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的MR诊断
脑室肿瘤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脑室肿瘤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f3da05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b.png)
脑室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影像学特征
CT平扫: 扩大的脑室内见团块样高密度灶,其内可见斑点钙化;病灶 形态欠规则,分叶状,周边可见结节样改变,颗粒感较明显;增强扫 描呈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清楚;周围脑实质未见水肿效应(只有肿瘤 较大压迫脑室壁时才导致脑组织水肿效应)。
肿瘤 T1WI 呈稍低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因肿瘤常有囊变、钙化,少数可合 并出血,使信号不均匀,囊变区 T1WI 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 呈高信号,钙 化灶在 T1WI、T2WI 上一般都呈低信号 。
瘤周水肿效应轻。
脑室肿瘤-室管膜瘤(ependymoma)
脑室肿瘤-室管膜瘤(ependymoma)
脑室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
CNC影像学特征
常以宽基底与透明隔粘连,累及孟氏孔,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较大的肿瘤常侵犯侧脑室顶壁、侧壁。 肿瘤多呈囊实性;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流空血管影。 瘤周水肿罕见。 MRS 发现高甘氨酸伴高丙氨酸峰或者肌醇峰伴高丙氨酸峰对诊断有较高价值。
脑室肿瘤-室管膜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SEGA)
脑室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脉络丛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起源于脉络上皮细胞,是一种少见的 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4%~0.7%,占胶质瘤的2%。占儿童颅内肿 瘤的1.8%~3% 约45%的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在1岁内发病 74% 在10岁以内发病。
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部肿瘤疾病中价值论文
![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部肿瘤疾病中价值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3e1021ed630b1c59eeb5e4.png)
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部肿瘤疾病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部肿瘤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我院脑外科2011年1月19日——2012年8月19日接收脑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mr磁敏感加权成像组(a组)和常规mr组(b组),每组各35例。
a组病例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b组病例用常规mri诊断,比较两组的检测出的病灶数,分析两组显示出的肿瘤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肿瘤内部出血成分以及血管结构方面。
结果a组检测出的病灶数以及显示出的肿瘤形态特征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symphony p1.5t超导mr扫描仪。
a组行t2 swi3d tra序列扫描,翻转角12°,厚度2mm,矩阵328 x 388,扫描时间6min。
b组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iwi、t2wi、和flair 平扫。
矩阵320x220,厚度7.0mm,间距1.5mm,扫描时间8min。
1.3评价标准[2-4]①比较两组的检测出的病灶数;②分析两组显示出的肿瘤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肿瘤内部出血成分以及血管结构方面,包括0级、1级、2级、3级。
3讨论脑部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给患者家人也带来了痛苦和不安,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
因此,准确诊断该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恢复情况意义重大。
有研究报道资料显示,mr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成为诊断脑部肿瘤疾病的新趋势,值得研究和探讨。
mr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度的差异产生图像对比的磁共振成像法。
其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点[4]:①钙化敏感;②诊断早期的脑肿瘤疾病;③清晰显示脑部肿瘤出血情况以及血管情况;④描绘脑肿瘤边界以及内部情况;⑤对血红蛋白及其产物、铁蛋白非常敏感;⑥清晰的显示出脑肿瘤的静脉结构;⑦能进行肿瘤分级以及判断肿瘤预后;⑧可以应用于小血管成像;⑨发现肿瘤内血液代谢物以及水肿程度。
脑肿瘤精确放疗MR模拟定位标准化流程的研究
![脑肿瘤精确放疗MR模拟定位标准化流程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493be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b.png)
引言MR模拟定位可以弥补CT模拟定位软组织与神经组织成像的不足,在精准放疗定位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MR 检查不仅可以提供解剖结构信息,同时功能序列扫描可获取肿瘤水分子运动、血流灌注和代谢等功能指标,进行定量及半定量分析,应用于靶区勾画、计划设计与优化,实现个体化放疗[1-2]。
然而MR定位图像在电子密度信息方面的局限性,决定了其不可单独应用于放疗,需与CT定位图像进行融合配准后指导靶区勾画与计划设计。
诊断MR 扫描筛查病变并对其进行定性与分期,而定位扫描图像需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边界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关系[3-4]。
因此,MR模拟定位的扫描序列、参数设置、固定方式、扫描安全等各个方面需要重新设置与优化[5]。
定位序列的脑肿瘤精确放疗MR模拟定位标准化流程的研究李需,王俪臻,苏亚,尹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放射物理技术科,山东济南 250117[摘 要] 目的 研究MR模拟定位标准化流程为脑肿瘤精确放疗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MR模拟定位与诊断MR的差异确定标准化的MR模拟定位扫描序列,根据定位患者是否有癫痫、躁狂、儿童等特殊情况制定个体化序列,从安全角度建立系统的MR 模拟定位安全管理方案。
结果 确立脑肿瘤MR模拟定位的规范化扫描序列包括:1 mm T1 三维容积平扫序列、3 mm功能扫描序列(如DWI、ASL和DTI等)、3 mm T2序列、1 mm T1 三维容积增强扫描序列、3 mm T2 Flair序列;脑肿瘤MR模拟定位标准化扫描总时间为1461 s左右,对于特殊情况(癫痫、躁狂、儿童等)进行扫描序列优化后,扫描时间减少55%;对于儿童患者在使用标准化流程前配合率65%,使用标准化流程后配合率93%,平均提高28%。
结论 脑肿瘤MR模拟定位标准化流程使用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保证了安全的同时提高MR模拟定位的成功率。
