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 课程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学院:商学院班级:会计(2)班姓名:邹羊君学号:1013300034论文摘要:随着列强入侵,人民意识觉醒,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旧时人民运动的最高峰。洋务运动开始了自强求富的积极努力,戊戌变法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主张。但三场运动最终都失败了,其中的愿因值得我们去探索、思考,当然这三场运动也有教训,有成功。
关键词:中国早期探索原因
写此篇关于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注意想突出为什么众多先辈倾力于中国出路的探索,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但最终都失败,无法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寻的一条光明的出路。要知,之所以早期探索都不成功,绝对不是众多先辈无能、学识不够渊博、见识不够深广之故。他们都是乱世中的英雄,其中有才能者多多也。虽无法取得最终成功,但都为中国的出路探索出过一份力,流下了许多汗与血,也取得了一番小成就,推动了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那么致使他们都失败的原因又深藏何处呢?下文就以此为中心进行论述,另外还谈谈众多运动发生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可以让大家重新去了解一下当时有哪些先辈为了中国的出路进行了哪些探索,组织了何种运动,而最后又得到了什么收获和结局,引导读者去深层思考,发掘他们进行的探索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既然之前的探索都失败了,那么真正正确、光明的出路又在何方,人们又该怎么做才能找到出路,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使我们明白作为历史人物作为的对与错,辨别是非,一步步引导我们去思考结局的必然性,让我们以历史为鉴,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为日后探索祖国的出路积累经验。
在这一早期探索时段中,有农民阶段、封建阶段,资产知识分子先后进行过不懈的探索,用他们的智慧和血汗与社会不平做强烈的反抗,努力寻找中国的出路,也留下了一番作为。
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间,本来已深受封建制度压迫的广大中国农民更是由于清政府变本加厉地征收赋税,而被身上的负担压弯了腰,生活无以为计,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中。鸦片贸易泛滥加剧,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现象,农民肩上的负担更重了,再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粮食收成甚少,哪拿得出粮物来缴赋税。不断加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了。
太平军一路勇猛杀敌、所向无敌,太平天国得到迅猛的发展,全盛
时占领的中国的半壁江山。但物极必反,自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最后起义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何以失败?这首先要谈到此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农民出身的洪秀全。洪秀全本是一介草民,只因在一次赴役途中误时,知走下必死路一条,被迫带领众人起义。其中当然要他本人具备过人的胆识与谋略,是时势造英雄的产物。他开始就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和组织群众。而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继续以宗教来引领农民起义运动,不仅误导斗争,而且会给农民战争带来深远的危害。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的指导思想就已经偏移正轨。后续的起义运动又如何能走上成功之路呢?而且洪秀全在运动后期保守和迷信思想越来越严重,竟以为“天生真主命,不用定而定天下一统”,梦想以虚幻的力量代替农民起义者自身的努力①,领导者的领导思想已误,此次起义运动成功的先机就已失掉了一大半,没有正确的领导,任何运动想成功都非常难。
领导者洪秀全本身就普普通通的农民,而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场农民起义运动。毕竟农业阶段不是新生的生产力,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又如何能为此次运动提出正确完整的政治纲领与社会改革方案。且后期领导集团腐败滋生,领导者贪图享乐,相互猜疑,再无法维持集团的团结。
这里还要谈谈起义运动过程中颁布的两篇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前者旨在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追求绝对平均,要求人人平等、处处平均,这虽是先进的主张,但根本不符合社会前进的趋势,只是在当时一时迎合了农民求地心切心理,不可能长久存在而《资政新篇》是最先进资本主义的方案,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无法实施,更没有提出进步主张。
当然,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讲,如:中外反动势力的结合,对外来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等。
起义运动是失败了,但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段,强烈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加速清王朝的衰败,达到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不仅在国内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引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清政府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也意识到自身的统治危机。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对内镇压起义,对外抵制外来资本主义侵略,一部分封建官员主张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建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就这样洋务运动发展起来。
洋务运动一开始就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坚持“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洋务派大量兴办近代企业,发展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些虽都在清政府的控制之下发展起来的,但在当时仍取得很大的突破,促进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西方先进思想、知识的传播。
至最后洋务运动还是以破产告终,这与其手段和目的的矛盾密切相关。洋务运动学习和利用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但却不学习其先进的国家管理制度,仍以封建制度来统治国家,支配运动发展,可以说是洋务运动自身的封建性,窒息着洋务运动的生机。
洋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在管理仍是封建衙门式的,很大程度由官员控制,这就不可避免在管理上具有严重的腐腐朽性。费维恺指出:“在初步有所成就以后,这些企业最终都在传统惯例、官场动机和官方勒索的压力下被弄垮了。”自强运动到后期已不如前期迅速、明显缓慢下来,而官僚们只关心自己是否有利可图,这也决定了它失败的必然命运。
同时,洋务运动竟然企图依赖外国求自强。而外国资本主义却不断干扰洋务运动的发展,它们不可能希望看到中国强大起来,自然多方加以阻扰。种种因素加起来决定了此次运动的必然失败。
接下来,历史来到了百日维新运动。此时,新的民族觉醒抬头,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酝酿着新的一场政治运动——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派极力上书年轻无实权的光绪帝,想通过光绪帝利用权力推行他们的变法。在另一方面,维新派又惧怕群众,企图只依赖皇帝的权力实施变法而完全脱离群众。试想,脱离群众的运动,等于在空中悬浮无着地点,仅依赖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又怎能取得变法的成功?再者,背后还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此时的维新变法正是处在两面受挤的窘迫局面,在没有第三方面力量帮助的情况下,维新运动正走向死胡同。
维新派虽说要改革、变法,却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还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乞求列强的支持,自然只能以失败收场,只昙花一现地维持了短短的103天。
但不可否认,戊戌维新变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是一场思想启蒙和救亡的爱国运动。正如邵循正所说:“它作为一个救亡运动,是和广大人民通声气的;作为一个思想文化革新的运动,它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作为一场阶级斗争,它以自身的失败和流血揭露了腐朽透顶的封建统治的顽固和暴戾。”
综上所述,三场政治运动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与外界环境的阻扰而导致失败,同时也让我们明白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