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一、教育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可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目的、任务、功能和教育体制等角度选题)2.区域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可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如何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国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做出战略部署等角度选题)3.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研究(可从教育投入、学校布局、教师培养、课程开发等角度选题)4.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优化公平、效率、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策略研究5.地方政府办学体制改革的分阶段目标、阻力和应对策略研究6.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阶段性目标设置与实施策略研究7.区域教育供给适切性及效能问题的研究8.地方政府实现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中所面临的有利因素、困境及对策研究9.当代教育新理论、新思想、新流派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10.基础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从课程发展、教育管理、教育质量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等角度选题)11.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投入政策的区域比较研究(基础教育质量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间)12.中学阶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13.学科教育史和学科教育思想史研究14.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15.各学段课程衔接和学段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16.各学科教学理论比较研究二、基础教育发展17.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体系与监测机制研究18.区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阶段性目标、关键任务及实施方案研究19.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在区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战略研究20.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影响的研究21.城镇化发展与基础教育结构调整战略研究22.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研究23.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的实践研究24.特色学校建设模式与发展现状研究25.学校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题诊断与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26.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实践研究27.示校发挥辐射作用的机制研究28.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研究三、农村教育29.农村中小学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调查研究30.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研究31.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在职学习、流动状况和补充机制、后勤保障等)32.“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33.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研究34.农村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研究35.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36.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37.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38.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39.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与控辍策略研究40.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共建现状与促进、提升机制研究四、教育管理41.教育行政机关与教育科研机构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与组织文化建设研究42.教育系统的社会监督机制和自律机制研究43.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教育协作发展机制研究44.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绩效评估、薪酬激励、职称评定、校长培训、后备干部培养等)45.教育科研效益评价指标研究及提升教育科研效益的策略研究46.地方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表彰及学生表彰活动的形式、效果及改进策略研究47.学校与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建模式研究48.提高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机制研究49.社会机构和社会人士投资教育及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与效果研究50.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体制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51.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沟通衔接模式研究52.招生管理规化制度建设研究53.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54.学校规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案例研究55.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制度的建设成效、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56.借鉴其他行业优秀管理思想为教育管理改革服务的研究57.学校管理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与团队效能研究58.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研究59.走班制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改革研究60.中小学收费规化的制度研究6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建构研究62.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研究63.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64.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服务状况与利用情况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五、素质教育65.中小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66.学校素质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67.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研究68.中小幼三级教育体系沟通衔接模式研究69.提高教学效率,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70.中小学全员育人体系构建研究71.我国传统文化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72.当代教师、学生、家长成才观调查和引导其树立科学成才观的策略研究73.素质教育目标下的学生个性塑造、特长培养策略研究74.中小学生社会性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75.学生社团活动开发与社团管理研究76.开发、利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行动研究77.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78.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开发研究79.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与综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行动研究80.新时期超常儿童和青少年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征、培养机制与策略研究81.学校美育开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82.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和成效研究六、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制度83.各学段课程衔接和学段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84.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贯彻“因材施教”方针的行动研究85.各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86.各学科主流教学法的对比研究与教法整合研究87.信息时代各学科课程、教材、教法改革创新实践及成效研究88.通过教法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实验研究89.分层教学背景下学科教学进程设计与效果研究90.自主学习课程、研究型课程等新型课程的设计与效能研究91.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开发、评估与教学管理研究92.网络课程、电视讲座对传统教学的影响研究93.不同版本中小学教材的比较研究94.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95.学分认定操作中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96.中小学课程与作业难度及作业负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97.中小学考试频次、试题质量和对学生学业影响的调查研究98.中小学考试实现从知识取向到能力取向转变的行动研究99.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100.教育公平视角下的自主招生政策与中、高考加分政策研究101.特长生招生制度改革与成效研究七、教师队伍建设102.区域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103.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104.教师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研究105.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师德建设策略研究106.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如成就感、幸福感、职业枯竭感等107.全方位育人目标下教师对新角色的认同和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108.教师学术交流、研修培训开展状况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109.拔尖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110.免费师生与特岗教师生涯规划研究111.师生支教、顶岗实习发展现状与管理机制研究112.教师道德失行为主要表现、原因与对策研究八、德育研究113.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时代特质与德育理念、容与途径变革的研究与探索114.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非同向性对中小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15.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116.关于中小学德育主要形式、实效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17.学校与家庭形成德育合力的策略研究118.德育课程建设现状与不同类型德育课程的整合策略研究(如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119.德育与美育、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实验研究120.提高课任教师德育能力与德育积极性的策略研究121.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122.中小学生德育主题活动开发、开展状况与效果研究123.新时期学生党校、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研究124.加强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行动研究125.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策略研究126.学生公民人格和公民道德品格培养策略研究127.以德育为抓手提升中小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策略研究128.中小学生行为规与养成教育研究129.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30.诚信、责任、禁毒、解救网迷……单个德育目标教育实践的研究九、教育心理与学生心理健康131.新时期教师职业信念、工作价值观与行为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32.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和教育艺术、干预策略研究133.学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效果研究134.各学科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策略研究135.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36.学生学习兴趣与成就动机的发展变化规律、即时评价策略与培养策略研究137.招生制度改革对学生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研究138.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研究139.提高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140.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141.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能力和时间管理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142.“学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质性研究143.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技能培养研究十、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研究144.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含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145.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策略研究146.校外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与利用问题的研究147.社会力量举办青少年活动的效益和社会影响研究148.学生安全问题和健康问题的学校、社会、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149.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150.超常儿童少年家庭教育案例研究151.“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与案例研究152.信息时代家校沟通质量与改进策略研究153.家长学校的教育容、方法、组织形式与开展效果的研究154.家庭辅导教师服务质量和供需状况调查研究十一、教育信息化155.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现状及培训策略研究156.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完善与利用策略研究157.农村地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现状与综合培训策略研究158.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159.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能研究160.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演变趋势研究161.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162.信息化背景下课外教育模式与效能研究163.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效益研究164.教师博客在促进师生沟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十二、民办教育165.社会力量办学标准、体制、模式及质量保证机制研究166.关于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法律地位的研究167.民办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168.民办教育投资机制改革研究169.区域性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研究170.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研究171.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生存状况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172.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十三、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173.卫生保健类学科课程教材教法研究174.中小学国防教育研究175.体育与艺术“2+1”项目工程的推进策略研究176.学校体育、艺术类社团的团队文化建设研究177.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78.学生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矫正研究179.学校营养配餐及卫生状况调查研究180.体育推广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181.体育特长培养与全面素质发展研究182.艺术特长生培训现状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十四、民族教育183.少数民族学校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184.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185.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186.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改革研究187.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188.新疆班、班办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189.民族地区跨文化沟通教育研究十五、学会工作研究190.教育学会与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合作模式研究191.加强教育学会自身建设策略研究192.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形式、容和机制创新研究学会组织科研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193.。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操作指要通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指导思想严格遵循省、市、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精当操作”、“精彩呈现”和“精致管理”的相关要求,以高度责任感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切实做好相关课题的结题工作,确保我区所承担的各项研究如期、高质量地完成,以更好地实现教育规划课题研究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教育规划课题研究在兴校、立教、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操作指要一、认真分析结题条件分析结题条件,总的是要对照原来的课题研究计划或新的构划,检查分析结题的条件是否成熟。

