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手卫生原则与指征
![手卫生原则与指征](https://img.taocdn.com/s3/m/6360941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2.png)
手卫生的原则与手卫生指征
一、手卫生的基本原则:
1、洗手: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渍时,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以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2、卫生手消毒: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渍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
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4、手卫生指征:两前三后。
5、个人卫生要求: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不应戴人工指甲或涂抹指甲油。
6、手套的使用: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在需要戴手套时,戴手套前后仍需执行手卫生。
7、洗手方法:在流动水下充分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整个手掌、手背、手指、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然后彻底冲洗双手,并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以上原则旨在确保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卫生,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二、手卫生指征:
1.接触患者前。
2.接触患者后(包括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及摘手套后)。
3.无菌操作前。
4.体液暴露后(包括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医疗专业人员手卫生标准
![医疗专业人员手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47d1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9.png)
医疗专业人员手卫生标准手卫生是医疗专业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一项基本规范。
通过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手卫生的重要性手是人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也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
医疗专业人员的手接触患者和医疗设备时,可能会携带病原体,因此正确的手卫生能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
手卫生的基本原则1. 使用适量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充分湿润双手。
2. 按照正确的手部清洁步骤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包括手心、手背、指间、指关节、指甲缝等部位。
3. 每次洗手或手消毒的时间应不少于20秒。
4. 使用纸巾或专用干手器彻底干燥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5. 随时注意手的卫生,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后、使用洗手间后等重要时刻。
手卫生的操作规范1. 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或消毒手部。
2. 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等情况后,应立即洗手或消毒手部。
3. 当手脏、污染或明显有异味时,应立即洗手或消毒。
4. 在换药、处理伤口、给予注射、采血等操作过程中,必须洗手或消毒手部。
5. 在使用洗手间前后必须洗手或消毒手部。
手卫生的培训与监督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手卫生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和技能演练。
同时,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对违反手卫生标准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手卫生的改进与创新医疗机构应积极推广先进的手卫生技术和设备,如自动感应洗手液、智能手消毒器等,提高手卫生的便捷性和效果。
同时,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改进手卫生措施,提高手卫生标准的实施效果。
手卫生是医疗专业人员必须遵守的重要规范,通过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可以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疗机构应加强培训与监督,推广创新的手卫生技术,不断提高手卫生标准的落实效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最新版本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最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a7d8338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a.png)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最新版本在医院里,手卫生是重中之重。
医务人员的手,时刻与病人接触,责任重大。
对患者的关心,往往体现在细节上,手卫生便是最基本的细节之一。
1. 手卫生的基本原则1.1 洗手时机想象一下,一个医生刚为病人做完检查,手上可能沾了细菌、病毒。
此时,洗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处理任何医疗器械前后,都需要认真洗手。
简简单单的动作,却能拯救无数生命。
1.2 洗手方法说到洗手,方法也不能马虎。
先用清水湿润双手,接着挤出适量洗手液,揉搓20秒以上。
这个时间,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短了可洗不干净,长了又没必要。
指缝、指甲、手腕,都得照顾到,别让细菌有可乘之机。
洗完后,擦干也是个关键。
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绝对不能用肮脏的东西。
2. 手消毒的意义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不仅洗手,手消毒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步。
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效果非常好。
可是,选择时要注意,浓度不能太低,至少要在60%以上。
这才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2.2 使用手消毒液的步骤先把消毒液倒在手心,接着双手搓揉,直到液体完全干透。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0秒,稍微多一点也无妨,反正没坏处。
平时外出,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消毒,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2.3 注意事项要记住,手上如果沾了明显的脏东西,比如血液、体液,直接用水冲洗是第一步,消毒液是后话。
千万别图省事,直接用消毒液,这样不仅没用,还可能把细菌留在手上。
3. 特殊情况的处理3.1 面对传染病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手卫生显得更加重要。
比如说流感、肠道病毒,这时候更要小心谨慎。
患者频繁接触的地方,务必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2 照顾特殊人群在照顾婴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时,手卫生更是不能马虎。
细小的病菌,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
每一次接触,都要认真洗手,做好防护。
4. 提高手卫生意识培养手卫生意识是个长期的过程。
不光是医务人员,普通人也要加入进来。
