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校园节点分析(6)
十字路口小广场 该小广场位于近春路与清华路的十字路口 ,设置有座椅,还有雕塑,形成一个小型 的半围和休憩场所,为人们提供一个遮荫 休息,下棋健身的小场所。
清华大学校园地标分析(1)
清华大礼堂 位于清华大学中部,与二校门隔大草坪相望,由美国落成 ,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一起构成清华早期的“四大 建筑” 。大礼堂融合希腊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又因为其 位于清华大学中心位置,成为清华大学最具代表型的地标 之一。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园林13-5班
组员:刘阳 130314521 刘莉丽 130314520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历史

清华大学原名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 清华学堂开学。1912年5月1日,学校改名为 清华学校。1914年10月,清华学校有了第一 个校园规划,设计师是美国建筑师 Henry.K.Murphy(即大礼堂、老馆东部、西 操体育馆和科学馆的建筑设计师)。1916年 一院大楼向东扩建,基本形成现今的清华学 堂;1916-1919新建图书馆(现老馆东馆)、 前体育馆(西体)、科学馆;1917-1920建大 礼堂,后四者被誉为清华“四大建筑”。
清华大学道路要素分析
这张图展示了清华大学的主要交通干道,道路的整体主 要呈现十字型,进而相互联系形成井字形网格交通。其 中以学堂路为中轴线将校园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区以 主楼为中心,西区以大礼堂为中心进行规划。东西方向 则以至善路和清华路为主与近春路和明德路违和形成主 要的教学科研区。 尽管地大远离城市中心给清华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同 时也带来许多弊端。市城市规划部门要求城市规划道路 横穿校园。尽管规划力图使道路系统系列化,环网化, 不断加宽道路宽度,控制红线,设置步行区,规划停车 场,但是由于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数量的不断增长 并难以控制,造成校园交通拥挤混乱。 学生宿舍主要集中在紫荆公寓,科学的分配学生人群居 住点,就近集中服务点。力求使各部分住,学,吃,用 ,运动,能相对集中并减小相对半径,减少自行车流量 。
同期建成校长住宅甲所(现改为旅馆)、副校长住宅乙所、中国教员住宅区南院 (现照澜院)、西院、工艺实习场所工艺馆(现土木馆)。1930年成立清华大学 建筑委员会,同年十二月制定出清华第二个校园规划。该规划由天津基泰设计事 务所承担,杨廷宝先生(老馆西部和中部的设计师)主持规划和重要单体建筑设 计。
清华大学初期规划图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概况

学校规划发展形成的十字 主干道路和早期建筑、河 流、山丘等为学校的主要 功能区(教学科研区)提 供了自然的边界,历来清 华大学的校园中心只有一 个大礼堂区,60年代又建 成了另一个主楼区,校园 规划以此俩点为拐点形成 俩个连续的L型,连成一 片的教学科研区。主楼以 西教学科研区(含图书馆 区),主楼以南为规划建 设中的“新教学科研区” 这样形成了八个空间,俩 个中心点。
清华大学校园节点分析(5)
水木清华 位于熙春路和某一园路的交接处,是北京清华 园中最著名的景点,位于清华大学工字厅的北 侧。清华园的名字即来源于此,被称作清华园 “园中之园”水木清华的主体景观是工字厅后 面的一个荷塘,荷塘之畔垂杨山水之中掩映着 一幢秀雅的古建筑,常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 比。荷塘南侧的古建本为工字厅的后厦,为“ 水木清华”的正廊。由于其优美的景色,古朴 的建筑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生公寓道路交通图
该图表现的是学生公寓处的道路交通情 况尽可能的将学生住宿生活集中安排在 校园的东北部,并且集中分布食堂,有 桃李园餐厅,紫荆园餐厅,温馨园餐厅 等。并且满足了学生体育运动的需求, 有东大操场,游泳馆等。使学生尽可能 缩小其活动范围,减少自行车的数量。
清华大学校园边界分析
边界是把城市与其临近的地区加以区分,把城区加
以围和的结果,它限定了城市的范围,边界与领域 性不可分,只有有领域就有边界的存在。边界是线 性要素是城市,地区,邻里的分界线。一些人为和 自然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边界线,清华大学的边界主 要以道路和围墙为主。东部以及北部主要是以荷清 路为边界,东南是双清路,南部是成府路,西南是 清华南路,而西部是中关村北大街。但是由于活动 范围的限制,人们的边界意识并不明确。以学生为 例,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教学区,体育场, 食堂和宿舍区,所以对校园的边界意识很模糊。但 是外来人员对清华校园的边界确实比较清楚的,因 为只有通过门才能进去校园内。这样能满足校内人 员安全的心理需要。
清华大学校园节点分析(1)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学西区的中心,独特的建 筑风格以及前面的大草坪使这里 成为了备受欢迎的地方。不仅游 人旅客喜欢聚集在此观赏游憩, 许多清华毕业生也常于此与母校 进行合影留念
清华大学校园节点分析(2)
