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0-12-08T11:55:04.7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2期供稿作者:田美香[导读]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田美香(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东营 25733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375-02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称胃术后胃无力症。

发病的因素可能与精神因素、胃迷走神经损伤、胃解剖结构及胃内环境的改变等有关。

胃部手术后约有5%~40%的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胃瘫[1]。

2001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术后胃瘫病人15例,经积极的保守治疗与护理,均恢复了胃肠功能。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

年龄38~62岁,平均50岁。

原发病为胃癌12例,消化道穿孔2例,胰腺癌1例。

采用手术式为毕Ⅰ式吻合2例,毕Ⅱ式吻合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

1.2 临床表现均发生于术后5~12天。

表现为术后4~6天进流质时出现恶心、频繁呕吐、上腹饱胀感及顽固性呃逆。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少量胆汁,呕吐后症状缓解。

血生化检查无明显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体检见上腹部饱满,轻压痛,胃振水音阳性,肠鸣音正常或减弱。

胃肠减压量800~2000ml,15例患者行38%泛影葡胺口服或胃管内注入上消化道造影剂检查:见残胃扩张无力,胃蠕动减弱或消失。

造影剂排空延迟,无吻合口梗阻。

1.3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全部符合国内胃瘫诊断标准[2]:①胃管拔除后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有胃潴留;②每天胃引流量≥800ml,持续时间>10天;③无明显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④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⑤无使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史。

2 护理观察及体会
2.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首先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特点,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要用爱心和细心增强病人和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早日恢复健康。

2.2 胃肠减压的护理及时禁食、禁水,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

操作前通过宣教和疏导帮助患者提高认知水平,以取得配合。

妥善固定胃管,保持胃管通畅,并注意观察恶心、呕吐的频率,经常听肠鸣音,了解胃排空情况。

每日冲洗胃管并更换负压吸引器,并保持始终处于负压状态。

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如胃管引流液大于600ml,提示胃动力不足;如胃液成黄绿色,提示肠液反流;如有血性液体,提示有应激性溃疡发生。

禁饮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雾化吸入及肺部并发症的防治等。

待患者胃管引流液逐渐减少时,可夹闭胃管1~2d,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可考虑拔管。

2.3 营养支持因患者不能进食,机体处于负氮平衡,采用深静脉置管术,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TPN)。

完全胃肠外营养能抑制消化液分泌的同时,可为机体提供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电解质,对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护细胞功能有利,也可促使胃壁平滑肌细胞功能恢复。

护理应按医嘱准确补充水电解质,少量多次地输新鲜全血、血浆、白蛋白、脂肪乳等。

在治疗期间,要做好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防止导管脱出、阻塞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2.4 药物治疗与护理胃瘫病人残胃排空障碍的同时,吻合口常伴有充血水肿,应每日用高渗生理盐水洗胃2次,以减轻吻合口的水肿。

还可用吗丁啉、瑞复琳、中药大承气汤等胃动力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方法是先抽出胃液,再注入药物,夹管2h后开放。

本组病例还应用红霉素,红霉素具有胃动素激动样作用,采用红霉素加入5%葡萄糖液体中静滴。

大剂量的红霉素可诱发胃窦大幅度地闭腔性收缩,即胃窦强烈收缩使胃窦前后壁紧贴胃腔消失,从而加速了胃内容物的排空。

必要时还可肌注地塞米松,有利尿、减轻胃壁水肿及消炎效果。

本组经上述治疗10~16天后症状明显缓解,呕吐停止,患者自觉上腹部舒适,有饥饿感。

2.5 物理治疗针灸对术后胃瘫具有独特的疗效。

可选取曲池、内关、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10余个穴位。

根据病情虚实采用补泻手法,并配合电针予以一定强度的刺激。

针灸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

维生素B1或甲氧氯普胺、新斯的明等药物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2次/d,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6 饮食与体位指导患者拔除胃管后,应循序渐进,少量多餐,可给予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每次40~50ml,逐渐增量并给予易消化软食。

嘱进食时勿过快、过急、过量,以清淡、无刺激性和易消化饮食为主。

进食后30分钟内切忌平卧位,应取坐位或半卧位,利用重力原理使食物排入肠道。

术后早期可进行床上简单活动,病情平稳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

通过对胃瘫病人的积极治疗和护理,15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黄根梅,徐彩娟.腹部手术后胃瘫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53-754.
[2]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上、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3-7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