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及其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防火对策 1、控制可燃物 (1)控制可燃物的数量 (2)防止可燃液体、气体通道容器设备渗漏 (3)防止相互作用 2、隔绝空气 (1)放在密闭容器内保护 (2)异常危险的生产采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
3、消除点火源 (1)对明火进行隔离 (2)防止撞击、磨擦产生火花 (3)消除静电火灾 (4)防止雷击火花 (5)防止高温表面点火源 (6)防止电器火源 (7)有爆炸危险的厂房采用遮阳措施
第四节 火灾的类型
1、A类火灾:固体可燃物火灾 2、B类火灾: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甲类:闪点<28C,如:原油、汽油、甲醇、丙酮、乙醚、 苯等;
乙类: 28C 闪点<60C,eg:煤油、甲酚、樟脑油、二硫 化碳等;
丙类:闪点 60C 丙A :60C闪点<120C,如:柴油; 丙B :闪点120 C;如:润滑油。
(二)灭火基本方法
1、隔离法 2、窒息法 3、冷却法 4、化学抑制法
感谢下 载
3、点火源:凡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
统称为点火源。
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一定的含氧量 一定的点火能量 相互作用
第二节 燃烧过程
一、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方式 气体的燃烧
扩散燃烧 预混燃烧
液体的燃烧
受热后蒸发气体被分解、氧 化达到燃点而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第二节
一、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方式
固体物质的燃烧
燃烧过程
蒸发燃烧 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 阴燃
第二节 燃烧过程
二、燃烧产物
不
同
物
单质
质
的
燃
烧
产
物
化合物
单质元素的氧化物 完全燃烧产物 不完全燃烧产物
热裂解产物
有机化合物
燃烧
第二节 燃烧过程
200℃
木材
二氧化碳、 水蒸气、甲酸、乙酸
不 同
及各种易燃气体(CO、H2等)
物
质 的
200~280℃
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 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下限(也称为爆炸 下限);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浓度上限(也叫 爆炸上限)
影响因素
温度
压力
含氧量
容器直径
第三节 燃烧类型
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
(1)颗粒度。粉尘的颗粒度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爆炸 极限越大。颗粒度大于10-3cm的粉尘,一般无爆炸危险性。
燃烧与火
灾
件
燃烧的条 燃烧的过程
燃烧的类型
火灾的类型
火灾的发展
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但其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 焰等基本特征表明它不同于一般 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必 要条件
1、可燃物:凡能与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 反应的物质。
2、氧化剂:凡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 燃烧的物质。
第五节 火灾的发展
二、火灾的发展过程
室
1.火灾初起阶段
内
火
灾
的
发 展
2.火灾发展阶段
过
程
3.火灾下降阶段
火焰温度可能在500℃ 以上,室温略有增加
轰燃后,火焰包围所有 可燃物,燃烧速度最快, 温度可达700℃以上
可燃物不再发出火焰,已燃 烧的可燃物呈阴燃状态,室 内温度降至500℃左右
消防工作的基本对策
可熔化固体:沥青、石蜡等。 3、C: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4、D:可燃金属及其化合物。 5、带电物质火灾。
第四节 火灾的类型
1、特大火灾:死亡10人;重伤 20人;
死亡+重伤 20
人;受灾50户;直损100万元。
2、重大火灾:死亡3人;重伤 10人;死亡+重伤 10人;受灾
火势发展、蔓 延
影响视线和心 理
第三节 燃烧类型
闪燃 受热自燃
闪点
着火
自然点
燃点
本身自燃
氧化生热、分解生热、吸附 生热、聚合生热和发酵生热
第三节 燃烧类型
爆炸
爆炸
变化速率为每秒 数十米至百米
变化速率为每 秒百米至千米
每秒可达数 千米
第三节 燃烧类型
可空 燃气 气混 体合 和物 蒸的 气爆 与炸
பைடு நூலகம்
燃 烧
少量水汽及一氧化碳
产
物
280~500℃
可燃蒸气及颗粒
﹥500℃
碳 、游离基
明显加 速燃烧 进行
第二节 燃烧过程
二、燃烧产物
不
同
物
质
的
燃
合成高分子
烧
材料
产
物
COCl2
HCl
有毒或有刺激性 的气体
HCN
H2S NOx
第二节 燃烧过程
火势发展、蔓 延
人员中毒、窒 息
燃烧产物的 不利影响
高温、湿热烫 伤
(2)挥发分。粉尘含挥发性物质愈多,爆炸危险性越大。 (3)水分。粉尘中的水分有减弱和阻碍爆炸的性能,所以 增加水分其爆炸危险性便降低。 (4)灰分。粉尘中含灰分增加,其爆炸性随之减小。因为 灰分有吸收粉尘、加速粉尘的沉降、降温等作用。 (5)火源强度。火源的温度越高,释放的热量越多,与混 合物接触时间越长,爆炸极限就扩大。
30户;直损30万元。
3、一般火灾:不具有前两种情形的火灾事故
第五节 火灾的发展
一、热的传播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火灾发展的动力
