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概况
德州文化
![德州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1cab927192e45361066f5f6.png)
德州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北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
历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码头。
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京沪铁路(高铁)、石德铁路和在建的德龙烟铁路在这里交汇,是山东的北大门,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一、德州概况辖一区两市八县和两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人口560万。
主要特点:一是历史悠久。
德州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秦汉以来一直为历代郡、州、府、县治所,明清时期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
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古时京城水路南下的首道关口。
明洪武九年设德州卫,1946年解放后设立县级德州市,1950年建德州地区,1964年更名为德州专区,1994年撤专区设立德州市。
二是文化底蕴丰厚。
古代德州地处燕赵三邻,黄河运河穿境而过,黄河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大禹文化、儒家文化根深蒂固。
境内现有禹王亭、全国最大的秦汉墓群、东方朔画赞碑、苏禄王墓等众多历史古迹,董子读书台正在恢复建设当中。
三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石家庄,东连渤海湾,处在渤海湾经济圈之内,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
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
京沪、德石、济邯和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在此交汇,京福、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5条国道、14条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四是资源比较丰富。
属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粮棉菜畜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地下还储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
德州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全国城市环境5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太阳城、中国围棋城、中国京剧城、山东省卫生城市、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市、山东省优秀城市建设与管理“齐鲁杯”、山东省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2010,2011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十大地级活力城市”等称号。
山东16个地级市介绍之——德州市
![山东16个地级市介绍之——德州市](https://img.taocdn.com/s3/m/09b6ca3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a.png)
⼭东16个地级市介绍之——德州市区域:德州,古称安德,简称德,位于⼭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东省的西北⼤门。
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东半岛蓝⾊经济区以及黄河三⾓洲⾼效⽣态经济区交汇区域。
京杭⼤运河有140多公⾥流经境内,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漕运通道,现如今已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范城市。
位置: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市为邻;西以卫运河为界,与河北省衡⽔市毗连;西南与聊城市接壤;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临滨州市。
总⾯积10356平⽅公⾥,占⼭东省总⾯积的7.55%。
区划:市辖区:德城区、陵城区市辖县(市):乐陵市、禹城市、宁津县、庆云县、临⾢县、齐河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交通:德州⾃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是京沪铁路、⽯德铁路、京沪⾼铁、⽯济客运专线和德龙烟铁路等五条铁路⼲线的交汇点,邯济铁路穿越境内的禹城、齐河⼆县市。
有京福⾼速、青银⾼速、德衡⾼速、德滨⾼速、济聊⾼速、济乐⾼速等⾼速公路,104、105、205、308、309、101、102等国道、省道⼗九条,京杭⼤运河穿越辖区140余公⾥。
旅游:禹王亭博物馆(禹城市)、锦绣川景区(德城区)、海岛⾦⼭寺景区(庆云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夏津县)、真卿公园、东⽅朔公园(陵城区)、泉城极地海洋世界(齐河县)、新湖风景区(德城区)等。
历史⽂化:德州是⼤汶⼝⽂化和龙⼭⽂化的发祥地之⼀,明清时期是全国33个⼯商业⼤城市之⼀,有着深厚的历史⽂化底蕴。
现存禹王亭、秦汉墓群、东⽅朔画赞碑、苏禄国东王墓、四⼥寺、⽂昌阁、定慧寺,董⼦读书台等众多历史古迹。
“三过家门⽽不⼊”的⼤禹、“射⽇”英雄后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滑稽之雄”东⽅朔、⼤书法家颜真卿、邢侗等都在德州留下了熠熠⽣辉的印迹。
资源:已探明⽯油储量1.58亿吨、天然⽓10亿⽴⽅⽶、煤炭60亿吨。
河流:德州市跨省⼤河主要有黄河、卫运河、漳卫新河;跨市的⾻⼲排涝河道有:徒骇河、德惠新河和马颊河。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e3ac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7.png)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一、区位优势德州市地处山东省中西部地区,东邻济南市、南接滨州市、北连聊城市,处于胶济铁路与德州机场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
德州市是连接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
德州市地处黄淮平原和亚热带过渡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良。
二、空间格局德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分为市中心区、城市发展区、新兴城市区和农业生产区四个部分。
1. 市中心区市中心区是德州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城市功能。
市中心区集中了大量的行政机关、金融机构、商业中心、文化设施等,是德州市最繁华的地区。
此区域的空间结构相对集中,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是各类人才、资金和技术的聚集地。
2. 城市发展区城市发展区是德州市的主要城市化区域,包括城市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这些区域由城市规划合理布局,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是德州市的人口集聚地和产业集聚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区的空间结构趋于多样化和立体化,各类城市功能紧密相连,形成了复杂而多元的空间网络。
