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80ae7b2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2.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1. 引言1.1 背景在全国范围内,民用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加,电气工程作为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技术措施日益重要。
准确的电气设计技术措施能够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并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1.2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相关内容,包括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的电气设备和安装规范等,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2. 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电气设计是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安全性原则在电气设计中,安全性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建筑内部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此外,还应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及时监测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2.2 稳定性原则电气设计应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稳定运行。
合理布置电气设备,采用可靠的电气连接方式,避免电气设备之间的干扰,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能效性原则电气设计应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建筑的能效。
采用节能的电气设备,合理布置电气线路,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等手段,减少能源的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4 环保性原则电气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因素,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电气设备和材料。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常用的电气设备在民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包括:3.1 配电箱配电箱是建筑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分配电能和实现电路的控制和保护。
配电箱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防火性能。
3.2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用于提供建筑内部的照明效果。
在电气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合理布置灯具,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提高照明效果并节约能源。
3.3 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用于调节建筑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445047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4.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在电气技术方面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电气是民用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正常运行以及人员的安全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气设计原则在民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一,合理布局。
合理的电气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并提高建筑物的使用率。
布线应依据建筑物的功能和布局合理安排,同时还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便利性。
第二,科学选材。
在电气设备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产品。
同时,选用的设备还应与建筑物的负荷匹配,以保证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防御措施。
为了防止电气系统遭受各种损坏和事故的侵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防雷、防水、防火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电气设计方案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下面我们将以住宅楼为例,介绍一种常见的电气设计方案。
1. 供电方案住宅楼的供电方案应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考虑。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双进线供电方案,即两个不同电源的进线分别供电,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同时,还应设置开关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以防止主电源故障时的断电问题。
2. 电缆布线方案住宅楼的电缆布线方案应根据楼层的特点和电气负荷进行灵活设计。
一般情况下,主要电缆沿着垂直通道或楼道布置,然后再通过横向分支线连接到各个楼层的电器设备。
电缆的敷设应尽可能地减少电缆尺寸和数量,以节约成本。
3. 照明设计方案住宅楼的照明设计应结合不同房间的功能需求和节能要求。
通常情况下,公共区域如楼道、走廊等采用长寿命、高亮度的LED灯具,而室内的居住区域则可采用可调光照明系统,以增加舒适度并节约能源。
4. 防火措施方案住宅楼的电气设计中,防火措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94587e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d.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探讨一、前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一直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话题。
电气设计不仅涉及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关系到建筑的能源利用和智能化水平。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话题。
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基本概念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电气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进行综合措施的整合和安排。
这其中涉及到建筑用电负荷计算、照明设计、电气线路布置、保护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不仅要满足建筑的基本用电需求,还需要考虑节能环保、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深度分析1. 建筑用电负荷计算建筑用电负荷计算是电气设计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建筑的总体用电需求、照明、空调、动力等方面的用电负荷计算。
在建筑用电负荷计算中,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性质、用电设备种类和数量、同时考虑未来的扩建和改造等因素,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建筑内部的照明需求,更是为了营造舒适的照明环境。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照明的亮度、色温、光色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兼顾节能与环保要求。
