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肝素后血小板低的原因

使用肝素后血小板低的原因

使用肝素后,血小板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肝素的抗凝作用导致。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它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阻断血液凝结过程,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然而,长期或高剂量使用肝素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出现血小板低的症状。

肝素对血小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肝素可以直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过程。它通过与血小板膜上的凝血因子结合,阻断凝血酶的形成,从而降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反应的发生。其次,肝素还可以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肝素抑制了骨髓中血小板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少了新生血小板的数量。此外,肝素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和存活,导致血小板数量的减少。

血小板低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当血小板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人体的止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现象。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为了避免肝素使用后出现血小板低的问题,医生在使用肝素前会进行相关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在长期使用肝素的患者中,还需要定期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小板低的情况。如果出现血小板低,医生可能会调整肝素的剂量或给予其他辅助治疗,以保证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在正常范围内。

肝素使用后血小板低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和止血能力。医生在使用肝素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功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出现血小板低导致的出血问题。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与肝素剂量、注射方式和以往是否有肝素接触史无关,但与肝素制剂的来源有关。 1.病因 各种剂型的肝素可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实验研究表明,高分子量肝素更容易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这与临床观察到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一致。

二、发病机制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一些患者可能有特异性抗体IgG,抗体可与肝素一起使用-PF4复合物结合(血小板4因子),PF4又称"阳离子蛋白结合肝素"。由血小板α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分泌颗粒。α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分泌颗粒。-肝素-PF4在血小板表面形成一个三分子复合物FcγⅡa免疫复合物是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伴血栓并发症的可能机制,可激活血小板,产生促凝物质。其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无血栓并发症,可作为鉴别。 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免疫复合物FcγRⅡa激活血小板的分子交联。FcγRⅡa分子氨基酸链第131位点His/Arg多态性能影响其和IgG结合能力可作为预测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个体风险的预测因素。 肝素治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可分为暂时性血小板减少 症和持久性血小板减少症。

1.暂时性血小板减少 大部分发生在肝素治疗开始后,血小板立即减少,但一般不低于50×109/L,它可能与肝素对血小板的诱导和聚集有关。肝素可导致血小板暂时聚集,血小板粘附增加,血管阻塞,导致短暂性血小板减少。 2.持久性血小板减少 与前者相比,肝素治疗很少见5~8如果患者以前接受过肝素治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1. 介绍 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然而,尽管肝素的疗效显著,但它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其中之一就是引起血小板减少。本文将详细探讨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策略。 2. 机制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发生:免疫介导和非免疫介导。 2.1 免疫介导机制 免疫介导的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指肝素与体内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血小板被消耗。这种机制通常发生在既往没有接触过肝素的患者中。 2.2 非免疫介导机制 非免疫介导的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指肝素直接影响骨髓中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导致血小板减少。这种机制通常发生在长期使用肝素的患者中。 3. 临床表现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以表现为以下症状: •容易出血:皮肤、黏膜出现紫癜、瘀斑等出血点。 •出血时间延长:常规止血时间延长。 •鼻出血、牙龈出血:常见的局部出血症状。 •月经过多: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 4. 诊断方法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4.1 血小板计数 通过检测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 4.2 凝血功能检测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还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来辅助诊断。

4.3 肝素抗体检测 对于免疫介导机制引起的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肝素抗体来确认诊断。 5. 处理策略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 停用肝素 对于免疫介导机制引起的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停用肝素是最关键的处理方法。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停止使用肝素并选择其他合适的抗凝药物。 5.2 补充血小板 对于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血小板输注来快速增加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 5.3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一些对症治疗措施,如止血药物、促进骨髓生成等。 结论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但重要的不良反应。了解其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策略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及时停用肝素以及积极对症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保障患者的安全。

肝素副作用

肝素副作用 肝素是一类常用的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虽然肝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肝素的常见副作用。 首先,肝素使用可能会导致出血。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可以抑制血液凝结,从而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但是,如果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会导致血液过于稀释,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常见的出血表现包括皮肤淤血、瘀伤、鼻衄、牙龈出血等。 其次,肝素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肝素过敏,使用后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低血压等。 此外,肝素使用还可能引发骨质疏松。长期大剂量使用肝素会抑制骨细胞的生成,进而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因此,长期使用肝素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骨质保健措施。 另外,肝素还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肝素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来防止血栓形成,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肝素会导致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血小板减少症会增加出血和瘀血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肝素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小板数,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最后,肝素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注射部位疼痛、血肿、局部