新兴城市区主要是近年来城市扩展的新兴地区,包括新建的城市社区、物流园区、科技园区等。
这些区域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是德州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空间结构上,新兴城市区的发展相对分散,但受到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引导和控制,形成了有序的发展格局。
4. 农业生产区德州市的农业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市郊和周边地区,是德州市重要的农业基地。
这些区域面积较大,农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活动频繁。
空间结构上,农业生产区与城市发展区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农业生产区的发展相对分散,农业活动与城市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隔离。
三、空间结构特点综合以上分析,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以市中心区为核心,城市发展区、新兴城市区和农业生产区相互衔接和辐射的空间结构格局。
市中心区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承担着辐射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资金和产业资源向其聚集,形成了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德州概况
![德州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0be8bd63186bceb19e8bb7e.png)
一、德州市基本情况1、概况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
德州市辖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和齐河、平原、夏津、武城、陵县、临邑、宁津、庆云一区二市八县,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人口560万,方圆100公里范围人口可达1800万。
2、区位德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北与河北省接壤,是山东省的北大门,素有“九达天衢”、“京津门户”之称,它北依北京、天津、溏沽,南靠山东省省会济南,西临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和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
3、交通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德州站是北京铁路局、济南铁路局的分界站,在铁路运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德州设有一站。
104、 105国道和14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
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德州乘高铁只需40分种即可到达北京,从德州到济南国际空港仅需一小时,到天津海港也只用两个小时,今天的德州,交通优势更加明显,即将成为首都北京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迎来提速腾飞的高铁时代。
4、人力资源以德州学院、德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14所综合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区内企业培养急需的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每年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外语、外贸、管理、化学专业的学生。
在校生突破5万人,年毕业生近1万人。
能够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富足、素质高,每年有100万剩余劳动力,可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
5、经济近年来,德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民营推动、开放带动、服务业拉动五大战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人文宜居品牌城市、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中国创业之城和享誉中外的“中国太阳城”。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a3dd9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b.png)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一、德州市的基本概况德州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邻泰安市、东临济宁市、北界滨州市、西接聊城市和菏泽市。
全市总面积14,300平方公里,总人口770万。
德州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山东省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德州市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方面都有着较为发达的实力。
二、德州市的空间结构特点1. 区位优势明显德州市地处胶济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交汇点,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在整个华北地区,德州市是交通枢纽,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 区域发展不均衡德州市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地级市,其地区发展不均衡是其空间结构的显著特点。
市区和周边城镇发展较为迅速,经济活动和人口聚集在这些地区;而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外流的情况比较严重。
3. 市区密集、郊区松散德州市区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和城市边缘的差异。
市区内部居民密集,建筑高度较高,交通便利,商业繁华;而城市郊区则大多为农田和村庄,人口稀少,建筑低矮,居住和商业功能较为单一。
1. 自然地理条件德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
其地理位置使得德州市具有较强的农业和工业基础,这些地理条件直接影响了德州市的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2. 政府政策引导德州市的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影响。
政府在规划和发展德州市时,会对市区和郊区的发展进行区分和引导,这些政策也直接影响了德州市的空间结构。
3. 经济发展水平德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其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会导致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差异,同时也会影响市区和郊区的发展格局。
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德州市的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快。
城市化的进程将会改变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和人口的聚集将会更加集中。
