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训与启示

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极 为重要的。 2.从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看 (1)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风 险控制的监管。 (2)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 (3)形成问责文化,加大对问题企业的管理层的 处理力度。




THANK YOU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 制、全面预算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控制活动是内部控 制的核心,也是一种手段。 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 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 策。据资料显示,公司巨亏问题在于财务董事未遵守公司 政策,公司本已设立的双重审批制度也未能阻止事件发生, 说明中信泰富已有的内控环节形同虚设,对高管人员约束 的制度欠缺。制度的落实甚至比制度本身更重要所以,控 制活动一定要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 接受的范围之内。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任何一项控制措施都必须从上述五项要素进行考虑 , 首先 基于企业现有的内部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风险,包括公司 层面的风险和业务流程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 , 确定相应的 风险应对策略 , 并针对风险评估确定的风险点确定相应的 控制措施 , 实施内部控制活动 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信息收 集和沟通机制 , 对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 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 , 及时反馈至企业内部控制相关 的各方 , 并同时实施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 以提高控制措 施实施的有效性 , 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中信泰富正是对风险没有合理估计,对权力没有有效监督, 在信息披露上又严重违规,结果导致内部控制系统漏洞百 出,最终成为其巨额亏损的根本原因。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 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内部机构 设置与权责分配、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等。 2.重大决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 中信泰富财务董事是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边出差边做这项交 易,而且是13家银行都一起签单也没有向董事会、交易银 行披露。一个公司的财务董事何以能够如此草率地做出决 策?没有做出系统的调查分析也没有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而且也没有得到批准,这不禁让人咂舌。
三、教训与启示

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极为重要的。
1.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 (1)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2)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体现,也是向投资者, 公众和政府等传达管理层管治,经营理念的重要渠道。 (3)加强信息与沟通在内控中的地位,建立良好的信息 沟通与披露的平台。 (4)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将风险控制升华为企 业文化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行“控制自我评估”,加强自 我监督。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四)信息沟通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 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 中信泰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其一,荣智健的公开信中说道:“财务总监周志贤未尽其应有职责,没 有将此交易提请董事局主席关注。” 其二,对外披露不及时。在08年9月12日通告称自07年12月31日以来的 财务或交易状况未出现任何重大不利变动。但不过一个月就披露因炒 外汇巨亏,而早在9月7日主席荣智健与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就已知悉。 中信泰富在发现问题6个星期之后才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由此看出中 信泰富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公司治理机可能存在重大缺陷,提供的信息 可能存在失真及受人为操纵的现象。其 三,会计信息未得到充分体现。财务董事张立宪在6月底以前也做过类 似交易并有盈利,但未在报表中表示,所得利润放在准备金账户而非 损益账户,这就没有引起公司管理层对交易风险的足够重视。另外, 对于公司经营中如此之严重的违规行为,就没有一名员工对其风险性 和违法性提出质疑?试问公司内部是否有适当的沟通与反映渠道的存 在。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 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内部机构 设置与权责分配、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等。 1.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董事会职能虚化 中信泰富严重亏损事件源于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在未经主 席批准下,进行有关外汇交易。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坦言, 有关外汇合同的签订未经过恰当的审批,而且其潜在的风 险也未得到正确的评估。公司高管未经董事会批准便擅自 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显然,中信泰富在公司治理上存在巨 大漏洞。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 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 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 律系统。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 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 沟通,监督等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 阶层及其他人员影响。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五)内部监督 该要素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评价内 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内部监督 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中信泰富作为在业内颇有影响的红筹股公司,其自身的内部监督却没 能合理有效的设计与落实。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志健的公开信中称, “集团财务董事未遵守集团风险对冲政策,在进行交易前未按照公司 一贯规定取得董事会主席的事先批准,超越了职权限度”,“财务总 监未尽其应有的把关职责,没有将此等不寻常的对冲交易提请董事会 主席关注”。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公司的监督程序与监管人员在 哪里呢?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报告指出,中信泰富巨额的外汇交易亏损 反映该公司欠缺适当的内部监管,透明度不足。要知道没有监督与制 衡的权利是危险的,是可怕的!企业要想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 切实予以实施,且实施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 就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再控制,即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因为,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完备,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考核,没有 对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施以恰当的监督,则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 析——内部控制角度
主要内容

公司简介
案情Baidu Nhomakorabea末
原因分析——内部控制角度 教训与启示
一、公司简介

中信泰富现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是恒生 指数的成份股,属于蓝筹股。此外,因为其 大股东是国企中信集团,中信泰富也被视为 红筹股。红加蓝就是紫色,于是,一些香港 的分析师把中信泰富戏称为“紫筹股”。
三、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角度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要素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辨识和 分析风险的过程是一种持续及反复的过程,也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 管理阶层须谨慎注意各部门阶层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企业的风险 一般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所产生的。 中信泰富买人外汇衍生品是为对冲一个涉及16亿澳元矿业项目的外汇风险,但 外汇投资持有是90亿澳元,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四倍多。若汇率不能升到事 先约定水平,中信泰富必须定期购人大笔澳元,直到汇率上升到有关水平为止。 显然,合约风险是无限的,中信泰富用错了衍生工具。累计期权的风险与收益 严重不匹配,收益固定但风险却无限。中信泰富选择了澳元作为买卖产品,这 笔合同并未考虑相关货币贬值而设定止损金额,从而为日后的无限量亏损埋下 祸根。事实上, 在中信泰富事件之前,累计期权因为高风险在业内已经声名 狼藉,并获得了“I kill you later”(“我早晚灭了你”,与累计期权英文 词汇Accumulator 发音相近)的绰号。中信泰富在签订澳元期权合约之前,对 澳元外汇走势没有做科学评估,盲目进行交易。中信泰富进行外汇交易不只是 为了对冲风险,而是为了谋取暴利。另外,其公告表示有关外汇合同的签订并 未经过恰当审批,其潜在风险也没得到评估,说明中信泰富在做出重要决定前 并未考虑潜在的最大损失。
二、案情始末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西部经营着一个铁矿,为了降低公司 在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中面对的货币风险,从2007年起, 中信泰富开始购买澳元的累计外汇期权合约进行对冲。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该澳元累计目标 可赎回远期合约,因澳元大幅贬值,已经确认155亿港元 亏损。到10月29日,由于澳元的进一步贬值,该合约亏损 已接近200亿港元。截至2008年12月5日,中信泰富股价 收于5.80港元,在一个多月内市值缩水超过210亿港元。 就中信泰富投资外汇造成重大亏损,并涉嫌信息披露延迟, 香港证监会对其展开了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