红肿等局部反应。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的,并在治疗结束后自行消失。 综上所述,肝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虽然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出血、过敏反应、骨质疏松、血小板减少症等。因此,在使用肝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剂量,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同时,患者在使用肝素期间应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如出血、过敏症状等,及时就医并停药。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1.抗凝治疗: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证实HIT患者体内存在抗血小板因子4抗体,即一种肝素依赖的IgG特异性抗体,它通过与血小板Fc受体结合激活血小板[1]。因此,与血小板消耗增加、产生受抑或结构破坏导致出血等并发症的疾病不同,HIT很少引起出血,但血栓形成的风险显著增高,是一种血栓前状态[1]。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HIT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次是外周动脉血栓形成和脑卒中,静脉窦血栓和内脏静脉血栓较少见。当然亦有报道骨科手术后发生HIT的患者出现了双侧肾上腺出血的情况[2],这见于更加罕见的停用肝素后发生HIT或原有HIT加重的迟发型HIT或没有使用肝素的自发型HIT(即自身免疫性HIT),自发型HIT可能是因为骨科手术后膝关节软骨释放的肝素样糖胺聚糖[3]。HIT患者出血风险很低,应该避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否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4]。当高度怀疑(4Ts评分≥4分)HIT时,及时终止任何含有肝素的相关治疗至关重要,包括低分子肝素,肝素涂层的导管和肝素冲洗等,同时开始治疗剂量的抗凝治疗[5]。ACCP指南[5]推荐HIT患者使用非肝素抗凝剂如抗凝血酶依赖性Xa 因子抑制剂达那肝素(未在美国上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重组水蛭素、阿加曲班和仅在紧急心脏手术时使用的比伐芦定。但是2012年4月重组水蛭素因安全性等问题已经从市场上被召回[6]。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

HIT的抗凝药物为阿加曲班、达那肝素以及比伐芦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磺达肝癸钠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对HIT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探讨。 1.1 磺达肝癸钠: 磺达肝癸钠是一种抗凝血酶依赖性的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ACCP 指南[5]中提到磺达肝癸钠在治疗HIT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仅适应症使用”到“可能用于中危甚至高危HIT风险的患者”。已有报道表明磺达肝癸钠用于高度怀疑急性HIT患者的抗凝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尽管目前它的适应症中并不包括HIT[7]。一项回顾性研究中133名HIT患者接受了磺达肝癸钠治疗,其发生血栓形成和/或出血并发症的概率与其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无明显差异[8]。所以对于高度怀疑急性HIT的患者使用磺达肝癸钠与使用阿加曲班和达那肝素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果不存在明显的血栓栓塞事件,预防性磺达肝癸钠剂量似乎是有效的[8, 9]。但值得注意的是,Kang等[8]报道的接受磺达肝癸钠治疗的133名高度怀疑HIT的患者中有22名(16.5%)发生血栓或与血栓相关的死亡,有28名(21.1%)出现大出血,然而在该研究中接受阿加曲班或达那肝素治疗的HIT患者血栓形成率(21.4%)和出血率(20.0%)同样较高。磺达肝癸钠一般不与抗血小板因子4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然而随着磺达肝癸钠治疗HIT的增加,出现了3例病例报道[10-12]磺达肝癸钠治疗HIT时在体内产生了交叉反应,导致进行性或持续性血小板减少,最终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免费编辑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症状体征】 一,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症状发生前有潜伏期,短者可于服药后数小时内发病,长者可以数月后发病,一般5-10天,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二,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教表现全身皮肤紫癜,鼻衄或女性月经过多,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尿色加深,偶尔还可见肾脏受损

