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3篇)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24fb1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e.png)
第1篇一、概述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个人所得税法是规范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法律,旨在确保税收政策的公平、合理和有效实施。
以下将从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法律规定、征收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包括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率和税法规定的减免规定征收的一种直接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个人,征税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
二、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法律依据,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后经过1993年、1999年、2005年、2007年、2011年、2018年六次修订。
2. 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1)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2)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3. 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以下几种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4. 税率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分为七个级距,具体如下:(1)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2)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3)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4)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5)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6)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7)80,000元以上的部分,税率为45%。
《税务会计》课程7个人所得税
![《税务会计》课程7个人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df1248cf0c22590102029d1a.png)
八、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税所得额=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应税所得额×20%
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的计算 —— 按次计征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次收入额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次应税所得额×20%
(3)年薪制征税问题
某单位财务总监年薪200000元,每月发放5000元, 年底一次性发放140000元。 (5000—1600)×15%—125=385 385 ×12=4620 140000 ×20%—375=27625 27625+4620=32245 200000÷12=16668 (200000—1600) ×20%—375=39305
4、税收筹划
【案例】广东信达利公司税务总监2004年12月获得工资 所得5000元。因该年纳税管理和纳税筹划工作取得较
大成效,公司当月拟发放年终奖25000元给他。为合法
节税,该公司采取将年终奖中5000元作为“双薪”, 其余20000元作为奖金。
(1)纳税筹划前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600)×15%-125=385(元); ②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5000×15%-125=362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85+3625=4010(元)。 (2)纳税筹划后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600)×15%-125=385(元); ②“双薪”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5%-125=625(元); ③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25=197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85+625+1975=2985(元)。 以上两方案比较,后者比前者少纳个人所得税1025元(4010 -2985)。
税法实务(第二版)课件第7章第二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税法实务(第二版)课件第7章第二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b003d9d27284b73f342500c.png)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确定
居民个人采用定额扣除与附加扣除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其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公式如下: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额-生计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1.全年收入额 (1)工资薪金所得全额计入收入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实际取得收入80%为收入额。 (3)稿酬所得的收入额按实际取得收入80%的基础上再减按70%计算,即稿酬所 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收入的56%。
(2)可以由“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
【注意】不得同时扣除
(3)大病医疗
要点
具体内容
准予扣除的大病 在医保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
医疗支出
【注意】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
扣除标准 扣除凭证
按照每年8万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 自付费部分不超过15 000元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元)
3
0
10
210
20
1 410
25
2 660
30
4 410
35
7 160
45
15 160
应纳税额计算
应纳税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PART 03
应纳税额所得额确定 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计算
(3)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见下表
级数 1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36 000元的
预扣率(%) 3
速算扣除数 (元) 0
个人的税收管理规定(3篇)
![个人的税收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6983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5.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个人税收管理,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以及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的个人。
第三条个人税收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纳税原则;(二)公平税负原则;(三)简便易行原则;(四)高效便民原则。
第四条国家税务机关负责个人税收管理工作,依法对个人取得的所得进行征收。
第五条纳税人应当依法纳税,诚实守信,不得采取任何方式逃避、减少或者延迟纳税。
第六条纳税人有权了解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有权要求税务机关提供纳税咨询和帮助。
第七条纳税人应当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第八条国家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个人税收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
第二章纳税义务人第九条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以及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的个人。
第十条纳税义务人包括:(一)中国公民;(二)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外国公民;(三)在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士;(四)其他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
第十一条纳税义务人取得下列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三章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第十二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所得取得的日期。
