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面积计算

空调面积计算
空调面积计算

专业机房精密空调的设备选型1、机房空调制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精确计算法

综合考虑计算以下因素产生的负荷,使用这种计算方式对空调负荷选择而言相对比较准确:

根据机房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考虑一年中的最大负荷工况。

围护结构的外围负荷(包含墙体传热以及太阳直射所造成的空调负荷)

机房内设备发热量

机房内新风负荷

机房气流组织以及消除局部温差所需要的循环风量。

机房的扩容以及备用需求。

根据机房面积估算法

按照机房内面积空间进行相应估算,在一般小型集中机房中,我们一般按照

300W/m2~550W/m2来估算机房内的空调负荷,而每平方米的空调负荷量要根据机房内设备的发热及密集程度确定,一般常规小型机房选取400 W/m2就可以。

对于设备特别密集的机房需要单独估算机房制冷负荷以及气流方式。

根据机房设备供电量估算法

按照机房内总配电功率乘以相应系数进行估算,系数大小根据机房设备的种类以及使用频率确定,一般选取0.8~1.2。

2、机房空调的风量计算方法

按机房新风负荷计算风量

在恒温恒湿机房当中,新风除了给人员提供新鲜的空气能保持房间的正压之外,给机房环境控制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所以,机房当中的新风选择比例远远小于常规办公空间的30%。一般机房的新风量选择都在5%~10%。

按机房换气次数估算风量

为了保证机房内部的温湿度场足够均匀,我们对机房内换气次数一般选取为

30~50次,设备冷风比不小于3.5。但是我们也不建议风量过大,风量过大时会使机房内的气流速度过快,影响设备及人员的工作,严重时还会产生噪音过大的问题。

按设备冷风比估算风量

在计算出了设备机房的冷量负荷之后,根据机房实际情况选取冷风比,一般为2~4.5。对于设备热岛效应明显的机房,冷风比选取相应要小,而对于热负荷比较均匀的机房,冷风比可以相对大些。

3、机房内部空调气流方式的选择

室内直吹风气流方式

室内直吹式就是把空调机安装在机房内,通常又称为上侧送风下侧回风式,从上侧送出的空气先与室内空气相混合,再进入计算机柜。显然,从空调上侧送出的空气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

此送风方式适用于微机房,也就是机房狭小、计算机设备台数少、设备发热量小

的微型计算机房,如30m2左右的微机房。

采用这种送风形式,其空气流很可能被机房内的设备阻挡,会出现小区域的涡流、特别是在空气流经的室内工作区会有吹风感。因此在布置设备时防止设备间空气短路、在空气流路上,设备应先低后高排列,发热量大的设备优先得到足够的冷风。

地板下送风气流方式——机房最常见送回风方式

空气在经专用空调机处理之后,通过计算机柜下部送进计算机柜内,而经机房上部返回空调机的送风形式,也称为下送上回式,如下图所示。

地板下送风方式

由于下送上回式的冷风是通过保持正压的活动地板下的静压风库送入计算机设备和机房的,并且可以给发热量大的设备单独送风,因此,空调效率高,使机房内温度分布均匀,一般计算机房均采用这种送风形式。在施工时应对地表面进行防尘涂料处理。为了防止地面上产生结露,必须在地面上或在机房下层顶棚上进行隔热措施处理。送风温度一般取17~19℃。

上送下回式——实验室常见

上送下回式就是把空调机调整了温度和湿度的空气,经过吊顶送进计算机柜。而后再通过活动地板下返回空调机下部回风口。这种送风形式适用于计算机柜本身散热方式是从机柜顶部送风,机柜下部或侧下部排风的计算机系统,如图所示。上送下回方式

风管上送风气流方式——应用也比较广泛

空气在经专用空调机处理之后,通过连接于空调机上部的风管被送进计算机柜内,而经机房内部空间返回空调机侧面回风口的送风形式,也称为上送风方式。由于上送风方式气流有风管作为导向,所以能将气流送得比较远。这种送风方式比较适用于送风要求远且设备发热比较集中的机房内。

混合式空调方式

混合式就是根据设备和操作人员对空调的不同要求而采用的综合送风形式。

其中计算机设备所需要的冷风是经活动地板下送入设备的,而人的舒适则是通过另一系统来实现的。因此,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空调方式,设备和人都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空气调节。

由于混合式空调造价高、气流组织复杂,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

4、设备选型需了解的

国家及行业机房建设的标准。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9413-2003(140平米以上大中型机房适用)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7758-1999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140平米以下的小型机房适用)

机房内的空调冷量需求。

机房内的空调风量需求。

机房精密空调厂家的设备规格。

机房形状——决定机房空调的摆放以及气流组织情况。

机房现场的实际安装使用条件(决定精密空调的冷却形式为风冷、水冷、冷冻水或者双冷缘)。

风冷式机组由于其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而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但其效率相对较低,并且其安装还受到室内外机之间的高差以及距离的影响。

