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第二章 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红旗谱》 、 红旗谱》
1)讲述革命起源的故事: 朱老巩、严老祥--朱老忠、严志和-- 通过三代农民的生活和斗争道路,表现了 农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摆 脱为争取经济利益的自发发抗,走上一条 推翻反动统治,进行政治斗争的全新的正 确的革命道路。 描述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的乡村和城市革命 运动最早的孕育和开展。--革命的起源
二、赵树理: 1、生平: (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他来自 于农村,也自觉地把农村生活和农民作为 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对象。1942年以后, 赵树理的小说真正成熟并产生影响。 最著名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1943 年9月)、《李有才板话》(1943年12 月),影响巨大。 解放后,他继续以山西农村作为自己的创 作根据地。
3、1950年代后期1960年代初期:长篇小说创作 丰收期 成就较高的是写农村生活和革命历史的:如“三 红一创”、《山乡巨变》、《青春之歌》、《林 海雪原》等。 原因:作家的生活积累。俄苏文学的影响。长篇 小说的创作特点。 ?十七年作家的“史诗性”情结
二、小说家的困境: 离开或主动放弃。 创作逐渐失去影响,被遗忘。 改变风格以适应新的要求。 创作受到批判,不能继续。 成功的中心作家同样面临各种创作困 难。
2、建国后主要创作: 50-60年代:主要有《登记》(1950)、 《三里湾》(1954)、《“锻炼锻炼”》 (1958)、《套不住的手》(1960)等 ?其作品是对建国后农村变革的及时反映。 《三里湾》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 的长篇小说。
3、为农民的写作: 1)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 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农民语言的书面化。 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 ?十七年作家的集体追求。 “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 发,学到一些窍门儿。”(老舍)
第二节 农村小说
一、概说: 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创作兴盛的原因:当时文艺政策的提倡和 重视。农村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中心。 ?与现代乡土小说的不同:强调政治运动 和斗争;作家立场被要求与农民的完全一 致。
成绩:对当代农村生活的反映,对农 村中“新人”形象和“中间人物”形 象的塑造,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众化 风格。 代表作家:“山西作家群”(赵树理、 马烽、西戎等)、陕西作家(柳青、 王汶石等)、还有周立波、李准、浩 然等。
2、建国后主要作品: 创作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作品 集《白洋淀纪事》(1939-1953) 中、长篇小说:《铁木前传》 (1955)、《风云初记》(1951- 1962) ?1956年因重病辍笔。1977年后, 写有大量散文、评论。
3、作品分析: 短篇创作:《荷花淀》、《山地回忆》等。 多是回忆追记之作。女性形象突出。风格 清新,柔美。 《铁木前传》:?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前 奏,但实际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地位、 关系、情感的变化。 《风云初记》:抗日战争题材小说。“用 诗写的小说”,有抒情风格,色调明快, 成功的女性人物刻画。
主题: 50年代:“反映解放军的崇高品质”, “军民情谊” ?人情,人类之爱,“没有爱情的爱 情牧歌”
《百合花》的意义: A、对战争的表现:侧面描写,用诗 意写残酷 B、对英雄的刻画:平常生活的普通 人,可亲、可爱。真实可感。
2 峻青,王愿坚的小说 峻青:山东海阳人。1940年参加革命。代 表作《黎明的河边》等。 1)以亲历战争为背景:选取战争中最艰苦 的时期,最险恶的环境,最惨烈的情节, 突出革命的艰难。 2)突出英雄人物,歌颂英雄形象,充满了 理想主义的激情 3)美学风格:悲壮、激昂
2)创作意图:“这部小说要向读者 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 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 的。” 两条阵线:梁生宝--郭振山、郭世 富、姚士杰 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现实道路 的小说。 ?社会功利性的写作。历史局限性。
3)主要特点: a、成功的人物塑造: 新人形象:梁生宝 中间人物:梁三老汉 ?(邵荃麟:1962年提出“写中间人 物”论。提倡描写农村中处于中间状 态的人物。)
2)、主要作品: 50-60年代:《百合花》、《静静的 产院》、《春暖时节》等 70年代末-80年代:《剪辑错了的故 事》、《草原上的小路》等