2. 城市发展向外延伸城市发展向外延伸是一种普遍的城市发展趋势,也是德州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之一。
德州概况
![德州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ea5bcfe619e8b8f67c1cb9ee.png)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德州市地形为典型的黄河冲击平原。受黄河主流泛道、漫流沉积、静流沉积及风力堆积等因素共同影响,德州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平缓倾斜,平原之中又有起伏,大平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地面高程在33.6~5.3米之间。
微地貌类型分为: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决口冲击扇形地、沙质河槽地及沙丘地7种。
无霜期及初、终日
无霜期平均1天,最长223天,最短177天;平均初霜日23/10,最早6/10,最晚30/10。平均终霜日1/4,最晚11/4。
2006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截止到2013年底,德州市辖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云县、宁津县、陵县、齐河县13个县(市、区)和德州经济开发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两派出机构。 德州陶器起源于龙山文化,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工艺美陶属无釉细素陶器,原料为古黄河下游千年淤积的特殊红胶泥。其土质纯净细腻,密度大,烧制的器皿坚实耐用,色泽协调,轻扣发声,清脆悦耳。
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北部,是经济强省山东的北大门,南北与济南、天津两大都市等距相望。德州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精美的黑陶器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德州市面上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北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历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码头。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我的家乡德州
![我的家乡德州](https://img.taocdn.com/s3/m/e1b5ab3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7.png)
【8】
德州市的交通状况
德州市的交通状况
01 德州市的交通状况也十分便利
这里有着完善的公路、铁路和水路
02
等交通网络,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物
流的运输
近年来,德州市还加强了公共交通
03
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城市的交通
效率和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9】
德州市的未来发展
德州市的未来发展
在未来,德州市将继续加强经济、 科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 措施,鼓励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 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转型升级。 同时,德州市还将加强文化旅游产 业的发展,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文 化旅游产品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
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
老师表示感谢!
恳请各位老师临邑泉城欧式 风情小镇等。这些景点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
01
文景观,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人文的
魅力
【7】
德州市的教育资源
德州市的教育资源
德州市的教育资源也十 分丰富
这里有许多优秀的学校 和教育机构,如德州学 院、山东华宇工学院、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这些学校和教育机构不 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 源,还为当地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人才支持
20xx
我的家乡德州
-
1 德州市的美食 3 德州市的人民 5 总结 7 德州市的教育资源 9 德州市的未来发展
2 德州市的历史和文化 4 德州市的经济和发展 6 德州市的风景名胜 8 德州市的交通状况
我的家乡德州
1
我的家乡德州市位于 山东省的东北部,是 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
我的家乡 德州
![我的家乡 德州](https://img.taocdn.com/s3/m/b1c7e06bb84ae45c3b358cd1.png)
• 基本概况 • 德州特产 • 历史人物
基本概况
德州市位于北纬36°24‘-38°0’、 东经115°45‘-117°24’之间,黄 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北依 河北省,南邻省会济南,西接山西 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 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 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 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 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德 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 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 交通枢纽。京沪、德石、济邯三条 铁路在这里交汇,5条国道、14条 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京福高速公 路贯穿南北,济聊、青银高速公路 穿境而过。从德州到济南国际空港 仅需10分钟,到天津海港也只用 半个小时,到北京1个小时。 德州市辖德城区、黄海新区、运 河新区、河东新区、齐河、河南新 区、夏津、河北新区、临邑、河西 新区、庆云七区县,代管乐陵市、 禹城市二市,总面积10356平方公 里,201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586.19万人。
德州欢迎您!谢谢观看!
• •
•
•
•
•
•
