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文本

合集下载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仙都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前言中部崛起战略犹如一把紧绷的弓箭,引领湖北成为中部区域发展的中心。

湖北“一带两圈”战略提出要把荆州打造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钢腰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南地区的经济纽带,长江中游枢纽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

古城垣保存完整。

荆州明代古城垣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它巍峨屹立在滔滔长江北岸,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古代城垣,被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也是在全国现存的古城中,素有水乡特色的古城。

它的砖城、土城、水城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自由式的布局形态,构成了既雄伟壮观又婉约秀美的古城风貌,充分展示了荆楚文化淳朴浪漫的特点和个性。

城内现有的历史遗址及文化景点众多;如三国公园、博物馆、开元观、铁女寺、玄妙观、关庙及球场街、三国文化街的形成、荆州宾馆的改造及国家级的科研基地荆州市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

可供挖掘的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荆州城市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文物古迹丰富,早在远古时代即是中华民族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心,三国文化中心;屈原、宋玉、孙叔敖、张居正等历史名人留下了众多的遗址可供挖掘.荆州的旅游资源既独特又深厚,然而由于历史久远,这些文化景点大多被埋在地下而难见游客,既使是尚存于地上的景点,也因其破损严重而难形成旅游景点。

可谓:地下的多,地上的少;传说文字多,实物景点少。

历史文化传承尚在挖掘之中。

景点古迹零散,规模不大,没有相应的项目而难以留住游客。

如现有古城在寅宾门和拱极门分别设有售票点,但各自为政,城上游线难以环通,且相距较远,彼此孤立。

旅游产业规模小,旅游功能不完善。

旅游品牌的宣传、开发与荆州的旅游资源严重不符。

阿特金斯惠州罗浮山名流庄园规划、设计、实施

阿特金斯惠州罗浮山名流庄园规划、设计、实施

本案文化主题开发模式
—— MODERN TAO TOURISM(养身-养心-养神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生模式)

开发的总原则:以道教文化为核心,兼顾禅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顺应世界旅游新时尚,以文化度假旅游 为龙头,实施整合式开发。 文化主题开发模式:以养身——养心——养神三为一体的“中国式养生”
覆盖率
3 非常道广 场* 葛洪文 化游乐 4 葛洪文化 体验园 5 仙歌道场* 20 静心苑 悟道养 生休闲 19 悟道斋 21 祈福园 各类项目建设用地 合 计 本分区用地* 合计
2241 179098
6822 33238 34640 33238 280214 723858
25938
450 3121 3611 3121 35791 36241
35
道风禅韵主题服务区
——产品组合
组团构成 产品组成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1 问道接待中心
27340
10557
旅游接 待服务
2 非常道广场
2241
-
18 生态停车场
26324
-
17 岭南风情主题街 商业游 憩度假 37 净心度假村
73890
39000
99512
21185
36
37
抱朴守质文化游览区
12
主题形象定位
悟道罗浮山,养生名流园
(罗浮仙境 名流庄园)
13
根据分析,基地的潜力市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细分市场

客群构成

富豪市场
高端客群
珠三角是聚集中国富豪最多的区域; 香港、台湾聚集了中国最顶级的富豪;


企业市场

中端客群

罗浮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罗浮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二00四年五月目录一、建设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区的目的意义 (1)二、罗浮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2)三、生态旅游景观资源与开发条件可行性分析 (11)四、森林生态旅游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5)五、森林生态旅游初步规划 (16)六、森林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估算 (20)七、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建设初步规划 (23)八、管理机构与人员构成 (25)九、投资概算 (26)十、效益估算 (27)一、建设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区的目的意义广东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位于广东东江之滨的博罗、增城、龙门三县接壤之处,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完整且面积较大的天然次生林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区内物种起源古老,成分复杂,种类繁多。

罗浮山也是驰名中外、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素有广东四大名山、“岭南第一山”之美称。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是在原罗浮山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建立之初的面积为2400hm2,2004年调整为9945.84hm2,即涵盖了原罗浮山林场经营的全部土地范围,并经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院核实全部为广东省生态公益林。

根据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图1)划分以及目前广东省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发展趋势,在罗浮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它可以加快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可缓解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生产开发的矛盾,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达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其二,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的需要。

广东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逐渐富裕了,为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大力挖掘资源潜力,开展生态旅游,无疑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和振兴林区经济的重要举措。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文本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文本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文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名胜资源,使其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特修编《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二条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是指导罗浮山风景区建设管理的依据,规划区内单位和个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条文为黑体字者为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