随着LED等新型照明技术的广泛应用,照明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3. 电气线路布置电气线路的合理布置对于电气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电气线路的布置中,需要考虑线路的走向、敷设方式、电缆规格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路损耗和故障率。
还需要考虑线路的防火、防水、抗干扰等特殊要求。
4. 保护与控制保护与控制是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保护和监控。
在保护与控制中,需要考虑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各种保护装置的选型与设置,同时还需要考虑远程监控与智能化控制的要求。
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 电气节能专篇
![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 电气节能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35f8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b.png)
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电气节能专篇1. 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效,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合理使用自动调光、感应控制等技术。
2. 采用高效节能的变频调速设备,降低电动机的能耗。
3. 优化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用电负荷和需求,避免过度设计。
4. 合理设置电气负荷管理系统,监测和控制用电负荷,实现电力需求的动态调整。
5. 使用高效的功率因数校正装置,提高电气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效功率的损耗。
6. 采用智能电能计量系统,实时监测用电情况,提供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依据。
7. 选择低功耗的电力电子设备,如变频器、UPS等,降低设备的待机功耗。
8. 优化照明设计,合理布置光源和灯具,减少光污染,提高照明效果。
9. 使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选择能耗低、制冷效果好的设备,并进行有效的温控管理。
10. 配备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1. 设置自动断电装置,合理控制用电时间,避免无人时段的电能浪费。
12. 配备节能型电力线路设备,减少导线电阻损耗和谐波损耗。
13. 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减少待机功耗。
14. 合理设置电力分配装置,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
15. 使用低能耗的电动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提高用电效率。
16. 提供电力能耗监测和用电建议,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和节能措施。
17. 选用低功耗的电子开关和插座,减少待机功耗。
18. 采用能量回收技术,如余热回收、制冷热泵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9.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电能损耗和维修成本。
20. 安装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气设备的问题。
21. 优化电缆敷设方式,减少电缆线路的电阻和磁性耗损。
22. 使用浮动式照明系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照明亮度,提高能耗控制精度。
23. 选择具有良好能耗特性的电动机,如高效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等。
24. 配备电力调度系统,合理分配用电负荷,避免电力瞬时过载和峰谷差异过大。
SD202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SD202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7f87f8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8.png)
SD202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根据SD202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下是关于电气设计技术措施的一些内容。
一、供电系统设计技术措施1.供电电源选择:根据建筑用途和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可以是城市公共电网、自备发电机组或复合供电系统等。
2.供电系统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层次结构和用电需求,确定供电系统的结构,包括高压线路、变电站、配电房等。
3.变压器设计:根据用电负荷要求和电能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数量,并合理布置在建筑内,确保正常供电。
4.电缆设计:根据负荷类型、负载容量和线路长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并合理布置,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避免电缆过载和电压降低等问题。
5.配电设备设计:根据用电负荷和电能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如开关柜、配电箱、断路器、保险丝等,并根据其工作条件进行合理配置。
二、照明系统设计技术措施1.照明负荷计算:根据建筑各功能区域的照明需求,计算出照明负荷,并根据光源类型和灯具效率进行合理的照明设计。
2.灯具选择:根据照明负荷和建筑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包括荧光灯、LED灯等,并注意其能耗、光效和寿命等特性。
3.灯具布置:根据照明设计规范和建筑空间布局,合理安排灯具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整体照明效果和照明均匀度的要求。
4.照明控制:在不同功能区域设置合适的照明控制系统,如照度调节、灯光开关和定时控制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三、动力系统设计技术措施1.用电负荷计算:根据建筑各功能区域的动力需求,计算出动力负荷,并根据负荷特点和工作条件进行合理的动力系统设计。
2.动力设备选择:根据动力负荷和建筑的用电特点,选择合适的动力设备,如动力电机、空调设备等,并注意其能效等级和安装要求。
3.动力线路布置:根据动力负荷和线路长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线缆规格,并合理布置,确保动力线路安全可靠、电能损耗小。
4.动力控制:针对不同的动力设备和用电需求,设置合适的动力控制措施,如开关、自动控制和保护装置等,确保动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8f72e0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8.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在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电气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电气系统的设计、电力供应与配电、照明设计、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电气系统的设计是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电气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建筑物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设计师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及规模,确定合适的电容量和负荷需求。
其次,设计师需要设计合理的电路布局,确保电气线路的合理分布,避免过多的电线布线带来的电磁干扰和线路故障。
此外,还需要根据电气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电缆、开关、插座等电气设备,确保其符合安全和可靠性要求。
其次,电力供应与配电是电气系统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电力供应可通过公用电网,也可以通过自备发电设备实现。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用电特点,确定合适的电源类型和电源容量。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配电系统,确保电力能够有效、安全地分配到各个终端设备。