征象如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甚少见。 三,出凝血性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等特点,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早出现的表现,也可能是经过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及粒细胞恢复正常,血小板尚未得到恢复,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肿浸润时血小板减少,大多为肿瘤细胞损害巨核细腿,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以上两种情况检查骨髓即可明确诊断,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后者可查到肿瘤细胞。 2,理化因素抑制骨髓: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烷化剂,抗代谢剂,细胞毒性制剂等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或者直接毒害骨髓细胞,或者发生免疫反应,此类因素大多使骨髓弥漫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但少数患者巨核细胞对射线的作用较敏感,因某些病入可只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 3,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因素:氯噻嗪类药及其协同剂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除通过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理外,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生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一般认为是药理学的作用,患者表现为骨髓受抑,巨核细胞减少,轻型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高达服此药的25入,个别孕妇服用此药后,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母体可无症状。 4,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该病罕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伴先天畸形,如,肾脏,心脏,骨赂等,预后差,约2/3患儿8个月内死于颅内出血,母体孕期患风疹,口服D860可为发病因素。 5,其他:雌性激素偶尔可以引起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乙醇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这是长期大量饮酒病入血小板减少的较常见的原因,临床少有出血表现,停止饮酒后,血小板可恢复。 四,无效性血小板生成该病常见于部分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有的患者有出血倾向,有的表现为全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甚至增加,因此为无效性血小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不良反应,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但出血风险低,反而会出现静脉、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以普通肝素(UFH)诱发的HIT多见,少数为低分子肝素(LMWH)。发病率约为0.1%-5.0%。HIT发生的风险与肝素类药物的类型(普通肝素是低分子肝素的5-10倍)、肝素暴露时间(≥6天)、暴露方式(静脉>皮下使用、体外循环和各种体外装置、肝素冲管或封管等)、剂量及治疗策略、患者人群(40岁以下及新生儿罕见)、全身性炎症、创伤程度以及性别(女性为男性患者2倍)等有关(表1)。此外,牛源性肝素高于猪源性肝素,治疗剂量可能高于预防剂量,外科患者高于内科患者,其中心外科手术和骨科大手术患者应用UFH时HIT风险(1%-5%)高于内科和产科患者(0.1%-1%),严重创伤接受外科大手术治疗患者HIT风险高于其他患者。 分型 HIT分为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在形成机制、发生时间、临床处理和结局等方面均显著不同。HIT I型为良性过程,非免疫介导的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机制可能为肝素与血小板的直接结合导致了血小板的轻度聚集,发生率为10%-20%,通常发生在使用肝素后的1-2d,血小板计数可轻度降低,一般不低于100×109/L,不会导致血栓或出血事件,不需要中断肝素治疗,无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但应注意与其他类型血小板减少症相鉴别。HIT II型为免疫相关性,临床多样,预后差,其主要特征是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伴/不伴有严重血栓栓塞风险,其中血栓形成及栓塞并发症是导致HIT患者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尽管现有治疗已经明显改善了临床结局,但因HIT导致患者截肢及死亡的比例仍高达20%~30%。 病理生理机制 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由巨核细胞合成,储存

肝素钠副作用

肝素钠副作用 肝素钠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静脉血栓形成和心肺手术后的抗凝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肺手术后的血栓栓塞等疾病。尽管肝素钠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它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首先,肝素钠可能导致出血。由于它的抗凝作用,肝素钠可以抑制血液的凝结,增加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或高剂量使用肝素钠的患者,如手术后、严重创伤等,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常见的出血表现有皮下瘀血、淤血、出血,乃至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情况。 其次,肝素钠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虽然过敏反应不常见,但仍有一定的发生率。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包括呼吸急促、气喘、皮疹、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对于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应慎重使用或避免使用肝素钠。 此外,肝素钠还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长期使用肝素钠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肝酶增高,肝功能不全等。因此,在使用肝素钠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另外,肝素钠也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因子的活性。由于肝素钠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包括抑制血栓糖蛋白GP IIb/IIIa的活化、抑制ADP、血栓素A2等介质的释放, 从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性。这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和出血时间延长等凝血功能障碍。

最后,肝素钠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是短暂的,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在停药后会自行缓解。 综上所述,肝素钠是一种有效的抗凝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出血是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副作用,严重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对于有过敏史、肝功能异常等情况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肝素钠。此外,对于长期使用肝素钠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剂量,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发生。

肝素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肝素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那你知道肝素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肝素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肝素的作用 低分子量肝素的活性/抗凝血活性的比值为1.5~4.0,而普通的肝素为1,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量效关系明确,可用固定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调整剂量,应用方便。有实验证明:来自水蛭素的Hiru-log多肽比肝素抗凝安全。低分子量肝素可以降低鼠移植肾脏免疫活性。方法:异体移植受体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2mg/(kg·d),每周5天,持续24周。结果: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移植肾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的浸润减少,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 HC-Ⅱ的表达降低。实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肝素可以降低鼠移植肾脏免疫活性从而减轻移植肾脏慢性排斥反应。 1、抗凝血: (1)增强抗凝血酶3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 (2)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3)增强蛋白c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2、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3、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4、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与此相关,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肝素的不良反应 肝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易引起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口出血等,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素治疗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药物所致的血