结题条件成熟的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1)所有的研究任务都已完成,所有的研究目标都已达成;(2)各项研究资料完备、齐全;(3)研究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较高(其中,省级有经费资助的课题,至少在省级及以上发表4篇,且至少有1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其它无经费资助的课题,必须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发表论文2篇。

南通市级有经费资助的课题,至少在省级及以上发表2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其它无经费资助的课题,必须在市级及以上公开发表2篇<同类正式获奖也可>。

所有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必须与课题名称高度相关)。

以上三点都很重要,需逐一对照,用心把握,全面达标。

二、科学整合研究资料具体可分三步去做——(1)鉴别。

就是对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一次全面的辨析、确认,具体看哪些资料是有用的,是与整个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是有用的和相关的,就要将其收集到整个课题的结题资料中来,否则就可以舍去。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所收取的资料在内容上要尽量避免重复或过多的交叉。

(2)分类。

就是将已有的研究资料根据结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划分。

分类主要按照研究资料的类型分,其大致有四种,即①成果性资料。

含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内容形成的相关论文、总结、调查报告、研究个案等文本性成果资料;②过程性资料。

主要指课题组为实现研究的目的而获取的各种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资料,如活动记录、表格、数据、问卷等,同时还包括课题研讨、咨询、论证等记录及书面意见;③工作性资料。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教师个性与个性化教学模式创设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李超军一、研究背景:学生的个性需要教师的个性来熏陶,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培养。

因此,教师创设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教学模式个性化的形成,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底蕴、文化背景、教学经历和个性特点。

其中,教师的个性特点,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甚至延伸到课外,其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挖掘教师个性中的有利因素,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课堂教学模式,极为重要。

在目前的初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两种现象:第一、由于教师对自我个性缺乏深入分析,忽视教师的个性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导致教师的个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不够,教师教学的个性特色不突出、不明显;第二、由于对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忽视教师个体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作用,导致生搬硬套,跟风模仿他人“优秀”教学模式的做法盛行。

根据我校初中教师队伍庞大,结构复杂,个性丰富,创新不够的现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单纯讲授式的教学状态,赋予传统教学方法以个性化的内涵,使课堂教学的诸多个环节和因素都充满个性化,促成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形成,这对于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个体独特的教学魅力来催生学生个性的发展,培育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原创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1、本课题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教育部的要求,分阶段进行实践性的探索研究。

旨在改变教学方式,针对传统教育弊端,通过分析教师个性特征对学生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选择符合教师个性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

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

2、本课题提出的基于教师个性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教师个性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成性影响以及对学生个性成长的影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附件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自“九五”所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学具的实验研究》开展以来,我们便开始着眼于把小学数学学具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突破口,寻找一种教师操作方便,学生易于理解的载体来达成课堂教学的优化,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进入“十五”时期,由于对新技术、新媒介,尤其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还不多,我中心继而申报了“十五”部级规划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多种教学媒体综合运用实验研究》。