通常情况下,配电系统包括主配电室、分配电室、配电箱、电缆等设备。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电缆的敷设路径、电缆槽道的设计、电缆的规格和数量等因素。
照明设计是民用建筑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电气技术措施。
照明设计的目标是为建筑物提供充足、均匀、舒适的照明效果。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合理布置照明灯具,确保室内外的照明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应尽可能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并采用光控、时控等技术手段进行照明控制。
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民用建筑工程中越来越重要。
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建筑物的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如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a5291515192e45361066f543.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决于工程筹建单位提供的由当地供电部门出据的“供电方案”。
根据“供电方案”设计本工程的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假若工程筹建单位和当地供电部门未提供“供电方案”,工程设计者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公共电网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结合本工程的用电量、负荷等级、供电距离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本工程的外部电源、备用电源及供配电系统,并经筹建单位报当地供电部门批准表2.2.2 负荷分级表1 一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措施l )供电电源。
①一级负荷用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破坏。
而且当一个电源中断供电时,另一个电源应能承担本用户的全部一级负荷设备的供电(根据当地电源的可靠程度及用户要求,在已有两路市电的情况下,可增设自备电源)。
②当一级负荷设备容量在200kw 以上或有高压用电设备时,应采用两个高压电源,这两个高压电源一般是由当地电力系统的两个区域变电站分别引来。
两个电源的电压等级宜相同。
但根据负荷需要及地区供电条件,采用不同电压更经济合理时,亦可经当地供电部门同意,采用不同电压供电;或自备柴油发电机。
③当需双电源供电的用电设备容量在100kw 及以下,又难于从地区电力网取得第二电源时,宜从邻近单位取得第二低压电源,否则应设EPS 或柴油发电机组备用电源。
④当一级负荷用户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自备电源。
a .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需设自备电源或外电源不能满足一级(含特别重要)负荷要求时。
b .所在地区偏僻、远离电力系统等原因,设置自备电源较从电力系统取得第二电源经济合理时。
c .有常年稳定余热、压差、废气可供发电,技术经济合理时。
⑤作为应急用电的自备电源与电力网的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⑥分散的小容量一级负荷,如电话机房、消防中心(控制室)、应急照明等,亦可采用设备自带的蓄电池(干电池)或集中供电的EPS 作为自备应急电源。
⑦根据负荷对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可分别选择下列应急电源。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99d54a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1.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1.电力供应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电负荷计算,确定合适的主变电站容量和配电系统设计。
-设计电缆布线和管线布置,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高效。
2.照明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确定照明灯具的种类、位置和照度要求。
-选择节能高效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并合理利用天然光。
-设计合理的照明回路和开关控制系统,方便使用和管理。
3.通信系统设计:-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清晰,避免信号干扰和噪音。
-合理布置通信设备和线缆,方便使用和维护。
4.安防系统设计:-设计建筑物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闭路电视(CCTV)和入侵报警等。
-确保监控设备的全天候工作和画面清晰。
-设计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火灾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等。
5.电气防火措施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确定合适的电气防火措施,如使用阻燃电缆,安装漏电保护器等。
-合理布置电气设备,避免电线交叉、交错和过度负荷的情况。
6.电气节能设计:-选择节能电器设备,如高效节能电机、变频器等。
-设计合理的节能控制系统,如自动亮度调节、定时开关机等。
7.接地系统设计:-确保建筑物的电气系统和设备接地良好,减少接地电阻。
-设计合理的雷电防护措施,如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等。
8.电子设备和设施的防护:-为电子设备和设施设计合适的防护措施,如电磁屏蔽、防静电等,避免电气干扰和损坏。
综上所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的电气部分涉及到建筑物的电力供应、照明、通信、安防等方面的设计。
这些技术措施能够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和符合规范要求。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9ddc05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1.png)
• 高效节能、智能化控制、光伏应用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节能电气改造项目
• 通过对旧住宅小区电气系统进行改造,引入LED照明 等低能耗设备,同时结合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了 小区整体能耗的显著降低。
实践操作指导和演示
操作一:节能电气设备选型和安装
• 设备性能比较、安装技巧、调试方法
07 总结和展望
对节能电气设计的总结和思考
总结
节能电气设计在民用建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通过采用高效节 能设备、优化照明设计、提高系统控制智能化程度等手段,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浪 费。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节 能方案。同时,要确保节能设计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相协调。
节能电气设计的环境效益
温室气体减排
节能电气设计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间接减少了碳排放量,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保护生态环 境。
资源消耗降低
节能电气设备往往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能电气设计的社会效益
提高居住质量
节能电气设计在建筑照明、通风、供暖 等方面实现优化,提高了室内环境质量 ,从而提高了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 平。
VS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节能电气设计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推动 绿色建筑、绿色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
06 案例分析和实践 操作
成功案例介绍和分析
案例一:某大型商业建筑节能电气设计