水冷式空调应用于不便于安装风冷型空调的场所,其换热效率高,但安装和维护的成本都比风冷型空调高。

冷冻水型空调能直接利用大楼中央空调系统所提供的冷源,设备简单成本低,但由于大楼中央空调一般都是上班时间才开,所以冷冻水型设备很难满足全年不间断工作的要求。

双冷源设备由于其成本高、系统复杂,在实际中应用较少,只用在非常重要并且节能要求很高的场合,

用户机房对于设备配置的冗余要求。

普通机房只需要系统备份(或者无备份)就可以。

集中机房单个机房需要N+1设备备份。

特别重要的大型数据处理中心机房需要N+2以上设备及系统备份。

技术专业、服务周到、价格合理、共同发展

整体方案、前瞻配置、追求精品、全力创新

在机房行业中的经验算法

每平方米需求能量350-500大卡/平方米换算公式1KW=860大卡按100平方米机房计算选择400大卡/平方米

100*400/860=46.5KW 就是说最基本需要50KW的空调

在机房中一般还需要1+1原则那么100平方米机房配两台50KW空调

空调面积与匹数计算详解

卧室一般为150-180w/m2;客厅一般为200-250w/m2;餐厅一般为280-350w/m2。 空调匹数怎么计算 1,空调匹数定义: 物理定义:1匹=1马力=735W,匹不指制冷量,而是输入功率。空调定义:匹数与空调制冷量有绝对关系。空调匹数越大,制冷量越大。1匹空调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国际单位乘以1.162。即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W(瓦)表示制冷量。依次类推,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称为 1.5匹,4500-5500W称为2匹。平时说的空调匹数,根据空调消耗功率来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通常一匹的名义制冷量为2200W -2300W。而2500W-2800W为大一匹,3200W-3300W为1.5匹。等等。 2,空调匹数与制冷量及适用面积的关系。 型号匹数适用面积(m2) 空调匹数怎么计算

-26表示制冷量为2600W,-51表示制冷量为5100W。制冷量具体计算办法:不顶层、不西晒的房间,每平方米需要150W的制冷量,有其中一条的话,每平方米至少需要200W的制冷量,既顶层又西晒,则每平方米最少需要250W的制冷量。计算出来的制冷量再加上10%的富裕量就是最小制冷量了。只能选择比它大的,否则,不但不能顺利调节温度,而且还会有损空调。 3,空调匹数选择的计算方法: 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一:200W(或150W或250W)*面积数=所需制冷量。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二:看上表格查看。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三:让专业人员介绍。 4,空调匹数与空调型号标记的关系: (1)K-房间空调器 (2)结构形式: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 Y-移动式。 (3)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如KF):单冷型,单冷型代号省略;R-热泵型;D-电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 (4)名义制冷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的前两位数。 (5)室内机组结构分类为吊顶式(D)、挂壁式(G)、落地式(L)、天井式(T)、嵌入式(Q)等。即空调型号中KFR-22GW/HA,G代表挂壁式,其余类型以此类推。 (6)改进型代号:分为A、B、C、

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课题】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理解热力学定律的涵及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热力学定律的涵及应用。 【教学难点】焓湿图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2分钟) 在热力工程中,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都要借助于一种携带热能的工作物质即工质,各种气体、蒸气及液体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在热力过程中,一方面工质的热力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工质与外界之间有能量的交换。因此,工质的热力性质及热能转换规律是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容。 〖新课〗 1-2学时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一、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基本状态参数 1.物质的三态 固态、液态及气态,三态之间是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完成其状态转化的。 (1)固态该种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比其它两种状态大,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固体具一定形状。 (2)液态液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较小而间距较大。分子间相互可移动,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且无一定的形状。 (3)气态和上述两种状态相比较,气态物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而分子间引力很小,分子间无相互约束,不停地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气体无形状,元固定体积。 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和其热运动的强弱。 2.基本状态参数 热力学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压力p、密度或比体积v、比能u、比焓h等。 (1)温度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温度的符号用T表示,单位为K (开)。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 = T-273.15 K或T = 273.15 K + t t——摄氏温度,℃。 (2)压力