第十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为:(一)按月计征的,纳税期限为次月十五日内;(二)按次计征的,纳税期限为取得所得的当天;(三)按年计征的,纳税期限为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
第四章纳税申报和缴纳第十四条纳税人应当依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并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
第七章-个人所得说PPT课件
![第七章-个人所得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6bc1b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e.png)
7.1 个人所得税概述
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特色
3.有收入就纳税,宽税基既增进公民意识,又便于“削峰 填谷” :美国“领薪就纳税”制度,
4.自由申报,偷税重罚,减少税收成本
18
美国纳税人根据自己的社会保险号码,在网上自由申报 自己的年收入和纳税额,政府就根据个人申报缴税,充 分信任纳税人。但是,美国税务部门可以方便地利用电 脑网络对纳税人的各种信息进行稽核、监控,一旦发现 异常,立即从计算机系统中调出来单独审核,对有瞒报 和欺骗行为的人给予非常严厉的处罚,甚至投入监狱。 所以,纳税人对自己的偷税行为的成本要充分估量,一 般不会轻易冒险。
7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为实施他“复兴经济、救济穷人、改 革体制”的新政,个税最高边际税率由25%提高到81%,增幅 为224%。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直接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 机器全负荷运转,个税税率急剧上升,1944—1945两个财税 年度最低和最高边际税率分别达到了23%和94%。二战后,为 了重建正常的国民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个税一直 在高税率上运行,在1946—1963年的18年间,美国个税的最 低和最高边际税率分别保持在20%和90%上下。
22
纳税人的法律界定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 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 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23
7.1.2 征税范围的法律规定
征税范围的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个体 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 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 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 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 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07章 个人所得税法
![第07章 个人所得税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4cc050783e0912a2162a9c.png)
7.下列所得中,不采用代扣代缴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单项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8.下列所得中一次收入畸高,可实行加成征收的是( )。
A.稿酬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偶然所得
9.税法规定,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当其在
6.下列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
A.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取得的收入 B.取得技术咨询费
C.讲课费
D.转让专利技术收入
7.我国行使的税收管辖权有( )。
A.居民税收管辖权
B.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C.公民税收管辖权
D.支付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单项实训
二、多项选择题
8.下列享受附加减除费用的个人有( )。
一、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项目应纳税额 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
1.平时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其应纳 税额按照每月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 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法定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
1.住所标准 2.居住时间标准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 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 的所得。
(2) 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 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 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中国税制第七章
![中国税制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032983f276a20029bd642dcd.png)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例7-1】A国人史密斯、汤姆、爱德华是某国际公司的一般雇员,在我国没有住所,三人于2012年4月3日来华。
此后,史密斯于2013年4月2日离境;汤姆于2013年12月31日离境;爱德华于2014年2月1日离境。
其中爱德华在2013年5月1日至6月15日期间离境。
请问;三人是我国的居民纳税人还是非居民纳税人?【例7-2】A国人汤姆是某公司的一般雇员,2013年全年来华工作30天,中国境内企业支付10 000元人民币,境外企业支付50 000元人民币,如何确定其纳税义务范围?【例7-3】A国人汤姆是某公司一般雇员,2013年全年来华工作190天,在此期间,境内企业支付10 000元人民币,境外企业支付50 000元人民币,如何确定其纳税义务范围?【例7-4】小张大学毕业后在某杂志社任专栏记者,2014年3月在该杂志社上发表专栏文章,取得报酬1 000元;小王人某出版社专业作者,2013年3月在该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取得报酬10 000元。
试分析小张和小王的报酬是否属于个人所得税的稿酬所得。
【例7-5】中国公民王先生被甲公司派遣到乙公司工作。
2014年2月,王先生分别从甲、乙公司取得工资收入1 000元和5 000元,王先生2014年2月应如何纳税?【例7-6】中国公民王先生同时在国内的A公司和国外的B公司工作,并能提供境内、境外同时任职的文件。
2014年2月,王先生分别从A、B公司取得工资收入5 000元和15 000元,则王先生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可以分别扣除多少费用?【例7-7】中国公民王先生为某远洋运输公司船员,2013年1-6月,每月工资收入为3000元,7-12月每月工资为7 000元,则王先生2013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例7-8】中国公民王先生任职于甲公司,2014年3月王某的工资收入为3 500元、当月奖金收入3 000元,计算王某2014年3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f30c341ff18583d04964594f.png)
(二)非居民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
而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个人为非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境 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天的个人,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是
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我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税收基础》
目
录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第二节 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征收管理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纳税人
纳税人依据在我国境内有无住所和居住时间的长短,分为居民纳税人和 非居民纳税人。 (一)居民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凡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居民纳税人:
(3)当月共应纳税=15+12445=12460(元)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 算扣除数
由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实行按年计算,分月 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别 计算按月预缴税额和年终汇算清缴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在
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
2024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
![2024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9cd5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4.png)