祢衡(173-198)字正平,东汉末名士,文学家。平原郡人(今临邑县德平 镇小祢家村),幼聪敏好学;成年后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甚受北海太守孔 融赏识,说他“其才十倍于我”有恃才傲物、善辩好胜、不畏权势的性格。 祢衡著作原有两卷,已失传。后世见到的仅《吊张衡文》、《鲁夫子碑》、 《颜子碑》、《鹦鹉赋》等四篇文章。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来禽济源山主,晚号方山道民,临 邑镇邢柳行村人。幼颖慧,七岁能作擘窠大书。善书、诗、画。尤以书法名 世。朝人购邢书,“与黄金同价”。其名与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同称明 末四大书家。与董其昌又称南董北邢。墨迹为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及上海、 苏州、西安、四川、沈阳、承德避暑山庄所收藏;日本也有收存。山东历史 博物馆藏有其著作与画品;著作有《来禽馆集》29卷,《南官县志》,《武 定州志》15卷,《临邑县志》16卷。其中《武定州志》被方志家誉为名志。 刻有《来禽馆帖》,其中以《十七帖》《澄清堂帖》最著名。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 (今德州临邑东北)。孟郊早年生活贫困,以他为“清奇僻苦主”。他和贾岛都 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游子吟》是其代表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葛守礼、明朝德州临邑县人。出身农家,自幼贫而好学。1558年,乡试第一, 次年成进士,授彰德推官。时有长久未决冤狱,礼一审即破。世宗爱其才, 授职镇守山海山。赴任后增补关法,力除积弊,不久迁兵部主事。后来,升 迁为南京礼部尚书。隆庆元年,明穆宗重新起用葛守礼,任他为户部尚书。 葛守礼洞察时局,针砭时弊,竭力反对当时的“一条鞭法”及“一串铃法”。 万历三年(1575年),葛守礼告老还乡。明神宗下诏,加授葛守礼太子太保 封号。万历六年(1578年),一代名臣葛守礼与世长辞,帝赠太子太保,谥 号端肃。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7403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8.png)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州市的空间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从城市地理的角度出发,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一、城市概况德州市地域辽阔,总面积11191平方千米,辖12个县(市、区),总人口约520万人。
这些县区属于山东省的中西部地区,属于华北经济区,是一个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城市。
德州市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其工业产品主要有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
二、空间结构分析1.城市地理环境德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是丘陵地带和黄河平原的过渡地带。
德州市的北部以山为主,地势相对较高,主峰为泰山南麓的蓝石山;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逐渐平坦,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南部则为丘陵地带,山峦连绵起伏,地势较为陡峭。
德州市处于交通要道上,京九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307国道等主要干线纵横贯通,交通非常便利。
2.城市空间结构特点(1)单中心结构德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单中心结构的特点,其中的核心区域是德城市区。
这个区域是德州市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其他县市区则以德城市区为中心,向周边发展。
比如,距离德城市区最近的临邑县和武城县,都是以德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发展的。
(2)东西分布不均德城市位于德州市的东部,是山东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此,整个德州市的东部发展迅速,而西部的发展相对滞后。
比如,位于德州市西部的平原县,虽然被称为“北方水乡”,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较弱。
(3)工业区和居住区分离德州市的生态环境较好,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为了保障环境和农业发展,德州市将工业区和居住区分离开来,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东边和南边,居住区则向西和北发展。
3.城市空间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德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行科技创新德州市政府强调创新创业,鼓励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6c920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4.png)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德州市位于华北经济区中心地带,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优质的粮食生产区。
该市地处鲁西南地区,东临济南市,南接泰安市,西邻临沂市,北靠河北省。
德州市总面积10384.49平方公里,下辖11个县市区,常住人口约498.9万人。
本文将从城市空间分布、交通网络、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一、城市空间分布德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和“东西强弱”的特点。
其南部地区主要以德城区为核心,环城区为主体的“单中心多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比较明显;而德州市北部地区则是以宁津、武城、夏津等地为中心,国道105线和208线贯穿南北,形成类似“链状”空间结构,城市间联系较弱,发展相对滞后。
德城区位居市中心地带,是德州市行政、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产业的中心,是城市发展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核心区域。
此外,商河、乐陵等近郊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总体来说,德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南部地区相对较为集中,两端的发展水平则相对比较低,空间分布不够均衡。
二、交通网络德州市的交通网络以公路为主,公路密度很高。
其中,连霍高速公路、308国道和105国道贯穿市区,构成了横向和纵向的交通走廊。
此外,济南绕城高速、济青高速和临沂境内的京九铁路、济德高速等交通干道也与德州市相交汇。
近年来,德州市在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8万公里。
目前,济南至德州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极大地促进了德州市与济南市及周边城市间的联系与交流。
三、行政区划德州市下辖11个县市区,包括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宁津县、齐河县、武城县、庆云县、平原县、夏津县和临邑县。
各县市区职司不同的行政管理、服务和发展任务。
德城区是德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他城市则是德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口分布德州市总人口约498.9万人,人口密度约为480人/km²。
从区域角度看,德州市南部城区人口密度较高,北部城市、农村地区以及边远山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f4f0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b.png)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
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本文将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规划方向。
一、区域位置德州市地处山东省中西部,北临省会济南市,东邻泰安市,西接聊城市,南接河南省周口市。