第四条规划依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建设部《关于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通知》(2003年)建设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2003年)《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2004年)《广东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惠州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实施方案》(惠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2004年)《惠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0年)》《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1994年)《广东省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999年)《博罗县长宁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年)《罗浮山会编》(清)宋广业撰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1、指导思想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前提下,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持续发展,永续利用,逐步将罗浮山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风景名胜区。

2、原则保护第一;保护、旅游和群众利益三结合;突出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持地方风格,充实科学知识内容。

第六条规划期限近期2004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二、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七条风景名胜区范围罗浮山风景名胜区范围由风景区直管范围、代管范围和外围保护控制范围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08.58平方公里。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二章 惠州市旅游资源评价 ........................................................................................ 11
1 旅游资源类型.............................................................................................................................13 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13
第一章 惠州市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5
1 惠州市旅游发展回顾...................................................................................................................7 2 惠州旅游在粤港澳的地位判断和竞争格局分析 .......................................................................7 3 惠州市旅游发展的 SWOT 分析..................................................................................................9 4 小结:惠州市旅游发展前景.......................................................................................................9

剑阁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

剑阁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

剑阁县城总体规划(2011—2020)规划文本剑阁县人民政府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年06月项目组编单位:剑阁县人民政府项目编制单位: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人员组成董事长:王建文(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院长:张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道路工程师)副院长:林兵(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师)周恒(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白仕利(高级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总规划师:刘亮晖(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国家特许注册规划师)总工程师:邓绍康(高级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院长助理:闵利兴(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项目编制人员一所所长:张晓阳(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一所副所长:文兴华(规划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文兴华规划设计:文兴华闵利兴吴永生(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杨文平(规划师)刘林英(规划师)马嵩(规划师)熊林(规划师)尹欣(规划师)王晟婕(规划师)代艳(助理规划师)袁琼(助理规划师)剑阁县城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及策略 (2)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一节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5)第二节县域产业发展 (5)第三节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7)第四节县域新农村建设 (10)第五节县域综合交通 (11)第六节县域基础设施 (12)第七节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8)第八节县域综合防灾 (20)第九节县域风景旅游与历史文化保护 (21)第十节县域环境保护 (22)第十一节县域资源、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 (25)第十二节区域协调 (26)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7)第一节“四区”划定 (27)第二节城乡统筹 (28)第五章县城区规划 (29)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规模 (29)第二节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30)第三节建筑高度与开发强度分区 (35)第四节绿地系统 (36)第五节总体城市设计 (37)第六节综合交通 (39)第七节基础设施 (43)第八节综合防灾 (50)第九节环境保护 (53)第十节地下空间 (55)第十一节五线控制 (56)第十二节空间发展时序 (57)第十三节近期建设规划 (58)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60)第七章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罗浮山旅游策划书3篇

罗浮山旅游策划书3篇

罗浮山旅游策划书3篇篇一罗浮山旅游策划书一、项目背景罗浮山位于广东惠州,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被誉为“岭南第一山”。

为了更好地推广罗浮山的旅游资源,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提高罗浮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 增加游客数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3. 推广罗浮山的道教文化和自然风光,提升其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

三、项目内容1. 道教文化体验:在罗浮山景区内建设道教文化博物馆,展示道教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传承。

同时,还可以在景区内设置道教文化表演,如道教音乐、道教舞蹈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道教文化。

2. 自然风光欣赏:罗浮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奇峰怪石、飞瀑流泉、云海日出等。

可以在景区内设置多个观景平台,让游客更好地欣赏自然风光。

3. 健康养生旅游:罗浮山是中国著名的养生胜地,可以在景区内建设温泉度假村、养生酒店等,提供养生度假服务。

同时,还可以举办各种养生讲座和活动,如瑜伽、太极、气功等,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养生的乐趣。

4. 特色美食体验:罗浮山的特色美食有酥醪菜、仙人菜、云雾茶等。

可以在景区内开设特色美食餐厅,让游客品尝到正宗的罗浮山美食。

5. 旅游纪念品开发:开发罗浮山特色旅游纪念品,如道教文化纪念品、自然风光纪念品等,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也能带回一些有意义的纪念品。

四、项目执行1. 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推出罗浮山旅游线路,提高罗浮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罗浮山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3. 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如道教文化节、自然风光摄影大赛、养生讲座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 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五、项目预算本项目预算总投资为万元,具体如下:1. 道教文化体验:万元2. 自然风光欣赏:万元3. 健康养生旅游:万元4. 特色美食体验:万元5. 旅游纪念品开发:万元6. 宣传推广:万元7. 其他费用:万元六、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可实现旅游收入万元,同时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惠州罗浮山项目市场调研报告

