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2000年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2000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分析
第一部分走向近代社会的基点: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中国社会的分期,过去总是按马克思的五个社会形态说,马克思自己认为是根据西欧的历史总结出来的。

中国的历史有其独特性,用这套概念解释中国,有削足适履的嫌疑。

田昌武先生在《中国历史体系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洪荒时代(氏族社会时代)、族邦时代(夏商周至春秋)、封建帝制时代战国至辛亥革命)。

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大一统帝国时代。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主要根据陈旭麓、姜义华主编:《中国革命史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经济特征: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地主经济为统治力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

大国有制、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下的小农经济。

政治特征:中央集权的君主官僚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社会关系:以家族血亲宗法制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
以父亲血统为中轴展开,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为标准分等级亲疏。

每个人在网里,家为核心,老人为长,个人没有个性和独立人格,尤其是青年人。

每个人都是家庭里的一个零件。

结婚是传宗接代,人生在于光宗耀祖,一个得道,鸡犬升天。

讲亲情。

思想文化特征: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农业文化
3、墨家。

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

在墨子思想中,兼爱学说是一种医治世上弊端的良药。

人世间只要充满了兼爱精神,一切社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这在阶级社会只能是一种空想。

因为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间始终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政治上的对立,等级制是阶级社会的必然,而在墨子的学说中,并没有取消等级制,像天子、诸侯、士君子、百姓这些带有等级制特色的名称在其构筑政治理想蓝图时仍然存在,墨子只不过是在承认等级制的前提下,通过尚贤、尚同等学说来追求政治上的平等,通过兼爱学说来追求伦理上的平等,这样就使其学说本身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

在等级制的条件下去谋平等,这只不过是到与虎谋皮。

但是,墨家提倡的兼爱,倡导无差等的爱,不分亲疏远近,不分尊卑贵贱,反映了广大下层百姓反对剥削与压迫的要求,追求平等和反对等级歧视的心声,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意义。

这一点和儒家是相对立的。

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1
中国传统社会即指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文明的特征:(1)中国文明的早熟性。

从农业起源、农业经营方式(精耕细作)、工商业水平、城市集聚程度以及中央集权体制、意识形态文化确立等社会要素而论,都显示出较之世界其它民族早熟。

中国传统社会属于最为先进、周密和成熟的少数类型。

但长处中潜伏着弊端;过早过度的发达却难以发生质的变化,正所谓“早熟的孩子长不大”。

(2)农业产权的模糊和富有弹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点。

使用权(或经营权)、占有权(收益权)、所有权(处置权)。

中国古代在处置权和收益权两方面都不独立、不完全,处于国有的最高笼罩之下。

私有制缺乏健全发育的法制保障。

社会制度不能创造社会成员的生机活力。

(3)人际关系上,以家长制为核心的血缘关系在中国社会中始终是最具原生性的人际互动模板,属于社会深层结构性质的东西。

地缘与业缘无不受到血缘传统力量的浸染融解。

(4)个人崇拜的民族心理和习惯思维根深蒂固。

不是表现为宗教对先知神的崇拜,而是对世间道德人格化的政治权威的追慕和敬仰。

好皇帝、清官等。

(5)社会系统中,政治居高临下,造成了所谓政治一体化的特殊结构类型。

经济服务于大国专制集权,私人经济没有独立的地位;文化是高度政治伦理化的文化,着眼于大国专制一统为主旨的意识形态整合的功能,其它思想难以发展壮大。

(6)知识精英始终是社会的主流力量。

呈两个极端:要么与政治实体紧密相连,要么消极遁世隐居、逃避政治,沉醉于孤芳自赏的艺术境界,脱离社会和民众。

(7)中国传统社会整合机制呈现两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均无独立意志,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天高皇帝远,行政管理只到县一级。

名曰大一统,实际上有限度。

(8)变与不变。

1摘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5页。

二、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机制:周期性治乱循环及其原因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所作的努力,有必要对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周期率的生成机制给予简要分析。