它旨在探寻一种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更有针对性。

尤其进入“十一五”部级规划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之后,我们更明确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提高的场所在于课堂,回到课堂原点,着力提高教师最基本的教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上来。

由此,在“十一五”研究阶段,我们提出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物质化”和“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等新概念,努力解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和策略等问题。

而今步入“十二五”时期,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我中心于2011年3月申报了“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

它将系统、全面地研究优质课堂,研究优质课堂的范式、优质课堂中各要素、各成份之间的关系及其实施措施、评价策略,以及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问题。

为此,我中心成立了“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总课题组,积极筹备,热心邀请全国各省市区耕耘在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有德、有志、有才之士,携手同心,积极进取,为我们的下一代能真正接受平等、公正、优质的教育,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奉献我们的余力。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没有优质课堂就没有优质教育,没有优质教育,民族未来堪忧。

分享阅读十二五课题指南(1)

分享阅读十二五课题指南(1)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以分享阅读为载体的综合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奕阳教育研究院2012年8月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以分享阅读为载体的综合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介绍现代社会文字信息高速膨胀,这就对人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阅读作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对儿童来说,阅读能力是需要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其中涉及文字解码能力、判断、推理、预测、反思等一系列思维策略的获得。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已成为心理学、教育学共同努力的方向。

围绕这一问题,国外已经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取得了诸多成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实践者们在平衡语言教学理论(Theory of Balanced Literacy)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目前在美国应用最广的一种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综合性语言教学模式”(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struction)。

该教学模式认为综合性的教学其核心在于“平衡”。

为达到平衡,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要保证两个方面:第一,平衡教学内容;第二,平衡讲授内容时所用的方法。

要达成这个目标,课堂教学必须包含语言学习的三个层面:整体、部分和心灵。

在国外,虽然有关编码取向和“全语言”取向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是早期阅读教学走向“综合”(综合性语言教学模式)、“平衡”(平衡教学法)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史大胜,2011)。

目前,国外综合性语言教学模式下的早期阅读教学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国内有关综合性语言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为数不多,以其为理论基础的教学实践更是凤毛麟角。

如何基于综合性语言教学模式开展早期阅读教学,进而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综合、平衡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分享阅读作为一种理想的早期阅读方法,在国内外都经历了较长期理论与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支架作用。

0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立项通知

0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立项通知

0中国教育学会“⼗⼆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项通知欢迎您参与中国教育学会“⼗⼆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的研究与实验“学校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著名教授、研究员⽩天佑先⽣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五”规划重点课题。

“学校教育最优化变⾰研究”是我们“⼗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国⼤成美育研究》的深化研究。

课题研究追求的⽬标是:要创建具有中国特⾊、中国风格、中国⽓派的教育科学,上为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教育改⾰与教育实践提供⾮常可⾏的理论实验依据,下为基层教育领导和⼴⼤⼈民教师提供普遍适⽤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法论体系。

本课题研究要做到切实改善学习障碍群体状况,降低30%以上的厌学率,提⾼50%中等学⽣的优秀率,促成20%优秀⽣的⾼成才率。

本课题是⽴⾜中国本⼟、源⾃中国教育的实际、为中国教育改⾰实践服务的研究课题和教育理论。

我们从“⼋五”开始研究,“九五”继续深化研究,“⼗五”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五”期间有了更⼤的发展,“⼗⼆五”期间更要追求更新更⾼的境界,将我们所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观点发扬光⼤。

本课题将为当前学校教育实验和课堂教学变⾰提供⾏之有效的途径、⽅法与策略。

⽩天佑同志提出的“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标准)”中国⼤成教育元素结构教学法,为以后的学校教育最优化变⾰研究找到了⾮常有效的抓⼿。

“低起点”考虑到学⽣的基础,“⾼标准”为学⽣确⽴的学习标准,这中间的差距表明学校教育和教育⼯作者具有⼴泛巨⼤的可作为的空间。

从“低起点”达到⾼标准就是教育最优化的最佳表现,⾜以说明学校教育的作⽤和教育⼯作者的功劳。

“慢速度”反对快速度教学,主张教学要考虑学⽣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学⽣的⽣理、⼼理、知识、能⼒、意志、品德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梯次推进,使学⽣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

“多落点”符合现代教育强调学⽣个性差异,要求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的这些差异,实施学⽣的差异发展。