• 该案例采用了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结合智能化控制 系统,实现了能源的有效管理和节约。同时,光伏技 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也为节能做出了贡献。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1500字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eae695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5.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1500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是指在我国全国范围内进行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从电气设计技术措施的角度,介绍一些关键内容。
1. 设计目标和原则电气设计的目标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
设计原则包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合理选用电气设备和系统、保证电气设备和系统的操作灵活性、提供足够的供电能力等。
2. 电气系统分类电气系统按功能和使用特点可分为供电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等。
供电系统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和用电负荷进行设计,确保供电可靠、稳定。
照明系统要根据建筑各个区域的照明要求,采用合理的灯具布置和控制方式。
动力系统要满足建筑内各种设备和机械的用电需求,确保供电安全和稳定。
通信系统要满足建筑内各种通信设备的要求,包括电话、电视、网络等。
3. 电气设备选用和布置在选用电气设备时,需要根据建筑的需求和用电负荷,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同时考虑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设备的布置应遵循合理、方便、美观的原则,并确保设备间的安全距离和通风要求。
4. 电缆敷设和管线布置电缆的敷设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埋深、回填和保护层等要求,以确保电缆的安全使用。
管线的布置要考虑各种电气设备的布局,合理安排管线的走向和交叉,以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5. 接地和防雷措施电气系统的接地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按照地区的雷电活动特点和建筑的需求进行设计,保护建筑物和电气设备免受雷击。
6. 安全措施电气系统的安全措施包括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设置合理的消防报警系统和紧急照明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火灾事故。
综上所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是为了保证民用建筑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完整资料).doc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89e6071d02d276a201292e74.png)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23机房工程23.1一般规定23.1.1本章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弱电间、控制室的设计。
23.1.2机房工程设计包括机房、弱电间、控制室等场所的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供配电、接地、消防、安防、环境和设备监控等系统的要求。
23.1.3机房工程设计应确保智能化和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3.2机房23.2.1机房是指民用建筑物内为电子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交换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存储设备、通信设备、控制设备、系统布线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空间,包括数据机房、通信机房等。
23.2.2根据机房所处行业/领域的重要性、使用单位对机房内各系统的保障、维护能力及由于场地设施故障造成网络信息中断/重要数据丢失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影响程度,将机房从高到低划分为A、B、C三级。
23.2.3机房分级标准、性能要求和系统配置见表:13.2.3—1,各级机房举例见表:13.2.3—2。
表23.2.3—1机房分级标准、性能要求和系统配置要求等级分级标准性能要求系统配置A 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机房为A级:A级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系统配置:2N,2(N+1)系统配置说明: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同配置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在工作B 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机房为B级: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B级机房内的场地设备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系统配置:N+X(X=1~N)系统配置说明: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x个单元、x个模块或x个路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f0d8ab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b.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电路设计:根据建筑的用电需求和功能要求,合理设计电路布局。
首先要确定各功能区域的用电功率和用电器具种类,然后按照相关电气规范和标准,科学合理地划分配电线路,确保用电安全和稳定。
2.电器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的用电负荷和功能要求,合理选择电器设备。
重要的电气设备如配电柜、开关、插座、灯具等都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其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3.接地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是确保建筑电气安全的关键。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接地网的布置方案,选择适当的接地电极,保证接地电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减少接地故障的发生。
4.防雷设计:防雷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建筑的类型、高度和周围环境等要素,科学设计雷电保护措施,保护建筑和其中的电气设备免受雷击,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失。
5.消防电气设计:消防电气设计是确保建筑火灾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确定消防电气设备的种类、位置和布线,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及时报警,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6.通信和安全电气设计:建筑通信和安全电气设计要确保通信设备能正常运行,保证通信信号传输顺畅,同时要合理设计防盗和监控系统,提供安全保障,防止非法入侵。
7.能源管理设计: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电气设计还需要考虑能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规划照明、空调等电气设备的使用,采用节能设备和措施,实现建筑的能源高效利用。
总之,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的具体情况,确保用电安全、稳定和高效,同时要兼顾节能环保和功能要求,提供舒适、安全的用电环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c72ec6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f.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是一本关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的手册或规范性文件。