惠州罗浮山项目市场调研报告

第一章片区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 ................................ 2 一、罗浮山旅游配套分析 ..................................................................... .......................... 4 1. 宝田大酒店, .................................................................... ............................................... 4 2. 高尔夫球场, .................................................................... ............................................... 5 二、区域地产市场分析 ..................................................................... .............................. 6 1、宝田地产 ..................................................................... .................................................. 6 2、罗浮山度假中心 ..................................................................... ...................................... 8 3、度假村案例——逍遥宫木屋别墅 ..................................................................... . (9)三、片区旅游市场调查分析结论 ..................................................................... (11)第二章消费者调查分析 ..................................................................... .......................................... 11 一、消费者描述 ............................................................................................................. 11 1、酒店客户 ..................................................................... ................................................ 12 2、高尔夫客户 ..................................................................... ............................................ 13 3、地产客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仙海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仙海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将仙海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建设融入绵阳市的总体发展框架之中;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仙海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仙海旅游度假区生存发展之根本,是仙海旅游度假区建设达到高品质的基石。保护生态环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山青:仙海旅游度假区经过1996年以来的休养生息,已是绿树成荫,植被覆盖率高,植被种类丰富,鸟类成群,已成为候鸟的栖息地。
水秀:仙海为二级水质,可以直接饮用;由于山环水绕,仙海既有开阔的大水面可供游船驰骋,又有婉转小水湾,展现秀丽风采。
湾岛众多、湖岸线长:仙海湖面分割成3大半岛及46个小半岛,湖岸半岛穿插构成63个峡湾景观,岸线长达44.72公里,是同等规模湖泊的三倍。

(一)水上活动区:用于开展水上活动的仙海湖湖体;面积5.91平方公里。
(二)风景营造区(天龙岛):以自然风景保护、营造为主,以开展游览为目的的自然景观区域;面积1.44平方公里。
(三)湖滨度假区:个性俱乐部度假、假日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度假等高端度假功能为主的滨湖区域;面积1.53平方公里。
(四)主题别墅度假区:以别墅建设、特色酒店建设为主,以主题运动(高尔夫、马术、田园)为吸引物的度假区域,可采取分时度假、产权式度假等经营方式;面积6.04平方公里。
仙海湖:以生态保护为主,主要开展水上活动。
沿湖一线:以低密度、度假酒店为主的高端度假旅游开发。
沿湖二线:低密度开发,开发面积较大,安排有吸引力的旅游设施和活动,提升土地价值,进行中、高端度假旅游开发
沿湖三线:以旅游活动为主的中、低端娱乐休闲开发及景观房产开发。

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发展的要求,有效地指导景观资源的保护、协调各项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年01月01日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01月01日实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实施)。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7年01月01日实施)。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年实施)。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1993年实施)。

7.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1日实施)8.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实施)。

9. 《永泰县青云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及开发规划设想》(研究报告1996)。

10. 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实施)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01日实施)14. 青云山风景名胜区有关考察报告、规划论证意见等15.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为:落实资源保育,突出山水峡谷、瀑布及植被生物多样性特色,优化结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控制开发影响,提高服务水准,推动社会发展。

第四章分区、结构与布局第9条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划分为石廊峡谷景区、青龙峡谷景区、白马峡谷景区、九天峡谷景区、桫椤峡谷景区、白云岩景区和云山景区七个景区。

峡谷景区以山水峡谷、瀑布、植物景观为特色;白云岩景区以风物展示、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为特色;云山景区以天池、万亩草甸、古树名木、田园风光和民俗风貌为特色。

第10条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按职能分区,主要由风景名胜体系,游览服务体系,居民社会体系三个体系构成。

风景名胜体系,其中峡谷景区主要以峡谷为游览线索,云山景区以天池草原景观、田园风光、古树名木、山村民居景观等为主;白云岩景区以人文景观和中、远期开展探险,风土人情展示等活动为主;成为一个内容丰富、景观序列开合有度,游览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体系。

国家文物局关于东江湖等四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东江湖等四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东江湖等四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3.05.14•【文号】办保函[2013]404号•【施行日期】2013.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东江湖等四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意见(办保函〔2013〕40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你办《关于征求东江湖等4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函》(建办城函〔2013〕199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一、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30)(一)文本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中的“文化古迹专项规划”应修改为“文化遗产专项规划”。

(二)文本第三十条“文物古迹专项保护”第二款应说明景区内文物古迹资源的构成,补充文物古迹的价值评估和保存现状,并列出不可移动文物的位置、名称、保护情况清单。

相关说明书也应补充上述内容。

(三)需进一步明确有关文物修缮、分类保护、环境整治内容,以及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游客管理要求;注意与文物保护规划的衔接;文物保护区域的旅游设施等开发建设工程,要严格依法履行报批程序,切实保护好文物及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应以保护为主,景区的开发建设应以保持原住民生活的延续性为前提,切实保护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应结合生态景观保护,明确传统村落内新建筑的规模、高度、体量、色彩、形式等控制要求,不得随意改变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传统格局和空间尺度。