[关键词] 脑肿瘤;MR模拟定位;标准化流程Study on Standardization Workflow of MR Simulation Positioning forPrecise Radiotherapy of Brain TumorsLI Xu, WANG Lizhen, SU Ya, YIN Y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ical Physics Technology,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 to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17,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ndardized workflow of MR simulation for precise radiotherapy of brain tumor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R simulation and diagnostic MR scan, the standardized MR simulation scanning sequence was determined. The individualized sequence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conditions of epilepsy, mania and so on. The systematic safety management scheme of MR simulation positioning was establis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fety. Results The standardized scanning sequences for establishing MR simulation of brain tumors included: 1 mm T1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plain scanning sequence, 3 mm functional MRI scanning sequence (such as DWI, ASL and DTI), 3 mm T2 weighted scanning sequence, 1 mm T1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enhanced scanning sequence, 3 mm T2 scanning flair sequence. The total scanning time for standardized MR simulation of brain tumor was about 1461 s. After optimizing the scanning sequence for special cases (epilepsy, mania, children, etc.), the scanning time was reduced by 55%. For children, the cooperation rate was 65% before using the standardized workflow and 93% after using the standardized workflow, with an average increase of 28%. Conclusion The standardized workflow of MR simulation of brain tumor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olerance of patients, ensure the safety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MR simulation positioning.Key words: brain tumor; MR simulation positioning; standardized flow[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1.04.042 [文章编号] 1674-1633(2021)04-0181-05收稿日期:2021-03-12通信作者:尹勇,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放射物理技术。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5aaa4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9.png)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正常脑MRI——正常脑组织在MRI像上,灰⽩质界限清楚,在T1WI上⽩质信号⾼于灰质,在T2WI上灰质信号⾼于⽩质,各脑叶,脑沟,脑裂,脑池及脑室形态⾃然,⽆变形及增⼤或缩⼩,各中线结构居中。
脑⾎管疾病——脑梗死MRI平扫缺⾎性脑梗死表现为⽚状或扇形长T1长T2信号,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出⾎性梗死则表现为病变区内含合并短T1信号,增强扫描梗死早期可见病变区内动脉强化影象,亚急性期则出现脑回样强化,陈旧性梗死⼀般⽆强化,腔隙性梗死则表现为⼩斑点样长T1长T2信号,⼀般⽆需要做增强扫描。
病例1:缺⾎性梗死脑梗死的部位,形态,平扫信号特点及增强扫描所见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积梗死合并脑⽔肿或脑肿胀时可产⽣显著的占位效应,甚⾄可以引起中线移位,不可误认为脑肿瘤。
病例2:出⾎性脑梗死出⾎性梗死是在缺⾎性梗死基础上因在灌注发⽣的梗死区内出⾎,因此,其主要MRI表现为在⽚状长T1长T2信号中出现出⾎信号,其内的出⾎信号在急性出⾎⼀般为短T1短T2信号,亚急性期出⾎为短T1长T2信号。
病例3: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为深部脑组织的⼩⾯积梗死,好发部位为基底节,丘脑,脑⼲,⼩脑及脑室旁⽩质区。
应写清病灶的部位,⼤⼩,数⽬,鉴别诊断时应注意与脑⾎管周围腔隙相鉴别。
颅内出⾎颅内出⾎在MRI检查中除具有CT的⼀般形态学表现外,主要表现为出⾎信号的不同,在出⾎信号⽅⾯,超急性期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现⾼信号,T1WI呈现低信号或中⼼呈现低信号,周边⾼信号,T2WI呈现低或极低信号,亚急性期T1WI和T2WI均表现为周边⾼信号,中⼼低信号;慢性期T1WI和T2WI均为⾼信号,T2WI⾼信号周围可见含铁⾎黄素沉积的⿊边;残腔期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极低信号。
脑出⾎周围⽔肿呈现长T1长T2信号,有⼀点需要说明,在疾病分类上⼤多数作者将硬膜下,硬膜外及蛛⽹膜下腔出⾎分在脑外伤中,本书之所以将这些疾病归⼊颅内出⾎⼀并讨论,主要考虑到各种颅内出⾎在MRI信号演变⽅⾯有共同规律。
脑肿瘤MR
![脑肿瘤MR](https://img.taocdn.com/s3/m/01429f4933687e21af45a919.png)
第一节 MRI检查方法
1 2 3 4 5 患者准备:去除一切金属异物 体位:仰卧,头颅线圈,层厚8-10mm 扫描方向: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扫描序列:T1WI / T2WI / MRA 增强扫描:鉴别肿瘤与水肿,帮助定性, 检出小病变,显示血管性病 变,提高病灶检出率
第二章 颅脑疾病MR诊断
。血管通过透性增加,静脉回流障碍或组织代谢障 碍导致脑组织水份增加 。以脑白质为主,表现为肿瘤周围T1WI低、T1WI高 信号。 。多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无强化 。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部位有关 恶性程度高,脑内肿瘤,水肿范围大 。分度:≤2cm 1度 > 2cm ,<1侧大脑半球 2度 >1侧大脑半球 3度
颅脑肿瘤:脑膜瘤
鉴别诊断
(2)鞍区脑膜瘤 垂体腺瘤 实性颅咽管瘤 脊索瘤 动脉瘤
颅脑肿瘤:脑膜瘤
鉴别诊断
(3)中后颅窝区脑膜瘤 三叉神经结瘤或鞘膜瘤 听神经瘤 转移瘤
颅脑肿瘤:听神经鞘瘤
概述
. 听神经鞘瘤为成人后颅窝最常见的良 性肿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 . 好发于中年人,早期表现为听力障碍, 后期出现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及小 脑症状,高颅压症状等。
颅脑肿瘤:垂体腺瘤
血供特点:
正常垂体组织:血供丰富,早期强化 明显,延迟后信号减低 肿瘤组织 :血流缓慢,早期强化不明 显,延迟扫描后出现明显 强化
颅脑肿瘤基本MRI表现
6、 脑内外肿瘤的区别要点
脑内肿瘤 发病于脑皮层或白质内 位于脑实质内 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 脑组织水肿明显 肿瘤远离颅骨,不引起 颅骨改变 脑功能受损伤明显 脑外肿瘤 起源于脑膜、颅神经、血管颅骨 位臵表浅,以宽基与硬膜相连 肿瘤与正常脑组织间界线较清楚 脑组织常无水肿或较轻 常引起颅骨变薄增厚破坏 脑沟脑池改变明显 脑白质向内塌陷与颅骨内 板间距离增宽
颅脑肿瘤的MR诊断及应用价值
![颅脑肿瘤的MR诊断及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bdee1207375a417866f8ff0.png)
命体 征维持 在稳 定状态 J 。在 常规 治疗的基 础上 ,观察组 患者 采用尢 张力 补片法进行 治疗 ,首先对患者 进行连 续的硬膜外麻 醉 ,将 疝囊分 离出来 ,做 高位结 扎并将其 内翻 ,然后取6 ~8 c m 大小 的补片缝合 并固
定 ,要保 证补片 能够将腹股 沟的整个 底部覆盖 。对照组 患者 采用传 统
学, 2 0 1 0 , 5 6 ( 5 ) : 7 8 — 7 9 .