该手册包含了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种技术措施、标准和要求,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
该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电气系统的概述和目标:介绍电气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作用、设计目标和要求。
2.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包括电气设备的参数要求、选用原则、布置要求等。
3. 电气线路设计:包括电气线路的敷设、容量计算、分路设计等。
4. 照明设计:包括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照明设备的选用和布置、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5. 配电系统设计:包括负荷计算、变压器和配电柜的选型和布置、保护措施等。
6. 接地和保护措施:包括接地系统的设计、线路和设备的保护等。
7. 自动化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等。
8. 安全和监控系统设计:包括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的设计。
9. 操作与维护管理:包括电气系统的操作与维护的要求和管理措施。
该手册的编制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确保设计的安全、可行和优质。
同时,也为电气工程师、建筑师、规划者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9b1432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2.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电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全国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也就是对能源消耗的需求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节能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对于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方面的创新也越来越多。
因此,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节能电气的应用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一、节能电气概述传统建筑电气设计技术中存在大量浪费电力的现象,这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比如说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等。
而在节能电气的设计中,更多的关注点是如何最低化电能消耗,同时能够更好地维护建筑物的正常运转。
目前主流的电气节能设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能耗控制系统通过对建筑物内部各个系统的控制来实现对电能的最低化消耗。
例如,针对屋顶、地面、墙壁等建筑结构的绝缘降热设计,对建筑物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等。
2、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能源控制,节约电网行业的用电费用,降低环境气体排放。
例如,室内照明灯光可通过具有调光功能的灯具等设备实现照明关灭的自动控制。
3、智能电表智能电表通过智能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电力消耗水平进行精确度量,同时在能源控制方面也具有较强的智能性。
例如,通过智能电表,业主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对节能和环保还有生产生活都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电气节能设计技术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中,电气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电气节能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避免传统的电气会造成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能在节约电网行业用电费用这一点上,为人们带来很多的好处。
具体表现在:1、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消减能源消耗量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电气设计技术中,最为显著的受益者是建筑物的业主。
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3c9d384f121dd36a22d822d.png)
技术措施电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9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的通知建质[2009]12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总后营房部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保证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我部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作了第一次修编。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年版)包括《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和《防空地下室》分册,经审查批准,现予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O九年七月二十日1 总则1. 0.1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技术法规,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建筑设计市场的需求.规范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于2003年编写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
随着技术的发展,相关规程、规范的制定与修定,特别是为认真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大决策,根据建设部建质技函[2007]63号文的要求,修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版。
1.0.2 本技术措施的内容为:总结《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版的应用实践;汇总、提升《节能专篇》中的节能措施;深化、细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遵守、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特别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中的技术原则、实施要点、注意事项;介绍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用示例;推荐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法、步骤、常用数据和计面方法,供广大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及有关人员参照、选用。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2ab88074941ea76e58fa04c8.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3机房工程23.1一般规定23.1.1本章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弱电间、控制室的设计。
23.1.2机房工程设计包括机房、弱电间、控制室等场所的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供配电、接地、消防、安防、环境和设备监控等系统的要求。
23.1.3机房工程设计应确保智能化和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3.2机房23.2.1机房是指民用建筑物内为电子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交换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存储设备、通信设备、控制设备、系统布线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空间,包括数据机房、通信机房等。
