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1PPT模板.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根据数值大小判读地貌类型 (海拔和相对高度) ①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平原 ②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 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丘陵 ); 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 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山地 ); ④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
1、夯实基础,整理知识脉络 2、探究规律,总结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 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1000米
1500米
乙
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 离叫绝对高 度,即海拔
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的基本特征
①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等即同线等高 ②③相 等邻 高两 线条均等为高闭线合高 曲度 线差(有相些等不即闭等合高因距限全于图图一幅致范 围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重合处,表示陡 崖)
高
低
高
低
通视情况: 凸坡:从山顶 看不到山麓; 凹坡:从山顶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选点
2.选线
一般情况下要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 的线路,尽量避开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地下 溶洞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 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如图所示:
公路 铁路 选线
甲村和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线路Ⅰ和Ⅱ相比较后 可知:线路Ⅱ更合适,因为线路Ⅱ虽然比线路Ⅰ长,
3.选面
五、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单位:米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300 200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 面图坐标系,并在剖面 图的 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 和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垂与直每比条例等高尺线。相交的各
点,分别向下引垂线,
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
考什么 探索出一点点方向
考点分布
怎么考
5. 图中 A.①处冰川融化, 湖泊水位升高 B.②流量稳定,河 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 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
2016北京卷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 流域,图中 A.地理按1:10万比 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 盖范围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 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 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 为:(1)d米<H<(1)d米。 如图中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 200米<H<400米。
(5)计算打井深度 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计算至少打多深井才能出水,
2016江苏卷
5 月初,几位“驴友” 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 旅游。图2 为该山区 地形示意图,图中 ①—⑥处为露营和观 景的备选地点。读图 回答3 ~4 题。
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2016上海卷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 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 等高线(单位:m)图。
7.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 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度位置上。
怎么练
读“欧洲西部某地等高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图”(单位:米)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2.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2015福建卷
图6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5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2014 天津卷
1.在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 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C.丙丁乙甲
B.乙甲丙丁 D.丁丙乙甲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
怎么办 探索出一点点方法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读地表形态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读地表形态
山谷 山谷
线
等高线 凸向高 处、山 谷连线
鞍部
两组表
示山峰 的等高 线之间
的区域
山脊之 间低洼 部分
山谷线也 称集水线
相邻两 个山顶
之间呈 马鞍形
鞍部是两 条相交的 山谷线的
最高处、山 脊线的最 低处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做相关计算
(6)判断坡度陡缓: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规律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B 。
(6)判断坡度陡缓:
规律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相高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3)估算陡崖的高度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H顶<H大。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H底≤H小。 陡崖的相对高度:Δ顶底; ΔH的取值范围是:(1)d≤ΔH<(1)d。 (注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为等高距,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
200
200
200
200
4.根据等高线判断坡面凹凸 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