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第一章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治的拨乱反正
① 1976 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 定性。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③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 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文学走出假大空的颂歌模式,直面血泪 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 主要作品: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 兰》、冯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2、反思文学:在‚伤痕文学‛方兴未艾时出现一种对 ‚伤痕文学‛深入发展的文学思潮,也是其发展的必 然结果。 重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人到中年》、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等。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文艺界的拨乱反正——批《纪要》,清流毒,平 冤案。
1977年至1979年,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 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 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 和自由。
1979年1月,陈恭敏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 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1979年4月,《上海 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 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
把文艺机械地划分为“向前”与“向后”的 文艺观是“题材决定论”在新形势下的顽固 表现。
(3)1979年关于“歌德”与“缺德”之争
1979年6月,《河北文学》杂志发表了《“歌德” 与“缺德”》一文。这篇文章立即引起文学界的 注意,产生了一场更具规模和激烈程度的论争。 焦点一是如何评价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形势。 焦点二是如何认识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的关系,如 何理解文艺为“四化”服务的问题。
• 同时,在现实层面上,国门打开后显现出 的中国的落后境况,也构成以‚落伍‛和 ‚追赶‛为关键词的时代焦虑,一种‚现 代化‛的焦虑。 • 对于未来的浪漫而又自信的想象、历史的 怀疑批判、‚现代化‛的时代焦虑,此三 种因素共同促成80年代昂扬向上、生机勃 勃又混乱焦躁的时代氛围。
以1985年为界,分前期和后期。 一、前期文艺思潮
卢 新 华
刘 心 武
• 反对者:这类作品对社会阴暗面‚暴露‛太多, 对人民的‚伤痕‛展示得太深,‚情调低沉,看 了之后感到压抑‛,‚影响四个现代化‛等等, 并咒骂说这是转弯抹角地攻击‚文革‛,是给社 会主义‚抹黑‛,叫嚷要‚取缔‛等等。 • 支持者:十年动乱是一个客观存在,社会主义制 度并非完美无缺,‚四人帮‛祸国殃民,不仅给 我们留下了‚外伤‛,也留下了严重的‚内伤‛, 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文艺作品,应当真实地加以 反映,所谓‚伤痕文学‛实际上就是‚写实文 学‛。
距今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已然距离当下的 年轻人太过久远。那个时代的青春不忧伤, 那时的阳光很温暖,那时的中国最为理想。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八十年代:“一方面是 理想、追求、拯救、承担、激情、淳朴、 使命、信仰,一方面是空泛、贫乏、天真、 宏大、浪漫和膨胀”,伟大的和缺憾的交 织在一起,虽然并不丰厚,却足够深入人 心。
• “伤痕文学”使文学从欺骗与谎言中重新 回到了真实的领域,使新时期文学的全局 骤然生动起来,活跃起来,带给人们思想 上的解放感和艺术上的新鲜感。并且大多 数写伤痕的作品带给人的并不单是悲恸和 消沉,而是呐喊,是勇敢的抗争,引导人 们以向前看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种种 “旧帐”,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由 《 伏 羲 伏 羲 》 改 编
3、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 寻根文学: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 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 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 的根。 • 先锋小说: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 ‚先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学 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 新写实小说: 80 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 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 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 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主义‛是80年代最 重要的‚关键词‛。从1978年底‚今天诗 派‛的诞生,到1989年初的中国现代艺术 展,‚现代主义‛的探索、引进、实验, 此起彼伏绵延不绝,‚现代主义‛或‚现 代派‛几乎成了无所不包的网,把所有的 带有新异特征的文化形为和样态一网打尽。 • 诗歌的现代主义:‚今天‛诗派的诞生— —朦胧诗的兴起——“第三代诗歌‛的哗 变 • 小说叙事:‚意识流‛小说——“新潮小 说‛——“先锋作家‛——新写实小说
1985韩少功在《作家》第4期发表了《文学的根》 掀起了“寻根”文学的第一个浪头。李杭育《理 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 类》、郑万隆《我的根》等文章相继问世,《文 艺家》、《作家》、《北京文学》等报刊杂志, 还专门开辟专栏讨论。 代表作品有: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 王安忆《小鲍庄》等。
朱光潜
徐 迟
二、后期文艺思潮
1985年后,文学进入新变时期。
1、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
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 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 生了整体位移。
2、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 贤亮、王安忆、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 说创作。
文学不再是仅仅为摆脱野蛮和愚昧而呼唤文明, 而是痛感于人的本性的扭曲和异化而热切呼唤 人的自然属性;文学不仅表现和张扬着清醒的 理性,而且充分强调人的非理性内容,强调人 的本能和原始冲动的强大力量。人的生命活力 和生命强力受到文学的热情赞美。 这种文学思潮是对西方文学中非理性文学 的回应,也是对人的异化的一种反抗,对文学 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人性、完整的表现人具有积 极的意义。如张贤亮、王安忆、贾平凹、铁凝、 刘恒、莫言等的小说创作。
(2)1979年关于“向前看文学”之争
1979年4月起,《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连续发 表了黄安思的六篇文章,对新时期的文艺创作大泼 冷水。代表性的文章是《向前看啊,文艺》,他在 此文中认为,“诉说个人家散人亡,悲欢离合,以 及爱情周折的,则难免使人伤悲”,这与“团结一 致向前看,团结一致搞四化”是很不协调的。因此, 他认为,应当“提出文艺向前看的口号,提倡向前 看的文艺。”
新时期文学
讲授人:冯莉娟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1976年,‚四人帮‛的垮台宣告了‚文革‛的结
束,人们把这个历史的新阶段称为‚新时期‛,
