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不同人群的营养

4学时

同生理条件下人群营养需要、母乳喂养的优点、特殊劳动条件下人群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孕妇营养

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

(一)代谢改变

孕期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升高,对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也有改变。

消化系统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胃肠胀气及便秘,孕早期常有恶心、呕吐,对某些营养素如钙、铁、VB12和叶酸的吸收能力增强。

(二)肾功能改变

肾脏负担加重。

(三)血容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

孕期血容量增加幅度大于红细胞的幅度,使血液相对稀释,可出现生理性贫血。孕早期既有血清总蛋白的降低,孕期除血脂及维生素E以外,几乎血浆中所有营养素均降低,血浆营养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有利于将营养素转运至胎儿有关,其中胎盘起着生化阀而有利于胎儿的作用。

(四)体重增长

健康妇女若不限制饮食,孕期一般增加体重10~12.5kg。孕早期(1~3个月)增重较少,而孕中期(4~6个月)和孕后期(7~9个月)则每周稳定地增加约350~400g。

二、孕期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总热能需要量增加。孕期的额外能量需要量包括胎儿体内各区室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的能量需要量,加上母儿增加这些组织需要增加的能量消耗量。我国的RNI为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每天增加0.84MJ。

(二)蛋白质

孕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以满足母体、胎盘和胎儿生长的需要。推荐增加量在第一孕期5g/d,第二孕期15g/d,第三孕期为20g/d。

(三)矿物质

于孕期的生理变化、血浆容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使得血浆中矿物质的含量随妊娠的进展逐步降低。孕期膳食中可能缺乏的主要是钙、铁、锌、碘。

1.钙妊娠期间钙的吸收率增加,以保证胎儿对钙的需求,而不须动员母体的钙。推荐量在第一孕期800mg/d,第二孕期1000mg/d,第三孕期为1200mg/d。

2.铁推荐量在第一孕期15mg/d,第二孕期25mg/d,第三孕期为35mg/d。

3.锌推荐量在第一孕期11.5mg/d,第二和第三孕期16.5mg/d。

4.碘孕妇碘缺乏可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以严重智力发育迟缓和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呆小症。推荐量整个孕期为200ug/d。

(四)维生素

许多维生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在孕期是降低的,这与孕期的正常生理调整有关,并不一定反映明显地增加需要量。孕期特别需考虑的维生素为维生素A、D 及B族维生素。

1. 维生素A 摄入足够的V A可维持母体健康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并可在肝脏中有一定量的贮存。RNI:在第一孕期为800ugRE/d,第二和第三孕期900ugRE/d。

2. 维生素D 孕期缺乏维生素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也能导致新生儿的低钙血症、手足搐搦、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及母亲骨质软化症。RNI:在第一孕期为5ug/d,第二和第三孕期10ug/d。

3. 维生素B1

由于维生素B1参与体内碳水化物代谢,且不能在体内长期贮存,因此足够的摄入量十分重要。RNI:整个孕期为1.5mg/d。

4. 维生素B2RNI:整个孕期为1.7mg/d。

5. 烟酸RNI:整个孕期为15mg/d。

6. 维生素B6对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有重要作用。RNI:整个孕期为1.9mg/d。

7. 叶酸为满足快速生长胎儿的DNA合成,胎盘、母体组织和红细胞增加等所需的叶酸,孕妇对叶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孕早期叶酸缺乏已被证实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主要原因。孕期叶酸缺乏可引起胎盘早剥或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其RNI为:整个孕期600ug/d。

8. 维生素B12当维生素B12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转变成蛋氨酸障碍而在血中蓄积,形成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可致市使四氢叶酸形成障碍而诱发巨幼红细胞贫血,同时可引起神经损害。其AI为:2.6ug/d。

9. 维生素C 孕期母血维生素C下降50%±,为保证胎儿的需要,会消耗母体的含量。其RNI为:在第一孕期为100mg/d,第二和第三孕期130mg/d。

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一)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

(二)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

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分别指妊娠期小于37周即出生的婴儿和胎儿大小小于妊娠月份即新生儿体重低于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

(三)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四)脑发育受损

胎儿脑细胞数的快速增殖期是从孕30周至出生后1年,随后脑细胞数量不再增加而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至2岁±。因此,妊娠期间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孕后期母亲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否充足,关系到胎儿脑细胞的增殖数量和大脑发育,并影响到以后的智力发育。

(五)先天畸形

第二节乳母喂养

一、泌乳生理

(一)内分泌因素

(二)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

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正常情况下,产后3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750~850ml。营养较差的乳母产后6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500~700ml,后6个月每日月400~600ml。通常根据婴儿体重的增长率作为奶量是否足够的较好指标。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需要量增加。每天需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2.09MG。

(二)蛋白质

为保证母体的需要及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每日须额外增加蛋白质20g。

(三)脂肪

脂肪占总热能的20~30%,不额外增加。

(四)钙

人乳中钙含量稳定,一般为34mg/100ml。当膳食摄入钙不足时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及乳汁中的钙含量,但可消耗母体的钙贮存,母体骨骼中的钙将被动用。其AI为:1200mg/d。

(五)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