医院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院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9fea5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a.png)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患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人员手卫生行为,确保医院环境的安全卫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药剂师等,以及其他从事医疗活动的相关人员。
三、手卫生基本原则1.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时刻保持手部清洁。
2. 手卫生应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医疗器械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前后等。
3. 手卫生应遵循简便、快捷、有效的原则,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四、手卫生设施与用品1. 我院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清洁剂、肥皂、干手纸或干手器等用品。
2. 手卫生设施应布局合理,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3. 手卫生用品应保持充足,定期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五、手卫生操作规范1.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医疗器械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前后等情况下,必须进行手卫生。
2. 洗手操作步骤:a. 用流动水湿润双手,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涂抹于掌心。
b.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c.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d.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e.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f.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
g. 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3. 手消毒操作步骤:a. 取适量手消毒剂涂抹于掌心。
b. 双手揉搓,确保手部皮肤充分湿润。
c. 消毒时间不少于30秒。
六、监督与培训1.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2. 医院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手卫生培训,提高自身手卫生依从性。
七、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手卫生制度的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手卫生制度的医务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处罚。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医院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院手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2cb8d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d.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手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
三、手卫生的定义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前后以及手部出现破损等情况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的洗手、手消毒等操作。
四、手卫生的基本原则1.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确保手部清洁、干燥。
2. 根据接触患者和物品的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手方法。
3. 手部出现破损、污染等情况时,及时进行手消毒。
4. 手卫生操作应简便、快捷,不影响诊疗工作。
五、手卫生的具体要求1. 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接触患者前,应先进行手卫生。
2. 接触不同患者之间,应重新进行手卫生。
3.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4. 处理污染物品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5. 手部出现破损、污染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手消毒。
6. 手卫生操作时,应使用流动水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规范要求进行揉搓。
7. 手消毒剂应选择适宜的种类,按照说明书使用。
六、手卫生的监督检查1. 医院设立手卫生监督检查小组,负责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对不按规定进行手卫生的医务人员,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理。
4. 对手卫生工作不力的科室,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制度及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制度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7c77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e.png)
01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进 行无菌操作时,应根据需 要佩戴合适的手套。
02
手套应定期更换,破损 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03
04
在使用手套过程中,应注 意避免手套接触污染物品 或环境,防止交叉污染。
摘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确保双手的清洁。
03 手卫生制度及规范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 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速干手消毒剂
应选用取得卫生部卫生许 可批件的产品,放置在医 务人员便于取用的位置。
干手设施
应提供干手纸巾或干手机 等干手设施,避免使用公 用毛巾擦手。
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定期的手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对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手卫生
执行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
开展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 依从性和正确率的调查与考核, 评价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
未来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手卫生监测的智能化,通过传感器等设
备实时监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提高管理效率。
02
手卫生用品绿色化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手卫生用品的绿色化发展,如使用环保型洗手液、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03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紧密结合
手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未来将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
能水平。
将手卫生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和奖惩挂钩, 提高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自觉
性。
04 手卫生操作规程
六步洗手法介绍
湿手
用水湿润双手。
取液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