所谓历史周期率是指传统中国社会出现的近似周期性的政权更迭的历史现象。

自秦代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暴力活动,整个社会在积重难返的矛盾中崩溃,在长期社会动荡后的废墟上重建,平均二三百年一次,体现为鲜明的周期性治乱循环的特征。

中国传统社会周期性治乱循环,原因是多方面,但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自身的腐朽而逐渐失去广大百姓的拥护。

而这种腐朽则是旧制度演化的必然逻辑,难以克服。

家天下基础上社会权力与财富的少数人垄断,必然引发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中国传统社会长期难以破解的矛盾——落后生产力条件下维持人类生存的资源绝对匮乏与人口不断增多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是周期率重演的根本性因素。

(一)王朝统治发生危机的主要表现
皇室与官员奢侈腐败
百姓生存危机
主流意识形态失去有效的社会整合功能
土地兼并严重
流民增加
灾荒不断
财政危机
盗匪增多
农民起义
(二)王朝更替的原因分析
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官本位盛行与民众的基本权利的缺失,导致公权力失去有效的监督制约。

在原始的以家族部落为基础的酋邦传统作用下,秦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盛行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广大人民没有任何权利,完全处于依附地位。

君主是国家的绝对独裁者,一人说了算,其权力没有真正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君主个人的品德、才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前途。

历史的事实是,历代王朝,前几代的君主还比较开明,其后多数君主长期在深宫中长大,根本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家天下的各级官僚实际上是君主的家奴,完全听命和服务于君主,他们也是少数既得利益者阶层。

多数官僚追逐一己之私
利,围绕权力及财富,而不惜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以压榨百姓为能事。

日常矛盾日益积累而不得有效缓解,最终酿成政权的全面崩溃。

2、家天下基础上少数人垄断社会权力与财富,多数劳动者基本权利缺失,必然导致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最终引发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与冲突。

如果再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导致众多的下层民众生存危机,从而突破了社会稳定运行的底线,于是下层民众求生存的自下而上的反抗斗争难以避免,最终多以政权更替而结束。

3、在农业经济之外,中国的官僚行政体制却阻碍了一个独立的像欧洲那样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出现。

帝国的官员和富绅是典型的食利者。

法律上和传统上赋予他们的特权决定了他们的地位、生活方式以及处事态度。

他们主导着城市的生活。

他们有着强烈的控制欲。

企业家行为在几乎不保护私人活动的法律框架下是不安全的。

任何明显有利可图的活动都会受到官僚的盘剥。

只有国家或得到许可的垄断性组织才能从事大规模的活动。

中国的商人和银行家并不像欧洲的商人那样有城市商会和法律的保护。

官方严格限制国际贸易和知识交流,这种自我强加的国际孤立阻碍了经济增长。

在15和18世纪之间,中国的经济领先地位让给了欧洲。

这并不是由于中国出现了特别不利的条件,而是由于西方极为特殊的有利条件。

欧洲具有几个使它可以更好地促进现代资本主义萌生的条件。

最根本的条件是欧洲人认识到人类具有通过理性考察和试验改变自然力的能力。

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帮助,西方社会的精英们逐渐抛弃了迷信、魔法以及对宗教当局的依附。

到世纪时,那些导致技术变化和发明的现代方法的科学传统已经出现,并且开始渗透到教育制度之中。

而此时的中国的教育制度仍然服从古代经典和官方行政教条。

它不可能发展和奠定现代科学的基础。

欧洲由具有紧密血缘关系的民族国家所组成。

这些国家的思维是外向型的,他们之间具有重要的贸易关系和相对容易的知识交往。

这刺激了竞争和创新。

2
4、小农生产方式的简单性脆弱性和易生性规定着王朝政权容易发生更替。

经济基础不稳固。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冲突,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经济在低水平徘徊。

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与个体家庭小农生产方式的冲突;
重农抑商政策下工商业经济的缓慢发展;
官营政策下国家与民争利,也扼杀了社会发展的生机活力;
财富产权不明晰,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古代教育制度和学习内容、科举选官等,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不利中国社会的进步。

