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甜瓜大斑病
简介
英文名MuskmelonAlternarialeafblight
异名甜瓜黑斑病。
病原多格链格孢菌Alternariapeponicola(Ragerhorst)Simmou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甜瓜、黄瓜、丝瓜。人工接种侵染黄瓜、西瓜、籽瓜、番瓜、金瓜、葫芦、苦瓜等植物。
危害重病田叶片焦枯、发紫,提前枯死,严重影响糖分积累,商品性大大降低。
分布发生普遍。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
(1)叶片:下部老叶先发病,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褐色,有不明显的轮纹,病斑上有稀疏霉层。
(2)果实:多在日灼或其他病斑上,被为害的瓜果形成褐色、稍凹陷的圆斑,直径2~16毫米,外有淡褐色的晕环,有时内有轮纹,渐扩大变黑,病斑上有一层黑色霉状物,形成果腐。
病原物
(1)形态: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生大小(26~53)微米×(4.5~7.5)微米。
(2)特性: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5~31℃。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叶组织内外越冬,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主要发生在甜瓜生长中后期。
发生因素
病害发生程度与湿度密切相关。开花前浇第1水时发病重,而坐瓜后再浇水时则发病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清除病残组织,减少初侵发病原。②棚室栽培甜瓜,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避免结露,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
(2)物理防治: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
(3)药剂防治:①用40%拌种双200倍液浸种24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②发病初期喷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③棚室栽培,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剂15千克/公顷,或于傍
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3~3.75千克/公顷。每隔7~9天1次。
甜瓜白粉病
简介
英文名 Muskmelon powdery milde
病原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Scll.)Poll,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寄主甜瓜。
危害甜瓜生产最重要的病害,尤以生长后期受害严重,发病率30%~100%,产量损失达20%~30%,而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预防不及时甚至全田毁种。
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主要侵染植株叶片,其次侵染茎蔓、叶柄。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细小圆形白色小粉点,后扩大为白色粉斑,条件适宜时,病斑连成片,使叶片、茎蔓上布满白粉,以后白粉变为灰白色,严重时叶片枯萎卷缩,但不脱落。
病原物
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无分枝,顶端串生分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寄主上或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害蔓延扩展。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株残体于土壤中越冬,第2年春天气温回升时,放射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生因素
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温度高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时很易流行。
(1)病源:甜瓜发病即植株受病原物侵害,病原物的存在是发病的先决条件。白粉病主要是依靠风和水滴进行传播。
(2)环境:适宜的温、湿度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当气温在16~24℃之间如遇连续阴天,光照不足、天气闷热或雨后放晴但田间湿度仍大时,白粉病很易流行并发生较重。
(3)寄主抗性:发病与不同叶龄的叶片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不同,一般是嫩叶及老叶比较抗病,叶片展开后16~23天内最易感病。
(4)栽培:管理粗放,缺水、缺肥或浇水过大,偏施氮肥,植株徒长、通风不良以及光照不足、生长衰弱的地块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龙甜1号、龙甜2号、齐甜1号或齐甜2号。及时整枝打杈,保
持田间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开花座果前保持适中的土壤湿度,结果前期、中期保持壤中有充足的水
分。收获后注意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800~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5~7喷1次,共用药2~
3次。喷药时叶正面、背面都必须均匀着药。
甜瓜炭疽病
简介
英文名 Muskmelon anthracnose
病原葫芦科刺盘孢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 Mont.)Arx.,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甜瓜。
危害病株率10%~30%,严重时达8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甜瓜生产。
分布分布较广。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叶片染病初为圆形至纺锤形水浸状斑点,后为黑褐色病斑,潮湿时叶面出粉红色粘稠物。叶柄或瓜蔓染病初为水浸状淡黄色圆形斑点,稍凹陷后变黑,病斑环绕茎蔓一周后全株枯死。果实染病成褐色凹陷病斑,常龟裂溢出粉红色粘稠物,致幼瓜畸形或脱落。
病原物
分生孢子盘初为埋生,红褐色,后突破表皮。呈黑褐色。分生孢子梗圆筒状,无色,单胞,大小(2 0~25)微米×(2.5~3.0)微米。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圆形,大小(14~20)微米×(5.0~6.0)微米。萌发产生芽管1~2根,顶端生附着胞,附着胞暗色,近圆形。
侵染循环
病原主要以菌丝或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或地面流水传播,菌丝也可在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原从甜瓜植株的伤口和表皮进入体内,引起发病。
发生因素
发病最适温度23℃左右,湿度90%左右。氮肥过量,植株过密,棚室不及时放风,露地遇风,都会促进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播种抗病、耐病品种。实行3年轮作,并用无菌土进行养钵育苗。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定植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露地盖膜栽培,棚室适时放风。
(2)物理防治: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经清水冷却后,晾干直播或催芽播种。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2 00~1500倍液,或防治效果好。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棚室栽培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甜瓜叶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