六步搓洗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 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 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c01ca3b10661ed9ad51f338.png)
洗手,外科手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洗手的定义: 医务人员用肥皂和流动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 和暂住菌的过程。 洗手的目的: 遵循有效的手卫生学指导原则,以预防细菌、 病毒和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
洗手程序
使用肥皂液和清水洗手: a)保持衣服远离水槽和防止被水溅到。 b)尽可能少戴首饰,接触高危患者时不戴假指甲 或指甲套,剪短指甲。 c)充分洗手,使用严格的七步洗手程序至少l5秒, 手指和指尖充分涂满肥皂泡,用流动水冲洗手和手 腕。
外科手消毒: 1.应遵循的原则: a)洗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触患者前 2.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 3.接触体液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需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若符合上述 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或脱手套后, 仍须执行手卫生。
d)清洁纸巾擦干手或消毒小毛巾擦手,条件允许可 使用烘干机。 e)使用纸巾或毛巾裹住水龙头将其关闭,并丢弃纸 巾。 f)避免使用过热水洗手,以减少患皮肤炎的风险。 g)洗手液应置于清洁的容器中,容器应定期清洁, 不能萼呈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液器中。
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手消毒:
1.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诊疗之前。 2.离开隔离病房之前。 3.无菌操作之前。 4.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液以及被传染 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5.双手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 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
基本要求: 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手部有可见污染时,应洗手。 2.手部证实或怀疑被可能形成孢子的微生物污 染时,如艰难梭菌、炭疽杆菌,应洗手。 3.如厕之后,应洗手。 4.其他情况应首选卫生手消毒。
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规范
![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e2046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8.png)
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患者。
三、手卫生的基本原则1. 任何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在接触前均应进行手卫生。
2. 手卫生应遵循“洗手-消毒-再洗手”的原则。
3. 手卫生应按照手卫生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手部清洁、消毒彻底。
四、手卫生操作程序1. 洗手(1)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
(2)用洗手液或肥皂揉搓双手,特别注意手指、指甲、指缝、手掌等部位。
(3)用流动水冲洗双手,直至洗净泡沫。
(4)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
2. 消毒(1)在洗手后,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将手消毒剂均匀涂抹在双手上,揉搓至干燥。
3. 再洗手(1)在接触患者前,重复洗手操作。
(2)在接触不同患者或进行不同操作时,应重新进行手卫生。
五、特殊场合手卫生要求1. 进入隔离病房、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室等特殊场所,应按照规定进行手卫生。
2.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3. 接触患者后,接触公共物品、设施等,应先进行手卫生。
六、手卫生监督检查1.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对手卫生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应定期对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3. 对违反手卫生制度的行为,应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
七、附则1. 本规范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八、奖励与处罚1. 对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个人和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手卫生制度,造成医院感染的个人和科室,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通过实施本规范,提高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44895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44895](https://img.taocdn.com/s3/m/001827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8.png)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44895一、正确洗手正确洗手是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基本要求。
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先打湿双手,取适量肥皂涂抹在手心,双手搓揉,搓手心至手背、手指缝隙、手腕等部位,搓洗20秒以上,并注意清洗指甲缝隙和指尖,最后用流动清水冲洗并擦干。
二、定期洗手医务人员要定期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上厕所、打喷嚏、咳嗽等情况之后。
定期洗手有助于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细菌的繁殖,保障医务人员自身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三、佩戴手套在接触病患的时候,医务人员应佩戴手套,特别是在进行手术、接触血液和体液等情况下。
手套能够有效地隔离病原体,减少感染的风险。
使用手套后,应正确脱除手套,避免手部被病菌污染。
四、避免戒指和手表医务人员应避免佩戴戒指、手表等饰品,因为这些物品容易滋生细菌,并且阻碍洗手的彻底清洗。
如果需要佩戴,应选择易于清洗的材质,并在接触患者之前将其取下。
五、注意手部皮肤护理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容易因经常洗手而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皲裂的情况。
为了维持手部皮肤的健康,医务人员应注意手部皮肤的护理,可以使用滋润剂、保湿霜等进行保养。
六、教育和培训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可以使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的原则和方法,并且定期巩固学习成果。
七、加强监督和管理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手卫生制度,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进行监督和管理。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警告和纠正,确保手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医务人员自身和患者健康安全的关键。
只有通过规范的洗手步骤、正确佩戴手套、合理护理手部皮肤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安全。