3)艺术特点(十七年时期) 不正面描写时代的大风大浪,往往从 细小处入手。 精巧的故事和细节描写。表现女性特 有的细腻、温婉、清新,余味悠长。
4)代表作:《百合花》(1958) 写于反右斗争紧锣密鼓之时。 ?一篇不合时宜的小说。“《百合花》 便是这样,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 念时得来的产物。”(1980)
2)人物: 朱老忠: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寄托 了作者关于新时代农民的理想。是一个有 胆识、有韧性、有谋略、有坚定信念的农 民英雄的典型。他从一个自发的反抗者经 过革命的洗礼而转变为自觉的农民革命者 的过程,揭示了中国农民要走的革命道路。 ?理想化的农民英雄。当代“英雄人物” 的完美典型。
3)鲜明的“民族气魄”: 浓厚的地方色彩。对传统艺术形式和 表现手法的继承。口语化。
梁三老汉: 解放前三次创业,三次失败。梦想当 “三合头瓦房院”的主人。分土地时 的激动。对梁生宝建互助组的不满和 阻挠。作者写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在社 会大变革中的非常真实的复杂性格。
b、独特的语言和叙述方式: 叙述语言的书面化,叙述方式的夹叙 夹议。大段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的议论。 ?
4)评价: 60年代,肯定的,赞誉的。主题、英 雄人物的塑造,矛盾冲突的结构。 ?被认为在总体上完成了新的意识形 态对新中国文学的期盼。 新时期以来,毁誉参半。
5、”赵树理现象“和赵树理的评价 史(1940年代-1970年代):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杰作”--“样 板”和“典范”--受到的批评:中 间人物和落后人物太多等--“黑线 人物”--受迫害去世
三、孙犁 1、生平:(1913-2002)孙树勋, 河北安平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 加革命。1944年到延安。1945年发 表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 给延安文坛带来清新之风。1949年后 进城,一直在《天津日报》工作。
2)主题: “一个人的青春如何度过,如何使自己的 青春发出灿烂的光辉,只有接受党的领导,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找到正确的 答案。”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民族危亡时刻, 自觉的承当其决定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 其次,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的选 择 ?女性的命运的主题
3)成功的人物形象: 林道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旧 家庭旧社会的反抗。对爱情的软弱缠 绵。对革命的狂热。在革命者的引导 下,逐渐克服自身弱点,告别“旧 我”,成为一名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 革命战士。 “林道静不是我自己,但有我个人的 生活在内”
4)艺术特点: 结构上,以林道静为中心,全面展示 了当时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复杂 的社会关系。 风格上,描写细腻,富有情感,抒情 性。
5)《青春之歌》的影响和争论: ?批评。1960年的修订本。 “按照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按照像 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 女性在当时走向革命后必然会有的发 展变化过程来写的。”(1978)

2)“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 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 “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解决方法--指导工 作” ?政治意图明显的功利性写作。但文本中间也有意 图空隙和裂缝。 如《“锻炼锻炼”》:“我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 事佬的思想问题。” 但实际文本透露的信息要丰 富得多。
4、“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 1)地域特征:描写山西的风土人情 2)功利性写作:?“文以载道” 3)按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 真实性 4)通俗、幽默,深受读者欢迎。
第二章 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 说
第一节 概述
一、十七年小说创作的三个创作阶段: 1、1950年代初: 内容:新人新事;革命的回忆; 总体风格:对新的社会的热爱和歌颂 ?新的写作规范的创立:《我们夫妇 之间》
2、1956-1957:“百花文学”时期 内容:触及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揭 露生活“阴暗面”。《组织部来了个 年轻人》、《在桥梁工地上》等 突破题材禁区,描写人性人情。爱情 题材。《红豆》、《在悬崖上》等 ?“毒草”--《重放的鲜花》 (1979)