十二五科研课题

十二五科研课题

教育科研“十二五”课题指南1、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实践研究2、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3、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研究4、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与消解研究5、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调查研究6、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问题研究7、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矫正研究8、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9、性健康教育研究10、新课程实施与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11、教师行为规范标准与师德建设研究12、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研究13、开发利用本地、本民族的艺体教育资源的研究14、“奥运”对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15、艺体教育与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研究16、体育课时计划有效性、实用性研究与设计研究17、学校大课间操(科技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等研究18、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19、以园为本教学研究20、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环境与特殊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21、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22、农村中小学规范学生作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23、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幼儿主动性、创造性24、如何挖掘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幼儿创新能力2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26、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评价研究27、“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研究28、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29、提高集体备课效益的实践研究30、相互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31、提高中小学教师说课、课堂教学观察、评课水平的实践研究32、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33、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研究3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研究35、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36、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研究37、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研究38、校本科研常态化的研究39、新课改背景下校本科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4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41、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42、校本科研有效性的研究43、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44、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45、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与实践46、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研究47、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研究48、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规范研究49、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前准备的组织与实施研究50、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研究51、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52、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3、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54、地理教学中德育效率的探讨55、学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56、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的相关研究57、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研、教研)整合的研究58、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与实效性研究59、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60、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创新研究61、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62、中小学学科学习指导的研究63、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64、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究65、主体性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66、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外学生获取语文信息素养方法探索研究67、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68、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69、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70、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实践研究71、常规数学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72、小学教学均衡化发展的研究73、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74、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研究75、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76、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整合机制的研究77、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78、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79、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研究80、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究81、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教学模式研究8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及评价标准研究83、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研究84、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研究85、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86、学校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渗透的实践研究8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学生关系问题研究8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个人探究与集体合作探究的研究89、课程开发、管理、评估制度和组织建设研究90、有效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途径及对策研究91、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2、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的研究93、职业学校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研究94、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95、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96、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97、道德高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98、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的研究99、现代师生关系的研究100、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研究101、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102、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对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的简述97、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98、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创新研究99、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研、教研)整合的研究100、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101、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102、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

十二五课题实施指导手册(2)

十二五课题实施指导手册(2)

编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实验研究子课题(二0一一年——二0一四年)申报审批书申请人姓名(项目负责人):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填表日期:中央教科所教育科技研发中心2011年印制填表说明一、子课题承担实验研究任务的说明为保证全国各地子课题实验研究单位能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在组织管理上,实行项目总课题组负责人统一指导下的“分级管理,分层研究制”,即中央教科所教育科技研发中心设总课题组,下设省、市、区县、乡镇、学校的子课题组,实行重大研究活动由总课题组统一布置,研究任务、研究个案分散安排,由子课题组自主研究。

子课题项目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能保证参加经常性的课题研讨活动。

子课题单位和学校设子课题负责人1-2人,并设学术秘书1人,具体负责子课题组的科研管理以及同总课题组的联系。

各子课题组的主要任务1.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完成实验研究任务,承担一、两项子课题研究任务。

2.对所承担的实验研究任务应加强领导和管理,在时间、人力、物力、经费等条件上给予支持和保证。

3.严格按照总课题组的开题报告和工作计划进行实验,每年进行总结,并将阶段性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4.积极参与总课题组组织的年会及各项活动。

5.实验进程中,如有问题或建议应及时报告给总课题组。

6.实验研究任务完成后,负责人应向总课题组提出结题验收申请报告,并报总课题组认可和备案。

二、填写本表的具体说明1.填写《申报审批书》之前,请阅读《课题实施方案》。

2.子课题题目请按总课题的研究任务、参考题目和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具体研究确定。

3.表中所列“项目负责人”应为项目研究的实际负责人,限填1-2人。

4.申报审批书须填写一式二份,批复一份,总课题组存一份。

5.编号由总课题组填写。

二、研究基础和研究保障注:1.公开发表的成果须注明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刊名及刊期;内部研究报告须注明提交单位及时间;引用、转载须注明引征著作或刊名、刊期;获奖情况只填政府奖;采纳情况填完全采纳或部分采纳。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第一批课题评审结果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第一批课题评审结果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
64 03040388 一体有效策略的研究
闫新茹 十二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 65 03050385 创新问题情境,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许文慧
五中学
66 03060386 重构学生多元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
32 22130122
徐新人 陕西省安康中学

33 27040144 西部城区高中留守学生压力管理研究 邓朝阳 重庆市清华中学校
校外儿童画课程的教法改革创新实践
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
34 01060156
高彦明
研究
童校外教育分会
团体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
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
35 27090207
蓝继红
4 01040378
马宪平 北京教育学院
研究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
5 01010167
李 方 北京教育学院
多元评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
学校主导下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育
6 01100255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模式研究
现代学校制度中家长委员会研究-基于 关延平
7 13100253
山东省教育厅
用研究

优质特色学前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
36 01010239
梁志燊
研究
咨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 37 08040328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姜育孝

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儿童综合发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
38 22050415
李少梅
展与潜能培养

39 03130444 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策略的研究 董景利 河北省承德市桥东小 学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本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局,研究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国家需要和群众关切的教育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问题。

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强有针对性的决策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意、经验、理论、制度、模式、标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河北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分为十二项课题分类,供我区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科研人员、干部教师,在“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选题时参考。

