一节 文化经济的兴起
一、什么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 化资源成为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导向 作用,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新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