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文化小论文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翰墨千秋—传承中国书法文化
摘要:“饰文字以观美”,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诠释。古人也有“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和“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一说。文字的发展是从图形到汉字的,因此中国书法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历史底蕴。最初的甲骨文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书法作品,后来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的楷书,还有那些装饰性的瓦当文、美术化的花样字,都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了自古以来伟大的人民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
关键字:书法发展历史重要作用学习意义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换句话可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最好的诠释,不同的书法字体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历史顿悟,或不一样的感觉,或不一样的艺术遐想。所以说书法不仅仅给我们传达的是表面的文字信息,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对历史的感悟和复现带来了很大的价值。
中国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民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民族。而文字一开始的形态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汉字也是这样。汉字的形成是基于绘画,经过线条的改变、刻画符号的发展一步步进化而来,出现在陶瓷上的线条符号具有了美得艺术价值,这就是书法的雏形。
中国书法史上一次大的改革出现在三国时期,楷书的点画线条运动更加丰富多彩,在空间造型上也趋于稳定。楷书出现后,中国书法在字体上的改变也基本结束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书法发展的一个快速时期,因为当时极大地强调人格的自由和独立,推崇的才情、品貌、风度、言谈、智慧、个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以形写神”为命题的艺术创作。并且在当时出现了书法的第一个高峰,使书法由古拙向妍美转变了。行、草书也出现在当时,这两种文体以连贯的线条运动为主,并使书法用笔的速度、节奏、笔墨等几方面得到了统一。
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难以磨灭的贡献,如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使楷书向定型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等等。唐朝把楷书推向了后人难以再现的高峰,同时也把草书推向了绝顶。中国书法在唐朝走向了成熟并奏响了历史最强音。
宋代的书法领袖以卓越的艺术实践,奠定了中国书法新的审美理想—“文气”、“书卷气”。他们在汉字字体、书体创新新的技法,在理论上阐述新的观点,。宋代书法成熟的标志是“苏黄迷蔡”的出现,他们以轻快活泼,恣肆放达的手法,以“意”为书的意境使人耳目一新,掀起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元代时中国书法史上力主复古,又别具艺术境界的特定时期。元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书与画的关系更为紧密。他们把诗、书、画、印连为一轴,这对以后的明、清的画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明代时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书法是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的。这一时期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以“三宋”,“二沈”为代表,第二条是狂草书风为线索,总之,都对清代的书法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清代的书法风格在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的影响下具有时代风貌。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书道中兴”的重要发展时期,碑学的提倡,兴盛为书法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
随着钢笔取代毛笔,随着计算机打字取代手写汉字,书法已渐渐地被人们所忽略。但是,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应该忘却的。
首先,书法是一门艺术。汉字与英文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英文是工具,而汉字不仅是工具,汉字的书写,书法,还是一门艺术。在西方,一提到美术,往往就特指其油画、雕刻等艺术作品,人们不会专门举办一展览来比试二十六个字母谁写得最美。但是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是“书画”,书法与图画是联系在一起的,“书画同源”,而且是“书”在前,“画”在后,可见书法的地位。自从毛笔发明之后,人们就开始用毛笔来写字和画画,毛笔成了人们既用来写字,又用来画画的主要工具。而古代西方人则用鹅毛管来写字,用排笔来画画。鹅毛管粗细一致,笔划单调;而毛笔则粗细浓淡变化万千,加上汉字是用点、横、竖、撇、捺等不同笔画组成的文字,汉字本身这种结构就具有图画特性,因此古人书写汉字时,实际上就是通过点和线条的粗细、虚实、浓淡、强弱等的不同变化来创造汉字的优美形状,写字仿佛是在画字,增加了其艺术效果。不仅单个的汉字讲究造型,整个篇章也很讲究行距分布,章法布局。由此可见,中国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是一种点线结合的造型艺术,人们不仅通过写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好的书法还产生
一种视觉美,给人们提供美的欣赏。并且,中国国画,总喜欢在图上提上一行字,并盖上印有自己名字的图章,“书”与“画”彼此点衬,相得益彰。因此“书”与“画”自古就成了一对孪生姐妹,形影不离。
其次,书法中蕴藏着一种民族精神。中国古人不仅用诗歌来抒情写性,而且还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书法与作画具有一脉相承之处,通过图画能表达出来的意境,书法依然能够表达;并且,书法比图画更为抽象,更能体现作者深层的理念。
中国书法讲究藏锋,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含而不露,谦虚不骄的内心修养。书法给与人们视觉上的静中有动的感觉,又表现出古文人静观万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超然心态。楷书讲究笔画协调、结构平衡、大小一致等等,表现一种求同、求稳的民族心理。而草书的豪放不拘,又体现了知识分子挥洒豪迈,对自由精神的向往。书法讲究神韵,又与中国古代诗词散文的写作方法相一致的。书法的抑扬顿挫又与音乐的音符相媲美。
书法的笔画虚实结合、阴阳相依、变化多样,正好表现了古代文人刚柔相济、柔中带刚的性格特征。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
中国书法最讲究风骨,要通过柔软的笔锋传达出一种苍劲有力的精神,一种飘逸豪迈的情怀,和一种胸怀高远的志向。唐代张怀瓘在《书议》中说:“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写字者,写志也。”例如岳飞的四字榜书“还我河山”,谭嗣同的壁书“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许多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绝妙手笔,一种豪迈的志向和情怀在字里行间跃然纸上。
再者,书法表现了一种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从太极图到书法,到水墨画,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强烈反差审美效果,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这种黑白搭配图案具有一种情有独钟的爱恋。中国水墨画不像西方油画那样五颜六色,而只是黑白两色。中国书法也只是白纸黑字,不用红,不用蓝,也不用绿,可以说,黑白两色,是中国几千年社会认为最具审美效果的搭配。因此,一幅白底黑字,黑白相衬的书法总给人们一总体的美的视觉效果。在这一点上,中西文化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洋画讲究用七彩颜色浓妆艳抹去表现事物本来的实际面貌,而中国书画则讲究用黑白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