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结构及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Summary)
1. 食物的消化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 化。
2. 生理状态下,胃肠道及消化腺的活动受 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3. 胃液、胰液和胆汁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 要作用。
4. 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吸收 的方式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
各种物质吸收部位
一、吸收的部位和机制
(一)吸收的部位 口腔、食道——不吸收;大肠——水、盐 胃——酒精、少量水分。 主要部位——小肠,因为: 1.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长。约3~8h。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 分子物质。
(二)吸收机理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 水分的吸收 (二) 无机盐的吸收 (三) 糖的吸收 (四) 蛋白质的吸收 (五) 脂肪的吸收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吸收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胆盐: 作用最强。“肠肝循环” 胰泌素: 使肝小管分水和HCO-3 胃泌素: 缩胆囊素:
小肠液
含有多种酶
对酶的底物进一步 分解
二、小肠运动(motility of small intestine )
(一)小肠的运动形式 1. 紧张性收缩 2. 分节运动: 环形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 3. 蠕动: 把食糜向大肠方向推送的运动。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三)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泌。 ⑤ 有助于对Ca2+、Fe2+ 的吸收
2. 胃蛋白酶原
3. 黏液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分泌HCO-3,与
黏液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层厚约0.5~1.5mm 的黏液凝胶层。
作用
胃黏膜屏障:
由黏膜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和邻近 细胞紧密联接构成一种脂蛋白层。
作用: 防止H+由胃腔侵入黏膜本身以及防止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Motility of large intestine and defecation )
(一)大肠运动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环行肌无规律的收缩 2.集团运动:推进快,横结肠→乙状结肠 (二)排便反射
小肠分节运动
大肠运动
胆盐的肠肝循环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六节 吸 收
一、吸收的部位和机制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排空:食物由胃→小肠 快慢:糖1~2h,蛋白质2~3h,脂肪4 ~5h。 动力:幽门两侧的压力差 抑制:十二指肠内容物→感受器→抑 制胃的运动(肠胃反射)
4 种主要胃肠激素简介
名称 胃泌素
胃肠内 分泌细

主要生理作用
引起释放的刺激制
G
促进胃液(主要是胃酸)分泌、胃窦收 缩、胰液(主要是酶)分泌、胆汁分泌
Na+从胃黏膜内向胃腔弥散的特性。 4. 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 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⑴ 胃泌素(gastrin) ⑵ 组胺(histamine) ⑶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4)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2.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大肠功能: 一、大肠液的分泌(large intestinal secretion)
性质:粘液,碱性(pH 8.3~8.4),二 肽酶,淀粉酶。 作用: ①保护粘膜免受损伤 ②润滑类粪便。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来源:空气、食物。 量:占固体量20~30% 作用: ① 分解食物残渣 ② 合成Vit K、VitB复合物。
蛋白质消化产物、 迷走神经兴奋、胃 窦扩张
胰泌素
S
促进胰液主要是(H2O和HCO3-)分泌 盐酸、蛋白质分解
、胆汁分泌。抑制胃酸分泌
产物、脂酸钠
胆囊收缩
素 缩胆囊素
I
促进胰液(主要是酶)分泌、胆囊收缩
蛋白质分解产物、 脂肪酸、盐酸
糖依赖性 胰岛素释
放肽
K
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及 胃肠运动
脂肪、葡萄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胃的结构及功能:
胃黏膜的分泌功能: 一、胃液分泌(gastric secretion)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质: 成分:
1. 盐酸:由壁细胞分泌
作用: ① 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原所需
的酸性环境。 ②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③ 杀死由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④ 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分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作用及调节 二、小肠运动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一、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作用及调节
消化液 成分
主要生理作用
调节
胰液
无机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机物:
胰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胰脂肪酶 脂肪→ 甘油
胰蛋白酶原
脂肪酸
糜蛋白酶原 蛋白质→
二、胃的运动(Gastric motility)
(一) 运动形式
头区运动
容受性舒张:容纳食物 紧张性收缩:
搅拌、磨粹食物
尾区运动: 蠕动 食物→小肠
(二) 胃运动的调节
1.胃运动的神经调节
2.胃运动的体液调节 胃泌素→胃收缩频率↑ 胰泌素、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胃收缩
频率↓
(三)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胃的结构
1.贲门腺:含黏液细胞——分泌黏液。 壁细胞——分泌盐酸、内因子
2.泌酸腺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黏液细胞——分泌黏液
3. 幽门腺——分泌碱性黏液
G胞——分泌胃泌素 内分泌细胞 D细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肥大细胞——分泌组织胺
壁细胞分泌盐酸的过程
HCl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激活的胃蛋白酶
神经调节: 通过迷走-迷走反射。 特点: 水、碳酸氢盐少, 酶多。
体液调节: 胰泌素: 水、碳酸氢盐多, 酶少。 胆囊收缩素: 水、碳酸氢盐少, 酶多 胃泌素: 水、碳酸氢盐少, 酶多。
胆汁
胆色素、胆 盐、胆固醇 、脂肪酸、 卵磷脂、无 机盐。
1. 激活胰脂肪酶 2. 乳化剂 3. 促进脂肪酸的吸

蛋白质
(1) 润滑食物,使食物易于通过。 (2) 保护胃黏膜免受食物中坚硬物质的机械
磨损。 (3) 减慢胃内H+向黏膜内弥散 。
胃液调节的研究方法
胃液分泌3个时相的相对关系
黏膜机械R 食物剌激
胃壁深层机械R
迷走N 中枢
胃肌兴奋→收缩 迷走N
胃肌抑制→舒张
交感N→环形肌抑制舒张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⑴胃液分泌的头期 研究方法 特点: 潜伏期长(5~10min),分泌持续 时间长(2~4hr),量多,酸度高,消化 力强。分泌多少与食欲有关。
⑵ 胃液分泌的胃期 特点:
量大,酸度高,酶的含量比头期少。
⑶ 胃液分泌的肠期 特点: 量少,约占总量的10%。
3. 胃液分泌的抑制 ⑴ 盐酸 ⑵ 脂肪及其水解产物 ⑶ 高渗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