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及其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朱自清散文的题材内容
A、朱自清散文题材内容大抵可分为三类:
1、写景抒情的散文:构思精密,结构精巧,文学优 美,脍炙人口。如《桨声灯影里的秦准河》、《荷塘月色 》、《绿》。 2、写人叙事的散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深切感 人。如《背影》、《给亡妇》、《儿女》等。 3、记叙性论性散文:取材于现实生活,立场、观点 正确、讽刺尖锐。如《执政府大屠杀记》、《生命的价格 —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航船中的文明 》等。 其中审美价值最高的是第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
• 其次,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去描 写景物的形状、色彩、数量、气味等,以及 它们的运动变化。这样,就把景物刻画得非 常细腻。 • 再次,在描写中,修辞的运用表现作者高超 的修辞技巧。在四五自然段仅378个字,比喻 11处,拟人3处,通感3处,及排比、夸张等 修辞手法,运用得巧妙自然。把荷塘月色描 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 境之感。
一、善感 朱自清是一个感性十分敏锐又能潜心 沉思的人。敏感的天性,时常给他带来生 命异常脆弱的心理感受,从而陷入低徊中。 善感使得朱自清的内心世界异常丰富也难 以平静,经常陷入深深的哀感中难以自禁。 抒写自我所受的心灵伤害,表达自己的低 徊情绪,朱自清的一类作品显示了‚五四‛ 青春文学的心理特质。
2、浅白、累赘
黑暗重复罗在我面前,我们看见傍岸的 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 的灯光。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 善上岸了:我们心里面充满幻灭的情思。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3、好用女性意象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塘月色》 我舍不得Fra Baidu bibliotek,我怎么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 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 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 此叫你“女儿绿”好吗?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成员,中国第一个诗刊《诗》 的编者之一,同时又与人合办总社。其思想发展大 致分为三个阶段: 1、昂奋而苦闷(1898—1927) 2、躲进书斋(1927—1945) 3、丢掉幻想,放弃中立(1945—1948)。 散文创作开始于1923年。有散文集《 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 《你我》、《游杂记》、《伦敦杂记》、 《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抗日战胜利后,积极支持昆明学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7月, 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 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 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 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8 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 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 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毛泽东曾称 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 ‘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荷塘月色》艺术特色:
1、结构缜密细致,和谐匀称。 2、写景抒情紧密结合,情景交融。 3、善于用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通感用眼、耳、口鼻、舌等器官 谐调起来对审美对象产生和心灵感 觉。朱自清将通感称之为诗人的触 觉,凭着这一点就可以发现美和诗 意)等艺术手法,细腻生动,立体 化地描摹自然景物。 4、语言清新、自然、明净、优美。
1、委婉细腻 2、诗情画意 3、真挚与清幽 4、精巧构思 总之,朱自清散文,感情浓烈真挚,贮满诗意, 往往以口语中担炼文学语言,文学或相互自然或浓 丽优美;不少写学抒情散文情景交融,创造了富有 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作品的结构来谨缜密,其散 文的“漂亮缜密”著称于当时。这一切朱自清的散 文有清新,委婉,细腻,隽永的艺术风格。
《背影》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1、结构凝炼精美。 首先表现在作者以“背影” 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并 以“背影”作为构思是和 色篇墨处; 其次还表现在行文做到了疏 密有间,简略得当,有重 有实。 2、用白描叙事的手法来朴 素地抒情,又用悔恨反衬 思念,抒情真切,自然, 深厚而又不空乏。
五、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1、委婉细腻
“于每事每物,达到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 论锱铢(锱铢:重量单位。1两﹦24铢,1铢﹦6锱)之 别,淄渑(淄渑:淄水渑水,据说这两条河味道不 同,但合在一起就辨不出来,只有齐国易牙可以 辨别)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 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特的 秘密。” ——朱自清
• 结尾“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 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生息也 没有,妻子已睡熟好久了”的描写,与开 头呼应,“淡淡”收尾,却给人言尽而意 未尽的感觉,引发读者“淡淡”的遐思。
三、用词之美
• 一是声韵美。在《荷塘月色》中,共用叠 词“日日”、“渐渐”、等叠词25个,使 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 、“仿佛”、“斑驳”、等双声叠韵词的 运用也增加了文章的声韵美。
二、意境之美
• 文章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笔锋一转,通 过一系列景物描写,给文章定下了“淡淡”的基调。 • 作者对“出门”之后所见所闻的描写,更是紧扣“淡 淡”二字。选取“小煤屑路”、“曲曲折折的荷塘”、“ 寂寞的”夜晚,背手独行到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 ,羞涩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闪电般颤动的花叶、脉脉的 流水、如水的月光,淡淡的云、斑驳稀疏的黑影、高高低 低的树、隐隐约约的山,没精打采的路灯及蝉声、蛙声的 反衬,把整个荷塘月色写得极其恬静淡雅。这样,通过对 荷塘月色的描写,既写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又透露出自己 淡淡的、难以排遣的哀愁。
朱自清散文赏析
一、生平与创作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 毕,号秋实,字佩弦,扬州人。现 代著名诗人,散文大家,学者,民 主战士,有作27种,包括诗歌,散 文,文艺批评,学术著作等。 朱自清出身于官僚家庭,幼年 从东河搬出扬州,自称扬州人士。 品学兼优。1916年后入北大预科, 在北大哲学系学习,次年父亲包办 婚姻,女子叫武钟谊。夫人早死而 作《给亡妇》,文情并茂。
——《绿》
4、不合实际