房间面积与空调型号选择

房间面积与空调型号选择 空调匹数 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算。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乘以1.162,故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1.5×1.162=3486W,依次类推,则大致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1.5匹,4500-5500W为2匹。 空调的匹数是表示空调的制冷量大小,也就是制冷能力的大小。一匹空调制冷量大约是2500W,适合12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两匹的空调制冷量大约是5000W,适合25平方左右的房间使用。一般家用可根据房间面积大小及密封保温条件好坏、楼层、朝向、高度等因素,按每平方米配制冷量150-220W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大小即可。单纯地夏季制冷使用空调,制冷量可适当小一些,如果冬季需要空调制热取暖,制冷量应适当大一些为宜。房间的密封保温条件差的,制冷量应适当大一些,密封保温条件好的,制冷量可小一些。 空调大小不论“匹” 国家标准规定,房间空调器的大小按制冷量参数标注,比如一台型号为KFR-22GW的空调,其中数字“22”即表示这台空调的制冷量为2200W的空调器,可以简称为“22型”。可是现在很多人都不这么叫,而是叫多少多少“匹”,其实叫“匹”是完全错误的。“匹”是一种功率单位,1匹(马力)=735W(瓦),过去在日本的口头叫法把输入功率为735w空调叫1匹空调,输入功率为1470W 的空调称为2匹空调......,但由于空调输入功率不一定刚好是整匹,如1400W 或1600W就分别称小2匹和大2匹;介于1匹和2匹之间就称1.5匹,等等。由此可见,其实这种叫法是很不科学的。其一:反映的数据并不精确,只是一个大概值;其二:输入功率并不能准确反映空调的实际制冷量。由于空调的质量不同,其能效比也不同(能效比是反映空调制冷效率的参数,即实际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如一台制冷量为3000W的空调,其输入功率为1000W,那么能效比就是3),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制冷量却并不相同,如一台能效比为2.6,输入功率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2600W;而另一台能效比为3.5、输入功率同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3500W.可见制冷量就相差

空调与面积计算方法 (2)

空调与面积计算方法(2) 1、国产空调器命名方法如下:KFR(d)50LW/T(D BP J X F) K-空调F-分体式R-热泵制热型D-辅助电加热50-制冷/制热量L-结构类型W-室外机T-开发型号D-直流BP-变频J-离子除尘X-双向换风F负离子(L—结构类型代号中:“L”-柜式,落地式;“G”-壁挂式;“C”-窗式;“N”-内藏式;“F”-风管式;“Q”-嵌入式;“D”-吊顶式) 2、空调器的制冷量/制热量: 1)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排出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冷量。 2)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释放出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热量。 3)每平方米空调需要150W制冷量:从而推出房间面积使用空调的计算公式: “△”即为适应房间的面积“□”为适应最大面积“0”为适应最小面积 即该空调适用面积为:15-19㎡,空调的匹数也由此而来。根据制冷量给空调分类: 1P:2300W-2500W 1.5P:3000W-3600W 1.25P:

2600W-2800W 2P: 4000W-5200W 3P: 6500W-7200W 2.5P: 5800W-6200W 5P: 1200W 10P: 2400W 3、耗电量: 1P:900W左右 1.5P:1300W左右2P:1800W左右3P:2800W左右5P:5000W左右10P:10000W 左右 一般5P、10P均为商用机,380V电的代码一般为:“3”、“S” 4、空调适用面积: 1P:11-17㎡ 1.5P:18-25㎡2P:30-33㎡ 1.25P:18-23㎡3P:40-45㎡ 5P:60㎡左右10P:50㎡左右 机房用空调,一般是对机器散热降温用,以提高机房设备的寿命,层高三米,用冷负荷参数150k/m2,足够,那么你选型空调的制冷(热)量是 260*150*75%=29250w=29.25kw(75%是空调使用系数),那

制冷空调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课题】 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理解热力学定律的涵及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热力学定律的涵及应用。 【教学难点】 焓湿图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2分钟) 在热力工程中,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都要借助于一种携带热能的工作物质即工质,各种气体、蒸气及液体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在热力过程中,一方面工质的热力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工质与外界之间有能量的交换。因此,工质的热力性质及热能转换规律是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容。 〖新课〗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一、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基本状态参数 1.物质的三态 固态、液态及气态,三态之间是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完成其状态转化的。 (1)固态该种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比其它两种状态大,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固体具一定形状。 (2)液态液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较小而间距较大。分子间相互可移动,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且无一定的形状。 (3)气态和上述两种状态相比较,气态物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而分子间引力很小,分子间无相互约束,不停地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气体无形状,元固定体积。 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和其热运动的强弱。