23.2.2根据机房所处行业/领域的重要性、使用单位对机房内各系统的保障、维护能力及由于场地设施故障造成网络信息中断/重要数据丢失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影响程度,将机房从高到低划分为A、B、C三级。
23.2.3机房分级标准、性能要求和系统配置见表:13.2.3—1,各级机房举例见表:13.2.3—2。
表23.2.3—1机房分级标准、性能要求和系统配置要求等级分级标准性能要求系统配置A 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机房为A级: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A级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系统配置:2N,2(N+1)系统配置说明: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同配置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在工作B 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机房为B级: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B级机房内的场地设备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系统配置:N+X(X=1~N)系统配置说明: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x个单元、x个模块或x个路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35d05fc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技术法规,适应我国加人WTO后建筑设计市场的需求,规范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编写本技术措施。
1.0.2本技术措施的内容为:汇总、阐述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遵守、执行的技术规范、规程的关键条款、实施要点、注意事项;介绍、分析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用示例;推荐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法、步骤,提供技术数据和计算方法,供广大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及有关人员参照、选用。
1 .0 . 3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办公楼、综合楼、住宅(小区)的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
1.0.4建筑电气设计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并做到设计依据完备、可靠;设计程序严谨、合理;设计内容正确、详实;设计深度满足各阶段的需要;设计文件规范、工整,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0.5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应与工程的性子、范围、功能请求、建筑环境、经济开展水平和人文习惯相适应,应恰当考虑专业技术和建筑功能扩展的可能性,以延长工程寿命,节流投资,进步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1.0.6应选用技术先进、性能牢靠、装置轻易、操纵简朴的尺度化、节能型设备装置,严禁使用已被国度淘汰的和不符合国度技术尺度、没有产品格量认证的设备装置。
设计选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必需首先进行技术论证,实在掌握产品及其系统配置的技术性能、试验数据、使用条件和应用示例。
1.0.7应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主动采纳各项节能措施,尽量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净化。
1.0.8设计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一部分,有着与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动力多个专业和电气专业内部的配合,在各个设计阶段,都要互提资料,互有要求,要密切配合,才能节省时间,保证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
1.0.9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建筑物功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电气设计包括的系统多、产品类别多、技术参数多,在设计工作中,应逐步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息网络系统,依靠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 网,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科技和经济效益。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54bc681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b.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拮旌―电气》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标准及标准。
4.2本工程中二级负荷包括:消防控制室,消防稳压亵、电梯、防排烟风机新风机.正压送风机等。
二级负荷均采用双电供电。
备用电引自不同 10KV电下的变压器低压侧。
在负荷末省设双电切换器来实现末赖自动切换。
所有二级负药的配电线路及敷设方式详见配电系经图。
应急照明紧用EPS 蓄电池集中供电,楼梯间,设备间电梯前室开关控制。
在火灾状态下由消防控制室强迫切换到应急状态。
保证在非点亮状态下的照明启动。
平安出口及楼梯间等处设置平安出口标志灯、每层走卿内的疏散指示灯间隔不大于20米设置拐角及走底两编不超过10米,EPS电正常工作时为充电状悉,电故陬或事故时,蓄电池放电。
本工程中火灾应急照明要零照度不小于0.5L.X,应急时间不小于30分钟。
本工程中强电进线位于一层公共位置。
消防控制室、公共通道设应急照明,要求黑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
4.3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
内设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台,中央电脑CET星示器,打印机,应急播送、消防等设备。
棱梯间及走底内设置感烟探测器,在楼梯出口刚近设于动报警按钮《带插孔〕5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5.1工程概况5.1.1本工程本工程为格邑县购物中心,地处德州临邑市,位于迎宾路东侧。
地下1层。
地5屋。
5.1.2本工程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高度为23.550米,建筑面积30113.63平方米。
5.2设计根据5.2.1甲方提供的设计技术要求5.2.2《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岁GB50352-20O55.2.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H50015-20235.2.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标准》cBJ50140-20235.2.5《自动唢水灭火系绕设计标准》GB50084-20235.2.6《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O16-20O6。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11d972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6.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为了保证民用建筑的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设计师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
下面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要进行综合分析。
设计师需要对民用建筑的用电负荷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正常用电负荷、峰值用电负荷以及备用电源的需求等。
通过合理的负荷分配和选用适当的电气设备,可以确保电气系统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并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
