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析出相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5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析出相变化
【摘要】在300℃-1100℃的影响区域中,因为焊接过程和热处理的不同,双相不锈钢会析出σ相和x相等金属间相,同时还有M23C6和Cr2N等析出相。温度范围和冷却速度对这种析出范围造成了影响,同时合金元素含量也受到影响。
【关键词】2205双相不锈钢热处理析出相
和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在抗氯化物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化工和石油领域中。但是,在双相不锈钢中含有合金成分较高的Mo和Cr,一旦在使用和制造中处理不恰当,就会有氯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析出,对机械的耐腐腐蚀性产生很大影响,比如σ相和x相等会让金属变得脆弱又坚硬,金属因此会变得脆化,钢的韧性和腐蚀性会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析出相也会产生影响,比如疲劳性能和高温蠕变等。研究不同热状态下的双相不锈钢的相转变过程,对双相不锈钢的性能改善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同时对热处理制度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1实验方法
1.1热处理制度和实验材料
在本次实验中所选择的2205双相不锈钢的成分如下表1
所示,在1050℃下固溶处理所有的实验试样,1号样品是直接固溶处理后的试样,2-7?是在850℃样品的时效45分,2小时、4小时、6小时、10小时和24小时后的试样;8-12
号是750℃时样品的时效1小时、2小时、5小时,7小时和24小时的试样。
1.2试剂和仪器
美国的273A/10A电化学综合分析仪;英国的Mastersize2000激光粒度仪;美国的IRIS Intrepid 电感耦合离子发射光谱仪;日本的RINT2500/PC X射线衍射能谱议。
1.3实验过程
制备试样:物理化学相分析,先将试样精车成为Φ10毫米*100毫米的圆棒,如果要绘制极化曲线,切割试样为Φ10毫米*1毫米的薄片,然后将其磨成镜面;分析金相和扫描电镜时,需要将试样制作成为10毫米*10毫米*5毫米的小块,待观察面可以磨为镜面,使用40克/升的苦味酸乙醇溶液腐蚀后再进行分析。
提取和测定析出相:参比电极选择的是带盐桥的氯化钾饱和甘汞电极,电极选择的是铂丝,工作电极是圆棒状的试样,然后将其连接到仪器的对应导线上。固定好电极后,在冷阱中将整套装置放入然后进行电流电解。在装有乙醇的烧杯中加入电解结束后的试样棒,然后用亲油滤膜将其抽成真空,进行过滤,用乙醇将其洗干净,然后放在真空中干燥。
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结构,氮分析可以用氧氮分析仪做,成本分析可以用化学湿法分析来进行。
2结果和讨论
2.1微观观察析出相形貌和不同时效下析出相的百分含量
在晶间和晶内没有进行时效处理的试样不会有析出相
存在,时效刚开始时析出相存在于晶界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时效温度的升高,铁素体在转变为奥氏体的过程中会在其内部生成析出相。在奥氏体和铁素质中有着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钼和铬富集在铁素体中,这利于铁素体相中形核这两种元素。另外,因为铁素体中没有很高的晶格原子密度,合金元素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要远远高于在奥氏体中的扩
散速度,所以,会在铁素体相中发生组织转变,在奥氏体中并没有发生变化。
从图2中得出,在一致的电解情况下,样品在不同时效条件下没有太大的电解量变化。在需要考察的时效时间内,随着时间的增长析出相的百分含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相同的电解条件下,试样棒如果没有经过时效处理,在电解后其失重是0.705克,这和时效后的试样没有很大的差别,电解残渣几乎没有留下。所以,试样的析出相是热处理之后生成的,750℃要比850℃慢,时效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长的时效时间对应着越高的析出相质量分数。
2.2析出相在不同热状态下的变化情况
选取550℃时效24小时、650℃时效2小时和24小时的电解提取残渣,由此制成XRD图谱,如下图3显示试样的析出相没有很多的种类,同时有着不完整的晶形,有的相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析出相通过电解残渣可以得出,它占了很小的电解失重比重。从图3中可以看出,结果主要是碳化物,也有金属间化合物和氮化物生成,在600℃以上氮化物和σ、x有着较快的二次相析出,需要在焊接过程中加以注意。
3结论
在本文中用实验的方式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双相不锈
钢的析出相种类、含量等进行了揭示。立方晶的x相富含Mo金属间化合物相,它是双向不锈钢在700℃-900℃范围内较σ相先生成,x相是亚稳态的。如果将其时效时间延长,它的量会逐渐减少,σ相从无到有并且逐步增多。2205双相不锈钢的析出相一般在晶界分布,随着时间的增长和温度的升高,在由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过程中,特素体内部也会生成金属间相,早600-800℃时生成以Cr2N为主的氮化物。
参考文献:
[1]高娃,罗建民,杨建军.双向不锈钢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28).
[2]陆世英.不锈钢[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5.
[3]肖纪美.不锈钢的金属学问题(第二版)[M].北京:冶
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