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A. 4万平方千米
B. 6371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960万平方千米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表面积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巨大的海洋,所以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C。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2.读地球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位于60°N,40°W
B.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C.乙地日出时刻总比甲地早
D.甲、丙两地都位于中纬度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可知,图中位于赤道以南的是丙和丁;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读图可知,图中位于23.5°N-23.5°S之间的是丙;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2)A、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
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60°E,40°N),故A不正确;B、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断,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故B不正确;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东边的乙地日出时刻总比西边的甲地早,故C正确;D、读图可知,甲地的纬度是40°N,位于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丙位于低纬度.故D不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3.地球自转形成了()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变化
C. 昼夜的更替
D. 地球上的五带
【答案】 C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C.这一天 14 点太阳升的最高
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
(2)次日,地球运行在下图公转轨道上的那段?()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这一天中竹竿的影子先变短再变长。图中箭头乙指西方,丁指东方,丙指北方,甲指南方;这一天12点太阳升得最高;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不能直射家住40°N的小明头顶。(2)读图可知,①段为地球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②段为地球处于夏至和秋分至之间,④段为地球处于秋分和冬至之间,③段为地球处于冬至和次年春分之间;次日为春分日后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①段。
【点评】(1)正值日出和日落的时刻,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我们说此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度。日出以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一直到中午时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在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过了正午以后太阳高度角又逐渐减小。
(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动到最北界限,即北回归线;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一直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移动到南回归线时,直射点便到达了最南界线,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日后,直射点又开始北移。
5.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轴与桌面保持着23.5°的夹角
B.地轴穿过了赤道和南、北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