表1 两组患 者 的治疗 结 果比较 [ n( %)】
[ 3 】 卢 昕, 郑 启 昌, 刘峰 局 麻 下 吉尔伯特 手术 治疗 老 年人 腹 股 沟疝 的
( 5 . 4 )
临 床分析 [ J J . 中华老 年 医学 杂志, 2 0 0 9 , 8 5 ( 1 ) : 8 8 — 8 9.
疗的效果 较为显著 ,对 于促进 患者 病情的快速 改善和生 活质 量的提高 有着较大 的帮助 ,但 是 ,两种 治疗 方法的都存在 术后复发 的可能和 并 发症 的出现 ,对于患者 有一定 的影响 ,而且两种 治疗方法都存 在一定
尢实际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通过对两 组患者在治疗后 出现的并发
同 时还 可以在 很大 程度 上 减轻患者 的 痛苦 ,从 而促进 患者 的快 速康 复 ,并提 高患 者的 生活质 量 。此种 新型 治疗 方法 在临 床上 的广泛 应 用 ,在很大程 度上提升 了手术成功率 ,为所有此 种疾 病的患者带 来 了 福 音。但是 此种方法 的应用对于绞 窄性 疝或者是局 部有炎症 的患者 具 有 较大 的不适 应性 ,而且 ,对于儿童 也不提倡使用 此种治疗方法 。在 对 患者治疗 的过程 中,采用传统手术 也可 以达到 治愈患者的 目的 ,但
脑肿瘤的MR DWI和DTI诊断和鉴别诊断
![脑肿瘤的MR DWI和DTI诊断和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23d104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4.png)
脑肿瘤的DWI和DTI
常见脑肿瘤的DWI和DTI表现
胶质母细胞瘤vs化脓性脑脓肿
T2WI
T1WIC+
化脓性脑脓肿DWI上脓 腔显示为高信号。
DWI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已液化之坏 死腔在DWI上显示为低信号。
常规MRI难于区别二者,DWI区别二者:敏感性=93.3,特 异性=90.9%,PPV=93.3,NPV=90.9,(有例外)。
ADC图
巨大中央帆腔(箭头),由于残余T2效应,出现弥散降低的假阳性 表现。在假弥散上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脑肿瘤的DWI和DTI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
DTI是一种用于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 束弥散各向异性和显示白质纤维解剖 的磁共振技术。 神经束成像术(用连续跟踪法制成) 能显示白质纤维的走行轨迹。
DTI 的 物 理
脑肿瘤的DWI和DTI
DWI高信号(低ADC值) 的脑部病变
D W I 高 信 号 病 灶(Ⅰ)
细胞毒性水肿
神经元/胶质细胞细胞毒性水肿
急性脑梗死
脑炎
早期坏死灶(未液化者) 脑病(如线粒体性脑病等)
缺氧缺血性脑病
Reys综合征
癫痫持续状态 脑外伤
透神经元性变性(Transneuronal degeneration)与兴奋性毒性有关
D W I 高 信 号 病 灶(Ⅱ)
细胞毒性水肿
轴索水肿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Wallerian变性
髓鞘内(裂)水肿(神经髓鞘细胞水肿) 早期多发性硬化症 中毒性和代谢性脑病 (包括氟和钾中毒等)
D W I 高 信 号 病 灶(Ⅲ)
CTMR检查指南
![CTMR检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901fc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e.png)
CTMR检查指南CT和MR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影像学技术,用于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本文将介绍CT和MR检查的指南,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患者内部断层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检测和定位病变。
CT检查常用于诊断颅脑、胸部、腹部、骨骼和血管等疾病。
以下是一些CT检查的指南:1.颅脑CT检查:用于评估颅脑损伤、中风、肿瘤等。
指南包括选择合适的扫描协议、注射造影剂、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2.胸部CT检查:用于评估肺部病变、肺癌、肺栓塞等。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协议、呼吸控制技术、注射造影剂、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3.腹部CT检查:用于评估肝脏、胰腺、肾脏和腹腔疾病。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协议、注射造影剂、饮食准备、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4.骨骼CT检查:用于评估骨骼损伤、关节疾病和骨密度。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协议、双能量扫描、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5.血管CT检查:用于评估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协议、注射造影剂、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MR(磁共振)是一种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患者内部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它不使用X射线,因此辐射较低,特别适用于儿童和孕妇。
MR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和组织对比度,用于诊断和评估多种疾病。
以下是一些MR检查的指南:1.颅脑MR检查:用于评估脑部疾病、脑卒中、肿瘤等。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注射造影剂和扫描范围等。
2.脊柱MR检查:用于评估脊柱疾病、椎间盘突出等。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和扫描范围等。
3.关节MR检查:用于评估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等。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和注射造影剂等。
4.腹部MR检查:用于评估肝脏、胰腺、肾脏和腹腔疾病。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和注射造影剂等。
5.心脏MR检查:用于评估心脏疾病和心脏结构。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和注射造影剂等。
恶性脑膜瘤MR诊断
![恶性脑膜瘤MR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72344f7c8d376eeaeaa3125.png)