火焰接触+延烧
与温度差、导热系数、导热物体的 厚度(距离)和截面积、受热时间有 关 轻质油品不易产生热对流;重质油 品热对流容易发生沸溢或喷溅
与T4成正比 ,与L2成反比,与辐射 角及接受物的黑度有关
3、消除点火源 (1)对明火进行隔离 (2)防止撞击、磨擦产生火花 (3)消除静电火灾 (4)防止雷击火花 (5)防止高温表面点火源 (6)防止电器火源 (7)有爆炸危险的厂房采用遮阳措施
第四节 火灾的类型
1、A类火灾:固体可燃物火灾 2、B类火灾: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甲类:闪点<28C,如:原油、汽油、甲醇、丙酮、乙醚、 苯等;
乙类: 28C 闪点<60C,eg:煤油、甲酚、樟脑油、二硫 化碳等;
丙类:闪点 60C 丙A :60C闪点<120C,如:柴油; 丙B :闪点120 C;如:润滑油。
(二)灭火基本方法
1、隔离法 2、窒息法 3、冷却法 4、化学抑制法
感谢下 载
3、点火源:凡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
统称为点火源。
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一定的含氧量 一定的点火能量 相互作用
第二节 燃烧过程
一、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方式 气体的燃烧
扩散燃烧 预混燃烧
液体的燃烧
受热后蒸发气体被分解、氧 化达到燃点而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第二节
一、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方式
固体物质的燃烧
燃烧过程
蒸发燃烧 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 阴燃
第二节 燃烧过程
二、燃烧产物
不
同
物
单质
质
的
燃
烧
产
物
化合物
单质元素的氧化物 完全燃烧产物 不完全燃烧产物
热裂解产物
有机化合物
燃烧
第二节 燃烧过程
200℃
木材
二氧化碳、 水蒸气、甲酸、乙酸
不 同
及各种易燃气体(CO、H2等)
物
质 的
200~280℃
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 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下限(也称为爆炸 下限);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浓度上限(也叫 爆炸上限)
影响因素
温度
压力
含氧量
容器直径
第三节 燃烧类型
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
(1)颗粒度。粉尘的颗粒度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爆炸 极限越大。颗粒度大于10-3cm的粉尘,一般无爆炸危险性。
燃烧与火
灾
件
燃烧的条 燃烧的过程
燃烧的类型
火灾的类型
火灾的发展
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但其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 焰等基本特征表明它不同于一般 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必 要条件
1、可燃物:凡能与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 反应的物质。
2、氧化剂:凡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 燃烧的物质。
第五节 火灾的发展
二、火灾的发展过程
室
1.火灾初起阶段
内
火
灾
的
发 展
2.火灾发展阶段
过
程
3.火灾下降阶段
火焰温度可能在500℃ 以上,室温略有增加
轰燃后,火焰包围所有 可燃物,燃烧速度最快, 温度可达700℃以上
可燃物不再发出火焰,已燃 烧的可燃物呈阴燃状态,室 内温度降至500℃左右
消防工作的基本对策
可熔化固体:沥青、石蜡等。 3、C: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4、D:可燃金属及其化合物。 5、带电物质火灾。
第四节 火灾的类型
1、特大火灾:死亡10人;重伤 20人;
死亡+重伤 20
人;受灾50户;直损100万元。
2、重大火灾:死亡3人;重伤 10人;死亡+重伤 10人;受灾
火势发展、蔓 延
影响视线和心 理
第三节 燃烧类型
闪燃 受热自燃
闪点
着火
自然点
燃点
本身自燃
氧化生热、分解生热、吸附 生热、聚合生热和发酵生热
第三节 燃烧类型
爆炸
爆炸
变化速率为每秒 数十米至百米
变化速率为每 秒百米至千米
每秒可达数 千米
第三节 燃烧类型
可空 燃气 气混 体合 和物 蒸的 气爆 与炸
பைடு நூலகம்
燃 烧
少量水汽及一氧化碳
产
物
280~500℃
可燃蒸气及颗粒
﹥500℃
碳 、游离基
明显加 速燃烧 进行
第二节 燃烧过程
二、燃烧产物
不
同
物
质
的
燃
合成高分子
烧
材料
产
物
COCl2
HCl
有毒或有刺激性 的气体
HCN
H2S NOx
第二节 燃烧过程
火势发展、蔓 延
人员中毒、窒 息
燃烧产物的 不利影响
高温、湿热烫 伤
(2)挥发分。粉尘含挥发性物质愈多,爆炸危险性越大。 (3)水分。粉尘中的水分有减弱和阻碍爆炸的性能,所以 增加水分其爆炸危险性便降低。 (4)灰分。粉尘中含灰分增加,其爆炸性随之减小。因为 灰分有吸收粉尘、加速粉尘的沉降、降温等作用。 (5)火源强度。火源的温度越高,释放的热量越多,与混 合物接触时间越长,爆炸极限就扩大。
30户;直损30万元。
3、一般火灾:不具有前两种情形的火灾事故
第五节 火灾的发展
一、热的传播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火灾发展的动力
火焰接触+延烧
与温度差、导热系数、导热物体的 厚度(距离)和截面积、受热时间有 关 轻质油品不易产生热对流;重质油 品热对流容易发生沸溢或喷溅
与T4成正比 ,与L2成反比,与辐射 角及接受物的黑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