小板减少症主要分为两型 : (1)骨髓被药物毒性作用抑制所致; (2)药物通过免疫机制破坏血小板所致。后者中以肝素、奎宁、奎尼丁、金盐与磺胺类药物发病较高。临床症状极不一致,血小板减少至(1.0~80)×10 9 /L,轻者无症状,重者可因颅内出血或因肝素导致内皮细胞的免疫损害,合并危及生命的肺栓塞与动脉血栓形成致死。诊断主要依靠: (1)药物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 (2)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消除。严重患者血清中可检出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但敏感性不高而常呈假阴性。治疗的关键是: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严重病例可使用输注血小板、激素、丙球甚或血浆置换。肝素不宜用于溶血尿毒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病因之一。儿童期典型腹泻后HUS90%由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目前认为HUS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内毒素启动内皮细胞受损,继而出现凝血系统激活,炎症介质释放,内皮素-一氧化氮轴紊乱等多环节参与发病。全身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受累,主要是肾脏,其次是脑。治疗上强调支持疗法和早期透析,典型HUS的治疗不提倡应用肝素、抗生素和激素。不典型HUS可适用血浆置换,有一定疗效。 应对措施:轻度过量时,停药即可;重度过量时,除停药外,还需注射肝素特效解毒剂——鱼精蛋白 偶见过敏反应。长期应用可致脱发、骨质疏松和自发骨折。

肝素的不良反应

肝素的不良反应 肝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易引起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口 出血等,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素治疗中的一 种严重并发症。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分为两型 : 1骨髓被药物毒性作用抑制所致; 2药物通过免疫机制破坏血小板所致。后者中以肝素、奎宁、奎尼丁、金盐与磺胺类 药物发病较高。临床症状极不一致,血小板减少至1.0~80×10 9 /L,轻者无症状,重者可因颅内出血或因肝素导致内皮细胞的免疫损害,合并危及生命的肺栓塞与动脉血栓形成 致死。诊断主要依靠: 1药物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 2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消除。严重患者血清中可检出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但敏感性 不高而常呈假阴性。治疗的关键是: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严重病例可使用输注血小板、激素、丙球甚或血浆置换。肝素不宜用于溶血尿毒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小儿急性 肾功能衰竭常见病因之一。儿童期典型腹泻后HUS90%由出血性大肠杆菌 HUS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内毒素启动内皮细胞受损,继而出现凝血系统激活,炎症介 质释放,内皮素-一氧化氮轴紊乱等多环节参与发病。全身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受累,主 要是肾脏,其次是脑。治疗上强调支持疗法和早期透析,典型HUS的治疗不提倡应用肝素、抗生素和激素。不典型HUS可适用血浆置换,有一定疗效。 应对措施:轻度过量时,停药即可;重度过量时,除停药外,还需注射肝素特效解毒剂——鱼精蛋白 偶见过敏反应。长期应用可致脱发、骨质疏松和自发骨折。 肝素的适应症 1.羊水栓塞、死胎综合征、异型输血反应、暴发性紫癜、脓毒血症、中暑及转移性癌肿;但对蛇咬伤所致DIC无效。 2.作为体外如输血、体外循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血样标本体外实验等抗凝剂。 3.有报道,肝素能促进脂蛋白脂酶清除因子从组织释放,后者再催化三酰甘油水解, 从而清除血脂;还能增强抗凝血酶Ⅲ对血管舒缓素的抑制作用,因而可抑制遗传性血管神 经性水肿的急性发作。 肝素的禁忌症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副作用,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引发静、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临床中HIT实际发病率很低,以普通肝素诱发为主,少数为低分子肝素诱发,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汇总的数据为<0.1%~5.0%[1],我国目前尚没有关于HIT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多为个案报道。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2](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专家组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指南推荐及权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HIT的防治现状,于2017年撰写了《共识》。重点是HI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升中国医师对HIT的认知、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HIT临床干预更加科学与规范。 1、HIT分型的简化:之前对HIT的分型有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中不易区分。《共识》将HIT分为2种类型;Ⅰ型为良性过程,不会导致血栓或出血事件,不需要停药和特殊处理;Ⅱ型主要特征是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及严重血栓栓塞风险,是导致HIT患者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3-4],所以,在《共识》中主要讨论的是Ⅱ型HIT。并且,Ⅱ型HIT按照是否合并血栓形成,进一步分为伴血栓的HIT(HIT with thrombosis,HITT)和孤立HIT。