一、教育理论1.当代教育新理论、新思想、新流派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2.学科教育史和学科教育思想史研究3.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4.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6.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7.中学阶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8.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二、教育管理9.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研究(可从教育投入、学校布局、教师培养、课程开发等角度选题)10.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相关政策的研究11.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研究12.特色学校建设模式与发展现状研究13.学校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题诊断与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14.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研究15.学校规章制度和民主管理的研究16.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及意外事件应对策略的研究17.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研究18.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三、教师队伍建设19.中小学师德现状、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师德建设策略研究20.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1.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22.教师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研究23.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研究2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25.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26.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如成就感、幸福感、职业枯竭感等27.教师学术交流、研修培训开展状况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28.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29.教师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研究四、基础教育发展30.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在区域内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战略研究31.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影响的研究32.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研究33.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的实践研究34.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研究35.提高教学效率,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36.素质教育目标下的学生个性塑造、特长培养策略研究37.学生社团活动开发与社团管理研究38.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39.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五、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40.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开发研究41.新课程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的行动研究42.各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43.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44.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45.普通高中选修课教学研究46.中小学各学科探究教学的研究47.中小学学科教育思想、学科思维与教育方法研究48.学科“问题研究”与学科实践活动的研究49.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50.学科素养培养的研究51.中小学新教材运用、开发与评价的研究52.新课改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评价制度的研究53.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54.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研究55.各学段课程衔接和学段内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56.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贯彻“因材施教”方针开展差异式教学的行动研究57.各学科主流教学法的对比研究与教法整合研究58.信息时代各学科课程、教材、教法改革创新实践及成效研究59.分层教学背景下学科教学进程设计与效果研究60.自主学习课程、研究型课程等新型课程的设计与效能研究61.校本课程开发、评估与教学管理研究62.学分认定操作中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63.中小学课程与作业难度及作业负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64.中小学考试频次、试题质量和对学生学业影响的调查研究65.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66.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67.有效课堂提问研究68.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69.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70.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研究71.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咨询的研究72.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模式、方法等的研究7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74.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75.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六、德育研究76.关于中小学德育主要形式、实效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77.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78.青少年校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79.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研究80.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创新的研究81.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82.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学科教学结合及相互渗透的研究83.构建和谐社会与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84.德育的生活化、活动化研究85.学校与家庭形成德育合力的策略研究86.提高科任教师德育能力与德育积极性的策略研究87.中小学生德育主题活动开发、开展状况与效果研究88.新时期学生党校、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研究89.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与养成教育研究90.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91.诚信、责任、禁毒、解救网迷……单个德育目标教育实践的研究92.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改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调查研究93.对学生社会实践功能与有效性研究七、教育心理与学生心理健康94.学生心理障碍的归因与对策的研究9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96.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的研究97.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有效途径与活动方式的研究9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标准与实施方法的研究99.教师素养及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100.构建中小学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研究10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102.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能力和时间管理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103.“学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质性研究104.中小学生社会性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105.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和教育艺术、干预策略研究106.学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效果研究10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案例的建设研究108.节点(开学、挫折和成功、考试、放假等)期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的研究109.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10.学生学习兴趣与成就动机的发展变化规律、即时评价策略与培养策略研究111.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研究112.提高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113.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114.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研究115.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116.学生压力管理研究117.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研究118.认知的心理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八、学前教育119.3-6岁幼儿早期阅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120.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问题研究121.“计算活动生活化”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12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123.幼儿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124.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125.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126.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实践研究127.运用“开放式”提问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的实践研究128.混龄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129.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观察、分类、运用时空、确立关系、数量化、测量、实验、解释数据、下定义等)培养与学习方式的研究130.幼儿在音乐教学中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131.幼儿在剪纸教学活动中观察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132.关于幼小衔接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133.蒙台梭利教育法与教具在大班幼儿主题活动中的应用研究134.缓解婴幼儿入园初期心理冲突的对策研究135.环境与活动空间创设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136.幼儿情绪、情感控制与表达的支持性策略研究137.幼儿园男女幼儿体能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138.3至6岁婴幼儿膳食营养方案的研究139.在园幼儿发病规律的调查与对策研究140.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安全性的调查与对策研究141.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九、教育信息化142.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现状及培训策略研究143.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完善与利用策略研究14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145.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能研究146.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演变趋势研究147.教育信息源建设与开发的研究148.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研究149.校园及教室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150.网络课程开发的研究151.教师博客在促进师生沟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十、体育、卫生、艺术教育152.卫生保健类学科课程教材教法研究153.中小学国防教育研究154.体育与艺术“2+1”项目工程的推进策略研究155.学校体育、艺术类社团的团队文化建设研究156.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57.学生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矫正研究158.学校营养配餐及卫生状况调查研究159.阳光体育推广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160.体育特长培养与全面素质发展研究161.艺术特长生培训现状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62.学校美育开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163.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和成效研究164.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研究165.学校健康体育实施模式研究166.学生趣味体育活动研究167.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创新研究168.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十一、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研究169.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策略研究170.校外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与利用问题的研究171.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172.信息时代家校沟通质量与改进策略研究173.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开展效果的研究174.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与综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行动研究十二、职业教育175.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176.职业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177.职业学校实训课程开发及其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178.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研究179.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180.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1.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评价方式研究182.职业学校德育研究183.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184.职业教育中运用新技术教学的研究185.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86.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187.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188.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选题、设计与申报指要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选题、设计与申报指要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选题、设计与申报指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一、关于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选题(一)什么是“课题”和“规划课题”1、什么是“课题”?课题就是由教育领域中的问题生成的、为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而设立和进行研究的专题。