在地理位置上,德州处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城市总面积790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35万人,是山东省内人口规模大、经济总量大的中心城市。
二、城市空间结构1. 城市布局德州城市布局呈现出南北长、东西宽的格局,北有运河,南有清风河。
整个城市可以分为北城区、南城区和西城区,其中北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南城区为商业中心,西城区则是工业区。
德州市还有多个县级城镇,各具特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群。
2. 交通枢纽德州市是山东省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均很发达。
市区内主干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而且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越而过,使得该地区与周边城市联系紧密。
德州机场也是山东省内的重要机场之一,为德州的对外交流提供了便利。
3. 经济空间结构德州市属于山东省的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城市,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使其成为了省内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在城市经济空间布局上,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西部,而商业、文化、居住区则主要分布在市区中心和南部。
这种结构使得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商业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1. “一核多极”结构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一核多极”的特点,即以市区为核心,周边各县级城镇为分散的次级中心。
市区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各类资源和服务配套。
而周边各县级城镇虽规模较小,但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下,各自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产业和功能定位,形成了多个分散的次级中心。
2. 区域发展不均衡虽然德州市的经济总量在山东省内排名较高,但是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仍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现象。
介绍我的家乡山东德州
![介绍我的家乡山东德州](https://img.taocdn.com/s3/m/96315b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d.png)
-
简介 1 人文风情 3 著名景点结语
简介
简介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 的重要省份之一
其中德州作为山东省的地级市,是我热 爱的家乡
德州位于山东省中部,东临齐河,西接 太行山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德州的地理环境、 人文风情、特色美食以及著名景点等方 面,希望您能对我的家乡有更深入的了 解
美好
谢谢
-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德州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农业大市,农民们用勤 劳的双手耕耘着这片土地
同时,德州也是中国的少林武术之乡,这里培 养了很多优秀的武术运动员,享有盛誉
德州人们热情好客,喜欢与人交流,这里的人 文氛围非常浓厚
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
1 德州的美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有许多 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
2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德州烧饼 3 德州烧饼是一种口感独特的面食,外皮
金黄酥脆,内馅鲜嫩可口,吃起来别有 风味
4 此外,德州还有德州扒鸡、德州小吃等 特色菜品,每一道都令人胃口大开
著名景点
著名景点
结语
结语
希望这次介绍能让您 对德州有更多的了解
这就是我家乡山东德 州的简单介绍
德州作为一个历史悠 久、人文荟萃的城市, 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如果有机会,我诚挚 地邀请您来德州一游, 亲自感受这座城市的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1
德州地处山东省的中部,地势相对平 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田, 适宜农业发展
2
3
同时,德州还毗邻齐河,河水为当地 的农田提供了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
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的家乡德州简介
![我的家乡德州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d894e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9.png)
我的家乡德州简介德州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它是山东省的地级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和化工基地之一。
德州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它是山东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它的名字源于古代的德国国(即剧坛国),在这个国家的领域,主要是德州市部分土地上。
德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德州曾经是齐国、楚国、汉族国家和晚年郡国等多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德州市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太行山脉和任城城墙。
太行山脉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被誉为“山东屋脊”。
这里的山峰峻峭,风景秀丽,是登山和探险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任城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建于明朝,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之一。
这些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德州市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它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之一,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德州市的主要资源和产业。
德州市还有其他多元化的产业,包括冶金、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纺、食品加工等。
近年来,德州市还加大了对创新和科技的投资,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能力。
德州市的人们热爱体育活动,尤其是篮球和足球。
德州市设有许多体育场馆和俱乐部,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很多体育锻炼和观赛的机会。
此外,德州市还举办了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和艺术。