(五)说明书第48页“外围保护区保护规划”第5款中的《国家文物保护法》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六)补充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现状评估图、保护规划图等图纸。

二、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30)(一)鉴于该景区内文化遗产资源比较丰富,文本和说明书均应设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章节,将第二十二条“专项分类保护规划”和第二十三条“核心景区专项保护规划”中有关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新梳理,单独阐述,并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存现状和价值作出科学评估。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0001]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0001]
3、分层次目标 (1)自然遗产保护 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要求,做好地质地貌遗迹、原生生态系统、文物古迹和乡村田园的保护,保持 自然遗产的原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成为永久的世界性丹霞地貌科教研究基地和 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坛摶乡囂忏蒌鍥铃。 (2)风景资源利用 以资源保护为立足点,以提高资源利用品位和整合区域结 构优势为目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规划中期整个风景区恢复良好的生态,远期形 成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体系成熟、游赏网络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管理运作顺畅、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的国内顶级风景名胜区。蜡變黲癟報伥铉锚。
蚀余景观 蜡烛石、穿窿岩、观音石、双笋石、桃石、牛头岩、分水石、蘑菇石、凯旋门
10 / 161
地质珍迹 长老峰丹霞地貌、上白垩统丹霞组剖面、穿岩构造盆地、鹞婆寨向斜、崖壁 X 节理、 山块垂直节理、通天洞-百丈峡-锦石岩大节理带、朝石顶一线天大节理带等断裂构 造、层控节理、穿层节理、群象出山东西向断崖群、沉积透镜体、岩层冲刷构造、 锦江-浈江河流阶地、卸荷节理、软岩侵蚀洞穴群及悬空危岩、锦石岩水平洞穴群、 网格状风化、蜂窝状风化、剥落、侵蚀基岩河床、河谷串珠状壶穴群、凹岸侵蚀岩 洞、龟背状龟裂风化、巷谷与线谷、打锣岩含泥块砂岩及风化窝穴、崩塌洞穴、基 岩沟谷壶穴、韶石顶巷谷群、黄沙坑棋盘状断块山群、崖壁竖向平行沟槽、王山坑 串珠状-棋盘状壶穴群
开发利用强度以及功能结构、空间布局、游客容量等内容进行修改的,应当报原审
批机关批准;对其他内容进行修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备案。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第四条 规划期限 2011-2025 年。
近期:2011-2015 年
中期:2016-2020 年
远期:2021-2025 年
第五条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总文本•简本】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2008.07《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工作组组长保继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副组长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项目助理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成员保继刚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杨云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杨彦峰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丁绍莲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王永海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王利伟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李杰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周丹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代姗姗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何然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林敏慧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目录目录导言...................................................................... . (1)1 规划背景 ..................................................................... (3)2 规划理念 ..................................................................... (3)3 规划目标 ..................................................................... .................................................................. 4 第一章惠州市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 . (5)1 惠州市旅游发展回顾 ..................................................................... . (7)2 惠州旅游在粤港澳的地位判断和竞争格局分析 ..................................................................... .. 83 惠州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9)4 小结:惠州市旅游发展前景 ..................................................................... ................................ 10 第二章惠州市旅游资源评价 ..................................................................... . (11)1 旅游资源类型 ..................................................................... .. (13)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 13 第三章惠州市旅游业发展战略与目标 ..................................................................... .. (15)1 惠州市旅游发展战略 ..................................................................... .. (17)2 惠州市旅游发展目标体系 ..................................................................... .................................... 18 第四章惠州市旅游发展分区规划 ..................................................................... .. (23)1 布局依据与原则 ..................................................................... . (25)2 总体空间布局规划 ..................................................................... (25)3 区域合作布局 ..................................................................... .. (27)4 各县区发展规划要点 ..................................................................... ............................................ 27 第五章惠州市度假旅游发展规划 ..................................................................... . (35)1 度假旅游发展思路 ..................................................................... (37)2 产品体系 ..................................................................... . (37)3 配套政策及措施 ..................................................................... .................................................... 39 第六章惠州市会展/商务旅游发展规划 ..................................................................... .. 411 会议/商务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 ..................................................................... . (43)2 展览/商务旅游开发与规划 ..................................................................... .. (45)3 节庆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 ..................................................................... ............................ 46 第七章惠州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 .. (49)1 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 (51)2 文化旅游产品规划 ..................................................................... (52)3 文化旅游发展保障措施 ..................................................................... ........................................ 54 第八章惠州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与形象策划 (57)I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总文本简本(修编)1 惠州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促销 ..................................................................... . (59)2 惠州市旅游形象策划 ..................................................................... ............................................ 61 第九章惠州市旅游产品规划 ..................................................................... . (65)1 惠州市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 (67)2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67)3 旅游产品提升规划 ..................................................................... (67)第十章惠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 (75)1 惠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 (77)2 旅游核心产业发展规划 ..................................................................... . (77)3 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规划 ..................................................................... ........................................ 82 第十一章惠州市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 . (85)1 基础设施规划 ..................................................................... .. (87)2 旅游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规划 ..................................................................... . (89)3 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 . (89)4 旅游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 ........................................ 90 第十二章旅游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调控 ....................................................................911 旅游生态环境影响调控 ..................................................................... . (93)2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调控 ..................................................................... . (93)3 惠州市分区调控措施 ..................................................................... ............................................ 93 II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导言导言1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导言 1 规划背景《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9-2015)》目前在空间布局、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资源保护等方面都已经不能适应惠州旅游发展的形势。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2 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 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3 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4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7 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8 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17 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19 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21 第十三章消防规划……………………………………………………21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1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1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22 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23 第十九章附则 (25)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附图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规划设计总图风景游赏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777号提案答复的函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777号提案答复的函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777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20•【字号】惠府函〔2021〕124号•【施行日期】2021.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777号提案答复的函惠府函〔2021〕124号汪华侨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罗浮山北回归线经济走廊及我省北回归线经济带的提案》(提案第20210777号)收悉。