6、客观因素:人口较多,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颠覆。

落后生产力基础上
2[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马德斌译,《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物质资源的绝对稀缺与人口不断增长的尖锐冲突是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周期率难以避免的经济根源。

以往人们对这一点重视不够,但这恰是中国传统社会难以避免周期性治乱循环不断重演的经济根源。

秦代以来,以个体小农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方式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它曾经以其优越性的一面,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并使中国一度成为世界先进国家。

但小农生产方式天生具有的规模小、分散性、脆弱性、自给自足等局限,在没有现代科技支持下,中国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从农作物亩产量上看,从汉代到清代亩产量在二三百近徘徊,至1947年农作物平均亩产量仍维持在240市斤。

3总产量的增加主要靠荒地的开垦。

而中国传统社会人口基本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王朝初期人口较少,到了后期则人口较多,尤其是皇族和官僚家庭的人口增长更快。

人多地少的矛盾表现得较为明显。

再加上土地兼并盛行,无地农民增多,下层民众生存危机日益严重,此时政府赋税减少,出现财政危机。

在政权无法实施本来就有限的社会保障功能时,群体性的农民暴动和武装起义难以避免。

需要指出的是,汪洋大海般贫困、分散和脆弱小农的广泛存在,也构成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深厚土壤,形成了一种低水平的近乎恶性循环的社会运行机制。

无权无势的小农们渴望权威的保护。

“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4中国社会长期不能走出小农生产的状态,长期处于政权腐败与下层民众的生存危机的冲突之中,周期性治乱循环的历史现象就不会结束。

所以,中国传统社会必须在整治清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方面有质的改变,否则跳出历史周期率就是一句空话。

(二)周期性治乱循环难以走出中世纪的原因
一、中国小农经济自身发展的艰难性及政府一系列阻碍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得中国经济难以大规模扩张,带来更多的剩余,不能为新质社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相对充足的能量以引发社会质变。

二、国家政权力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强大,社会力量弱小,一直不能形成推动社会新转型的阶级力量。

三、农民自身由于生产方式、知识贫乏等导致自身素质较低,能够实现政权更替,但难以创立一个新世界。

动员口号的乌托邦与落后现实条件下的回归旧制度,成为农民起义的宿命。

四、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上崇古、重德、重义轻利、忍耐、
3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205~20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78页。

小富即安等,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五、客观上,相对封闭地理环境,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缺乏与其他类型国家更多的互动,没有更先进的参照系。

六、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在中国发生,与中国人口较多,资源稀缺有关。

由劳动力低廉,对技术的要求不迫切,不同于西方国家,工资较高,对技术的需要较为迫切。

再加上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平等,使得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很低,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价格的低廉。

理性的选择不是加大资本投入和技术引进,而是雇佣更多的劳动力。

传统教育与选官相联,学而优则仕,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学习是为了当官,扼杀了人们对技术发明的兴趣。

由此,教育的内容是儒家经书和诗词歌赋。

只有与天文历法相关的数学及其他实用的技术有所进步。

七、为什么说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总是呈现循环而没有迈上更高的社会阶段呢?其原因并不在于这个时代的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因为封建时代的商品经济在有些时期是相当发达的(例如北宋),问题在于此时的工商业是由政府操纵和控制的,因而在商业资本的流向上出现了变态,即如前所述大部分流入政府财政而被用于宫廷贵族消费和战争,一部则流入土地买卖或转化为高利贷资本,能够转化为产业资本者微乎其微。

这就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只能以土地关系的循环变化为基础进行如此大循环了。

尽管这种大循环并非简单的重复,但却始终没有超越封建时代,始终走进资本主义社会。

5
阅读书目
1.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2.田昌武:《中国历史体系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版;
4.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5.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6.谢天佑:《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7.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出版社1994年版;
8.[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9.[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侯建新著:《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
12.[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马德斌译,《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第2版,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前言》,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