其次,进行电气系统的布置和布线。
在民用建筑中,电气系统的布置和布线需要考虑安全、实用和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定合适的布线方式,保证电气设备的互连和互通,并通过合理的布局提高工程的可维护性。
此外,还需要合理选用电气设备。
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电气设备的选用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电负荷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选定合适的配电柜、开关设备和电缆等,并确保选用的设备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范,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应注重电气系统的绝缘防护。
电气系统的绝缘防护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和环境特点,选用合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设备,以提高系统的绝缘阻抗和防护等级,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注重电气系统的接地设计。
良好的接地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和地质条件等因素,选定合适的接地电阻和接地方式,并进行合理的接地布置,以确保建筑物的电气系统接地安全可靠。
最后,需要进行电气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电气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设计师需要结合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选用智能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气设备和能源的智能监测和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性。
综上所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涉及到综合分析、布置和布线、设备选用、绝缘防护、接地设计以及智能化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技术法规,适应我国加人WTO 后建筑设计市场的需求,规范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编写本技术措施。
1.0.2本技术措施的内容为:汇总、阐述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遵守、执行的技术规范、规程的关键条款、实施要点、注意事项;介绍、分析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用示例;推荐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法、步骤,提供技术数据和计算方法,供广大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及有关人员参照、选用。
1 . 0 . 3 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办公楼、综合楼、住宅(小区)的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
1.0.4建筑电气设计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并做到设计依据完备、可靠;设计程序严谨、合理;设计内容正确、详实;设计深度满足各阶段的需要;设计文件规范、工整,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0.5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应与工程的性质、规模、功能要求、建筑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习惯相适应,应适当考虑专业技术和建筑功能扩展的可能性,以延长工程寿命,节省投资,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1.0.6应选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标准化、节能型设备装置,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和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没有产品质量认证的设备装置。
设计选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必须首先进行技术论证,切实掌握产品及其系统配置的技术性能、试验数据、使用条件和应用示例。
1.0.7应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积极采取各项节能措施,尽可能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1.0.8设计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一部分,有着与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动力多个专业和电气专业内部的配合,在各个设计阶段,都要互提资料,互有要求,要密切配合,才能节省时间,保证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
1.0.9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建筑物功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电气设计包括的系统多、产品类别多、技术参数多,在设计工作中,应逐步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系统,依靠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 网,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科技和经济效益。
1.0.10对于中外合资或国外独资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我国现行规范,当有关方面要求执行严于我国规范的国外规范条款或我国尚未制定的规范规定时,可全部或部分执行,但应征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
2 供电系统2.1 一般规定2.1.1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首先应确定用电负荷的等级,并根据负荷等级采取相应的供电措施,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合理性。
2.1.2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安全、可靠,分级要少而明确,保证供电质量,便于管理、便于维护、节约建设投资、减少运行时的电能损失。
2.1.3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本措施根据民用建筑的用电特点,对“规范”中的有关条款进行了汇总、阐述或细化,提高可操作性。
2.1.4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负荷分级、供电措施、供电质量要求、负荷计算及自备电源的设置等。
2.2 负荷分级及供电措施2.2.1负荷分级民用建筑电气负荷,根据建筑物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或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分为三级。
即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根据设计规范GB 50052 - 95 第2.0.1 条及JGJ / T 16-92 第3.1.1 条,某些“特等建筑”和“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列为特别重要负荷。
1 一级负荷l)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重大政治影响、重大经济损失、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情况之一的用户或设备,为一级负荷。
2)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
3)中断供电将影响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或中断供电将发生爆炸、火灾及严重中毒的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
2 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及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的用户或设备;中断供电将影响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高层普通住宅、甲等电影院、中型百货商店、大型冷库等用户为二级负荷用户;普通办公楼、高层普通住宅楼、百货商场等用户中的客梯电力、主要通道照明等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设备。