3、HIT的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急性全身反应和出血是HIT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血小板计数减低是最主要的,常见的变化特征是血小板计数下降至其基线值的50%以上,且最低血小板计数一般≥20×109/L,基线血小板计数较高的患者,即便血小板下降50%以上仍可在正常范围。按照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时间还可将HIT进一步分为经典型HIT、速发型HIT、迟发型HIT三种类型,这与患者发生症状前体内之前是否存在HIT抗体相关。 HIT的严重症状主要是血栓栓塞引起,Warkentin TE等[5]和Zwicker JI等[6]的研究发现在未接受HIT治疗的患者中发生血栓的风险很高,约为17%至52.8%。HIT患者在静脉、动脉均可发生血栓,临床多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致死性肺栓塞,需注意血小板减少和血栓栓塞的时间并不完全同步。 少数患者在静脉注射肝素后出现急性全身反应,表现为肌肉僵直、寒战、发热、大汗、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或血压升高等,严重者可导致心脏、呼吸骤停。特殊情况下,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性过敏反应。HIT 导致的自发出血少见]。

23.)HIT判定及治疗探讨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相关治疗的探讨 韩建庚王晨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00060) [摘要]:肝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 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作为一种肝素所引起的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肝素的广泛应用, 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得到重视。本文就药师如何正确的判定HIT,如何对HIT 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 [关键词:肝素、血小板减少 一、HIT介绍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由肝素类药物引起的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 二、HIT可分为两型 最常见的为Ⅰ型,主要发生在初次使用普通肝素(UFH)治疗后的1-3d内。通常认为是由大剂量肝素引起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导致的一种轻微的血小板减少症,属非免疫系统介导反应,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一过性轻微减少,随着继续应用肝素治疗,血小板计数将会逐渐上升,预后多较好。Ⅱ型HIT亦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HITT),属自体免疫反应,表现为明显的血小板减少(<100×109/L),其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四肢血管闭塞或危及生命的动、静脉血栓栓塞。 三、HIT的表现及判定 HIT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肝素治疗后5-10天血小板开始下降,但3个月内使用过肝素的患者由于预先存在的抗体,血小板降低可很快发生。有时也可发生使用肝素10天之后,但不会晚于15天。约10%-20%的患者会在注射部位出现皮肤损伤,50%的HIT患者伴有血栓形成,且不伴有血栓的患者若继续应用肝素或改变肝素的剂量发生血栓的危险性也很高。 如果患者在接受肝素治疗时出现血小板下降,基于临床可考虑诊断HIT目前已建立起一套评分系统来预测HIT发生的可能性(表1)[1]。如果评分示可能性很高,在实验室检查期间就应停止使用肝素,给予替代的肝素抗凝剂。 表-1 可疑HIT患者“4T”评分系统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各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并始终保持着上升趋势,冠心病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在我国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普遍应用的大背景下,接受低分子肝素或肝素抗栓治疗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由肝素暴露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病发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递增。许多医生及护理人员对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理认知仅维持在片面知识上,其诊断和后续治疗的具体流程更没有理论和时间支撑。本文针对血小板减少症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诊治进行实质分析。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诊治 目前,治疗和预防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手术期普遍应用肝素,而肝素是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原因。血小板减少症可分为Ⅰ型血小板减少症和Ⅱ型血小板减少症两种,Ⅰ型血小板减少症是接触肝素1~3天后发生非免疫介导血小板轻度减少,无需停用肝素或替换其他抗凝药进行治疗,可自行恢复;Ⅱ型血小板减少症是当前患重病多数占比病症,是伴有血栓等并发症的免疫介导血小板中度减少。其发病机制是肝素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肝素-PF4抗体,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促使血小板激活,形成消耗性血小板和血栓,使血小板大幅度减少。1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发时间 肝素接触时间超过100天或无肝素接触史的患者,其血小板减少症病发的时间为接受肝素治疗后的5~10天;接触肝素接近100天和检测存在PF4-heparin 抗体的患者,其血小板减少症病发的时间为接受肝素治疗后24h内[1]。在研究报告显示,肝素接触数周后方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称为迟发血小板减少症,目前临床上仍无法准确定义其性质,在迟发和迟诊断两者之间迟疑。2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 形成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由于血小板下降或血栓导致的。诊断血小板下降的标准是血小板较肝素治疗前下降50%以上或低于150×109/L。接受肝素治疗患者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全文)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全文) 一、概述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是肝素[即,普通肝素、低分子量(low molecular weight, LMW)肝素]暴露的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见于高达5%的肝素暴露患者,与肝素剂量、给药方案或给药途径无关。 HIT由抗内源性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 PF4)-肝素复合物的自身抗体引起。该抗体激活血小板,并可引起灾难性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死亡率高达20%;但是,近期随着对本病识别的提高和早期干预,已有报道称死亡率低于2%。对于那些根据临床背景怀疑有HIT的患者,应立刻消除所有肝素暴露,并给予非肝素抗凝剂,直到确诊。 二、分型

