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景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生态景观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11级地理师范1班
xxx101117101xx
在进大学以前常常会很关注某所大学的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合理结合可以很好的体现大学的特色。在华东师范大学的闵行校区生活了三年,我希望通过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生活空间,所以我选了华师大这一自然——人文综合体进行研究。首先从景观的基本模式斑块—廊道—基质这样的模式来分析华师大的景观格局,然后对华师大闵行校区的景观管理、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它的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它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以及景观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做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下面将具体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空间布局。
一、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东侧为吴泾镇,东南端有东海学院嵌入,西起莲花南路(莲花南路以西为上海交通大学),东至虹梅南路,北临剑川路,南靠东川路,学校占地面积为1821.42亩。一条铁路线将校区分成南、北两块,本科生公寓及相应配套的生活设施布置在北块的生活区内,办公、教学、科研、体育活动场地等功能均布置在南块的校区内。此外,在虹梅南路以东,有占地249.99亩的研究生公寓和青年教师公寓。
在景观的设计上,闵行校区的空间组织特色表现为“一个中心两条轴”。
如图1所示,中心即以图文信息中心为主体建筑的核心区域,一轴为东川路主校门延伸至图文中心,另一轴为贯穿校区的绿色景观道,而建筑则作为环境的界面以群体组团的形态出现。中轴景观紧扣"中轴景观应大气而不失人
性化"这一理念,形成了主入口前广场--银杏林广场--叠水广场--亲水梦幻舞台--大草坪与两侧土丘--信息广场--图书馆,这一静一闹的过渡组合形成了跌宕起伏的空间系列。两侧土丘的种植高低错落,起伏有序,成为大草坪乃至整个中轴很好的背景。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华东师范大学的主体的景观格局是按照华师大教书育人的理念来设计的,总体上是一片叶子的形状有“十年树人,百年树木”的含义,与华师大的文化十分符合。贯穿在其中的道路四通八达,以人的行为规律为基础,将空间划分为各个单元,是真正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十分人性化。在生态上,图书馆、实验楼群、行政楼和四个教学楼沿着中心湖面展开,校园内部的河道体系结合自然绿地,成为校园内部的生态景观核心,每个建筑旁边都会有绿陪衬。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等功能网络;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在铁道南侧和教学区间设置了体育区及部分发展用地。这样既方便了学生活动,又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为使体育资源得到优化,把体育区分为东西2个片,并结合部分后勤、学生活动用房一并布置,使之成为学生生活、休闲空间。
图1.华师大闵行校区的一个中心两个轴
二、廊道分析
从全局看华师大的平面图,可以看到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廊道主要由三
部分组成,一是道路以及到路边上的绿化带,一是河流,即樱桃河,一是铁路。在中心区域整个道路系统整体上看来是一个叶子的形状,其轮廓是环形的机动车干道,这个环形干道将学校的功能核心区圈了出来;叶脉指从东川路一直延伸到实验组楼的纵轴,而叶子的脉络则是由贯穿在其中的漫步道形成,漫步道连接了各个院系的建筑组团,并与中心公共教学区练成一体,与此同时漫步道也分割了各个建筑团使其形成独立的斑块。校园的机动车干道形成一条环路,在各功能区之间穿行,使校园在整体便捷的同时,不穿越各系建筑组群的核心空间,曲折的道路线形使景观更为丰富。以此为骨架,通过枝状网状的组团道路延伸至各建筑群内部,形成完整通达的车行道体系,而这一级道路以步行和自行车优先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于是在校园中心区形成以步行为主的区域,在建筑群体间构建丰富的步行网络,以一系列的广场、街道、平台、绿化漫步道、步行桥等创造出与绿化水景紧密相融的的步行空间。在大的范围的绿化板块中,为方便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有保证大斑块原有的生态功能也设置了一些窄小的步道。外围的车行线围合中心步行区布置,不仅加强了中心景观以及建筑的整体性,提高了环境的质量,也使步行和车行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安全、通畅的校园交通流线。同时外围的车行干道宽18m,道路两侧为乔木,方便了各个院系的连接,减少了行人的干扰。结合河道的整合以及学生活动的需要,在沿河设置亲水滨河步道。如图2所示,仔细观察华师大的道路线又会发现其存在一个不同级别的环形道路,其中心为图书馆,用虚线标出来的较小的环形道路为一级属于漫步道路,用虚线标出来较大道路的为二级为机动车干道,用实线线标出来的为三级为城市交通道路。这三级道路又通过漫步道路或者机动车道相连接,实现了交通上的便捷,是空间的连通性增加。由植被形成的绿化带和河流属于生态廊道,机动车道与植被是正相关,设置植被带除可以过滤一定的污染物质还具有观赏作用,一定程度上这些植被带也连接了斑块状的植被区。华师大新校区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将水系弄成反“S”状,并在校园中心区域扩大为较大水面,除了有利于排洪外,还有利于保护廊道内水资源和野生生物的能力,廊道的宽度扩大,环境的一致性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更加具有景观作用。水体形成的廊道与校园的景观轴线相互穿插布置,界定了校园功能分区,丰富了校园内的景观层次,对校园内的生态环境的调节起了积极作用。铁路是基地上原有的廊道,建设校区时充分考虑到了铁路
的阻隔作用,将生活区和教学功能区以铁路为界划分开,并在铁路附近设置了一定的缓冲区。
图2.华师大的三级道路图
三、斑块分析
华师大的学校园作为一个相对隔离的特殊生态系统,景观元素较为丰富,根据校区的布局特点,将其划分为个五个斑块:绿地、中心湖、中心湖的岛、建筑物、体育场地。其中建筑物包括: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由于这些建筑物都是混凝土建筑,所以划分为同一种斑块。从平面图中观察可以知建筑物斑块是以图文信息中心、公共教学楼为中心,文、理公共教学楼分别布置在图文中心的东西两侧。行政中心位于校园南部,结合广场及绿化布置,在严肃中透出生气,院系教学区按文理区分,分别布置在绿色景观道的两侧,实验楼则比较靠近北方沿着第二级环路排布,从结构上看大致是沿“叶脉”轴对称。将这个轴延续就会发现生活区的宿舍楼,以及东西的体育场也是沿着这条呈现严格对称结构的,在设计上这种结构无疑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廊道板块提到穿过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