经综合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文化和旅游厅、农业农村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惠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罗浮山北回归线经济发展建设。

一、主要工作情况(一)积极筹建罗浮山北回归线经济走廊。

一是打造环罗浮山“三生”(生态、生命、生活高度相关产业)融合产业经济圈。

2020年,中共博罗县委办公室、博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发展规划(2020-2030年)》(博委办发〔2020〕3号)。

经济圈规划范围为罗浮山风景名胜区、长宁镇、横河镇、柏塘镇全域,以及福田镇、龙华镇、湖镇镇的点状区域。

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二是开展北回归线标志塔和科普园规划编制工作。

《博罗县杨村镇北回归线科普园规划》完成初步方案,正进行论证和完善。

项目拟选址博罗县杨村镇。

初步规划设想:打造一塔、一园、四馆。

一塔为北回归线标志塔;一园为科普主题公园,包括太阳广场、九大行星戏水区、时光轨迹、绿色隧道、星座区、古天文步道、古天文区、北回归线太阳馆、北回意象标线等九大展览区域;四馆为科普馆、中草药馆、红色文化纪念馆、傅罗古国文化馆。

(二)着力打造和发展罗浮山北回归线经济走廊特色经济。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稿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稿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课题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资料2017年7月14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重庆目录第一部分修编工作说明. (4)一、工作背景. (4)二、修编原则与思路. (4)三、修编依据. (5)四、主要内容. (6)五、工作过程. (8)第二部分《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说明. (10)第三部分《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正文. (11)1 城市总体规划. (11)1.1 总体规划 (11)1.2 城镇群规划 (13)1.3 城乡统筹规划 (13)1.4 多规合一 (13)2 分区规划. (14)3 详细规划. (15)3.1 控制性详细规划 (15)3.2 修建性详细规划 (16)4 风景区规划. (19)4.1 风景区规划大纲 (19)4.2 风景区总体规划 (19)4.3 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4.4 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1)5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1)6 城镇体系规划. (23)7 城市设计. (24)7.1 总体城市设计 (24)7.2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25)7.3 专项城市设计 (26)7.4 其它 (27)8 镇规划. (27)8.1 镇总体规划 (27)8.2 镇详细规划 (28)9 乡、村规划. (28)9.1 乡规划 (28)9.2 村庄规划 (29)1.5 村庄整治设计 (29)10 交通规划. (30)3.3 综合交通规划 (30)3.4 交通详细规划 (32)3.5 交通详细设计 (33)3.6 轨道交通规划 (35)3.7 交通专项规划 (42)3.8 交通改善规划 (44)3.9 交通影响评价 (44)3.10 交通量化分析 (45)11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6)4.5 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46)4.6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47)4.7 综合管线规划 (48)4.8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48)12 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及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49)7.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49)7.6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50)7.7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51)7.8 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52)7.9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保护整治规划 (54)13 其他类专项规划. (55)8.3 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 (55)8.4 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57)8.5 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59)8.6 生态环境景观类专项规划 (59)8.7 更新改造类专项规划 (60)14 规划选址与规划设计条件. (61)9.3 规划选址、选线. (61)9.4 规划设计条件. (64)15 信息技术服务. (66)15.1 信息咨询服务 (66)15.2 信息加工处理 (67)15.3 信息系统开发. (67)15.4 智慧“城市规划” (69)16 研究型规划. (69)16.1 研究型规划—总体层面 (69)16.2 研究型规划—实施层面 (70)16.3 研究型规划—工程层面 (71)17 规划咨询. (72)17.1 顾问咨询服务 (72)17.2 开发策划 (73)18 编制标书. (74)19 规划标底. (75)第一部分修编工作说明一、工作背景2001年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和下放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通知》(计价格[2001]1218号)中取消了1993年由建设部、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放开了规划设计市场。