一、个税起征点
202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即个人年收入达到5000
元及以上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年终奖金属于劳动所得,应按照综合所得逐级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2.综合所得逐级税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适用税率表(月表)》计算个人所得税。
具体适用税率如下:
3.个人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
个人年终奖应纳税额=年终奖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适用税率根据个人年终奖金额按照综合所得逐级税率确定,速
算扣除数为固定值。
4.速算扣除数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速算扣除数表》,不同级数对应的速算扣
除数如下:
-级数1:2520元
5.个人所得税计算实例
假设员工的年终奖为100,000元,那么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三、其他注意事项
1.个人所得税可以在发放年终奖的同时由单位代扣代缴,也可以在年
度所得汇算清缴时提交申报并交纳。
2.个人所得税计算是根据综合所得逐级税率计算,该方式是按年计算
个税,所以可能会出现税负过高的情况。
如果过高,可以在年度所得汇算
清缴时进行调整。
总结:
个人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逐级税率表进行计算,具体按照年终奖金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并扣除速算扣除数。
个人
所得税可以由单位代扣代缴,也可以在年度所得汇算清缴时申报并交纳。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按年计算,可能存在税负过高的情况,可在年度所得
汇算清缴时进行调整。
以上是2024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的相关内容。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筹划(更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筹划(更](https://img.taocdn.com/s3/m/0cc4ff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c.png)
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 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
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城市上一年度 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 行。
二 、纳税项目选择筹划法
《个人所得税法》对于不同性质的收入,规定了不同的征 税标准;对于相同性质的收入,根据收入的差异也有不 同的征税标准。纳税人可以根据这些规定的不同,通过 事先筹划,例如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工资 、薪金所得与利息所得之间的相互转化,尽可能选择有 利于减轻自身税负的项目进行纳税。
【案例7.5】
2011年 和 2012年 ,某公司员工张某每月资为 5681.82元 , 扣除按上年平均工资的6%计提的住房公积金后,应税 工资为 5340.91元 ,年税负高达 16.7%。请问:能否减 轻张某的个人所得税税负?
【案例 7.6】
李某为一大型企业下岗技术工人。2012年 1-6月在某小 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每月收入为5000元。李某现 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李某可以与该小企业签订雇佣劳 动关系合同,也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在境内居住满一年, 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 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 不扣减日数。临时离境, 是指 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 90日的离境 。
(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断标准及纳税义务
根据我国税法,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 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 应履行有限纳税义务,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我国 申报纳税。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不需 缴纳企业所得税 ,投资者就其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 企业中取得的利润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 纳个人所得税。
电子课件 《税法》梁伟样 7 (4)
![电子课件 《税法》梁伟样 7 (4)](https://img.taocdn.com/s3/m/515ba149c1c708a1284a44d9.png)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2、×3、×4、×5、√6、×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三、单项选择题1、D2、D3、C4、D5、D6、B7、D 8、C 9、C 10、C 11、D 12、B13、D 14、D 15、B 16、C 17、A 18、B19、A 20、C 21、B 22、B 23、A 24、C25、A 26、B 27、B 28、B 29、A 30、A31、C 32、D 33、D 34、B 35、B 36、B四、多项选择题1、AB2、AD3、BCD4、CD5、BC6、AD7、AB8、ACD9、ABCD 10、ABC 11、BD 12、ABC 13、ABC 14、ABC 15、BD 16、AD 17、AD 18、ACD 19、ACD 20、AB 21、BD 22、BD 23、AB 24、AC 25、ABC 26、ABD 27、AB 28、BC 29、ABD 30、AC 31、ABC 32、AB 33、AB 34、ABC 35、AD 36、ACD37、AC 38、BCD 39、ABCD五、问答题(略)六、计算题1、⑴雇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应纳税额=[(15000-1600)×20%-375] ×12=27660(元)⑵派遣单位每月支付工资、薪金应纳税额=(2000×10%-25)×12=2100(元)⑶李某应纳税额=[(15000+2000-1600)×20%-375] ×12=32460(元)⑷股票转让收益暂不征税。
⑸特许权使用费应在中国补纳税额=18000×(1-20%)×20%-1800=1080(元)⑹个人中奖应纳税款=20000×20%=4000(元)⑺劳务费收入应纳税额=40000×(1-20%)×30%-2000=7600(元)⑻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2460+1080+4000+7600=45140(元)2、⑴中国境内工薪收入应纳税款=[(60000÷12)-1600]×15%-125=385(元)385×12=4620(元)⑵年终奖可先按12个月平均确定适用税率,再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2000×10%-25=2175(元)⑶中国境内稿酬收入应纳税额=5000×(1-20%)×20%×(1-30%)=560(元)⑷A国取得银行利息收入:10000×20%=2000(元)A 国利息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抵扣限额)2000元,该纳税人在A 国实际缴纳税款1650元,因此,应在我国补缴税款350元。
个人所得税税法解释
![个人所得税税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ce14752c281e53a5902ff05.png)
第七章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第一节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一.个人所得税的含义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期间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种税。
约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此税。
二.个人所得税基本法律依据2005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第三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6年起施行。
2008年2月18 日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三.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税基广阔2、稳定经济3、调节收入第二节个人所得税基本法律知识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为以取得应税所得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投资者和外籍个人、港澳台同胞等。
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把纳税义务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两类,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的法律效力相同,纳税人只要具各其一,即可被判定为我国的居民纳税人。
如果两个标准都不具各,则为非居民纳税人。
(一)居民纳税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解释:所谓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所说的习惯性居住是指个人因学习、工作、探亲等原因消除之后,没有理由在其他地方继续居留时,所要回到的地方,而不是指实际居住或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居住地。