它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一一(1)生成性。

课题由问题生成,教育领域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是生成教育研究课题的基础和源泉。

有问题才有课题,问题在先,课题在后。

但赤裸裸的问题不是课题。

由问题到课题有一个转化的过程。

问题是原始的,课题是人为的;问题是客观的,课题是建构的。

(2)指向性。

研究课题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正因为教育教学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才有了研究课题产生和存在的必要。

进行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探讨对教育教学领域中某一问题的解决,并寻找其规律,以更好的应对和解决同一类型的相似问题。

(3)系统性。

作为研究课题,它是一个研究的“专题”,有其明确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同时又有其研究的系统性,即要按照一定的计划,有系统、有步骤的进行研究,以求得对问题较全面而深刻的解决,并取得较为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成果(含理论的和实践的,文本的非文本的)。

2、什么是“规划课题”?规划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规划,由政府教育科学规划部门审定发布,覆盖各类教育的,具有行政性质和行为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它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一(1)权威性。

因为它是政府教育科学规划部门审定发布,代表了政府的一种权力和意志,具有政府的“行政性质和行为”,因而它是所有同级别课题中分量最重、最具权威性的研究课题。

(2)全局性。

正因为它是政府教育科学规划部门审批和发布的研究课题,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全局性,着眼于对全局工作的指导和推动。