因此,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手卫生,时刻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e80a1f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1.png)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一、术语和定义1、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3、外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二、5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1、接触患者前;2、行清洁(无菌)操作前;3、接触体液后;4、接触患者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需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
若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或脱手套后,仍须执行手卫生。
手套使用标准一、检查手套的使用指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应使用检查手套。
1、直接接触:接触血液、接触黏膜组织和破损皮肤;有潜在高传染性、高危险性的微生物;疫情或紧急情况;静脉注射;抽血;静脉导管拔管;妇科检查;非密闭式吸痰。
2、间接接触:倾倒呕吐物;处理(清洁)器械;处理废物;清理喷溅的体液。
二、无需使用手套的情况除接触隔离以外,不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环境,不需要使用手套。
1、直接接触:量血压;测体温和脉搏;;皮下和肌肉注射;给患者洗澡和穿衣;转运患者;医治眼睛和耳朵(无分泌物);无渗血的静脉导管操作。
2、间接接触:使用电话;书写医疗文书;发放口服药物;收发患者餐具;更换被服;放置无创呼吸机和氧气插管;移动患者使用的设备。
口罩的使用标准一、口罩分类1、外科口罩:符合YY0469,为无纺布或复合材料制成。
3层材料分别为,外层抗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并带有鼻夹,能阻止接触直径大于5微米的感染因子。
适用于有创操作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防护,以及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
2、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如N95防护口罩,能阻止吸入直径小于5微米的感染因子,如结合杆菌、天花病毒、SARS病毒和含有感染源的粉尘,如曲霉菌属等真菌孢子,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3篇)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00dc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b.png)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预防交叉感染,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规定医务人员需频繁、正确地洗手。
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时间和方式洗手,如在接触病人前后、接触感染性物品后、执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的体液后等都要洗手。
2. 要求医务人员使用合适的消毒洗手液或洗手剂。
消毒洗手液或洗手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依据产品说明正确使用。
3. 强调医务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洗手的正确方法包括湿润双手,涂抹适量肥皂或洗手剂,用指腹揉搓手部各个部位,特别是掌心、指缝和指甲缝等易藏污处,要注意洗手时间(一般不少于20秒),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4. 规定医务人员应使用合适的手套进行医疗操作。
手套的选择应符合标准,同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要求和手套的状况及时更换。
5. 强调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医务人员应保持整洁的衣着和服饰,保持体味清洁,不携带致病菌等。
6. 推广医务人员接种相应疫苗。
医务人员接种相应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7.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教。
医务人员应接受关于手卫生制度的培训和宣教,不断提升对手卫生的重视和操作水平。
通过以上手卫生制度的执行,可以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病原体的风险,从而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2)手卫生制度一、定义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是防止医院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法。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的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细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7ac3a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8.png)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1.按规定的程序洗手: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步骤洗手,确保洗手的彻底和有效。
一般的洗手步骤包括湿手、涂抹合适的洗手液、揉搓双手、清洗双手和干燥双手等。
2.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洗手液应选择具有良好杀菌效果、易于冲洗、对皮肤刺激小的产品。
注意要使用充足的洗手液,并注意按摩和揉搓双手,使洗手液与双手的表面和指缝充分接触。
3.洗手时间:一般情况下,医务人员应保持洗手时间在15-20秒,比较脏的情况下可以延长至30秒以上。
4.佩戴手套:当进行诊疗、手术等操作时,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手套,以防止双手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直接接触。
佩戴手套前,应先洗手并擦干双手,确保手部清洁。
使用后,应正确脱除手套,避免手部污染。
5.注意手部皮肤保护: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是最容易受到污染和伤害的部位之一,所以应定期修剪指甲、清洁手部表面的污物,并保持双手皮肤的湿润和健康。
6.擦干双手:洗手后应使用纸巾或烘干设备等方法将双手彻底擦干,避免残留水分成为病菌、病毒繁殖的温床。
7.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手消毒剂:在没有水和肥皂的情况下,或者当需要迅速清洁手部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来代替洗手。
8.避免污染: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处理污染物品等工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将双手接触在面部、衣物和其他未污染的物品上,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9.定期培训:为了使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手卫生的基本原则,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健康,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手卫生的认识和操作技巧。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基本原则对于预防医院感染、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应持续遵循这些原则,将手卫生作为常规的工作步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感染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医疗机构和管理部门的支持和监督,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培训,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手卫生条件。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解读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3caba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c.png)
正确步骤
1
润湿双手
将双手伸入水流中,润湿双手。
2
使用适量洗手液
取适量洗手液于手心。
3
彻底揉搓双手
掌心对掌心、掌心搓背、指缝互搓,切勿忽略手背、指尖和手腕。
4
彻底冲洗双手
用水充分冲洗双手,确保洗净残留的洗手液。
5
用纸巾或干手器擦干