2.基本状态参数 热力学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 、压力p 、密度ρ 或比体积v 、比能u 、比焓h 等。 (1)温度 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温度的符号用T 表示,单位为K (开)。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 = T -273.15 K 或 T = 273.15 K + t t ——摄氏温度,℃。 (2)压力 S F p = F ——整个边界面受到的力,N ; S ——受力边界面的总面积,m 2。 绝对压力、工作压力和环境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为 (负压)(正压);e am b e am b p p p p p p -=+= p amb ——当地大气压力; p e ——工作压力。 (3)比体积和密度 系统中工质所占有的空间称为工质的体积。而单位质量的工质所占有的体积称比体积,用v 表示,单位为m 3/kg 。决定压缩机制冷量的重要参数。与工质密度互为倒数。 例2-1 锅炉中蒸汽压力表的读数Pa 103.325e ?=p ;凝汽器的真空度值,根据真空表读为Pa 105.94e ?=p 。若大气压力Pa 1001325.15amb ?=p ,试求锅炉及凝汽器中蒸汽的绝对力。 解 锅炉中水蒸气的绝对压力 Pa 1033.313Pa 1032.3Pa 1001325.1555e am b ?=?+?=+=p p p 凝汽器(电压电容)中的绝对压力 Pa 10633.0Pa 105.9Pa 1001325.1445e am b ?=?-?=-=p p p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T p =υ R g ——气体常数 对于质量为m (kg )的理想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mRT pV = V ——质量为m (kg )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m 3;其它各参数同前。 二、热力学定律及应用 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一个系统。 在实际的工质状态变化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w +?=u q q ——加给1 kg 工质的热量,J/kg ; △u ———1 kg 工质能,J/kg ; w ——机械功,J/kg 。 热力学第二定律:

空调匹数与房间面积计算方式

空调匹数与房间面积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乘以,故一匹制冷量为2000×=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匹的应为2000××=3486W,依次类推,则大致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匹,4500-5500W为2匹。 一般家用可根据房间面积大小及密封保温条件好坏、楼层、朝向、高度等因素,按每平方米配制冷量150-220W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大小即可。

符号代表: 购买空调的消费者一定会还会注意到空调的型号特别长,这些字母又代表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常用的几个字母都代表了含义。这样我们在购买时也能从名字上面知道它的基本性能了,看看促销员是不是在忽悠我们。 K—房间空调器 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 C—窗式房间空调器 Q-代表嵌入式空调 Y-代表移动式空调 R—热泵型 D—电辅热型 BD—热泵辅助电热型 BP—变频 ZBP-代表直流变频 FZBP-----无氟新冷媒 KFR-35GW/09FZBP 是什么意思 K—房间空调器;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R—热泵型; 35—3500瓦制冷量;G—挂壁式;W—代表室外机;09—表示改进型代号; FZBP—无氟环保冷酶、直流变频系列。

空调能效等级: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称新国标),定速空调(又称定频空调,相对于变频空调而言)能效准入等级已于2010年6月1日升级,原有3级、4级、5级的低能效产品由于达不到准入门槛,企业将不能生产,原2级能效在新国标中变为3级,是入门等级,即标准实施以后产品达到市场准入的门槛,原1级能效变为新国标中的2级,表示节能评价值,即评价空调产品是否节能的最低要求,新标准中的1级则能效最高。 空调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除了一些主流的无氟变频功能外,我们还有很多附加功能可以选择。这些功能虽好,但是也让空调的价格高出不少。我们在选购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几种主流的空调特色功能。 1.智能温度控制技术: 这项技术确提供房间中人体的位置、人的多少和移动情况等信息,空调中的智能芯片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感人空调就可自动进行送风和温度的控制,让使用空调更加舒适,更加省电。此类技术多在三菱空调中带有,它是对地面温度进行监控,从而改变温度。 2.健康除甲醛: 顾名思义,这个功能可以吸附装修中产生的甲醛气体。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这款空调使用了RCD催化分解技术,RCD(room temperatur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室温催化氧化技术)。这个功能目前只有在海尔的新品空调里可以见到。 3.负离子功能: 安装了负离子发生器的空调可以在送风的同时释放健康负离子,释放负离子生成活性氧,可以净化空气、使人神清气爽。告别普通空调因空气中负离子经过一系列空调净化处理和漫长通风管道后几乎全部消失,人们在其中长期停留会感到胸闷、头晕、乏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下降,被称之为“空调综合症”。

如何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及与面积之间关系

空调的制冷量和面积之间的计算,严格的讲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标准,因为要看空调的使用环境而定,比如,办公室因为人员多,电脑多,且经常有人开门进出,所以相对来讲就需要多一点的制冷量,而普通房间与客厅也是不一样的,还有,比如热带地区有西晒的房间,也就需要相对的提高一点制冷量. 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严格讲,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2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即一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比如,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

的能效比值分别为: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 空调的匹数是指空调的输入功率的大小,与使用面积是间接关系,和使用面积直接关系的是制冷量,在我国1匹空调的制冷量一般在2300W左右,产品类型或制造企业不同制冷量有些差异。 空调设计一般是按立方米空间进行设计,也就是一立方米有50W的制冷量就可以了,消费者再根据自己房子的高度计算空调适用面积。 例如:一台一匹的挂机,制冷量是2300W 其适用体积是2300/50=46立方米 如果房间高度是3米,则适用面积为46/3=15.3平方米。 选择时还要考虑房子朝向和是否在顶层,在顶层的应适当加大制冷量,建议选择2500W的。