文学也沿用了这个社会政治层面的概念。人们 习惯上把1976年10月以后的文学,特别是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在新时期文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80 年、1985年和1989年。 一般又以1989年为界,把新时期文学分为80年代 文学和90年代文学。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 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 记》是 ‚改革文学‛开启风气之作。 重要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 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何士光《乡场上》、贾平凹 《腊月〃正月》等
(二)文学论争
1 、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 的讨论: •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 开始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 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 化‛问题。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 1982 年发表的《现代 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 :①需不需 要现代派;②现代派好不好;③现 代派与伪现代派。
(二)文学论争
1 、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1984 年到
1987 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 ‚人的主体性‛来研究文学的论著, 引起讨论。有关文学主体性的争论焦 点是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 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刘 再 复
2 、文化寻根的讨论: 文学论争从
纯粹的文学作品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 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显示 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 根‛热等,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 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杭育、郑 万隆等。
李杭育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 年 4 月,《上海文论》 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陈 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 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 变革的结果,也是引进西方文 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 声,‚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 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 学科‛。它引发了文学观念上 的变革。
这场论争一直持续到1981年。最后,意见 基本上趋于统一:逐步明确了衡量文艺作 品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是人民群众的社会 实践,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这就 打破了禁锢多年的极左桎梏,真正恢复了 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第二节
80年代的文学环境及思潮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八十年代的历史意义几乎被所有的知识分子 怀念。查建英在《八十年代访谈录》的前言 中,这样写道:“我一直认为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 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
自由的口号。
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丁玲和老朋 友曹禺(左)、阳翰笙(中)在一起
(二)文艺论争
思想的解放必然伴随着思想的斗争。文艺界出现前 所未有的生动活泼的局面的同时,又充满着矛盾、 磨擦的过程。
(1)1978年关于‚伤痕文学‛之争
‚伤痕文学‛发端于1977年11月《人民文学》所发 表的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和1978年8月上海 《文汇报》所发表的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 得名。 争论的焦点是:那些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为作 家们所讳莫如深的社会‚阴暗面‛,能不能用文艺 来反映、来揭露、来鞭挞?如何看待‚文革‛?文 艺可不可以反映十年动乱刻在人们心灵上的‚伤 痕‛,社会主义文艺能不能写悲剧等。
王 晓 明
陈 思 和
80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一、对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承担。 题材选择:对‚历史‛的清算和记忆。 文学精神:普遍存在一种沉重的、紧张的精 神倾向。 二、强烈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开放的文学环境带来对中国文学现状的不满, 作家们普遍希望创造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独 创性的作品。 ?群体性焦虑
文学环境:乐观与焦虑并存的理想主义时
代氛围 • 1)1976年‚文革‛结束与1978年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命运的转 折,左倾激进的意识形态革命被‚现实主 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代替, ‚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共同诉求。由此开 始一个充满乐观想象的理想主义的‚新时 期‛。
2)‚新时期‛意识集中释放了这个时代 以‚科学、民主‛为内容的‚现代化‛ 欲望。它表现为对于过去的决裂,在 此决裂中充满热情地想象和确立民族 与国家未来的全新的发展道路,以及 对于‚历史‛的发问与反思;
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第四次文代会和1980年 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明确把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
‚双百‛方针作为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向和
政策,取代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使文艺从政治的附庸地位解脱出来,完成了
新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序幕: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 年 4 月 5 日,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 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 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 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 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对周总理的 歌颂和怀念。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 空‛的文革文学末日的到来,也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这场争论的结论是,“文艺界的思想解放 决不是过了头,只是刚刚开头。”
(4)1980年关于“社会效果”之争
这场论争集中反映在对几部有争议的作品的评 价上。
话剧《假如我是真的》(又名《骗子》)、电影文 学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女贼》,中篇小说 《调动》和《飞天》等,其中三个剧本和中篇小说 《调动》引起的争论尤为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