亚临床HIT–亚临床HIT是指患者从HIT事件中康复并有持续性HIT 抗体的状态。这些个体若再暴露于肝素则HIT复发的风险很高。应将亚临床HIT与存在自然出现的或临床上静默的抗PF4抗体(如,不伴血小板减少、不伴血栓形成或其他临床表现)状态区分开。 三、临床表现 1. 血小板减少 2. 血栓形成:发生率50%,静脉(20-50%)比动脉(3-10%)更常见,血栓后遗症:皮肤坏死、肢体坏疽、器官缺血或梗死 3. 出血:发生率6%,消化道最常见2.7%,中枢神经系统1%,肾上腺罕见(推测由肾上腺静脉血栓形成所致) 4. 全身过敏反应:发热、呼吸困难和/或高血压、低血压、喉水肿 四、评估 1. 疑诊 在既往暴露于肝素的患者、在之前5-10日内开始肝素应用(普通肝素或LMW肝素)的患者或那些长期接受LMW肝素治疗的患者中,有以下任一情形均应考虑HIT的可能: a) 新发血小板减少(即,血小板计数<150,000/μL)

普通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影响

普通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影响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增加,在尿毒症血 液透析患者当中更是如此。现将2013年06月-2014年06月,我科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普通 肝素钠抗凝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症20例,报告如下: 1临床材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男9,女11)例,年龄32~72岁,常规给予普通肝素钠抗凝:首剂20-30mg,以后每小时追加12-16mg,在每次透析后抽血检查血常规,观察血小板计数 的变化. 2结果 患者透析3天后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4例,占20%。6天后7例,占35%,10 天后9例,占45%。继续使用肝素到第15日,血小板基本恢复正常的8例,占40%;血小 板继续减少者,后改用低分子肝素到第21日,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的9例(45%);血小板 继续减少的3例(15%)。对于血小板继续减少的血液透析患者改用无肝素透析,待其血小 板恢复正常后再改用低分子肝素,未发生血小板减少。 3讨论 肝素有许多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聚集试验 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2].一般情况下,一个接受肝素治疗的 患者体内形成新的血栓或者发生无法解释的抗肝素反应,应考虑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并 进行血小板计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分为两型[3]:Ⅰ型通常是急性的,症状较轻. Ⅱ 型是免疫机制,比较重. 对于Ⅰ型缺乏肝素依赖抗体的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无症状患者出现轻度血小板减少,无需终止肝素治疗,但这种情况与Ⅱ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早期很难鉴别,需随访血小板计数每周2~3次,如有可疑则立即停用肝素. Ⅱ型肝素依赖性肝素诱导血 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如有出现血小板减少,治疗原则上绝对停用肝素,尽量避免 一切潜在的肝素来源。因出血并不常见,故不提倡输注血小板,且输血小板后有血栓栓塞的 报道[4]。一般停用肝素后,血小板计数在24~72小时内开始回升,约1左右恢复到正常[5]。对于必须使用抗凝剂的透析患者,可改用低分子肝素,它是普通肝素经酶切后产生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6000的产物,与普通肝素相比,仅具有AT Ⅲ结合点,不具有凝血酶 结合点,因此抗凝血酶作用和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作用明显低于普通肝素. 而且 低分子肝素体内代谢途径主要为尿中排除和被血管内皮细胞吞噬灭活,而低分子肝素与内皮 细胞的结合性低,更依赖肾脏排泄,故尿毒症患者低分子肝素半衰期明显延长,可达6小时 以上,因此,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单次注射,即可达到全透析过程的体外抗凝效果。但是, 是否能控制2型HIT的发生还是一个问题,因为肝素血小板4因子抗体和低分子肝素经常有 交叉过敏反应[6]. 且仅仅是与HITIgG无交叉反应的低分子肝素可用[7],如与抗体存在 交叉反应,则可能进一步加重血小板减少,因此在使用低分子肝素同时仍然必须密切观察血 小板计数. 对于使用改用低分子肝素仍导致血小板减少的透析患者,必须考虑无肝素透析,待其血小板恢复后,再使用有效的抗凝剂. 参考文献: [1]段朝霞,杨林花.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14(5):237. [2]孙定人,齐平等.药物不良反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6-637. [3]林乐文,李雪艳.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与有关体外循环抗凝问题[J] .中国体外 循环杂志,2005,3(3):187-188.