中央空调计算公式

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和房间换气次数三者的乘积即为房间的循环风量。利用循环风量对应风机盘管高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根据单位面积负荷和房间面积,可得到房间所需的冷负荷值。利用房间冷负荷对应风机盘管的高速风量时的制冷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波纹补偿器也称伸缩节、膨胀节、补偿器,主要分为:波纹补偿器、套筒补偿器、旋转补偿器、方形自然补偿器等几大类型,其中以波纹补偿器较为常用,主要为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具有以下用途: 1.补偿吸收管道轴向、横向、角向热变形。 2.吸收设备振动,减少设备振动对管道的影响。 3.吸收地震、地陷对管道的变形量。 注意:注意不能用波纹补偿器来调节管道安装误差! 管道工程常用的补偿器有自然补偿器、波形补偿器、方形和Ω型补偿器、填料式补偿器、球形补偿器。 膨胀节属于方形补偿器,软管不属于补偿器范围。 金属软管用于需要减少震动的场合,广泛用于中央空调泵、消防泵、生活给水泵的进出口,有效地减少主机震动、吸收管道噪音、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耐用、耐高温、耐高压、防腐、环保等优点。一定长度的金属软管还可以有效的横向位移,可用于沉降或伸缩的场合。管径:DN15- DN12000 (无推力减震波纹软接头也可以用) 不锈钢减震波纹补偿器是首航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结合市场的需要,将不锈钢与橡胶进 行优化结合,形成一种刚柔相济,耐用环保的新型专利产品。广泛用于中央空调泵、消防泵、生活给水泵的进出口,有效地减少主机震动、吸收管道噪音、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耐用、耐高温、耐高压、防腐、环

保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老式橡胶软接头所带来的不卫生,易老化,耐压不稳定、易脱层撕裂、爆破等不良因素,解决了泵房的后顾之忧。 二、应用范围: 1.各类泵、阀、空压机的进出口; 2.各类消防配管、空调配管、蒸汽配管等; 3.一般工厂配管和需要柔性连接的场合; 4.生活用水配管和需要卫生的场合; 5.机械设备配管需要减震和补偿热位移的场合。 三、结构特点: 1.波纹管形为“S”形波,柔性大,刚性大,无应力集中; 2.本产品从DN32—DN80一边松套法兰,特别是DN100以上采用无环焊接结构,从而避免冷作硬化。有效解决波纹管焊接点的脆性所造成的易破、易漏等问题。延长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3.法兰边缘有三——四个均匀分布的碗状凸耳,并配以拉杆,从而增强波纹管的工作压力; 4.每个碗状凸耳内装上一个优质减震橡胶垫,避免震动波经过拉杆传导,从而提高产品吸收管道噪音,减少震动的性能; 5.拉杆结构:两边带螺帽的螺丝向中间的管形螺母连接,从而起到调节波纹管长短、限制波纹管伸缩量的使用。易于安装。 四、选型说明: 1.本产品适用于各类泵、阀进出口和管道的柔性连接; 2.本产品是替代橡胶避震喉(软接头)的首选产品;安装、使用、维修方便;3.工作温度-196~450℃,如温度超过这个范围,订货时请注明;

空调与面积计算方法

空调适用面积: ■1P:11-17㎡ ■1.25P: 18-23㎡ ■1.5P: 18-25㎡ ■2P: 30-33㎡ ■2.5P: 27-42㎡ ■3P: 40-45㎡ ■5P: 60㎡左右 ■10P: 100㎡左右 买空调原则:买大不买小。买小了的坏处及提示: 1:空调温度达不到你设定的温度,压缩机不停运转,空调寿命缩短!! 2:温度达不到你设定的温度,你空调的压缩机不停的工作,费电啊!! 3:买空调最好以制热量计算空调的匹数(P数),不然空调冬天使用达不到制热效果!4:IP=2500W(约),考虑楼层,朝向,西晒,使用场合等制冷损失买个偏大点的。5:每平方米空调需要的制冷量/制热量, (制冷按150W--200W计算;制热请按200W--250W计算) 从而推出房间面积使用空调制冷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150W ■即为适应房间的面积 ■+2=MAX (“MAX”为适应最大面积) ■-2=MIN (“MIN”为适应最小面积) 例如1:空调:KFR-2600GW/BP 制冷量:2600W 2600/150W=17㎡; 17+2=19㎡;17-2-15㎡ 即该空调适用面积为:15-19㎡, 空调的匹数也由此而来。 例如2:房间13㎡制冷量=13x200W=2600W 即1.25P 根据制冷量给空调分类: 1P:2300W-2500W 1.25P:2600W-2800W 1.5P:3000W-3600W 2P:4000W-5200W 2.5P:5800W-6200W