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稿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稿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课题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资料2017年7月14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重庆目录第一部分修编工作说明. (4)一、工作背景. (4)二、修编原则与思路. (4)三、修编依据. (5)四、主要内容. (6)五、工作过程. (8)第二部分《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说明. (10)第三部分《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正文. (11)1 城市总体规划. (11)1.1 总体规划 (11)1.2 城镇群规划 (13)1.3 城乡统筹规划 (13)1.4 多规合一 (13)2 分区规划. (14)3 详细规划. (15)3.1 控制性详细规划 (15)3.2 修建性详细规划 (16)4 风景区规划. (19)4.1 风景区规划大纲 (19)4.2 风景区总体规划 (19)4.3 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4.4 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1)5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1)6 城镇体系规划. (23)7 城市设计. (24)7.1 总体城市设计 (24)7.2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25)7.3 专项城市设计 (26)7.4 其它 (27)8 镇规划. (27)8.1 镇总体规划 (27)8.2 镇详细规划 (28)9 乡、村规划. (28)9.1 乡规划 (28)9.2 村庄规划 (29)1.5 村庄整治设计 (29)10 交通规划. (30)3.3 综合交通规划 (30)3.4 交通详细规划 (32)3.5 交通详细设计 (33)3.6 轨道交通规划 (35)3.7 交通专项规划 (42)3.8 交通改善规划 (44)3.9 交通影响评价 (44)3.10 交通量化分析 (45)11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6)4.5 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46)4.6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47)4.7 综合管线规划 (48)4.8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48)12 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及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49)7.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49)7.6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50)7.7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51)7.8 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52)7.9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保护整治规划 (54)13 其他类专项规划. (55)8.3 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 (55)8.4 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57)8.5 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59)8.6 生态环境景观类专项规划 (59)8.7 更新改造类专项规划 (60)14 规划选址与规划设计条件. (61)9.3 规划选址、选线. (61)9.4 规划设计条件. (64)15 信息技术服务. (66)15.1 信息咨询服务 (66)15.2 信息加工处理 (67)15.3 信息系统开发. (67)15.4 智慧“城市规划” (69)16 研究型规划. (69)16.1 研究型规划—总体层面 (69)16.2 研究型规划—实施层面 (70)16.3 研究型规划—工程层面 (71)17 规划咨询. (72)17.1 顾问咨询服务 (72)17.2 开发策划 (73)18 编制标书. (74)19 规划标底. (75)第一部分修编工作说明一、工作背景2001年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和下放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通知》(计价格[2001]1218号)中取消了1993年由建设部、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放开了规划设计市场。

罗浮山旅游策划书3篇

罗浮山旅游策划书3篇

罗浮山旅游策划书3篇篇一《罗浮山旅游策划书》一、前言罗浮山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被誉为“岭南第一山”。

这里山势雄伟壮丽,自然风光旖旎,文物众多,是一处集自然风光、道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为了更好地推动罗浮山旅游的发展,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制定本旅游策划书。

二、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以国内游客为主,同时吸引部分国际游客。

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罗浮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道教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3. 竞争态势:周边地区存在一些类似的旅游景点,竞争较为激烈。

因此,需要突出罗浮山的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旅游项目策划1. 自然风光游览:开发多条登山步道,让游客近距离欣赏罗浮山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

2. 道教文化体验:举办道教文化讲座、祈福法会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道教文化。

3. 休闲度假: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度假酒店和民宿,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度假产品。

4. 主题活动:举办罗浮山旅游文化节、山地马拉松等活动,提升罗浮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旅游线路设计1. 一日游线路:游客服务中心-冲虚古观-东江纵队纪念馆-飞云顶2. 两日游线路:第一天:游客服务中心-冲虚古观-东江纵队纪念馆第二天:酥醪观-华首古寺-飞云顶五、营销推广1. 网络营销: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2. 活动营销: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3. 合作营销:与周边旅游景点、酒店等合作,进行联合推广。

