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增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参增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摘要】:刺参无论是在营养含量还是在其药用方面都具有比较高的使用价值,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刺参的研究也比较深入。
本文将对刺参的养殖技术、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刺参;养殖技术;存在问题;对策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 分类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循手目、刺参科、刺参属。
分布北太平洋沿岸浅海, 属温带种。
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及前苏联远东近海。
在我国主要分布,辽宁大连、山东、河北秦皇岛也有少量分布。
数百年前刺参被列为“八珍”。
不仅是一种保健食品, 而且可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
刺参体壁真皮组织、体腔膜和真皮内腺管所含有的酸性粘多糖对人体的生长、创愈、抗炎、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特殊功能, 粘多糖又是一种抗瘤谱较广的药物。
因此,近年来已成为规模化重要的海珍品增养殖种类。
[1]
一、刺参的营养价值
在我国所产的海参种类中, 刺参有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其它海参, 这说明刺参蛋白质质量高于其他海参。
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以外, 尤为重要的是, 刺参体内含有大量的粘多糖, 特别是含有防衰老的酸性粘多糖。
刺参体内还有含量较高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如海参皂苷、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 此外, 刺参的锌含量最高,锗和锰元素含量也相对较高, 由于含有以上诸多生理活性物质。
因此, 刺参具有抗肿瘤、提高生物肌体免疫力、抗放射以及抗疲劳、抗炎、降低血粘度、调节血脂、抑制病毒、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刺参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食品,而且可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如对肺结核、神经衰弱、阳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2-5]。
二、我国刺参养殖产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海参进口国, 据统计, 我国每年大约消费海参约15000 t, 而国内2004年海参产量不到5000 t,一半以上靠进口, 仅大连每年就从日本进口刺参不少于300t(均以干品计) 。
由于需求的增加, 采捕强度增大, 造成我国刺参资源量和产量的急剧下降。
刺参的价格近几年不断上涨, 2002年鲜活刺参的价格为60元/kg, 2005年鲜刺参的价格已升到150元/kg 左右, 海参的各种加工品如盐渍品、骨参、纯干品、即食品等的价格更是持续居高不下。
价格的上涨直接促进了养殖、贸易和加工产业的发展。
1、育苗
我国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确
立了工厂化人工育苗工艺。
随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到90年代中期, 随着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 许多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使这一新兴产业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刺参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 极大地推动了该项产业的快速发展[6-7] 。
2、养殖
主要以池塘养殖和底播增殖两种方式生产商品海参,也有少部分其他养殖方式。
2. 1 刺参的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已经成为刺参人工养殖最主要的方式。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对虾爆发疾病以来, 废弃的虾池, 经过改造用来养殖海参, 对沿海的池塘养殖产业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池塘所在海区潮流通畅, 一般用于养参池塘的面积为
4~8 hm2, 池底以硬泥沙或硬沙泥底质为好。
水深在1. 7~ 2 m 以上, 进排水通畅, 可迅速进行大排、大灌。
内坝坡用石块、水泥板等加固处理, 防止常年因池水冲荡对坝坡造成破坏导致渗漏, 同时, 可以防止泥沙造成池水的浑浊。
改造好的池塘要纳水浸泡冲刷两遍后再进水。
刺参入池前施加营养盐培养底栖硅藻或施加发酵后的鸡粪繁殖基础饵料。
苗种放养前池底及附着基表面要附有丰富的底栖硅藻, 含有数量充足的有机质海泥, 为参苗提供饵料[2]。
一般来说, 刺参的池塘养殖一个收获周期约为1.5年。
2. 2 刺参与对虾混养
利用虾池进行对虾与刺参混养, 实践证明, 这种养殖方法是可行的, 效益显著。
刺参经过18个月的养殖, 可以达到商品规格, 这时鲜参体重一般在100~ 200 g。
收参时间应选择在虾池内没有对虾的季节, 首先将池水排干, 然后组织人员进池内采捕刺参, 先从水浅处采捕, 再向水深处采捕。
采捕结束后立即向池内进水, 恢复池内正常水位, 保证余下刺参的成活。
2. 3 围网养殖和潜堤围网养殖
近几年山东开发了围网养殖的新技术, 实践证明这种养殖方式与其它养殖方式相比具有回捕率高、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围网养殖就是用网片围拢一定范围的海域, 投入参苗进行养殖。