3P:6500W-7200W 5P:1200W 10P:2400W 耗电量: 1P:900W左右 1.5P:1300W左右 2P:1800W左右 3P:2800W左右 5P:5000W左右 10P:10000W左右。 注:一般为民用,电压:220V. 5P、10P为商用机,电压:380V。

空调匹数与制冷面积对应表

空调匹数与制冷面积对应表 对于选购空调的消费者来说,“空调制冷面积”一词一定不陌生,因为选择适合的空调使用面 积的不仅节能省电,而且空调的工作效率更高。不过,对于众多未入门的业主来说,空调制 冷面积一词仍然比较陌生,空调匹数对应面积的划分也并不明确,我们来看看空调制冷面积 如何计算。 空调制冷面积如何计算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 ,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而对于变频空调,由于其并非长时间在最大制冷状态工作,所 以不能以空调的最大制冷量来计算。一般认为,应该以每平方米145W — 175W 的制冷量来选择变频空调的匹数。 目前,市场上常用匹来衡量空调制冷面积。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 匹的制冷量大约为 2000 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 1.162 ,这样, 1 匹制冷量应为2000 大卡×1.162=2324W 。这里的W (瓦)即表示制冷量,而 1.5 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 大卡×1.5 ×1.162=2486W。 其次,空调大小一般是以P(匹)为单位来计算的,对应不同的匹数,实际的使用面积 也不同,这就让不同匹数的空调有了不同的适用面积。 空调匹数对应面积: 不同功率空调适用面积 功率适用面积功率适用面积 小 1匹10 平方米以下小 2 匹15-30平方米 1 匹10-15平方米 2 匹20-30平方米 大 1匹16-19平方米330-58平方米 1.5 匹16-26平方米 空调匹数对应面积 空调专家提醒,有的消费者喜欢购买大型号空调,这是不可取的。家用空调如果选择的 功率太小,起不了制冷作用;如果功率太大,又浪费电,所以消费者在选择空调时,要视房 型而定。另外,如果房型较大,建议购买中央空调,其每个房间均可独立控制,各管各房, 比传统空调更省电。

单位面积空调负荷量指标

?如何计算恒温恒湿机房内所需的冷量 ? 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这些发热量显热大、潜热小; 照明发热(显热); 工作人员的发热(显热小、潜热大); 由于水分蒸发、凝结产生的热量(潜热)。 其二是机房外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 传导热。通过建筑物本体侵入的热量,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量(显热); 放射热(也称辐射热)。由于太阳照射从玻璃窗直接进入房间的热量(显热); 对流产生的热量。从门窗等缝隙侵入的高温室外空气(也包含水蒸气)所产生的热量(显热、潜热); 为了使室内工作人员减少疲劳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引入的新鲜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 总之,人体放出的热量、缝隙风侵入的热量和换气带进的热量,不仅使室温升高,也会增加室内的含湿量,因此需要除湿。这部分热负荷称为潜热负荷,而机房内所有设备散发的热量只是室内的温度升高,这种热负荷称为显热负荷。与一般宾

馆、办公室、会议室等潜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程控机机房内的热负荷是以显热负荷为主。因此对于热负荷状况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空调机。通常用显热比(SFH)作为空调机的重要指标。 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 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即以单位面积所需冷量进行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 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 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 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 简易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否则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 Q=860N¢(kcal/h) 式中:N:用电量(kW);¢:同时使用系数(0.2~0.5);860:功的热当量,即l kW 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 主机发热量计算Q=860× P× h 1×h 2 ×h 3 式中,P:总功率(kW); h 1:同时使用系数;

空调匹数换算与对应房间大小

空调匹数换算与对应房间大小 空调匹数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匹并不指制冷量。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一般来说,习惯用1匹等于2500W的制冷量(也就是25机型),在夏季1匹的空调适用于10~15平方米。 25机型约为1匹,相当于2500W的制冷量(适用于10~15平方米) 26机型约为1.1匹 27机型约为1.2匹 28机型约为1.3匹 32机型约为1.4匹 33机型约为1.5匹 35机型约为1.5匹,相当于3500的制冷量(适用16~26平方米) 36机型为大1.5匹。 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w)应乘以1162得制冷量2324瓦(空调的参数指标就是用瓦来标识其制冷量的)。 1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瓦 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瓦 以此类推,可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 一般情况下: 2200(w)~2600(w)可称为1匹 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4500(w)~5100(w)可称为2.0匹

【制冷量的计算(武汉地区夏季)】 基本制冷量:200W/m2 (房间的面积(房间高度小于3m))电视、电灯、冰箱、计算机:每瓦(w)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 东面门窗:150W/m2 (门窗的面积) 南面门窗:180W/m2 (门窗的面积) 西面门窗:280W/m2 (门窗的面积) 北面门窗:100W/m2 (门窗的面积) 顶楼:150W/m2 (房间的面积) 东晒:100W/m2 (西面墙的面积) 西晒:150W/m2 (西面墙的面积)