三、杨沫的《青春之歌》 杨沫的《青春之歌》
1、杨沫:1914-1995,杨成业,湖 南湘阴人。生于北京。30年代开始接 触地下党。1934年开始写作。 代表作:《青春之歌》(1958初版), 非常畅销。1960年出修订本。
2、《青春之歌》: 、 青春之歌》
1)主要内容: 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 “一二九”运动这段动荡的时代为背 景,以青年女知识分子林道静的人生 道路为线索,再现了这一时期的爱国 学生运动,反映了这个时期各种知识 分子的心理变化、人生道路和精神面 貌。 ?“自叙传小说”
四、茹志鹃等的短篇小说
1、茹志鹃: 1)生平:(1925-1998),生于上 海。幼年命运坎坷。“能活下来就是 一个奇迹”。一生中上学读书的时间 加起来不足4年。1943年参加新四军。 在文工团工作。50年代开始创作小说, 50 是十七年为数不多的专门写短篇小说 的作家。新时期后,思想和创作风格 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是反思小说的代 表作家。
4、艺术风格:(“荷花淀派”) 1)诗体小说的抒情风格:优雅轻盈、明快 朴素。 2)对河北农村自然景物、风土人情的成功 刻画。 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众多的青年作家: 如刘绍棠、丛维熙等。“河北作家群”。
5、晚年孙犁及孙犁研究: 晚年孙犁的散文成就很高,影响大。 ?《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
二、梁斌的《红旗谱》: 梁斌的《红旗谱》
1、梁斌:1914-1996 梁维周 河北 蠡县人。1934年开始创作小说。他的 小说多是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 主要作品:《红旗谱》(多卷本小说。 1953年开始创作,1958《红旗谱》, 1963《播火记》、1983《烽烟 图》),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战争的壮 丽史诗。
第三节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一、概说: 概说:
1、何为“革命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 讲述革命如何起源,如何经历曲折后 走向胜利。 ?目的:新的国家的合法性证明,为 转折期的人民提供新的生活准则和思 想依据。
2、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保卫延 安》、《铁道游击队》、《红日》、 《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 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 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苦菜 花》、《三家巷》、《红岩》等 短篇小说:孙犁、茹志鹃、峻青、王 愿坚等
四、柳青和《创业史》: 1、生平和主要创作: 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吴 堡县人。1938年到延安后专业从事创 作。1942年到米脂县任职3年,积累 了大量素材。1952年,全家落户长安 县皇甫村落户,直到1966年被迫离开。 代表作品:《创业史》(第一部)
2、《创业史》: 1)、主要内容:故事发生在陕西渭 河平原一个叫蛤蟆滩的村子。第一部 写梁生宝互助组的建立和发展,第二 部写试办农业合作社(未完)。
三、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 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小说的性质。 两大题材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历史 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乡土小说。
?其特定含义仅限于十七年小说创作。 ?两大题材创作发达的原因。 其他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工业题材、知 识分子题材等。 总体特征:单一。(题材,风格,写作方 式等)
3、表现内容: 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 了民主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风云 变幻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批各式各 样的英雄人物形象。
4、作者意图: ?“亲历者”个体经验的传达; ?对于“革命”的“经典化”叙述。
5、艺术风格的多样: “史诗性”追求(主流)。揭示历史本质, 结构宏大,艺术虚构中加入重大历史史实, 塑造英雄人物,歌颂英雄主义。如《保卫 延安》、《红日》、《红旗谱》、《红岩》 等。 ?加入“传奇”因素的“通俗小说”模 式。”革命英雄传奇“。如《铁道游击 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 《林海雪原》等。肯定与批评并存。 ?带有个人的抒情性特征。孙犁、茹志鹃、 刘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