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06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和施行,是深得党心民心、顺应时代要求、令人振奋鼓舞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l 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我们看到,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也应当看到,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而临严峻挑战。

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l、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十四周岁以下少年犯罪比例上升,来自乌鲁木齐各级人民法院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70余起,其中近一半涉及“90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问题逐渐凸显。

2、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未成年人犯罪大多有预谋,作案手段日趋成人化,作案后毁灭罪证,破坏现场,扰乱警方视线。未成年人模仿书刊、影视上的犯罪手段罪案。

3、性犯罪比例增高。2013年7月2日,北京发生轮奸案中4人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性犯罪侵害的对象多足自己的同学、邻居,手段以诱骗

为土,且多为团伙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

4、2012年未成年人犯罪基本情况2012年人民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罪犯63782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走势图在全部未成年生效被告人中,故意

杀人罪上升7.17%,故意伤害罪下降9.50%,强奸罪上升0.50%,抢劫罪下降14.53%,盗窃罪上升5.45%,敲诈勒索罪下降6.44%,聚众斗殴罪下降9.55%,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上升1.56%。

5、出现了新的犯罪群体。近年来,在校生犯罪人数明显增加,占木成年人犯罪人数的20%左右,其中不乏一些学习尖子、“三好学生”。

二、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主要原因。

脆弱的情感世界和不良的心理素质,使未成年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诱惑。一些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情感世界十分脆弱,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容易灰心丧气,只相信自己,信任伙伴。听不进家长和老师的话,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他们容易被人引诱,其中一、二次得手的侥幸心理强化了他们的犯罪意识,直到陷入犯罪的深渊。同时,少数未成年人心理稳定性较差,往往为了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结果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助长了未成年人有恃无恐的心理。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子女的心理、生理特征,溺爱,迁就予女,使他们养成了贪婪、懒惰、残忍、粗暴的不良习惯,一旦家庭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就到社会上寻找“补偿”。有的父母在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时,采用粗暴的方法,甚至撵出家门。有些父母忙于事业或忙于赚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家庭结构缺损,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了不健康的品格。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增多。而

今有不少学校对分数仍看得很重,对学生的课外活动、法制教育、心理变化等管的很少或根本不管、甚至出现名列前茅的学生成为罪犯的情况。目前,学校法制教育的力度和重视程度还不够。

不良的社会环境,滋生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肥沃土壤”。一方面,随着社会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资产阶级的“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诱发了一些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强烈的金钱欲、物质欲。当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自己无法实现日.消费欲望无法控制时,违法犯罪的动机便随之萌生。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受“读书无用”和“实用丰义”思潮的强烈“震荡”,从而弃学经商。一些宣扬暴力和色情的电视节目及淫秽书刊进入社会和家庭后,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一些未成年人道德水准的下降。

三、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l、是要强化未成年人的自我防范意识。一方面,要强化自我教育。另一面,要进行自我防范。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他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得实施的行为的,可通过学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直接向上述机关报告。

2、要大力加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为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让他们学会在遇到各种犯罪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怎样进行自我保护,让他们知道在被侵害后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并寻求法律的保护。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经常了解校外教育情况,以便于社会、家庭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对“双差生”,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办法,重点教育;对已造成社会危害,情节

轻微的,由学校、家庭落实包教措施,促进转化;对依法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判处缓刑的学生,学校不应以违反校规为理由开除学生,而应该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3、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管理的功能作用。家长要经常与子女开展“平等式”的谈话、交心,密切并关注其思想行为变化,根据其心理、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一旦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配合学校、社区和公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育管束。有关部门可与未成年人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家长要注意日常言行对子女的熏陶和影响,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4、要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要坚持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综合利用包括社会帮教、纪律处分、工读学校、行政处分、收容教养、刑事制裁在内的各种手段。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社会危害大的犯罪未成年人,要依法处理。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法律进社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

社会方方面面非常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群众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呼声十分强烈。我们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实到基层。要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作为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