一眼望去,叔叔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 天,颇像荒郊野渡的光景。.......;天是蓝的可爱, 仿佛一汪水似的. _____<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 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 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 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 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 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 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返 回
3、真挚与清幽
有别于周作人冲淡平各,有别于冰心的率 真纯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抑,有别于俞平伯 的缠绵绯恻。 融情于景,化景于事。喜忆儿女情,朋友 谊,身边琐事。 因为他说:“飞去的梦,便立飞去的生命 ,就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增在人们心里。 ”由于生活的艰辛,早去的妻子,使他过早地 老去,而爱回忆少年与青年的事。“青灯有味 是儿时。”一种寻觅的气氛。 返 回
B、朱自清散文就风格而言, 主要有两大类:
1、注意刻画,描写精细生动,文学相当考 究,以《荷塘月色》为代表。 2、编重于质朴,描写在平易中透露深情, 琐细中显现真衬。以《背影》为代表。
三、《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这是 写景抒情的名篇之一。 它以浓艳的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创造 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意境。作者徜徉于远 离闹市的静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 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了。 这是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作品中 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孤高纯洁 的明月,就是作者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 合污的高洁品质的象征;而躲进荷塘, 欣赏月色,以求内心纯到宁静,则表现 了作者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作品最后对江南的惦念,曲折地 透露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个亮点
•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 (3)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 族的英雄气概”。 • (4)散文朴素秀丽,“建立了一 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作品有
•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你我》 • 散文与诗合集《踪迹》 • 散文代表作《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 影》《春》《匆匆》及《荷塘月色》《绿 》 • 《给亡妇》
时代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 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 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还没有掌 握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 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 势, 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 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 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 己心中的不平静。
朱自清敏锐善感,经常觉得生命不堪 重负;但他又有平正的理性,不许自己陷 入颓唐。一方面,他从现实批判和伦理承 担两个层面来直面人生的沉重,实现他作 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他 转换儒家文化合理内核、完成自我道德升 华的思路。另一面,他又时常隐逸到自然 之美和女性想象中舒展自己的心灵。心理 人格的多重性,造成朱自清散文风格的多 样性。
主题归纳
• 《荷塘月色》通过描写作者在月夜漫步 荷塘的所见所闻,赞美了月夜下的荷塘和 荷塘上的月色,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 政治低下时寂寞、苦闷、彷徨无助的情绪 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写作特点:
• 一、描绘之美。首先,作者把水乳交融、 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下的 荷塘”和“月下的荷塘”两部分。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却更见风致 了”重点描绘了荷塘的各样景色。 • “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奏着的名 曲”以荷塘为背景,重点描写了月色的层 次变化。
• 二是装饰美。恰当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这 些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更有艺术魅力。
• 三是形容词、动词运用准确。 • 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 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这里的“泻”和“浮”以及“树缝里 也漏着一两点灯光”的“漏”字写活了景 物。 • 四是立真言、写真情、抒真情。 • (1)以真言写真景。 • (2)以真言写真情。
六、朱自清对现代散文创作贡献:
“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 国来,往往有太多的净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世纪来的颓废撖
卢。朱自清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
作风。” ——李广田《朱自清选集·
序》
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成功,在当时 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在白话文学的新期占有相当重要的 地位。 朱自清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的散 文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文”安设:
A、以叙述线索逢各新见新闻新忆新感的 多种材料。如《背影》。
B、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线来连缀各种画面 各断片。在画面和断片之间找到一个焊接 点。 如《春》通过6个画面,通过“盼新— 迎新—颂新”这一感情线索,最后出一个 “文”:“一年之计在于春”。
返 回
1、伤感、滥情
那醉人的绿啊,仿佛一张极大极 大的荷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双臂抱住她,但这是怎 样的妄想呀! — —《绿》
朱自清的散文犹篇三三曲径,九九回廓。 例如《背影》。写作的动因是接到父亲的来信。然 后回忆1917年的事。
返 回
2、诗情画意
其散文追求一种绘画美;“作文便是用 文字作画。” 冰心的是写意画(神的),朱自清的 是工笔画,注意形似,“不能形似,当然 就无法逼真。” 例如《荷塘月色》。月色中荷塘就特有 的风情,荷塘上月色的特有神韵。
四、《背影》
《背影》作于1925年,这 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的散文, 它通过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的 动人情景的描述,寄把了作者 对生活困顿的父亲的怀念,表 达了在困苦的生活中父子之间 的相互怜爱。在旧社会,生活 的日益贫困,没有出路,不只 是作者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 普遍现象。 因此,作者的真挚而又深 沉的感情,亲切而又朴实的语 言写出自己家庭的日益贫困, 写出在困难生活中相濡以沫的 怜爱之情,具有典型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