德州市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
当地的菜肴以山东菜为主,以其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
著名的德州烤鸡、烤扒、水饺等都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总的来说,德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热情好客的城市。
它的丰富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多元化的产业以及世界级的美食使其成为游客们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无论您是来探索历史文化,还是来感受自然风光,德州都将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德州市情
![德州市情](https://img.taocdn.com/s3/m/e75f4663caaedd3383c4d3de.png)
德州市情[地理位置]德州市位于北纬36°24'-38°0'、东经115°45'-117°24'之间,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
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
德州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5条国道、14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
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从德州到济南国际机场仅需一小时,到天津海港也只用两个小时。
[行政区划] 德州市辖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和齐河、平原、夏津、武城、陵县、临邑、宁津、庆云一区二市八县,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
[人口状况]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561.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1.87万人,非农业人口159.8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7.09万人,出生率12.7‟;死亡人口4.33万人,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长率5.0‟。
[民族宗教] 现有回、蒙、满、壮等39个少数民族成份,共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
其中回族人口6.9万人,回族人口占50%以上的村居104个,少数民族人口超万人的县2个(陵县2.05万人,临邑1.23万人),回族乡1个。
全市有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共有信教群众146697人,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19处,宗教教职人员379人。
农村信徒占95%,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的9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697个村。
信教人数较多的县市区有陵县、临邑、齐河、禹城、平原、夏津、德城等。
近年来,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民族宗教工作作为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了定期研究民族宗教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包重点民族村制度,成立了民族事务协调委员会和全市宗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民族宗教工作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529b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3.png)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处胶东经济区中部,是胶东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省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德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本文将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空间结构基本情况德州市总面积11884平方公里,辖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和6个县,总人口约530万。
德州市地势以东北高、西南低为主,地域总体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升高的趋势。
从人口分布来看,德州市主城区人口集中,其他地区相对分散。
主城区涵盖了德城、乐陵、庆云、武城等县级市,人口集中度较高。
而其他县级市和县则人口相对较少。
从经济分布来看,德州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特点。
主城区是市区经济的中心,工业、商贸、金融等产业发达;而郊区和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
德州市还存在一些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夏津经济开发区、德州火车站片区等,这些区域也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二、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1. 城乡发展不平衡。
德州市主城区经济发达,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2. 城市功能分化不明显。
虽然主城区是市区经济的中心,但其他县级市和县的功能重叠,城市之间缺乏明显的分工合作,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
3. 城市规划不合理。
城市规划存在趋向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而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考虑不够充分。
4. 城市交通压力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5. 发展规划不够统一。
德州市各县级市、县区的发展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缺乏整体统一性,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协调。
三、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建议1. 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
鼓励以城市为依托,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山东德州城市介绍PPT
![山东德州城市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0bef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d.png)
PART 3
特色美食
保店驴肉
保店驴肉是德州著名的美食,被誉为“德州三宝” 之一,与扒鸡、乐陵金丝小枣齐名。这种驴肉 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的保店镇,是宫廷贡品, 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名扬全国。保店驴肉选用优 质的德州黑驴为原料,经过祖传的科学配方和 老汤文火预煮等精心制作而成。它肉质细嫩、 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具有滋阴润 燥、养血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滋补食品。