空调功率计算

机房空调选型估算方法 :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 环境热负荷(=0.18kW/m2 ×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P Qt 总制冷量(KW) S 机房面积( m2) P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 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电信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00-350W/m2) IDC数据中心(600-800W/m2)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00-350W/m2) 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 标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 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350W/m2) 医院和检测室、生化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管、烟草、食品)(150-200W/m2) 一、ups机房空调选型计算公式 1-1. BTU/小时= KCal×3.96 1-2. KCal = KVA×860 1-3. BUT/小时 = 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

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3400×(1-0.85)=5100 BTU/小时 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 二、IDC机房空调选型计算公式 u . Q=W×0.8×(0.7---0.95)+{(80---200)×S}/1000 u . Q为制冷量,单位KW; u . 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u . 0.8为功率因数; u . 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 u .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u .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U 机房空调选型风量计算是,风量除以房间体积等于每小时送风循环次数

【每平方米空调需要150W制冷量】空调的使用面积计算

空调与面积计算方法 1、国产空调器命名方法如下:KFR(d)50LW/T(D BP J X F) K-空调 F-分体式 R-热泵制热型 D-辅助电加热 50-制冷/制热量 L-结构类型 W-室外机 T-开发型号 D-直流 BP-变频 J-离子除尘 X-双向换风 F负离子(L—结构类型代号中:“L”-柜式,落地式;“G”-壁挂式;“C”-窗式;“N”-内藏式;“F”-风管式;“Q”-嵌入式;“D”-吊顶式) 2、空调器的制冷量/制热量: 1)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排出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冷量。 2)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释放出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热量。 3)每平方米空调需要150W制冷量:从而推出房间面积使用空调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150W=△ △+2=□ △-2=0 “△”即为适应房间的面积“□”为适应最大面积“0”为适应最小面积 例如:KFR-2601GW/BP 制冷量:2600W 2600/150=17 17+2=19 17-2-15 即该空调适用面积为:15-19㎡,空调的匹数也由此而来。 根据制冷量给空调分类: 1P:2300W-2500W 1.5P:3000W-3600W 1.25P:2600W-2800W 2P:4000W-5200W 3P:6500W-7200W 2.5P:5800W-6200W 5P:1200W 10P:2400W 3、耗电量: 1P:900W左右 1.5P:1300W左右 2P:1800W左右 3P:2800W左右 5P:5000W左右 10P:10000W左右 一般空调电压为220V, 3P的有220V也有280V;220V适用于家用;380V 为动力电适用于商用 一般5P、10P均为商用机, 380V电的代码一般为:“3”、“S” 4、空调适用面积:

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课题】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理解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及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教学重点】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及应用。 教学难点】焓湿图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4 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2 分钟) 在热力工程中,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都要借助于一种携带热能的工作物质即工质,各种气体、蒸气及液体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在热力过程中,一方面工质的热力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工质与外界之间有能量的交换。因此,工质的热力性质及热能转换规律是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内容。 〖新课〗1-2 学时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一、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基本状态参数 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及气态,三态之间是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完成其状态转化的。 (1)固态该种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比其它两种状态大,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固体具一定形状。 (2)液态液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较小而间距较大。分子间相互可移动,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且无一定的形状。 (3)气态和上述两种状态相比较,气态物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而分子间引力很小,分子间无相互约束,不停地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气体无形状,元固定体积。 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和其热运动的强弱。 2.基本状态参数 热力学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压力p、密度或比体积v、比 内能u、比焓h 等。 (1)温度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温度的符号用T 表示,单位为K (开)。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 = T- 273.15 K 或T = 273.15 K + t t ——摄氏温度,℃。 (2)压力

房屋面积和空调匹数以及功率换算

房屋面积和空调匹数以及功率换算 “匹”HP是空调机组压缩机的输入电功率。1HP=735W。 家用空调的耗电量与压缩机输入电功率以及压缩机运行时间有关,空调的制冷量的大小Q=压缩机输入电功率HP X 空调机组能效比COP 。 一般情况,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制W乘以1.162 。所以:1匹=2000大卡=2324W 一般2200~2600W-----------都可以叫1匹; 3200~3600W-----------都可以叫1.5匹; 4500~5100W-----------都可以叫2匹。 现在空调厂家的产品和通常导购员说的如下: 小1匹2200—2300W不等,适用于8—13平米 正1匹2500W 适用10—15平米 小1.5匹3200—3300W 适用13—20平米 正1.5匹3500W 适用15—22平米 正2匹5000或5100W 适用20—31平米 一般来说用瓦数除以250W—160W就是适用面积数!!! 补充说明下: 空调的制冷量是kw(千瓦),不是匹,匹这个单位是从来不用于描述制冷量的. 计算使用多大制冷量的空调,要根据房间的面积和环境. 1.不顶楼不西晒的房间,每平方米制冷量应该在100w-150w,再根据房屋的面积计算得到制冷功率=150*面积*1.1*1.1 后面乘2次1.1是对空调功率的放大,因为一般空调都达不到标称的制冷功率,比如说房间面积是14平方米,那么选用的空调制冷功率应该为150*14*1.1*1.1=2541w,也就是说您选择25或者26的空调就可以了,使用起来比较舒适. 2.有顶楼或者西晒中的任何一条,每平方的制冷量至少要是200w,西晒又顶楼的话,每平方的制冷量至少要达到250w.