一文读懂慢性肝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6大原因和治疗!

一文读懂慢性肝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6大原因和治疗! 体循环中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数量低于100×109/L 被称之为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是慢性肝病常见的并发症,高达76% ~84%的慢性肝病患者中存在血小板减少,因此止血问题由于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复杂。 肝病患者轻度血小板减少(50×109/L~100×109/L)通常不会引发出血,而中度(20×109/L~50×109/L)和重度血小板减少(<20×109/L)可能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有研究表明,中度和重度血小板减少是肝病患者晚期预后与病死率的预测因子,需采用临床措施进行干预。 01 慢性肝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过去常认为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脾功能亢进相关,然而脾功能亢进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血小板减少情况。随着对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研究的深入,关于血小板生成和破坏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门静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 门脉高压可使血流和血小板从循环池重新分布到脾脏池,导致充血性脾肿大,脾脏体积越大提示脾功能亢进越明显,肿大的脾脏内潴留的血细胞越多,脾内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作用越强,故脾脏大小与血小板计数呈反比。 二、原发疾病原因 1. 慢性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在体外可直接抑制人骨髓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肝炎病毒直接的骨髓抑制作用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自身免疫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因素,而T 细胞免疫在自身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

Treg/Th17 细胞失衡可能参与了CHB 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率为0.16%~45.4%,有研究表明,接受干扰素治疗的CHC患者中6.1%~41.1%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干扰素可能通过直接骨髓抑制或诱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多种机制引起血小板减少。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NAFLD患者在发展为肝硬化前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几率较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有学者推测是因肝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功能和形态发生改变所致。 3. 酒精性肝病 酒精滥用被认为是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在3%~43%非急性、营养良好的饮酒患者和14%~81%因急性疾病住院的饮酒患者中存在血小板减少,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等严重表现。 酒精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是因为酒精会缩短血小板寿命并导致无效的巨核细胞生成,以及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毒性作用导致其产生的血小板数量减少。 三、循环血小板生成素(TPO)减少 TPO 是促进血小板生成的最主要因素,大多数TPO 在肝实质和窦状内皮细胞中合成,人类胎儿肝脏中的TPO mRNA占总量的95%,肾脏次之,骨髓基质细胞可合成少量TPO。 有研究指出,肝纤维化程度越高,循环TPO 水平越低,其可能机制是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对肝功能的影响越明显,肝脏合成TPO 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加剧。 四、内毒素血症 内毒素血症导致血小板减少可能的机制有:①内毒素血症可触发血小板活化,形成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②内毒素可诱导血小板Toll样受体介导的严重血小板减少症; ③内毒素可促进血小板的肝转位。 五、抗菌药物研究发现,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血小板减少症显著相关,可能机制是药物诱导血小板反应性抗体产生,导致