4. 口碑营销: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游客口口相传,提升罗浮山的美誉度。

六、旅游服务设施建设1. 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提供咨询、购物、餐饮等服务。

2. 交通设施:改善景区内的交通条件,增加停车场、观光车等。

3. 餐饮设施:增加特色餐饮场所,满足游客的需求。

4. 住宿设施:提升酒店和民宿的品质,提供更加舒适的住宿体验。

七、管理与保障措施1.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景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文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名胜资源,使其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特修编《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二条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是指导罗浮山风景区建设管理的依据,规划区内单位和个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条文为黑体字者为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

第四条规划依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 年)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建设部《关于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通知》(2003 年)建设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2003年)《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2004 年)《广东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惠州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实施方案》(惠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2004 年)《惠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0 年)》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1994 年)《广东省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999 年)《博罗县长宁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 年)《罗浮山会编》(清)宋广业撰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1、指导思想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前提下,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持续发展,永续利用,逐步将罗浮山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风景名胜区。

2、原则保护第一;保护、旅游和群众利益三结合;突出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持地方风格,充实科学知识内容。

第六条规划期限近期2004 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 年—2020年、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七条风景名胜区范围罗浮山风景名胜区范围由风景区直管范围、代管范围和外围保护控制范围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08.58 平方公里。

1、风景区直管、代管范围东起横湖路,西至罗浮山林场西边界,南起水果场——罗浮山林场南边界,北至下浪——酥醪——罗浮山林场北边界。

总面积214.82 平方公里。

由风景名胜区行政主管部门直管范围164 平方公里。

包括原罗浮山林场面积102.11 平方公里;酥醪、下浪、澜石三个行政村合计面积52.65 平方公里;水果场面积6.62 平方公里。

由风景名胜区行政主管部门代管范围50.29 平方公里。

其中:显岗水库水面面积12.80 平方公里,横河、湖镇、长宁三镇沿水库周边陆域面积约37.49 平方公里。

2、外围保护带范围为有效实施风景名胜区区域环境的保护和控制,促进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紧邻风景名胜区四周一定范围内,设置外围保护控制地带。

具体范围,东起横湖公路西边界,西至联和水库西边界,南起324 国道以北,北至横西道路以东,包括横河、湖镇、长宁、福田四镇和联和水库的部分地区,总面积93.76 平方公里。

外围保护带虽具有独立于风景名胜区的行政管辖权。

但由于外围保护带具有“亚风景区”特征,承担着协调保护风景资源利用的职能,其规划建设应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相协调,并接受风景名胜区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规划范围内用地权属一览表表1-6-1第八条风景名胜区性质罗浮山属综合景观类型,是岭南宗教名山。

以古观、洞天、奇峰、瀑泉、飞云为特色,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主,兼科普、科研及登山运动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风景资源评价结论第九条景观资源价值罗浮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风景审美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而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性价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在华南地区是少见的。

第十条景观空间特征罗浮山景观资源空间,具有独特的“天际一轴线,仙凡两重天”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的地域特征。

第十一条景观资源评价一)资源开发利用优势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珠三角区域东北部,在半径150 公里范围内主要城市有广州、东莞、惠州、深圳、香港、珠海、澳门、佛山等。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富裕地区,拥有人口2000 多万,具有广阔客源市场。

2、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可进入性强。

3、风景旅游资源优势十分明显①自然景源类型多、品位高、观赏价值高;②历史悠久,道、佛、儒三教共存一山,文化内涵深厚;③具有较高的科普、科教、科考、科研价值;④景点分布相对集中,规模容量大;⑤自然生态环境一流,是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生态旅游极好场所。

4、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景源定量与定性评价1、定量评价规划整理出110多处景点,其中,筛选出80 个景点参与评价,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进行分层逐项评价,评出一级景点21 处,二级景点27处,三级景点25 处,四级景点7 处。

未参评景点暂定为四级景点(详见总规说明书:景源评价)。

2、定性评价罗浮山风景资源定性评价可概括为五大特色:奇峰、古观、瀑布、飞云、洞天。

奇峰:山峰是罗浮山的脊梁,怪石是罗浮山上串串宝石;古观:道观寺庙、书院是罗浮山历史文化积淀。

瀑布:涧涧有瀑、处处流泉是罗浮山的韵侓;飞云:飞云、雨雾、云海是罗浮山的面纱;洞天:是罗浮山的幽谷,是宗教建筑选择的神仙洞府;四、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第十二条风景资源保护目标1、全面有效的保存、管理和展现罗浮山的文化资源,包括道、佛、儒三大文化,古建筑、石碑、石刻、古树名木等,延续罗浮山历史文脉,确保子孙后代真实完整的欣赏和体验罗浮山历史文化资源。

2、保护罗浮山的地形地貌(包括区内奇峰异石等),严禁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对已遭破坏的地区,尽最大可能修复到自然状态。