空调适用面积,计算方式

空调适用面积,计算方式 选购空调时,一般的商场销售人员通常会在推销空调时提到空调的大小,匹数大小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匹并不指制冷量。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2636333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一般来说,习惯用1匹等于2500W的制冷量(也就是25机型),1.5匹约等于.3500的量(也就是35机型)。26机型约为1.1匹,27机型为1.2匹,28机型约为1.3匹,32机型为1.4匹;33机型约为1.5匹,36机型为大1.5匹。空调适用面积 1、1匹空调适合12平方米左右的空间。 2、1.5匹空调适合18平方米左右的空间。 3、2匹空调适合28平方米左右的空间。 4、2.5匹空调适合4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 5、3匹空调适合5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 6、5匹空调适合7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买空调的人都知道空调适用面积计算的由来,根据空调匹数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瓦,这里的瓦(w)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5100(w)可称为两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空调功率匹数与面积换算

1P:11-17㎡1.5P:18-25㎡ 2P:25-37㎡ 3P:40-45㎡ 5P:60㎡左右 10P:100㎡左右 一般可套公式计算房间所需的制冷量、制热量。制冷量房间面积×135W至180W;制热量房间面积×180W至240W 别墅(面积X100w 制热量面积x80w) 补充关于“匹” : 1P=0.735kW “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 。对于家用空调器,“匹”指的是输入功率。换算成我国习惯的以输出功率表示的W。一“匹”相当于2200W--2600W。所以用匹来衡量还是太粗了,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大一匹”,“小一匹”之说。一般说的一“匹”指的是制冷量为2300-2500w。大约的输入功率在800W左右。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 可称为1.5匹。 空调匹数的计算与选择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一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可称为1.5匹。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1.5匹或2匹空调的功率是多少?即多少千瓦?

空调匹数的概念主要是根据压缩机电机的输出功率而定的。1匹机的压缩机电机输出功率为735W。但是在选购空调时,用匹数来看是欠精确的,最好依据制冷量的多少来判定。一般来说,1匹机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大卡”与“瓦”的换算关系是1大卡=1.16W,所以换算成国际单位制1匹机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320W。以此类推,1.5匹机的制冷量为2000×1.5×1.16=3480W;2匹机的制冷量为2000×2×1.16=4640W。这样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与制冷量的关系。就目前中国的空调器市场而言:1匹机的制冷量大约为2500W;1.5匹机的制冷量为3200~3500W;2匹机的制冷量为4500~5000W。 简单一点吧,1.5P的大部分是1180W-1300W之间 2P的是1800W左右 不过,空调现在有节能的,很省电的1.5P的也就800W多点儿,2P的应该在1200W 左右。但价格都偏高 空调的1匹指的是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的制冷量应为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而耗电量则是要主要看压缩机的功率,压缩机功率 = 制冷量 / 能耗比,一般空调能耗比大于3,因此1匹的电功率一般数据为735W,1.5匹的耗电功率就是735 * 1.5约为1100瓦,也就是1小时1.1度电左右,除了压缩机,还有风扇或其

各个匹数的空调可以管多大面积的房间

各个匹数的空调可以管多大面积的房间 浏览次数:1716次悬赏分:10 |解决时间:2008-9-30 02:02 |提问者:G41gjdk 一匹的管多大面积? 1.5匹的管多大面积? 2匹的管多大面积? 2.5匹的管多大面积? 最佳答案 在选购空调时,销售人员通常会在推销空调时提到空调的匹数,匹数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匹并不指制冷量。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一般来说,习惯用1匹等于2500W 的制冷量(也就是25机型),1.5匹约等于.3500的量(也就是35机型)。26机型约为1.1匹,27机型为1.2匹,28机型约为1.3匹,32机型为1.4匹;33机型约为1.5匹,36机型为大1.5匹。 一般,1匹空调适用面积10~15平方米,1.25匹适用10~19平方米,1.5匹适用16~26平方米,1.7匹适用15~30平方米,两匹适用20~37平方米,3匹适用30~58平方米。 买空调的人都知道,根据空调匹数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瓦,这里的瓦(w)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5100(w)可称为两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瓦(w)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m2,南面窗180W/m2 ,北面窗100W/m2,如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