根据刺参围网养殖的特点, 要求投放体长8 cm 以上的参苗, 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防逃效果。
投苗时间一般在4 月份。
可将苗放在网袋内, 在袋中装入小石块, 打开袋口, 将袋沉入海底, 让参苗自行爬出网袋。
2. 4 刺参与鲍混养
在室内和潮间带池塘可以采用刺参和鲍的混养。
潮间带围塘网箱鲍、刺参混养, 放苗密度不要过大, 鲍苗一般投放100~ 150个/m2, 壳长> 3 cm 为宜。
刺参
苗密度为10~50 头/m2, 体重> 25 g 为宜。
根据鲍的摄食情况进行投饵,饵料为海带和其他大型藻类, 一般按鲍鱼体重的10% ~15%, 每月清池1次, 高温季节和冬天不清池。
遇到大风天气、海水浑浊时, 待风停后、潮落时立即清池。
2. 5 其它养殖方式
刺参与脉红螺混养、与滤食性贝类混养。
虽然目前已开展了此类养殖活动, 但是理论和技术还不成熟。
3、增殖
改造刺参的栖息环境、移殖亲参、放流幼参, 以恢复和增加刺参的资源, 早已引起国内外水产界的重视。
这方面国外开展的比较早, 日本增殖研究始于1880年。
此后, 在北海道、石川等地进行了投放参礁、移殖亲参、投放扎成捆的树枝附苗器等试验, 同时规定禁捕期、禁捕区和轮捕等措施, 使刺参资源得到恢复, 产量得到增加。
近些年, 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我国沿海很多地区刺参过度采捕,资源遭到破坏, 有些地方的刺参几近绝迹, 因此应当采用恰当方法对刺参进行增殖。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年来虽大力发展刺参的池塘养殖, 但其平均产量约为1500 kg / hm2, 单产仍然较低, 养殖中缺乏良种, 缺乏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等目前仍然是制约刺参养殖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1、死亡问题
2004年春天开始养殖的刺参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 这种死亡现象在室内越冬的幼参和池塘养殖的成参都有出现, 2005年春天一些地区生产单位甚至不敢买苗组织生产,给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 1) 养殖技术不规范养殖和育苗技术、工艺不规范、管理经验缺乏、使用抗生素和消毒药物不当是造成目前的主要原因。
现在人工育苗亲参主要采捕于虾池, 受气候影响, 虾池亲参的成熟情况变异很大, 有可能亲参成熟度不好, 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精卵, 造成先天不足。
刺参浮游幼体培育池在放苗之前, 养殖场一般都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这种消毒剂衰减时间比较长, 不容易彻底清除, 容易造成投池的浮游幼体下沉, 幼参化皮,这种现象在很多的养殖场都有发生, 生产中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8] 。
( 2) 病原生物在刺参养殖过程中, 目前发现细菌、病毒和霉菌以及寄生虫均可以导致刺参的化皮、排脏和死亡等现象。
如细菌性病原可以导致耳状幼体烂边、皮肤溃疡引起的自溶(俗称/ 化板)等以及成参养殖过程中的口部肿胀、排脏和皮肤溃烂等现象[11]。
目前导致刺参死亡的病原生物已经报道确认的有病毒和细菌等, 如在肿嘴、化皮的病参中检测到了大量的病毒样颗粒[12]。
此外, 霉
菌在养殖和育苗中常引起化皮病。
危害刺参的寄生虫病原有孢子虫、涡虫等, 但危害不是很大。
( 3) 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温度、盐度、pH 值等水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都会造成刺参的化皮、排脏反应, 引起刺参的死亡。
在刺参的养殖中, 要选择远离河口等淡水源的区域开展生产, 养殖用海水盐度应常年保持在27以上(短期可允许降至24) 。
海参池塘放苗前要进行清淤、消毒, 刺参虽然可以摄食底质中的浮泥、有机碎屑、细菌等, 但当有机碎屑、细菌太多时, 底质会腐败变质, 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气体, 同时, 容易造成缺氧现象, 危及刺参[9-10]。
2、布局的不合理对环境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很多育苗室采用井盐水进行刺参越冬培育, 当地下水开采比较少的时候可以保证盐度的恒定, 当大量开采地下水的时候, 盐度和水质变化很大, 造成刺参的不适和死亡。
同时, 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使海岸带海水入侵, 土地盐碱化, 给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 潮间带养殖池在空间上占据了其他水产动物的天然栖息和繁殖场所, 同时养殖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水产动物的自然繁殖。
3、相关研究滞后于产业发展
( 1)良种的应用刺参养殖的主要对象绝大多数仍然是未经遗传改良的野生种。
一方面这些种质生产性状的稳定性差, 但另一方面, 在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以及产量等诸多经济性状方面遗传改良的潜力很大, 因此,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并结合有效的传统技术, 开展优质高产抗逆遗传改良, 是当前海参养殖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 2)基础生物学对海参的基础生物学、生态学、免疫学、生理学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一些重大的生命现象、生命过程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如化皮、排脏、再生、夏眠等现象的机理。
( 3)营养与饲料目前刺参的营养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养殖饲料的配制缺乏标准依据, 现有的市售刺参配合饲料大多是沿用或参考其他水产动物的饲料配比而制成的, 这种饵料难以完全满足刺参的营养需求。