尿毒症血液透析时肝素导致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

尿毒症血液透析时肝素导致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时肝素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 均给予血透透析治疗,2~3次/周,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情况,综合 其临床表现,分析对比标准肝素水平及低分子量肝素的治疗差异。结果 120例患 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共有20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100例患者未出现血小板 减少,2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血小板减少距首次应用肝素时间≤5d 5例,无出 血倾向或栓塞事件,继续肝素抗凝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6~14d?例,存 在出血倾向或栓塞事件,包括牙龈出血、呕血黑便及血尿;继续肝素抗凝治疗后 血小板计数有明显下降趋势;≥15d5例,存在出血倾向或栓塞事件,包括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血尿及肝素抵抗;继续肝素抗凝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 小板减少与血小板未减少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首次血透时肝素用量及平均每 次血透肝素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IT是导致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 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肝素;血小板 0引言 尿毒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指人体无法正常通过肾脏代谢尿液的综合性疾病,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毒害,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 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尿毒症并非独立性疾病,很容易引 发体内大量毒素潴留,从而导致消化系统受到影响,诱发食欲不振、腹胀、厌食 等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导致其进食过程中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社会 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1]。临床上通常选择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其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研究并不全面,本 次研究聚焦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血小板减少问题,抽取120例 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0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所有患者均给予血透透析治疗,2~3次/周,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 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2.5±8.5)岁,其中包 括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0例、狼疮性肾炎15例、多囊肾20例、梗阻性肾病30例、痛风性肾病10例、间质性肾炎5例;排除重大器官器质性损伤及传染性疾病,经本人及家属同意,其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选择聚砜膜透析器,持续透析治疗,2~3次/周,4 h/次,控制透析肝素用量,首次给予0.3~0.4 mg/kg,透析前5 min通过静 脉给入,随后维持肝素5 mg/h。记录首次血液透析前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并于此 后3周/次的频率随访调查其血小板计数情况,记录首次血液过程中的肝素使用量,同时观察血小板减少时的血透平均肝素用量,同时观察血小板减少以外的其他临 床表现,包括静脉血栓、急性系统性反应及肝素抵抗、出血、过敏等症,对比标 准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差异[2]。 1.3观察指标 血液透析前所有患者血小板计数均属于正常范围,持续血液透析治疗后,以 血小板减少量为低于100×109/L为标准,相较于血液透析治疗前下降幅度超过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要点为更好地规范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 HI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冲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组织国内专家,成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在参考国际相关指南、共识以及相关硏究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HIT的防治现状,撰写了本《共识》。 本共识涵盖流行病学、相关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HIT 的诊断、HIT的治疗、特殊临床情况处理等内容,期望本《共识》中所提出的指导性建议,有助于提升中国心血管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对HIT的认知、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HIT临床干预更加科学与规范,本文仅就相关重要图表进行阐述流行病学 表1不同类型患者和肝素暴露情况下HIT发生率

注:a仅有病例报告;LMWH :低分子肝素 HIT的诊断 目前,国际上对于HIT的主流诊断思路是,在4T*s评分和血小板数 量动态监测基础上,联合HIT抗体检测和(或)血小板功能试验进行排除诊断和确诊。 —、4TI评分 4「s评分(4「s HIT Sc。©是由血小板减少的数量特征(thrombocytopenia).血小板减少的时间特征(timing of onset).血栓形成类型(thrombosis),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other cause of thrombocytopen⑻四个要素构成,四项评分相加,根据得分多少确定HIT 的临床可能性:<3分为低度、4 ~ 5分为中度和6 ~ 8分为高度临床可能性(表2)。 表2 4T's评分 注:横屏查看或网页版查看效果更佳

肝素抗凝的并发症及处理

肝素抗凝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抗凝不足引起的并发症 主要包括:透析器和管路凝血,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1、常见原因 (1)存在出血倾向面而没有应用抗凝剂。 (2)透析过程中抗凝剂剂量不足。 (3)先天性或因大量蛋白尿引起的抗凝血酶不足或缺乏,而选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作为抗凝药物。 2、预防与处理 (1)对于合并出血或出血高危风险的患者,有条件的单位应尽可能选择枸橼酸钠或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采用无抗凝剂时应加强滤器和管路的监测,加强生理盐水的冲洗。 (2)应在血液净化实施前对患者的凝血状态充分评估,并在监测血液净化疗过程中凝血状态变化的基础上,确立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 (3)有条件的单位应在血液净化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浆抗凝血酶的活性,以明确是否适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 (4)发生滤器凝血后应及时更换滤器;出现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抗凝、促纤溶治疗。 (二)出血 1、常见原因 (1)抗凝剂剂量使用过大。 (2)合并出血性疾病。

2、预防与处理 (1)血液净化实施前应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2)在对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过程中凝血状态检测和评估的基础上,确立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 (3)对于发生出血的患者,应重新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停止或减少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剂量,重新选择抗凝药物及其剂量。 (4)肝素过量可给予适量的鱼精蛋白,严重过量可给予凝血酶原或血浆。 (三)抗凝剂本身的药物不良反应 1、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是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low molecular weight, LMW)肝素等暴露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无论肝素剂量、给药方案或给药途径如何,发生率较低。 (1)病因:机体产生抗肝素﹣血小板4因子复合物抗体(HIT抗体)所致。 (2)诊断:应用肝素类制剂治疗后5-10d内血小板下降50%以上或降至10万/μl以下,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深静脉最常见),以及HIT抗体阳性可以临床诊断HIT;停用肝素5-7d后,血小板数可恢复至正常则更支持诊断。 (3)治疗:停用肝素类制剂,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或促纤溶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发生HIT后,一般禁止再使用肝素类制剂。在HIT发生后100d内,再次应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可诱发伴有全身过敏反应的急发性HIT。 2、高脂血症、骨质脱钙 (1)病因:长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所致。与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较少发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