A s atO jc v : oi etaeMR etrso maga t ei i a i odrt ipoed got a f h bt c :bete T vsgt r i n i I a e f l nn n go , re r i ns crt o e f u i m n m n om v a i e t
XI Y e L u JA Migs eg N u IY n I n — n h
( e t f do g , h fl t o pt fF i a dc l o e e T in2 0 C ia D p .o i o y T eA fi e H s i l a h n Me ia C l g , a 7 0 0, hn ) Ra l ia d ao s l a 1
b e e i e c o p r t g p o e u e l vd n e fro e a i rc d r . n
Ke r s: lg a c y wo d mai n n y;m e i ima nngo s;ma n tc r s n n e i gn g ei e o a c ma ig
so e e rgn os n o i a i esyo l hw dht oeeu dl s n ln ni nT e a w g t t WI( 2 ae) ,n e rgno s n i inlnesyo 1/ 0 css a dht oeeu dhg s a it i n 8 e a h g nt
a ay e n lz d. Re u t s ls:Th umo swe e ir g a rlb l td i o tu t l rp r fte b r e l d fne . M o tt mo s et r r re ulro o u ae n c no rwi alo a to h o d ril— e h i d s u r
颅脑MRI的临床应用及脑肿瘤的MRI诊断
![颅脑MRI的临床应用及脑肿瘤的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e3b3991c7375a417866f8fb3.png)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女,45岁,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12天。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女,45岁,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12天。
酮症酸中毒脑表现-DWI呈弥漫性高信号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2010-7-27 女,6岁,乙脑
2011-2-24 2010-7-27
脑肿瘤诊断的思路
定位:轴内,轴外 定性:影像征象,临床信息(年龄,性别,症状,
3.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病人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 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检查前准备】
4.告诉病人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 不得随意运动,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 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的病人,根据情 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 症立即停止检查,让病人脱离磁共振检查室。
中回波有利于显示Cho代谢物
TE=135ms
TE=30ms
定位图
TE=30ms时,Cho/NAA=1.21; TE=135ms时,Cho/NAA=6.12。
增强T1WI+脂肪抑制
增强T1WI+脂肪抑制序列可以 明确平扫高信号病灶是脂肪组 织(可被抑制呈低信号),还 是其它成像(仍呈高信号)。
多方位直接成像有 助于病灶准确定位 -MRI的优势之一
术后大体标本
病理结果: 囊性成熟性畸胎瘤。
术后组织切片图
M
RI
是
评
价
术后3个月复查 病灶已完全切除
脑 内 肿
左侧颞叶单发脑转移癌
男,67岁,记忆力减退1个月。
肺窗-横断面图像。
脑部发现转移 癌必需行肺部 CT检查。
同前病例, 左上肺癌伴 脑转移。
纵隔窗- 增强冠状 面重建图 像。
肿瘤MR报告三篇:分期与治疗
![肿瘤MR报告三篇:分期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9caed1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2.png)
肿瘤MR报告三篇:分期与治疗病例一:患者,男,52岁。
因“间断性头痛3个月,加重1周”就诊。
经检查,发现右侧顶叶占位。
行MR检查后,如下诊断:1. 右侧顶叶胶质瘤,WHO III级。
2. 未见明显脑转移及水肿。
根据MR表现,肿瘤直径约4cm,边界清晰,增强后均匀强化。
考虑到患者年龄、肿瘤位置及分级,我们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
在术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神经功能评估、心肺功能评估等。
在术中,我们成功切除肿瘤,并进行了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未见明显恶性特征。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续进行放疗和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病例二:患者,女,45岁。
因“左侧乳房肿块2个月,疼痛1周”就诊。
经检查,发现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行MR检查后,如下诊断:1. 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2N1M0,Ⅲ期。
2. 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
根据MR表现,乳腺肿瘤直径约3cm,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我们建议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术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乳腺超声、钼靶X线摄影等。
在术中,我们成功切除肿瘤及腋窝淋巴结,并进行了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分化一般,伴有淋巴结转移。
术后,患者接受了化疗和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病例三:患者,男,60岁。
因“右侧肺占位2个月”就诊。
经检查,发现右侧肺腺癌。
行MR检查后,如下诊断:1. 右侧肺腺癌,T3N2M0,Ⅲ期。
2. 右侧胸膜增厚,考虑转移。
根据MR表现,肺部肿瘤直径约5cm,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我们建议患者行右肺上叶切除术,同时行淋巴结清扫。
在术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肺功能测试、心电图等。
在术中,我们成功切除肿瘤及淋巴结,并进行了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分化较差,伴有胸膜转移。