3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的负荷。
2.2.2各类负荷分级。
见表2.2.2 。
2.2.3各级负荷的供电措施各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措施,均与外部电源条件有关,而外部电源条件取决于工程筹建单位提供的由当地供电部门出据的“供电方案”。
根据“供电方案”设计本工程的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假若工程筹建单位和当地供电部门未提供“供电方案”,工程设计者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公共电网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结合本工程的用电量、负荷等级、供电距离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本工程的外部电源、备用电源及供配电系统,并经筹建单位报当地供电部门批准表2.2.2 负荷分级表1 一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措施l )供电电源。
①一级负荷用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破坏。
而且当一个电源中断供电时,另一个电源应能承担本用户的全部一级负荷设备的供电(根据当地电源的可靠程度及用户要求,在已有两路市电的情况下,可增设自备电源)。
②当一级负荷设备容量在200kw 以上或有高压用电设备时,应采用两个高压电源,这两个高压电源一般是由当地电力系统的两个区域变电站分别引来。
两个电源的电压等级宜相同。
但根据负荷需要及地区供电条件,采用不同电压更经济合理时,亦可经当地供电部门同意,采用不同电压供电;或自备柴油发电机。
③当需双电源供电的用电设备容量在100kw 及以下,又难于从地区电力网取得第二电源时,宜从邻近单位取得第二低压电源,否则应设EPS 或柴油发电机组备用电源。
④当一级负荷用户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自备电源。
a .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需设自备电源或外电源不能满足一级(含特别重要)负荷要求时。
b .所在地区偏僻、远离电力系统等原因,设置自备电源较从电力系统取得第二电源经济合理时。
c .有常年稳定余热、压差、废气可供发电,技术经济合理时。
⑤作为应急用电的自备电源与电力网的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⑥分散的小容量一级负荷,如电话机房、消防中心(控制室)、应急照明等,亦可采用设备自带的蓄电池(干电池)或集中供电的EPS 作为自备应急电源。
⑦根据负荷对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可分别选择下列应急电源。
a .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巧,以上时,可选用快速自起动柴油发电机组,并设置与市电自动切换的装置,有防止与市电并联的措施。
b .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动作时间,能满足负荷对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时,可选用带自动投人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供电回路。
.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仅为毫秒级的负荷,可选用各类可靠的不间断供电装置。
2 )供配电系统。
①一级负荷用户的变配电室内的高低压配电系统,均应采用单母线分段系统。
分列运行互为备用。
②一级负荷设备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自动切换。
③不同级别的负荷不应共用供电回路,为一级负荷供电的回路中,不应接人其他级别的负荷。
④为一级负荷供电的低压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尽量减少配电级数。
一般情况下,配电级数不应超过三级。
2 特别重要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措施l )特别重要负荷用户,必须在考虑-电源系统检修或故障的同时,另一电源系统又发生故障的可能,应从电力系统取得第三电源或自备电源(一般是在已有两个市网电源的情况下,再设快速自起动柴油发电机组或大容量UPS 或EPS 不间断电源)。
2 )在特别重要负荷用户的变电所内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应设置应急供电系统,为特别重要负荷和一级负荷设备供电。
并严禁将其他级别的负荷接人此应急供电系统。
3 )特别重要负荷设备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在设备的控制装置内自动互投,并应满足设备对电源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或选用可靠的不间断电源装置供电(UPS )。
4 )不同级别的负荷不应共用供电回路,为特别重要负荷设备供电的回路中,严禁接人其他级别的负荷。
3 二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措施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应做到当电力变压器或线路发生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供电能及时恢复。
l )二级负荷用户的供电可根据当地电网的条件,采取下列方式之一:①宜由两个回路供电,其第二回路可来自地区电力网或邻近单位,也可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但必须采取防止与正常电源并联运行的措施)。
②由同一座区域变电站的两段母线分别引来的两个回路供电。
③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可由一路6kV 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供电,或采用两根电缆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担全部二级负荷。
2 )二级负荷设备的供电应根据本单位的电源条件及负荷的重要程度,采取下列方式之一:①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内自动切换。
②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到适当的配电点自动互投后用专线送到用电设备或其控制装置上。
③由变电所引出可靠的专用的单回路供电。
④应急照明等分散的小容量负荷,可采用一路市电加EPS 或采用一路电源与设备自带的蓄(干)电池(组)在设备处自动切换。
4 三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措施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采用单回路供电,但应使配电系统简洁可靠,尽量减少配电级数,低压配电级数一般不宜超过四级。
且应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
在以三级负荷为主,有少量一、二级负荷的用户,可设置仅满足一、二级负荷需要的自备电源。
2.3 电压等级与供电系统2.3.1 电压等级选择1 城镇的高压配电电压宜采用10kV ,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 / 3soV 。
2 用电单位(或称为用户)的供电电压,应根据其计算容量、供电距离、用电设备特性、供电回路数量、远景规划及当地公共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技术经济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3 小负荷用户宜接人当地低压电网。
当用户的计算容量为200kVA 或用电设备单台功率)250kw ; 当供电距离>250m ,计算负荷>100kVA 者,宜采用高压供电。
4 地区电力网提供的电源电压为35kV ,且采用35kv 配电经济合理时,经当地供电部门同意,可采用35kv 配电,并采用35 / 0 . 4kv 直降的方式。
若根据用电设备的具体情况,选用6kv 配电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6kV 配电。
2.3.2 供配电系统设计l 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配电极数不宜过多,同一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高压不宜多于两级,低压一般不宜多于三级,三级负荷不宜多于四级。
2 应根据用电负荷的容量及分布,使变压器深人负荷中心,以缩短低压供电半径,降低电能损耗,节约有色金属,减少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宜分散设置配电变压器:l )单体建筑面积很大或场地大,用电负荷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