3、保护和保存罗浮山的森林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尤其要加强对罗浮山的基因资源和物种的保护,保证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进程的连续性,对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尽最大可能按自然状态修复。

4、保护罗浮山的自然水系(包括泉源、溪流和湖泊),改善自然水质,提高自然水体的洁净度、清澈度,最大限度的满足风景区的水源供给,严禁以任何形式的人类活动对自然水体的破坏,对已造成破坏的要限期修复。

尽最大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

5、保护和改善罗浮山的大气质量,控制各种噪声和光污染,减少直至消除对自然环境不协调的人类活动。

6、明确罗浮山风景区的边界,建立明显的界桩和标识,保证资源管理空间的确定性。

协调风景区与周边外围保护带的建设与管理,使其与风景区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相和谐第十三条资源合理利用的发展目标1、在满足上述保护目标的前提下,根据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和资源的价值与特征,开展适度的旅游活动,保证罗浮山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2、在确保风景名胜区资源不遭破坏的前提下,建立适当规模的旅游服务设施系统,满足游客的服务需要。

旅游服务的建设必须融于自然环境之中,为景区增景、添景,使其成为景区的新景点,杜绝一切有碍观瞻的建设活动。

3、建立罗浮山旅游信息监测系统,缓解游客空间和时序分布不平衡现象。

4、注重处理罗浮山风景名胜区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在充分有效保护风景区资源的前提下,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第十四条人口规模预测总人口规模:风景区的总人口包括外来游人、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

1、外来游人预测根据罗浮山的地形条件、景点特色、基础设施配置、生态环境以及游览方式组织等情况,运用面积法、线路法、生态容量法,计算游人容量。

游人容量预测结果一览表表3-14-12、服务人员预测服务职工包括直接服务人员和维护管理人员近期服务人员=1311×(1+4%)7+496×(1+6%)7=1725+746=2471(人)远期服务人员=1311×(1+6%)17+496×(1+2%)17=3530+695=4225(人)3、当地居民人口预测近期由于景区规划的实施对外来人口将会采取严格控制,但一些伴随景区开发的项目仍会吸引一些外来人口。

而户籍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呈稳定型,取自然增长率0.6%,机械增长率为0.8%。

则近期居民规模=8248×(1+0.6%)7+1544×(1+0.8%)7≈10233(人)远期随着居民点调控的实施,景区内的一些居民将被外置,户籍人口增加放缓;景区稳定运作,也使区内的岗位需求趋于稳定,因此外来人口变化不会太大。

取自然增长率为0.4%,机械增长率为0.3%。

则远期居民规模=8248×(1+0.4%)17+1544×(1+0.3%)17≈10452(人)4、总人口预测近期(2004—2010)3.37万人。

远期(2011—2020)4.17万人。

第十五条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做到:保护和维护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不变,提高和加强景区景点周边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人为建设应在景区合理的位置和占有适当的土地面积,尽可能地利用已有建筑物做适当改造,新建筑物风格应与景点旅游资源和谐一致。

并严格执行以下的规定。

(1)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应以自然为先,以人为本。

(2)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要考虑布局合理,又要考虑体量适宜。

3)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应通过各种手段做好景区的资源培育和保护工作(4)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段,局部轮换暂停接待游客,给予自然环境一段休养恢复期。

第十六条环境质量标准为了控制和降低风景名胜区内污染程度和范围,规划对景区内不同区域各项环境质量指标的要求如下:·大气环境质量全区执行GB3095—1996 中规定的一级大气标准。

但洞天景区内寺庙道观集中地区,景区主入口等公路沿路地段以及停车场等地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可吸入微粒等污染物指标个别时段内可以降至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景区内的河流、瀑布及水库应按照GB3838—2002 中第一类标准对地表水水质进行监督管理。

澜石河漂流河段和白莲湖可按照第三类标准执行。

对于酥醪景区、洞天景区的瀑布和显岗水库上游地域的库区水域要严格执行地面水环境一类标准以及饮用水标准。

·声环境质量洞天景区(寺庙、道观)酥醪景区和飞云顶景区的噪声级别应该低于或者等于GB3096—93 中规定的0 类标准要求执行,即昼间声级在50db,夜间在40db;澜石和下浪等居民点和接待区可按照同一规定中的1 类标准执行,即昼夜声级分别比0 类标准高5db。

景区入口处公路地段的瞬时噪声等级可降低到2 类标准执行。

·放射标准景区内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相关规定。

建筑使用材料应该依据《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65566-2001)严格选择。

五、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第十七条功能分区按照保护和利用的程度不同,将分区依次分为资源重点保护区、资源有限利用区、设施建设区、建设控制区和特殊保护区五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