术后,患者接受了化疗和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在这三个病例中,我们通过MR检查对肿瘤进行了准确的分期,为患者制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
小脑及四脑室区常见肿瘤的MR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小脑及四脑室区常见肿瘤的MR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add263a45177232f60a294.png)
小脑及四脑室区常见肿瘤的MR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小脑及四脑室区的mr影像表现,提高该区域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
方法:搜集99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患者,回顾性分析小脑及四脑室区常见肿瘤的mr影像表现及诊断。
结果:99例患者中,星形细胞胶质瘤 23例,髓母细胞瘤23例,血管母细胞瘤21例,室管膜瘤18例,脑膜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瘤、弥漫性大b细胞瘤各2例,胶质增生、小细胞恶性肿瘤各1例。
结论:结合临床资料并细致分析小脑及四脑室区常见肿瘤的mr影像特点,对提高该区域肿瘤的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脑及四脑室区;常见肿瘤;mr诊断;误诊小脑及四脑室区肿瘤临床发病率虽然较低,但临床症状往往严重,所以早期发现并正确诊断,对预后影响很大。
肿瘤可以由周围结构向脑室内生长,也可源于四脑室内,定位困难,其影像学表现有相似之处,影响肿瘤的定性。
回顾性分析本组99例小脑及四脑室区经病理证实的肿瘤的mr表现,其发病率与有关文献资料相近,旨在提高对该区域常见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2012年1月到6月进行头部mri检查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小脑及四脑室区肿瘤患者共计99例,年龄1-64岁,其中男63例,女36例。
1.2检查方法:使用西门子1、5t或ge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采用8通首头线圈行常规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gd-dtp剂量为0、1mm/kg。
1.3图像分析:图像分析及测量均在pacs上由医院低年资医师阅片报告后,经高年资(副教授以上)审核发布报告,其诊断结果及影像表现以高年资医师为准。
1.4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所有病理标本均为手术切除后,经病理科医师对标本切片镜检观察及病理诊断,发布报告。
2结果2.1mri表现:本组发生在小脑及四脑室区肿瘤99例患者,mr表现为囊实性、实性肿块;mri信号t1wi为等、低信号及混杂信号,t2wi 等、高信号及混杂信号;增强后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无明显水肿或轻度水肿;边界清楚。
脑肿瘤的MR诊断进展
![脑肿瘤的MR诊断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14c9e7b02768e9951e7384f.png)
C re o d ne O F n gE m i c . nxay a r .6 . r ors ne c : egX , — al jf g iou n i 13c n p t re p o
Re eve 0 D e 01 Acc pt a c i d 2 c 2 0: e ed6 J n 20II
作 者 单位 : 1复 旦 大 学 附 属 华 山医 院 放 射 科 , . 2 0 4 : 2复 旦 大 学 附 属 金 山 医 院 放 000 . 射 科 ,2 0 4 0 50
第一作 者简 介: 陆 娜(90 ) 18 - ,女 ,在 读 博 士 , 主 治 医 S a uso R m a i o e e a o a m s t t fM i g ng f rc r br l ne pl s 师。研究方向: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
i t i ril . n h sa tc e
颅 脑 肿 瘤 是 除 脑 血 管 病 外 神 经 系 统 最 常 见 的疾 计算机 断层扫描( T 、磁 共振成像( I C ) MR ) 和超 声( s u ) 病 , 是 影 像 和 临 床 医 师 共 同 关 心 和 研 究 的对 象 …。 等 出现 很 多 功 能 成 像 技 术 , 例 如 磁 共 振 成 像 技 术 的 据 国 内 流 行 病 学 资 料 统 计 , 我 国颅 内肿 瘤 患 病 率 为 动 态 增 强 , 灌 注 成 像 (W I, 扩 散 加 权 成 像 ( W I, P ) D 1 3/0 人 口 ,平 均 年 发 病 率 为 4 1/0 人 口f 我 功 能磁共振 成像( O D— 21 万 ~ 01 万 即 B L f I等 。但 如何应用 这些 MR ) 国 1亿 人 口 中 每 年 新 发 病 4 1 万 人 ) 3 ~ 3 。颅 内肿 瘤 占 新技 术对脑 肿瘤 的形态 学 、血流动 力学 、代谢及 其 全身肿瘤的1 - 6 %- %,在全身恶性肿 瘤引起的死亡 中 引起 的脑 结构 、功 能变化进 行综 合评价 ,如何 早期 占2 %, 位 居 第 十 位 。颅 脑 肿 瘤 种 类 较 多 , 国 内有 诊 断 、 鉴 别 诊 断 脑 肿 瘤 ,如 何 评 价 脑 肿 瘤 的 恶 性 程 J 学者按病 理组织 学分类统 计分析 了5 0 例 中枢神 经 度 、分级 、生物 学行 为及 边 界 ,从 而指 导于术 并判 19 系 统 肿 瘤 ,分 别 为 :神 经 上 皮 组 织 肿 瘤 f 要 为 胶 质 断 预 后等 等 ,这 些 问题 仍 需要 认真 研 究 。 主 瘤 ) 2 % ,脑 膜 肿 瘤 2 %, 垂 体 瘤 2 % ,颅 脊 神 经 约 9 7 0 肿 瘤 1% ,转 移瘤 4 0 %等 _。 ] ] 1 扩散 加 权 成 像 (i uinw ihe gn , W I df s eg tdi ig D ) f o ma 颅 脑 肿 瘤 危 害 很 人 , 手 术 是 目 前 治 疗 的 首 选 D 是 目前唯 一能活 体检测 水分 子扩散 运动并 WI 方 法 。 手 术 切 除 的程 度 与 患 者 的预 后 密 切 相 关 , 切 成像 的方 法 ,可间接 了解细 胞 的密 度 、功能状 态及 除越彻底 ,预后 越好 。但手 术的成 功与 否和肿瘤 的 微观 结构 的改变 ,进 而反映 细胞增 殖等 级、核浆 比
《脑部常见肿瘤》PPT课件
![《脑部常见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22a30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5.png)
囊性颅咽管瘤 囊实性颅咽管瘤
囊性颅咽管瘤
CT平扫
MR平扫
颅咽管瘤〔积血〕
鉴别诊断
垂体脓肿 垂体瘤 鞍区脑膜瘤
中脑胶质瘤 MR平扫
鉴别诊断
单发性转移瘤 脑脓肿 炎性病变
急性血肿
脑膜瘤〔meningioma>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多居于脑外,与硬脑膜粘 连.好发部位:矢状窦旁、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 大脑镰或小脑幕,少数位于脑室内.肿瘤包膜完整,血运丰富,多 由脑膜动脉供血,常有钙化.