(3)决策性。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某种意义上承担着“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的责任,其研究的成果可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行政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其研究的过程,也可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某些决策的贯彻和落实。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及选题参考一、教育理论问题1、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再认识2、“育人为本”内涵的研究与实践3、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4、中外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5、地方教育史的研究6、借鉴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二、基础教育发展7、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新思考新研究8、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9、中小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的实践研究10、重视和创新体音美教学促学生全面发展11、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12、创办具有自身和地方的特色中小学校的实践研究13、解决农民工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践研究14、特殊学校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15、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实践研究三、德育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普及研究17、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实践研究18、关于创新德育形式的研究19、政治思想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20、各学科渗透德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实践研究21、少年儿童德育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22、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内容、形式、方法的探索2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实践研究24、良好习惯之项目内容、养成方法途径的研究25、学生守则与日常生活规范之养成教育研究26、改变坏习惯与养成好习惯的行为改造之个案研究27、爱家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28、学习新时代优秀人物,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29、独生子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30、青少年耐艰苦、抗磋磨及社会适应力培养的研究3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实践研究32、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研究33、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34、网瘾、禁毒、早恋、少年犯罪……单个德育目标的教育实践研究四、各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材开发35、各科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36、各科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37、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38、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39、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40、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41、紧密结合生活的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42、开展物理小制作小实验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研究43、紧密结合生活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44、以化学理论方法开展环境调查活动培养环保意识的研究45、紧密结合生活的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46、开展亲近自然和动植物活动培养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47、结合“发展是硬道理”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48、以史为鉴知兴衰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研究49、紧密结合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50、开展地理活动,促进地理能力发展的研究51、改革体育教学适应大众化和全民健康需求的行动研究52、传统儿童游戏、地方或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53、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研究五、素质教育54、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55、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每个学生有自己满意的发展前途的研究56、“突出才能学生”培养系列问题研究57、针对不同潜质学生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58、特长生的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59、学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研究60、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61、新时期“志愿者活动”的实践研究62、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增强社会知识和能力的研究63、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64、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睡眠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研究65、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减负的方法途径的研究66、开发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选修课,促进学生多样性发展研究67、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研究68、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69、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70、高中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71、促进高中生自立自主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能力形成的研究72、中小学生学力素质水准建模与研究(含幼儿)六、校管理及文化、制度建设73、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研究74、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75、优秀校长治校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76、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研究77、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78、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数字化管理的研究79、城区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相关政策的研究80、发掘“国学”精华,促进人文和民族精神发展的研究81、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习俗对校园文化影响的研究82、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的研究83、以研究校史为抓手,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研究84、发掘优秀校友成长史,积淀丰厚校园文化基础的研究85、校风、校训及特色校园文化研究86、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的研究七、师资队伍建设87、学校师德教育作养的内容、方法和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88、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89、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研究90、学校教师常规性学习的规划、内容、方法制度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91、县域内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的实践研究92、县域内教师流动的有关政策、制度的实践研究93、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94、教师某单项教育技术和能力培训的实验研究95、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96、教师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政策落实问题的实践研究97、制定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考核聘任办法的实验研究98、制定鼓励终身从教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实践研究99、积极实施高师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100、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的实践研究101、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研究102、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规范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103、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八、教育心理104、当前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105、当前教师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106、教师(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研究107、“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108、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的实践研究109、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110、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别人实验研究111、引导学生自我疏导心结的实验研究11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113、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11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案例的建设研究115、节点(开学、挫折和成功、考试、放假等)期心理问题及其预防九、考核与评价改革116、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117、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118、构建教师自我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素质主动提高的研究119、吾日三省吾身新解及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研究120、教师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121、学生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122、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123、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124、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应用125、各学科知识能力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的创新研究十、信息技术与网络126、学校信息技术与网络软硬件建设的实践与研究127、网络管理的实践研究128、开展健康网络文化活动的行动研究129、家校沟通的网路信息渠道建设的实验研究130、建立网络自学平台的实验研究131、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132、利用校网开展教辅和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133、利用网路开展学校民主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实验研究134、教师信息技术更新的常规培训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135、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考核评价数字化的实践研究十一、农村教育136、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研究137、解决农村教师缺乏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措施研究138、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139、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研究140、代课教师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研究141、各地农村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总结和研究142、利用农村地域优势,办具有农村特色的义务教育143、农村学校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144、农村学校网络化和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145、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146、继续强化农村三教(基础、职业、成人)统筹的实践研究十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147、家长学校的建设问题研究148、家长育人知识的教材研究与编写149、关于家务劳动育人功能的实践研究150、开展多样性的家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151、开发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152、家校合作促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153、学校社会合作促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154、建立各类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155、加强与社会单位(关工委、妇联、政法、社区等)联系构筑社会教育平台实验研究156、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研究十三、学前教育157、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158、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159、家长育儿知识手册的研究与编写160、幼儿家长育子知识的培训内容、方法途径研究161、地方院校幼教专业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62、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163、幼儿教师的校本培训问题研究164、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65、家、园共育活动的创新研究166、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培育方法的研究167、发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168、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169、学习引进多种先进教育模式、方法促进本园幼教发展170、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促进身心发展171、幼儿早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172、幼儿早期观察感知能力的培养研究173、幼儿团结互助和利他精神的培养研究174、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音美活动促幼儿健康成长研究175、教具、玩具的开发研制与环境布置的研究176、特色园本教材的开发研究十四、职业教育(中等、高等)177、根据社会需求实行灵活学制的实践研究178、根据需求变化建立快速组建新专业的机制的实践研究179、建立应对社会经济变化快速调整专业设置的机能的实践研究180、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181、建立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践研究182、适应就业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183、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形态的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184、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18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186、教师双来源(生产一线、毕业生)、互渗透提高的实践研究187、建立社会实训基地的政策、策略、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188、校内专项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的实践研究189、教具、实验器具设备建设(购置、设计与自制等)的实践研究190、提高学校职教综合基础能力的实践研究191、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技能练兵的实践研究192、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193、普通高中增加适应当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194、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的研究195、校企结合,教育就业一条龙的实践研究196、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实践研究197、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研究十五、继续教育198、政府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社会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的研究199、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继续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200、职校举办各类成人非学历单项技能培训班的实践研究201、职校接受企业岗前培训的实践研究202、学校举办满足社会文化(体音美)需求培训的实践研究203、学校利用网路资源进行继续教育的实验研究204、利用学校资源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教育培训的实验研究十六、由学生直接参与或主持科研课题的探索205、由老师主持学生主研的课题科研模式的探究206、出国留学前法制意识培养的研究207、出国留学前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208、出国留学前专利知识的普及及应用研究209、出国留学前社会活动主持和参与能力的培养研究210、留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研究与实践211、留学前中国历史教育的普及及应用研究212、留学前中国地理知识的普及研究213、留学前祖国意识的培养探索214、学生对社会责任担当的主动性研究215、学生正确看待名利的思想性研究216、老师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中作用的研究217、学生正确区分并珍重亲情、友情、爱情的研究218、学生对信息、法律影响自主创新的探究(注:以上218项作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提供给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题参考,相关单位及教师、学生可以从中自选,更欢迎自主创新题目和选项。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教学研究课题申报选题指南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教学研究课题申报选题指南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教学研究两类课题申报选题指南前言本指南为“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的选题、选题范围及其说明。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方向与范围是“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的有关方向和内容,基本上包涵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研究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体系。

“十二五”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向与范围是“十二五”期间教学研究的有关方向和内容,基本上包涵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研究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基础教育(其中包含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领域。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指定方向研究方向与范围不是具体的课题名称,研究课题的名称应根据研究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尤其要结合本地区和本单位的特点进行选项,明确界定,注重实效,有针对性。

研究方向与范围供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使用。

1.教育基本理论研究(1)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等理论研究;(2)中外教育思想、理论、思潮的研究;(3)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等。

2.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区域化发展战略研究;(2)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关系及发展的研究;(3)学校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4)地方教育规划研究等。

3.教育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1)教育法制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研究等。

4.教育现代化研究(1)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制度和体系建设、特征与内涵的研究;(2)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方法、途径与策略的研究;(3)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等。

5.终身教育研究(1)终身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2)终身教育理念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及关系的研究;(3)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的研究;(4)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城乡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等。

6.农村教育研究(1)中外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2)农村教育评价与督导的研究;(3)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4)城乡教育互动协作的研究;(5)农村学校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6)有效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研究;(7)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情况的研究;(8)乡镇中心小学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等。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附件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子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相关子课题的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课题相关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将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子课题的研究,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

第三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子课题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