( 4)病害海参从2004年发病以来病害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虽然目前已经检测出了多种细菌性、病毒性病原微生物[11-12] , 但流行情况、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检测手段等相对落后。
四、对策
1、产业发展宏观控制、论证与模式
1. 1 加强养殖海域使用的论证与管理进行严格的海域使用论证, 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合理布局, 促进海参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 2 转变增养殖方式采取自然资源保护措施, 大规模推广海参苗种的底播
增殖, 适度开展人工养殖。
利用海区投石及人工鱼礁投放等措施改造增殖环境, 加大投苗力度, 以达到较好的增殖效果。
对于围网养殖、池塘养殖, 应提倡生态养殖,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2、加强技术研究和规范化工作加强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如水质和底质调控、饵料及投喂技术、混养技术和病害控制技术等。
2. 1 育苗和养殖技术
加强育苗技术和养殖技术的研究, 规范化育苗、养殖生产工艺, 提高育苗、养殖设施技术水平。
2. 2 种质改良与原良种场建设加强原良种场建设, 为海参增养殖产业提供健康优质苗种。
开展定向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 提高刺参养殖良种化水平。
2. 3 营养与饲料研究
一方面要加强天然饵料的育种技术研究, 以培育大量优质适口的活饵料来满足刺参初期幼体发育生长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逐步开展刺参的消化系统发育及营养学研究, 以了解刺参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需求, 从而生产出刺参养殖专用的全价营养配合饲料。
2. 4 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当前海参养殖业出现的大规模病害问题。
需要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揭示病害的流行与环境生态、宿主生态、病原分子变异等因素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
从免疫学、生态学、健康养殖和清洁生产等角度探索解决的途径。
建立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免疫防治技术、生态防病技术、清洁生产和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等。
2. 5 检验、检疫方法、标准的制订
研究高效、快速的病原检测技术, 海参品质检验技术,制定相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保障海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加强对海参育苗与养殖技术人员的培训, 使海参育苗、养殖技术人员掌握基本的海参生物学、生态学、育种学基本理论与技能, 推广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规程和管理规程, 提高育苗、养殖技术管理水平。
4、规范种苗生产和销售, 严格种苗生产管理
建立苗种追溯制度, 保证使用健康优良的苗种进行养殖生产。
严格考察育苗企业的生产和科技实力, 对苗种生产许可证进行重新登记, 规范生产企业和市场, 不能随意生产和销售。
加强药品的流通和管理,严禁使用氯霉素等违禁药物, 推行无公害养殖工艺、技术,保障食品安全。
五、总结
本文对刺参增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进行了探讨。
主要从四个方面改善海参养殖:第一,产业发展宏观控制、论证与模式;第二,加强技术研究和规范化工作加强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第三,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第四,规范种苗生产和销售, 严格种苗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 廖玉麟. 中国动物志棘皮动物门海参纲[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 常亚青, 丁君, 宋坚, 等. 海参、海胆生物学研究与养殖[M].北京: 海洋出版社,2004.
[3] 樊绘曾. 海参: 海中人参——关于海参及其成分保健医疗功能的研究[J] . 中国海洋药物, 2001(4):37-44.
[4] 李丹彤, 宋亮, 钟莉, 等. 刺参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J].水产学报, 2005,29(5):654-658.
[5] 苏秀榕, 娄永江, 常亚青, 等. 海参的营养成分及海参多糖的抗肿瘤活
性的研究[J] . 营养学报,2003,25(2):181-182.
[6] 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展望[J]. 水产科学, 2004, 23(9):29-31.
[7] 张春云, 王印庚, 荣小军, 等. 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 J]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25(3):89-97.
[8] 王品虹, 常亚青, 徐高蓉, 等. 刺参一种囊膜病毒的分离及超微结构观
察[J]1 中国水产科学, 2005,12(6):766-771.
[9] 李文东, 田燚, 马增艳. 刺参优质苗种繁育技术[J]. 水产科技情报,2011(2).
[10] 范国宾. 辽东湾沿岸刺参工厂化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0(8).
[11] 李晓光, 白海锋, 于丽娜. 四种刺参苗种运输途径成活率的比较[J] 。
水产养殖,2012(3).
[12] 李昕,田由甲,孔维军.海参高产高效养殖试验[J]. 河北渔业,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