直径小于10m者为微腺瘤,大于10m者为大腺瘤.肿瘤易发生 出血、坏死、囊变.
MR表现
微腺瘤
垂体柄偏移:微腺瘤的重要间接征象
肿瘤:T1低、T2高信号,小于10cm
动态MR增强:等信号
低信号
大腺瘤
64-65S
蝶鞍扩大、破坏、鞍底下陷
鞍内肿块,鞍上延伸
视交叉:受压、抬高
蝶窦、海绵窦改变
增强扫描:强化
垂体正常平片
MR表现 肿瘤:实性或囊性 肿瘤周围:多有明显水肿 占位效应:常明显 增强扫描:强化,但类型各异
肺癌脑转移
多发性脑转移瘤
肺癌脑转移瘤CT平扫
肺癌脑转移瘤MR平扫及增强扫描
小脑髓母细胞瘤术后转移MR平扫及增强
平扫
增 强
肺癌脑及脑膜转移
鉴别诊断
胶质瘤 囊肿
炎性病变
大家一起读片
胶质瘤Ⅲ级
左侧听神经瘤CT平扫及增强
右侧听神经瘤MR
脑肿瘤的磁共振诊断ppt课件
![脑肿瘤的磁共振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3cebdec8d376eeaeaa3129.png)
肿瘤信号的均匀度
• 肿瘤囊变、坏死、出血、化钙、含脂肪 或蛋白质-表现混杂信号。 • 囊变或坏死,T 1低信号中有更低信号区, T2高信号中有更高信号区;
9
肿瘤强化
• 强化原理:血脑屏障破坏、肿瘤血管 • 强化类型:片状、结节或块状、环状或 花环状、环-结节强化
10
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
• 肿瘤周围水肿-血管性水肿。 • 水肿形态: 片状或带状 车轮状或指套状 • 占位效应: 脑室-变形移位 中线-移位
22
星形细胞瘤Ⅲ - Ⅳ级 (astrocytoma grade 3-4)
23
星形细胞瘤Ⅲ - Ⅳ级 (astrocytoma grade 3-4)
24
星形细胞瘤Ⅲ - Ⅳ级 (astrocytoma grade 3-4)
25
星形细胞瘤Ⅲ - Ⅳ级 (astrocytoma grade 3-4)
34
少突胶质细胞瘤 oligodendroglioma
• MR表现: 1. T1呈等或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囊变 区信号更高,钙化呈低信号,有瘤周水 肿。 2. 肿瘤中等度强化,呈不规则形或块状。
35
少突胶质细胞瘤 oligodendroglioma
36
少突胶质细胞瘤 oligodendroglioma
37
室管膜瘤ependymoma
• 起源于室管膜细胞; • 成人多见于侧脑室,儿童多见于第四脑 室;少数发生于脑实质内。
11
常见脑肿瘤
• 神经上皮瘤(neuroepithelial tumors):通称胶 质瘤(glioma) 最常见,40%-50%,包括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少突胶质细胞瘤 oligodendroglioma,室管膜瘤ependymoma,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等 • 星形细胞瘤分级: Ⅰ级 ,Ⅱ级 , Ⅲ 级 , Ⅳ 级
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c88cb32caaedd3383c4d35a.png)
肿瘤信号特点
绝大多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内和(或) 细胞外自由水增多,在T1加权图像上呈 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构 成了这部分肿瘤信号变化的共同特征.
肿瘤的边缘
信号强度均匀的肿瘤往往边缘光整, 如脑膜瘤、垂体瘤;信号强度不均匀的 肿瘤如边缘不清楚、不规则,常常提示 肿瘤对周围组织有浸润,如恶性胶质 瘤.
间变型,介于二者之间。
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
低度恶性者,平扫T1wi呈低信号肿块,界清, 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无或轻度强化。
高度恶性者,平扫T1wi呈低等混合信号,囊 变、坏死多见,钙化少见,增强后不规则环 形强化居多。
间变型,介于二者之间。
胶质母细胞瘤
MR:额叶跨中央线向脑室内生长肿块, T1W1呈稍 低信号,其内可见小片状更低信号; T2W1呈高信号, 并可见片状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呈花环样强化.
40~50岁。
室管膜瘤发病部位:儿童发病为成人的4~6 倍
幕下占60%;第四脑室好发(90%) 幕上占40%;侧脑室三角区(75%)
第三脑室内(15% )
室管膜瘤病理学特征
为一生长缓慢的分叶状肿块 其生长方式主要为膨胀性生长 钙化(占51%),出血(14%)囊变常见。 镜下分四型:上皮型、乳头型、粘液型和细
根据起源分两类 一类起源于脑室长入周围脑实质
二类由脑室质长入脑室内
有一定的发病年龄和好发部位 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征性 瘤周水肿不明显,脑积水常见。
室管膜瘤(Ependymoma)
起源于衬于脑室内壁柱状室管膜上 皮或脑室周围室管膜巢 发病率:占颅内肿瘤2~8% 发病年龄:见有双高峰期,10~15岁和
MRI定位、定性颅内肿瘤是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脓肿DWI信号
脑炎期-片状增强-DWI为等信号,
包膜期脑脓肿-环形强化-脓液的高黏滞度和脓 液的多细胞性,水分子弥散受限,使其 DWI为均 匀的高信号, 吸收期脑脓肿-中心坏死带缩小消失,被纤维组 织取代,水含量减少,水分子弥散不再受限- DWI为低信号ADC值增高,需结合MRI常规影像.