第四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子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第五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总课题组负责制定总课题规划、子课题申报表格和管理办法,课题审批和课题总体研究等工作。

第六条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总课题秘书组具体负责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子课题的具体管理工作。

总课题秘书组设在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理科研究室。

第三章申报和评审第七条课题的申报立项,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政策相一致;12.与本地区、本学科领域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研究方向,提倡前瞻性独创性;3.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以体现本项活动的群众性。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10项)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2.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3.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进展评价研究4. 教育在国家从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5.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6.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实践途径研究7.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机制研究8.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9.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10.地方政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政绩考核体系与问责机制研究(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成本研究;非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校际比较研究;非义务教育学费浮动影响因素研究;家庭教育消费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教育捐赠制度研究等。

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学校品牌建设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学校(班级)适度规模研究;校长领导力建设研究;校长队伍专业化研究;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城乡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教育舆情分析研究;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究;学校正当竞争机制研究;高考加分政策研究;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教育中的歧视现象研究;非政府教育组织发育研究等。

(四)基础教育研究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各省高等教育学会、各行业高等教育学会、有关高校高等教育学会及中国高教学会各分支机构有组织地推进高水平研究,提高高等教育研究质量,发挥团队研究的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开展“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

课题申报者可参照下面所列出的研究领域,并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工作情况,自拟研究课题名称。

研究课题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能反映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体系内涵研究;世界主要国家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发展脉络和特色研究;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中国教育思想发展脉络研究等。

二、现代大学制度及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教育家办学研究;大学章程及法制系统建设研究;大学章程的国际比较研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研究等。

三、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战略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化趋势研究;高等学校管理领域质量标准研究;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等。

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教师队伍常态化培养培训机制研究;教师队伍准入和退出机制研究等。

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国道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行业性、区域性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载体研究等。

六、高等教育各领域行业协作组织发展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各领域协调发展的行业协作组织建设研究;与各省高等教育学会、各行业高等教育学会、有关高校高等教育学会及中国高教学会各分支机构工作相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中国教育学会制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要求,紧紧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中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教育科研;坚持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研究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提高服务教育科学决策能力; 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提高指导基层教育工作的实践能力;坚持科研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能力,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
统一认识。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如何深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科学践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既需要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引领。

学会肩负着“繁荣群众教育科研,扶持教育创新人才,推进教育家办学”的光荣使命,“十二五”期间将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立足新起点,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求新突破,团结广大会员,广泛发动基础教育战线,积极开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的伟大实践。

承接成果。

“十一五”期间,学会重视对科研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在省、市、自治区学会、各分会和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共立项课题989项,其中重点课题155项,课题涵盖了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全部十一个学科分类,分布于29个省、市、自治区,一批研究成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破解区域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办学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重点领域的一批具有可延伸拓展、可持续向好、可示范推广的科研课题,做好承接,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研究,对于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联系实际。

紧密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规划、设计、启动一批符合我国教情,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校本特色的科研课题,是“十二五”时期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

各级各类课题的选择、申报、立项、研究一定要从理论政策、学科专业、问题需要以及研究资源等实际出发,统筹谋划,科学命题,系统设计,精心组织,要与切实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结合,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总体目标的需要结合,与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实际结合,与国家组织推进的重大项目建设和改革试点工作结合,努力提高大众科研服务中心的有效性。

同时强调对实际问题和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升华,增强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讲求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学术水平。

锻炼队伍。

通过群众性科研,带队伍、出成果,始终是学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

要把组织开展“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作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过程,作为宣传普及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过程,作为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理论素养和通过理性思考、科学总结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并实现教育家办学,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三、组织实施
(一)课题申报条件。

课题主持人应具有高级职称。

“十一五”课题未能按时结题者,原则上不得申报“十二五”课题,并应做好原课题的后续研究和结题工作。

“十一五”课题未到结题时间的需进行中期汇报,并可申请将课题滚动为“十二五”课题。

(二)课题申报。

课题申报主要由各分支机构,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学会,有关地市
教育学(协)会及教改实验区(项目)负责组织。

各单位在接到《课题指南》后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并做好组织申报工作。

申报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在本地区、本分支机构、本实验区内有重要理论、实践价值的课题可作为重点课题上报;选题准确、设计严密、条件到位的课题可作为一般课题上报。

“十二五”期间,除第一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申报外,每年还将组织两次滚动申报。

(三)课题管理。

中国教育学会主要做好重点课题的管理和规划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各组织申报单位作为学会的受委托单位,应按照《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做好规划课题的日常管理。

为更加切合基层工作需要,学会对“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周期实施弹性管理,研究周期最短为一年,最长一般不超过五年。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负责课题管理的具体工作。

“十二五”教育科研课程申报时间为2011年3月26日至5月10日,申报工作所需材料请从中国教育学会网站(http://)下载。

四、课题分类
本课题指南根据研究内容对课题进行大致分类,每一大类中有若干细目。

所列细目只是对研究方向的基本把握,不是课题题目,各申报单位应结合具体情况,参考本指南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题目。

现将《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认真组织好课题的申报工作。

相关链接:
关于印发《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