近春园 近春园荷塘是清华园两湖一河之一,朱自清教 授的《荷塘月色》指的就是这里。核心景观是 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此岛在西北侧通 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岛东南侧另有 一短桥“莲桥”。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 映,建有“荷塘月色亭”、纪念吴晗先生的“ 晗亭”与吴晗先生雕像,并有近春园遗址纪念 石碑。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临漪榭”,是 仿原有同名建筑旧制修复,按清宫法式,歇山 起脊,金线苏彩,也是近春园内唯一象征性的 遗址修复。 近春园位于近春 路以及清华路的 交接路口,加之 其深厚的历史文 化内涵和优美的 风景,是游人, 市民休憩娱乐的 必选之地
清华大学校园地标分析(4)
清华学堂 在清华大学二校门北面的大草坪东边,矗立着 一座式样别致的二层楼房。这座楼为德国古典 风格,青砖红瓦,坡顶陡起,这就是清华校园 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大楼。在清 华建校初期兴建的第一批校舍中,清华学堂大 楼被称为“一院”或“一院大楼。 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别致的建筑风格,成为清 华大学的代表之一。
清华大学的区域分析
城市的物质环境要丰富多样,又不显杂乱,要考虑社会人 文因素即已形成的物质环境特色,因势利导地集中具有相 似性的要素。城市要有 "质感 "即自身特色。 清华大学的建筑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根据其建筑特点以及 所展现的文化氛围,可以将其分俩个主要区域,即以学堂 路为轴线的东西两区。西区(红色区域部分)是早期建筑 区域,十一大礼堂为中心,主要有工字厅,清华学堂,近 春园等等,其建筑风格历史以及规划方式使整个区域具有 浓重的古典风格,端庄典雅,大气磅礴。东区(蓝色和绿 色部分)则是以主楼为中心后期修建改造,有鲜明的现代 特色。 按照区域的功能性,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教学科研区( 红色和绿色部分),主要是学生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地 区。生活服务区(蓝色部分),包含了住宿,食堂,休闲 娱乐以及运动场所等服务设施。科技园区(黄色部分), 主要是以清华科技园为中心形成了区域性高科技研发地区 。
设计师是美国建筑师 Henry.K.Murphy (即 大礼堂、老馆东部、 西操体育馆和科学馆 的建筑设计师)。该 规划的东半部分保留 下了下来,由此可以 看出,当时清华大学 的校园规划早期是由 大礼堂为中心而进行 规 划 的
清华大学初期规划图(2)
由于学校改制,1928年大 学评议会决定对校园建设 另作规划。1930年成立清 华大学建筑委员会,同年 十二月制定出清华第二个 校园规划。该规划由天津 基泰设计事务所承担,杨 廷宝先生(老馆西部和中 部的设计师)主持规划和 重要单体建筑设计。形成 了清华大学西区校园规划 的模型。
清华大学校园地标分析(3)
清华大学二校门 清华大学二校门,位于清华主干道之一的清华路,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清华大学 的象征。 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 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二校门为清华大学最早的主校门 ,始建于1909年。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今日的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 为“二校门”。春夏秋冬,年年岁岁,时光荏苒,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 学的历 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 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文化大革命”中,二校门曾被摧毁,后恢复重建 。
清华大学节点分析(3)
理科楼前小剧场 位于至善路和近春路的交接路口 ,理科楼北侧的一个下沉空间, 形成了一个小型露天剧场。剧场 周围还设有花廊,休息座椅,是 进行户外活动,休憩娱乐的场所 。
清华大学校园节点分析(4)
牡丹园 牡丹园位于近春路和一校园道路的 交接路口处,是一个小型的花卉专 类园。春夏时节牡பைடு நூலகம்芍药相继开放 ,十分美丽壮观,花园之间小路幽 径,采用白色铁艺,与雍容华贵的 牡丹相互映衬,吸引了众多游客欣 赏摄影。
清华大学校园地标分析(2)
天文台:天文台的前身是建成于1931年夏的国立清华 大学气象台。在过去激荡的百年中,清华的命运与祖 国的命运紧紧相连,而这座曾经的气象台也在白昼交 替、春去秋回中见证了清华的发展、困阻、屈辱以及 振兴。它如同一个白色的巨人,坚挺地站在那里,历 经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沉默、坚忍,又充满了耐人 回味的故事。从姓“气”到姓“天”的改变,体现的 不仅是一个或几个学科走过的道路,更体现了清华人 的“气”魄,与他们对人定胜“天”的信仰。 天文台因为其超出周围建筑的 标高,独特的外形,以及所蕴 含的深刻含义,成为清华大学 典型的地标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