复发:6个月后
表现:不完整,不均匀的环行强化,病 变长期存在并有增大趋势。
放疗后,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胞坏死-放射性损伤。与
肿瘤复发时间无明显差异。表现为逐渐增大的强化区, 水肿,占位效应,局部坏死,囊变,与复发难以鉴别。
波谱(MRS)及灌注成像(PWI)等方法的诊断价值
正逐步受到重视。
例1
例2
少突胶质瘤(II),间变性少突胶质瘤(III)
少突星形细胞肿瘤
少突星形细胞瘤(II),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III) 室管膜下瘤(I), 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I) 室管膜瘤(细胞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伸展细胞型)(II) 间变性室管膜瘤(III)
室管膜肿瘤
脉络丛肿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I),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II),脉络丛乳头状癌(III)
颅脑和脊神经肿瘤
许旺氏细胞瘤(神经鞘膜瘤,神经鞘瘤) (I)(细 胞型,丛状型,黑色素型) 神经纤维瘤(I)(丛状型) 神经束膜瘤,恶性神经束膜瘤(II,III,IV)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上皮样型,伴有间质分化的, 黑色素型,伴有腺样分化的(II,III,IV)
脑(脊)膜肿瘤
脑脊膜上皮细胞肿瘤 脑(脊)膜瘤(I)(上皮型,纤维/纤维母细胞型,过渡型,砂粒型,血 管瘤型,微囊型,分泌型,淋巴细胞丰富型,化生型,脊索样型,透 明细胞型,非典型性(II),乳头型,横纹肌样型(III)) 间变性(恶性)脑膜瘤(III) 脑膜间质肿瘤 脂肪瘤,血管脂肪瘤,蛰伏脂瘤,脂肪肉瘤, 孤立性纤维瘤/肉瘤, 恶纤组织,平滑肌瘤/肉瘤 ,横纹肌瘤/肉瘤, 骨瘤,软骨肉瘤 ,骨瘤,骨肉瘤,骨软骨瘤 血管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II),间变性血管外皮细 胞瘤(III),血管肉瘤 卡波西肉瘤,原始性神经外胚层肉瘤 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病变(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症,黑色素细胞瘤, 恶性黑色素瘤,脑膜黑素瘤病) 与脑膜相关的其他类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I)
脑梗塞
起病急偏瘫、失语 与血管支配区一致,脑结 构正常。丘脑空白征多 较均匀,急性期DWI显著 高信号 占位轻,皮髓质均匀受累 2~3 周后出现脑回状强化 治疗后逐渐减轻-脑萎缩
脑脓肿
脑炎早期,3-5天;脑炎晚期,4-14天 早期脓肿,常在感染后2w左右形成,包膜薄,周围有较 大范围水肿。
晚期脓肿:持续大约数周至数月。脓肿壁越来越厚。周围
坏死囊变脑转移瘤,囊变胶母-环形增强-DWI 为低信号
脑脓肿
胶质母细胞瘤
弓形虫感染
脑内多发结核瘤
脑 内 多 发 囊 虫 感 染
脑内多发囊虫感染
脑 内 包 虫 感 染
脑内多发结节病 肉芽肿
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
脑肿瘤术后与放疗后改变
术后脑组织反应性改变:24h-3~6月。增强扫描表
现为环形强化,边缘清楚,厚度均匀,随诊病变有缩小 趋势。
其它神经上皮类肿瘤
星形母细胞瘤,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II),血管中心性胶质瘤(I)
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I)
婴儿多纤维性星形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I)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I) 神经节细胞瘤(I) 节细胞胶质瘤(I) 间变性节细胞胶质瘤(III) 中枢神经细胞瘤(II)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II)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I) 第四脑室玫瑰花结样胶质神经元肿瘤(I) 副神经节瘤(I)
Company
LOGO
脑肿瘤的MR诊断
脑肿瘤MRI诊断的任务
肿瘤的部位,类型,范围,分级,增殖能力 肿瘤血管密度、血脑屏障完整性 周边浸润情况、肿瘤与有重要功能的皮层和/ 或白质纤维的关系
肿瘤治疗后随访,放射性坏死与复发的鉴别
MRI的优势和不足
脑肿瘤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与CT 相比,MRI 有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力高、无 放射辐射的优势 。
脑肿瘤的一般特点
部位形态:好发于脑白质区,包括胼胝体和脑室周围。 呈结节团块或浸润生长的不规则形,无明显包膜。
信号强度 大多T1W低信号、T2W高信号。因坏死、囊变 和出血等信号大多不均。
继发征象 -血管源性水肿:呈指压迹样分布
增强扫描: 与血供、血脑屏障破坏直接相关。一般I-II 级胶质瘤表现不强化或轻微强化。 3-4级胶质瘤、转移 瘤明显强化。脑外肿瘤,如脑膜瘤、颅神经肿瘤、垂体 瘤等良性肿瘤,血供丰富,均有明显而均匀强化。
常不转移,但可以沿脑脊液或神经索播散
脑肿瘤与发病年龄
婴幼儿约占15% 儿童(10y前后)和成人(40y前后)是脑瘤两次高发年 龄段,占80%;中老年恶性肿瘤不少见
1.原发
2.继发 转移性肿瘤 多见老人,占颅内肿瘤20%以上。
