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提高农村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与措施,以期待促进农村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改革的深入,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正在有序健康开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广大农村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真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往往注重备知识点,在备教法和分析学生现状方面所下的工夫不够课堂组织、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学生的学法,在教案上不能充分的体现;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力度不够。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讲了定义就讲定理公式,然后讲例题,最后评讲学生思考,练习的时间很少;教师很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不明确学生职责,不明确探究的方式方法、目的和方向。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不够。哪些学生学习有困难,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发现了问题不能及时、正确地予以点拨,有的教师不相信学生,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时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直接交给学生;教师教学没有特色意识,未能形成教学个性。一些教师不能够针对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形成可操作
的教学思路,对教材没有进行设计、加工、优化,未克服组织上的模式化;不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兴趣、个性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部分学生不能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再现学习过的概念、公式、定理,对一些关键词语的了解不透彻不知道有关概念、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不会把相关概念联系在一起进行系统掌握;学生数学学习个性差异大。学生认知方式、认知水平、思维策略、学习能力差别较大。数学学习成了部分优生的专利,数学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超低分的学生不断增多;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不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课本习题毫不在意,整节课无所事事。一些学生对问题缺乏积极思考,不动脑筋,教师在讲解时,他们漫不经心,只为求到一个答案,不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学生作业负担较重。大部分学校用题海战术组织学生对付中考,把学生推入重复做题中去,消磨了他们的精力、锐气和创造能力,使一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学生压力大,厌学情绪是免不了的,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的理解和把握题意的能力不强,推理和叙述能力差,即使学生找到了解题的途径,但也很难有序、严密地解答,叙述混乱。学生自学能力差,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找不到问题的重点,不懂得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有关问题,不会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自觉学习能力较低。
二、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措施
(一)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例课,必须到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果,要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养成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学生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并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完全养成好的自学习惯,要培养学生计划学习的习惯,可以制订具体的课程学习计划,某一课要怎么学,怎么预习,需要预习多长时间,重点学习什么等。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习的控制性,而且可以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制订学习计划,既要做到切实可行,又要努力按时完成计划每天、每周的计划都能及时完成这样把每一次的自学过程都做好,慢慢地养成一个好的自学习惯,也就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学能力。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地努力,始终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些学生讨厌学习数学,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死背公式定理,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经常给予学生激励和帮助。在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兴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思维质量的训练,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尽可能考虑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培养学生倒过来想问题的习惯,考虑与已知条件相反条件下的状况,构思事物反作用的结果,从而开拓思路,找出解题途径,逆向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