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核心素养

从教十五年,一直以为自己对如何成为有魅力的老师有一定的理解。可是自从参加了两次新思考网的培训,听了

很多名师的讲座和他们分享的案例以后,才发觉以前对如

何才能成为一名老师尤其是有魅力的老师知之甚少。当前

教育背景下,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代教师的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丰富

多彩的教学情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学习

的兴趣,开展师幼之间的多向互动,帮助幼儿自主地学习,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我们需要好的老师、有魅力的老师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去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有魅力的好老师?我觉

得要成为一个受幼儿欢迎有魅力的老师必须具备以下的一

些要素,正如要想成为武学名家必须具备18般兵器,样样

精通。

1.有明确目标志向

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心理的过程,她追求着生命价值

的升华、人生理想的卓越。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一个理想

的事业,教师在这个事业的组成中,应有一种对理想的不懈的

追求。在我们每一个人选择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就应

该为自己设计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了这样

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才能不

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才会对教育始终保

持着一份灵性、悟性,才会真正理解教育的意义。

2.炽热工作感情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

苍白无力的教育,教育植根于爱。陶行知先生说:“爱是

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

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只有你爱孩子,眼睛里才会有孩子。热爱幼儿,不

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

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幼儿贴心;爱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每

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教

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

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真教育是

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这样才能与幼儿沟通,才能理解幼儿,才能走进幼儿的

世界。

3.有高尚师德修养

“德高为范”,一位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才会用健康、正确的思想去教育幼儿,才会以高尚的灵魂和言行去感染、影响幼儿;才会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才会尊重幼儿,才会让幼儿有亲近感,才会走进幼儿的心灵;才会懂

得呵护幼儿的自信自尊,才会懂得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幼儿,才会洞察幼儿的个性特点和亮点;才会用宽容的心态、坦诚的胸怀接纳幼儿、亲近幼儿、理解幼儿;才会从幼儿的缺点中看到长处,从幼儿的不足中看到潜力,从幼儿的行为中窥视到内心,从幼儿的举止中透视到品质;才会留心于幼儿点滴的发展,着眼于幼儿一生的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传为美谈。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扔另一个男生,十分危险。便将其制止,并叫他下午三点到校长办公室。

没到三点,男孩就到校长室门口等候,眼神迷离无光,情绪起伏不定,内心有能量在暗暗涌动。

没发泄完的愤怒、错误行为的自责、面对校长责问的恐惧、同学们即将看笑话的羞愧、还有可能找家长的担忧,这些能量包围着男孩,不停旋转,形成强大黑洞般的引力波。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情景堪比宇宙大爆炸!

但是,这引力波发出的信号,被远隔千米的陶校长测量到了,他去小卖铺买了一包糖果,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即将发生。

陶校长准时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等在那里。笑着掏出一颗糖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因为你很守信,没迟到还提前到。”

眼前的这颗糖像一颗炮弹把男孩打晕了,完全没明白啥回事。

接着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让你住手,你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校长,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品质啊。”

男孩被这第二颗糖彻底击晕了,随着那个卑微的自我的倒下,之前的那些情绪能量失去了中心点,四处飞散。

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拿砖头扔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

这时,几股奇妙的新的能量开始围绕着男孩旋转,越来越靠近中心点,良知之光越来越亮。男孩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在孩子开口前就收到了新的引力波信号,心花怒放的又掏出一颗糖:“你知错认错,实在难得,不得不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回去吧!”

男孩手里紧紧握住这四颗糖,眼神里闪着光。

陶行知先生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巧妙激励,用四颗糖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愤怒、自责、恐惧和羞愧,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孩子。这普普通通的四颗糖,在陶行知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第一颗糖:尊重和理解。第二颗糖:信任和支持。第三颗糖:赏识和鼓励。第四颗糖:宽容和体贴。

陶先生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优点,运用表扬的艺术,唤

醒学生内心深处向善的一面,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表现出

教育者的大智慧,以他崇高的师德修养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这方面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像陶行知先生学习。

4.有“精深专业素养”

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思想的老师,树有底气的新人,

这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愿景的实现必须仰赖

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仰赖育教师的成长自觉。“学高为师”, 我们以前总说“要给幼儿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孩子,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与以前的孩子

不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老师要有

一条流动的河,除了要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

教学基本功,还要了解当代最新学科和最新知识,形成多维

的立体知识结构,做到“精、专、博”。一个知识面不广的

教师,是很难真正给幼儿人格上的感召力。而如果想拓展知

识面,首先要做一个现代读书人,博览群书,以书为友,培养书生气质,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与智者进行精神交流,与圣人进行情感沟通:读《论语》、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

斯基、读经典名著,有助于净化心灵、增加文化底蕴、提

升人文素养;读教育杂志,有助于了解最新教育教学动态,激

发创新激情。其次要做一个现代信息人,关注现代电子技术

的发展,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

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已把人类带入“电子教育”时代,电脑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必将淘汰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生活在

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的时代,

知识的总量每几年就要翻一番,这就更需要教师具有学科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