所谓在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天。
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天数。
所谓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天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天的离境。
个人所得税税筹划
![个人所得税税筹划](https://img.taocdn.com/s3/m/3b97da6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2.png)
二、工资薪金所得的税务筹划
筹划空间
(1)减少名义工资。 (2)均衡取得工资薪金。 (3)应税项目转换
减少名义工资 公司为员工提供住房 公司统一为员工提供旅游机会等
案例分析
01
02
01
方案一:
02
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
03
=(9500-3500)*20%-555=645元
04
可支配收入=9500-645-900-400=7555
应纳税额=
(3700-3500)×3%=6(元) 因此王先生应与A企业签订聘用合同,每月可节税574元(即580-6)。
案例
某报纸专栏记者的月收入为10 000元,请考虑该记者与报社采取何种合作方式才能税负最轻?
调入报社
特约撰稿人
投稿
工资
劳务报酬
稿酬
(10000-3500) *20%-555=745(元)
10000*(1-20%)*20%=1600(元)
10000*(1-20%)*20%*(1-30%)=1120(元)
P195:案例7-29
P196: 案例7-30
第三节 劳务报酬的 税务筹划 一、劳务报酬的法律规定
筹划思路:降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较低税率。
筹划方法: 分项申报 增加支付次数 收入分地域分解 利用费用转移
A
C
B
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月工资超过3500元)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税法规定:
年终奖的计算
比如,有一位员工,月工资5000元,年终拿到18000元的奖金,那么他该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18000/12=1500(元) 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18000×3% =540元 那么,年终奖为18001元,个税多少?
3.(2018.8.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
![3.(2018.8.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2135123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根据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七次修正)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d0c3c98c680203d8ce2f242c.png)
个 人 所 得 税
6W——思路
1.什么是个税?(概念、征税对象) 2.为什么要交个人所得税? 3.谁要交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 4.何时交(纳税期限) 5.何地交(纳税地点) 6.怎么交?(应税所得、税率、应纳税所得额、计税依 据) 细节——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What?
什么是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解:首先找出出适用税率,18200/12=1516.67 (元)
适用税率: 按奖金总额除以12,以得出的商数得出适用税率
故适用税率为10%-105(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18200×10%-105=1715(元)
How?
2、劳务报酬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 独立从事各 劳务报酬所得 独立 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
How?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
(4)举例 ) 月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 例1:郭德纲 :郭德纲2011年10月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 年 月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 每月领取退休工资1700元,10月份被江苏卫视《非 月份被江苏卫视《 每月领取退休工资 元 月份被江苏卫视 常了的》节目聘用,月工资为6000元。2011年10月 常了的》节目聘用,月工资为 元 年 月 郭德纲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郭德纲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How?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
外籍人士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 外籍人士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 是指每月在减除 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的标准。 元的标准。 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 元的标准
How?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
例:某公司职员刘先生为华侨,2011年全年 某公司职员刘先生为华侨, 年全年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6000元。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 元 计算刘先生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计算刘先生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和答案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1f04284431b90d6c85c73a.png)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李先生2012年3月购买体育彩票中得奖金15000元,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A.免 B.3000 C.1500 D.45002、下列应税项目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不采用定额费用扣除费用的有()。
A.财产转让所得 B.承包所得(不拥有所有权的承包方式)C.设计费 D.工资3、下列所得不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有()。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C.承包经营者取得的承租、承包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4、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中,按“其他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是()。
A.境外博彩所得 B.为他人提供担保获得报酬C.保险赔偿收入 D.企业自然人股息5、企业为股东购买车辆并将车辆所有权办到股东个人名下,股东个人应按()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C.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6、下列所得中,免缴个人所得税的是()。
A.年终加薪 B.拍卖本人文字作品原稿的收入C.个人保险所获赔款 D.从投资管理公司取得的派息分红7、下列属于减税项目的是()。
A.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B.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C.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D.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从世界范围看,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采用的是( )。
A.单一所得税制 B.分类所得税制C.综合所得税制 D.混合所得税制9、下列所得项目中,不采用代扣代缴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C.偶然所得 D.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0、在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个体工商户按规定所缴纳的下列税金不可以扣除的有()。
A.增值税 B.消费税C.教育费附加 D.印花税11、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部分,可以税前据实扣除。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https://img.taocdn.com/s3/m/530f850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4.png)
【注】如果他在2008年度累计离境时间不超过90日,他将成为 中国税法意义上的居民纳税人,需要就其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注】中美两国有税收协定,如果在中国境内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可以在美国得到抵免,这时应分析他在美国的纳税情况,综合考虑。
二、通过人员的住所变动降低税收负担
1、人员住所变动:是指个人通过个人的住所或居住地跨越税境的 迁移。
本工资总额的补贴、 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c、托儿补助费; d、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外籍人员在每月减除3500元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 3)个人对取得一次性年终奖金的计税方法:
法律规定,将应纳税所得额÷12,根据其商数找出对应的适 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据以计算税款。计算公式:
•
库存现金
• 4. 企业向个人分配股息、利润计算应代扣的个 人所得税、支付股息、利润时:
•
借:应付利润
•
贷:应交税费-应交代扣个人所得税
•
库存现金
• 实际交纳税款时:
• 借:应交税费-应交代扣个人所得税
•
贷:银行存款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
因纳税人的不同,税收政策也不同,因此,纳税人应该把握这一尺 度,,合法筹划纳税人身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税义务人
判定标准
征税范围
1.居民纳税人(负 无限纳税义务)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 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 年的个人。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
2.非居民纳税人 (负有限纳税义 务)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 不居住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 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下列项目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予征收 个人所得税。
(1)独生子女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 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贴
注:内部退养人员取得的收入,按正常“工资,薪金所得”
交税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 14 -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企 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 13 -
(三)税目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大致分为3类,共11个应税项 目。
1、工资、薪金所得: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
境内所得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8-
(多选题)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纳税人 临时离境的,应视同在华居住,在计算居住天数 时,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临时离境是指 (AD) 。
A.一次离境不超过30天 B.一次离境不超过90天 C.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30天 D.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天 E.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183天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1-
本章主要内容
1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展开
2 个人所得税基本要素
展开
3 应税所得额的确定
展开
4 个人所得税减免
展开
5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
展开
7 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展开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2-
学习目的: 1、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2、注意:
(1)境内目前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
(2)住所标准:因家庭,户籍,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 境内习惯性居住。
(3)居住满1年是指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对临时 离境的在一个纳税年度一次不超过30天,或者多次累计不 超过90天。
(4)居民纳税人承担无限责任,即对来源于境内外的一切 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9-
(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 是( AD )。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 境内居住满1 年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超过6 个月不 满1年的个人
D、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 11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 Nhomakorabea象和税目
(一)征税对象
11个应税项目
(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判定所得来源地是确定该项所得是否应该征收个
人所得税的重要依据。
具体规定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就职、受雇的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也是个人 所得税的纳税人。
(2)根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我国个人所得税 的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5-
(一)居民纳税人
1、判断标准: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 住满1年的个人。
(1) 分类征收; (2)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3) 费用扣除额较宽; (4) 计算简便; (5) 采取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纳方法。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4-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基本要素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取得应税所得的中国公民、 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 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
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2、掌握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判断标准、
应税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 3、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3-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 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 得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特点: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6-
(二)非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
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非居民纳税让你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只限来源
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税。 【例题·分析】某在我国无住所的外籍人员2007年
5月3日来华工作,2008年9月30日结束工作离华, 则该外籍人员是? 该外籍人员是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这是因为该 外籍人员在2007年和2008年两个纳税年度中都未 在华居住满365日,则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 10 -
(单选题)某外国人2010年1月12日来华工作, 2011年1月15日回国, 2011年3月2日返回中国, 2011年11月15日至2011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 需要去了日本,2011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 2012年9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B) A.2010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11年度为我国 非居民纳税人 B.2011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12年度为我国 非居民纳税人 C.2011年度和2012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2010年度和2011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取得的所得;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
- 12 -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作为所得来 源地;
3、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作为所 得来源地;
4、转让不动产的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 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