用纸巾或干手器擦干双手。
常见误区
1 仅使用水洗手
水无法有效去除病原体,必须使用洗手液。
2 时间不足
只用几秒钟洗手是不够的,应按规范要求彻 底搓洗。
3 忽略手背和指缝
手背和指缝也是容易滋生病菌的区域,应特 别注意清洁。
4 忽略手腕
手腕也应包括在洗手范围内,以确保彻底洗 净。
培训与监督
培训医务人员手卫 生规范意识和实践能力。
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及时 纠正不符合规范的行为。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解读
本演示将解读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探讨其重要性、基本原则、正确步骤、 常见误区、培训与监督、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与改进。
重要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关键,可减少交叉感染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基本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基本原则包括使用适当的手卫生产品、正确的手卫生方法、规范的手卫生时机和适当的手卫 生设施。
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门诊设置洗手液
在门诊设立合适的位置供患者、访客和职员洗手。
医护人员必须实施
医护人员在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必须执行手卫生规范。
设备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和更换洗手设备,保证其功能正常。
效果评价与改进
通过定期评估手卫生执行情况、感染例数和病原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手卫 生规范并改进执行效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f580bbf12d2af90242e6c5.png)
手卫生设施
1.手卫生设施包括流动水、洗手液(皂液)、干手物品、速干手消毒剂等。速干手消毒剂应放置在方便医务人员拿取的位置。
2.重症监护病房宜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其他并非至少每间病室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3.干手物品首选干手纸。
4.洗手池应防喷溅,洗手池应与废液倾倒池分开。
3.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选择流动水+皂液洗手。
4.手部被手足口病等相关病毒,轮状病毒等对醇类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后,不应选择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
5.艰难梭菌芽孢能抵抗醇类消毒剂,手部接触可能受到艰难梭菌污染的表面后,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而非使用含醇类的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2.卫生手消毒揉搓方法可分为六步法、三步法。与六步法相比,三步法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可能更有效。
手卫生消毒参照“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其他管理要求
1.应开展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检测及手卫生用品消耗检测,并反馈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情况持续改进质量。
2.应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手卫生。
(1)在病室及公共场所放置速干手消毒剂并张贴手卫生宣传图(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方法),鼓励患者及家属、探视人员在手卫生时机内执行手卫生;
5.洗手池与治疗物品准备台面、清洁物品放置台面距离>1m。
6.重点部位应配备非手接触式水龙头。
7.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移植病房等医院感染高危病房的水龙头不宜选择电子水龙头。
8.选择手消毒剂、清洁用品时应考虑到产品的刺激性、香味及护肤效果。
9.如有条件,应保持洗手水温适宜。
注意事项
1.手卫生时最易忽视的地方为拇指、指尖及指缝,确保这些部位揉搓到位比强调所需时间、揉搓顺序更为重要。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篇)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66e5b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6.png)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的全部范围。
第三条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范、严谨、便捷、高效。
第四条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的内容包括手卫生设施的设置与维护、手卫生操作的规范、培训与考核、监督与责任追究等。
第五条科学手卫生管理是医务人员防范和控制感染传播的首要措施,医务人员必须将科学手卫生纳入日常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第六条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手卫生的法律法规,掌握手卫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技能,做到规范操作、无菌操作。
第七条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的组织领导,明确相应的职责和岗位责任。
第二章手卫生设施的设置与维护第八条医务人员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科室需求进行合理布置,同时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要求。
手卫生设施应包括洗手池、酒精消毒器等。
第九条医务人员手卫生设施的维护责任由医院负责,医院应确保手卫生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医务人员随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手卫生。
第十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手卫生设施时应遵守以下基本规定:(一)洗手池应保持干净整洁,周围应保持无卫生死角。
(二)使用酒精消毒剂时应注意稀释比例和使用方法,确保其消毒效果。
(三)使用纸巾擦拭手部时应使用卫生纸巾。
(四)酒精消毒器应定期检查、清洗,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医院应制定相应的检查和维护制度,对手卫生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手卫生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手卫生操作的规范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进行手卫生操作时应遵守以下基本规定:(一)洗手操作时应按照规定的手卫生程序进行。
手卫生程序包括:1. 洗手前脱去戒指、手表等饰品。
2. 调节水温适宜,湿润双手。
3. 涂抹适量肥皂,揉搓掌心。
4. 转移至手背、指间、指甲缝等部位。
5. 用清水从手背开始冲洗,继续冲洗手掌、指甲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一、术语与定义
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除去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二、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
(一)基本原则:
、手部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二)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可见污染物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代替洗手。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三)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外科手消毒。
三、5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需要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
若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或脱手套后,仍需执行手卫生。