PART 4
婚 礼 习 俗
城市文化
德州的婚礼习俗也颇具特色。在旧时,德州人的婚礼讲究门当户对,论身世田园, 并多系早婚。迎亲时,男家会备官轿和鼓乐到女家迎娶,谓之“大娶”。婚礼当天, 新娘会蒙头服、蹈红毯,在天地堂前设香案、置香斗、插弓箭、系红绸,拜天地后 入洞房行“合包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德州的婚礼习俗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婚礼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浪漫化,许多年轻人会选择旅行结婚或举行集体婚礼 等新型婚礼形式。然而,无论婚礼形式如何变化,德州人对于婚姻的美好祝愿和对 于家庭的重视始终如一。
地理环境
地质特征
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境内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由于 泛道与流速所致,加之风力堆积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等特点。德州市地貌 多象,大体可分三类:一是高地类,由河流、河床沉积而成。
PART 1
地理环境
水文
德州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黄河、卫运河、漳卫新河;跨市的骨干 排涝河道有:徒骇河、德惠新河和马颊河。以上河流除黄河外, 均系海河流域南系。除上述跨省、市大河外,市内有大于1000 平方千米的较大支流两条:一是新赵牛河,位于禹城南部,齐 河西部,属徒骇河流域;二是六五河,位于陈公堤两侧,属漳 卫新河流域。 300—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12条,其中徒骇河流域的有苇河、 四新河、管氏河、老赵牛河和邓金河,全部位于徒骇河之南; 马颊河流域的有笃马河、宋家河、宁津河、跃进河;德惠新河 流域的禹临河、临商河、跃进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况
1.1自然概况
1.1.1自然地理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南与济南市隔黄河相望,西北部与河北省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为界,西南与聊城市为邻,东分别与济南、滨州两地市接壤。
总面积10356km2,耕地542千hm2。
辖德城、开发区、商贸区、乐陵、禹城、陵县、平原、夏津、武城、齐河、临邑、宁津、庆云3区2市8县,1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8309个村民委员会。
1.1.2水文气象
德州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温度适宜,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春季大风多,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常有春旱和干热风发生。
根据1951-2000年的50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市平均气温在12.3-13.4℃,南部比北部高1℃多,极端最高气温,全市在40.5-43.4℃,极端最低气温,全市在-21.0至-27.0℃。
全市无霜期在195-225d。
全市日照时数一般在2600-2850h,比较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的积累。
全市年最多风向为西南偏南风,唯八月东北或偏北风居多,年平均风速在3-3.8m/s,年最大风速在
20m/s以上。
德州市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夏受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特征显著,表现在降水集中,雨水明显。
根据1951-2000年的50年降雨资料统计,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27.2mm,仅相当于全市平均蒸发量在1900-2200mm的31.5-27.2%。
而四季降雨分配极不均衡,其特点是:夏季雨水集中,冬季雨水稀少,春秋雨水不多,其中春季(3-5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11.1%,夏季(6-8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68.5%,秋季(9-11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17.9%,冬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2.5%,所以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沙,夏季炎热雨多湿度大,秋季旱涝不均,冬季严寒干燥雨雪少,形成春旱夏涝,晚秋又旱、旱涝交替的气候特点。
1.1.3河流湖泊
德州市属海河流域南系,黄河流经南端,漳卫南运河流经西北及北部边界,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三干流纵贯全市。
德州市黄河流域主要是黄河滩地。
漳卫南运河水系由卫运河、南运河、漳卫新河组成。
德州市主要为漳卫新河,河道长317.50km,堤防长388km,流域面积2326.64km2,该河系在德州市的主要支流有六五河、白马湖、七一河、城栾干沟、青年河、改碱沟、堤下旧
城河、六六河等。
徒骇河南靠黄河,北界德惠新河流域。
在德州市南部呈东西方向纵穿,发源于聊城市莘县文明寨,在禹城市各户屯入境,流经禹城、齐河和临邑三县市入济南市境内,境内河道长度60.6km,堤防长114.7km,流域面积1963km2,主要支流有四新河、管氏河、苇河、赵牛新河、老赵牛河、齐济河、六六河、牧马河、大寺河、芦兰河、土马河、沙河共12条支流。
马颊河是跨越豫、冀、鲁三省的河流,发源于河南省濮阳市,在夏津县香赵庄乡周哈庄入境,流经夏津、平原、德城、陵县、临邑、乐陵、庆云至滨州地区无棣入渤海,境内河道长度189.16km,流域面积3704.37km2。
境内流域范围南与徒骇河、德惠新河为界,北与漳卫新河流域相接。
其主要支流有六马河、旧城河(东段)、土桥横河、笃马河、大宗旱河、马颊河故道、宁津新河、朱家河、避雪店沟、四南干、赵芙蓉沟、跃马河、前进沟、来向安沟、尹家洼沟等支流16条。
德惠新河位于徒骇河和马颊河之间,是1968年至1970年新开挖的一条河道,上起德州市的平原县王风楼,流经陵县、临邑、乐陵、庆云入滨州地区,境内河道长度121.59km,流域面积2138.51km2,主要支流有禹临河、临商河。
德州市流域内面积在3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3条,
100-300km2的主要支流42条,30-100km2的支流95条,已初步形成干支相通、能排能调的防洪排水系统。
1.2社会经济
德州市辖3区2市8县,1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8309个村民委员会,2004年全市总人口549.30万人,农业人口418.97万人,耕地542千hm2,农村人均占有耕地0.129hm2。
德州市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沪铁路纵贯南北,与德石铁路交汇于市区,在建、待建的济邯、德龙烟、京沪高速铁路纵横贯穿德州市。
公路四通八达,京福高速公路和济聊一级公路纵横东西南北。
德州历史上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誉,华能德州电厂设计总装机容量252万KW机组已并网发电,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德州市农产品主要以生产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其次谷子、高粱、地瓜、大豆,还有少量的小杂粮,是山东省大型商品粮棉基地之一。
经济作物除棉花外,还种植芝麻、油菜、花生、西瓜、大白菜、烟草、红麻、药材等。
矿产资源有临盘油田,现正开发利用,齐河煤田正在筹建中,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