以肺、乳房、皮肤、甲状腺和肾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最高。 恶性淋巴瘤、骨髓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易颅脑侵犯。
颅内原发肿瘤发病年龄
成人,70%位于幕上,其中胶质瘤约45-60%,又以星形细 胞胶质瘤最多见(50-60%,近1/31-2级,余3-4级)。其他: 少枝(5-10%),室管膜瘤(5%)。髓母(5%),淋巴瘤(13%),血管母(2%)等。轴外肿瘤:脑膜瘤(15%),神经源 性肿瘤(6%),垂体瘤(5%),颅咽管瘤(3%)等。 儿童 ,75%以上位于小脑、脑干区,也以胶质瘤为主。星 形细胞瘤(50%)、髓母(25%)、室管膜瘤(8%)等。其他 轴外肿瘤:颅咽管瘤(5-10%)生殖细胞瘤(4%)等。
MRI 常规成像序列-显示肿瘤的形态学特点 多种功能、代谢成像方法,如DWI、PWI 、MRS 及 BOLD-fMRI -病变的功能、代谢,补充了形态学的不足。 MRI 局限性-对骨皮质、钙化等显示不如CT ,扫描时间 偏长、费用偏高等
MRI分析
肿瘤定位:脑内还是脑外,前者是后者2倍 特殊定位,分类 信号特征-成分,组织学特征: T1WI高信号:出血(正铁血红蛋白) ,蛋白 质性物质,钙化,脂肪,黑色素 T2WI低信号出血(含铁血黄素),钙化,蛋 白质性物质, 血流 CT高信号,T2WI低信号-提示肿瘤细胞致密 -淋巴瘤,PNET/髓母 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血管源性水肿,梗阻性脑 积水
对肿瘤分级表和遗传图表进行了更新 涉及神经系统的典型横纹肌肿瘤易感综合征被列 入家族性肿瘤综合征
2007年WHO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 胚胎类肿瘤 颅脑和脊神经肿瘤 脑(脊)膜肿瘤 淋巴瘤和造血系统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鞍区肿瘤 转移性肿瘤
16M 例3
2.5M
13M
17M
脑肿瘤术后放射性坏死的不同表现
2007年WHO对于CNS肿瘤的分类- 更新内容
新版增加了8种新的肿瘤类型
不同年龄,部位分布,遗传特征或不同的生物学 行为的同起源的肿瘤,则作为一种组织学的变异型 纳入(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间变性髓母细胞瘤 和广泛小结节性髓母细胞瘤)
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细胞瘤(I) 中间分化的松果体实质瘤(II,III) 松果体母细胞瘤(III) 松果体区乳突样瘤(II,III)
胚胎类肿瘤
髓母细胞瘤(IV)(多纤维性/结节增生性髓母细胞瘤, 广泛小结节性髓母,间变性髓母,大细胞性髓母) 中枢神经系统原始外胚层肿瘤PNET(IV)(中枢神经系 统神经母细胞瘤,髓上皮瘤,室管膜母细胞瘤)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IV)
肿瘤出血,侵及周围脑组织形成颅内血肿或蛛网膜下 腔出血
(血肿演变延迟,周围水肿持续存在并随病程发展逐 渐扩大) 含铁血黄素沉积圈即具有特征性。不规则,离散、零 乱、厚度不均匀的低信号环
枕叶出血
低级别胶质瘤与脑梗塞鉴别诊断
脑肿瘤
临床起病 病变分布 信号 水肿特征 强化 病变发展
起病缓慢,头痛,癫痫 不符合血管分布,白质、灰白 质交界,正常组织挤压,破坏 可不均匀,DWI信号 白质指套样水肿 无或轻度强化,花边状,团块 状,环形 内科治疗无明显效果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肿瘤的定义为:主要为肿瘤性星 形细胞所构成的肿瘤,它是原发性脑肿瘤 中最大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对它 的分类和分级的认识甚不一致,并在不断
进展。
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分类
三分法,即低分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
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四分法,即星形细胞瘤Ⅰ-Ⅳ级。Ⅰ-Ⅱ级相当
脑肿瘤与发病部位 脑内、脑外;脑室内、外 幕上、幕下 鞍区、基底节区、松果体区、桥小脑角区
脑肿瘤的鉴别诊断-1
1. 脑内外鉴别 脑外肿瘤(脑膜瘤为代表) 2. 脑室内外鉴别 3. 单发肿块
原发瘤与继发肿瘤 急性期较大面积梗塞 炎性肿块,结核、囊虫等
脑肿瘤的鉴别诊断-2
4.弥漫多发病变鉴别
脑组织内开始出现胶质增生,周围水肿不再加重或减轻。
组织学:a中心坏死带;b炎性增生带;c胶原包膜带;d炎性增生带为等信号,其中心为长T 1 长T 2 信号,周围 为大片水肿。增强扫描出现环形强化,壁厚度基本均匀一 致,内缘光滑。强化环外径略大于低信号“暗带”的外径, 具有特征性。“印戒征”也有一定意义 因使用免疫抑制剂而造成的脑脓肿,水肿轻,壁薄。
于低分级星形细胞瘤,Ⅲ级相当于间变性星形细胞
瘤,Ⅳ级即为胶质母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MR表现
I级星形细胞瘤: ①位于皮髓质交界处,较表浅,局部脑沟变平。 ②周围无水肿。 ③边缘不甚清晰,信号均匀。T1加权为略低信号,T2 加权为高信号。无或边缘增强。 Ⅱ级星形细胞瘤: ①病灶信号强度不甚均匀,有小囊性变。 ②边缘有轻至中度水肿。 ③增强后出现斑状、带状、连续或不连续的强化。 III、Ⅳ级级星形细胞瘤: ①病灶信号强度明显不均匀,多见囊变、出血。 ②占位效应及水肿明显,边缘凹凸不整。 ③增强检查为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可使邻近脑膜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