四、手卫生促进策略
、确保手清洁剂、一次性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的充足供应。
、医务人员明确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和指证。
、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定期进行监测、反馈。
、鼓励患者、探视者和医务人员合作,共同促进医院手卫生。
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
•定义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除去手部皮肤
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二、设施
、流动水。
、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清洁剂:宜含有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
若为肥皂,应保持肥皂及皂盒的清洁与干燥。
、干手设施:提倡使用一次性纸巾,或用干手毛巾(一用一消毒,并保持干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三、洗手方法
.湿手:用流动水打湿双手。
.涂皂: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按照六步法洗手,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时间不得少于15 秒。
(见下图)
.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干手:用纸巾或干手毛巾干燥双手。
.关水:如为手接触式水龙头,应用避污纸或一次性干手纸巾关闭水龙头。
、护肤。
、整个过程应大于60秒。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定义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
部暂住菌的过程。
二、设施
、速干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速干手消毒剂宜含有护肤成分,无异味、无刺激性等,医务人员有良好的接受性。
、速干手消毒剂宜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
、应方便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点取用。
(二)方法
.取液:取2-3ml 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涂抹:涂抹双手,确保完全覆盖手部所有皮肤。
.揉搓:揉搓双手直至彻底干燥,揉搓方法与洗手的具体揉搓步骤相同。
揉搓时间至少15 秒。
、整个过程宜不少于30秒。
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一、定义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住菌和减少常驻菌的过程。
二、设施:
、洗手池应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防喷溅,池面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消毒。
、应为非手触式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数,间距应避免洗手时手臂相互接触。
、配备清洁剂,宜含有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
、清洁指甲用具指定容器存放,每日清洁、消毒。
、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指定容器存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
、外科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外科手消毒剂应采用非手触式出液器,宜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
、干手物品及其盛装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洗一灭菌。
三、外科手清洗、消毒方法
.洗手
(1)揉搓:取适量的清洗液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
清洁双手时,应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2)冲洗: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擦干:使用干手物品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消毒: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至少消毒二遍(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四、注意事项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洗手与手消毒双手相互揉搓要充分。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清洗液清洁双手。
手卫生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严格掌握手卫生指征,选择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用于洗手的肥皂或皂液应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定期清洁和消毒。
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弃去,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容器中。
使用固体肥皂时,应保持其干燥。
、外科手卫生洗手池应设置在手术间附近,大小适度,易于清洁,间隔适宜。
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等用具,应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每日清洁。
进行外科手消毒时,禁止指甲化妆、佩带假指甲及戒指等饰物。
手卫生岗位职责
1、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手卫生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医院“抓
服务、树形象”的重要契机,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
2、院感科负责手卫生各项活动的落实,开展经常性检查和定期
考核,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开展目标达标管理。
3、医教科、护理部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督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总务科负责按照要求配备、改造手卫生设施,主动巡查、维修手卫生设施,保证手卫生设施功能正常,维修及巡查记录完整;手卫生耗材配备充足,下送到位,每月进行科室领用情况统计。
负责工勤人员的加强培训和手卫生的落实。
、药剂科保障手消毒用品配备充足,下送到位,储存符合要求,每月进行科室领用情况统计,快速手消毒剂索证资料齐全。
、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所在科室的手卫生活动各项措施的落实,并开展督查、反馈与整改。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工作中认真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手卫生相关知识。
手卫生监测与通报制度
自查,每季度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的总结分析,对存在问题要及时反馈通报并整改。
2、院感科定期开展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手卫生操作考核,每季
度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口头和《院感防保通讯》反馈通报,并反馈到有关职能部门,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3、院感科每季度对手卫生设施的完好性及手消毒产品的存放等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必要时汇报分管领导。
4、院感科和临床重点部门按照要求开展手表面培训监测,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b)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对不符合要求的样本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
科室姓名得分监考人员考核日期
注:90分以上为合格/ 85-89分以上为基本合格/ 80分以下为不合格室姓名得分监考人员考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