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城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彻底改变了乡村的格局,乡村治理逐渐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新乡贤的出现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理论界普遍认为新乡贤在当前乡村治理中大有可为,但各地的实践成效与理论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借助国家和社会理论、治理理论、精英理论,采取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历史分析法等,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乡贤治村的历史演进、古今乡贤治村对比,得出乡贤治村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社会总体平稳,二是乡村自治的政治体制,这是乡贤得以产生和参与乡村治理的土壤和前提。从新乡贤治村的动因看,既有传统乡绅治村模式的历史惯性,也有现代乡村对精英群体的渴求和呼唤,还有社会贤能人士乡土情怀的驱使,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层面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支持,种种因素为新乡贤治村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通过对虞城县的实地调研,深度剖析了虞城县在成立乡贤参事会、吸引乡土人才返乡、弘扬乡贤文化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和做法。虞城县通过新乡贤治村的实践,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调动了群众自治的积极性,变“单向治理”为“双向互动”,变“一元独治”为“多元共治”,逐步形成“一核多元”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打造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村民获得感、幸福感、自治意识显著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出虞城县新乡贤治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得出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新乡贤与古代乡绅是一脉相承的,新乡贤治村是对
古代乡绅治村的延续和传承,是应对乡村治理困境的有效途径,是对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乡贤参事会是新乡贤治村的有效组织方式,是新乡贤治村走向现代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径之一,并且具有借鉴推广的价值。同时,结合虞城县的调研情况,发现新乡贤治村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新乡贤群体的数量不足,新乡贤组织的推广率不高,地方官员和群众对新乡贤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新乡贤的正向激励不够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虞城县新乡贤治村的对策建议,包括培育新乡贤群体、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加强对新乡贤正向激励、推进新乡贤组织化建设、健全新乡贤治村相关制度、加强对新乡贤的教育培训等方面。
总体来看,新乡贤治村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细化对新乡贤治村的政策措施,更好地激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乡村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