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年高三历史名校模拟卷开放性试题42汇总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背诵题(42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有历史学家指出,人类历史上很多政局动荡同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内部的社会机制到了应该调整的时候了,譬如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人口压力太大而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二,国家之间、文明之间的冲突。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选取中外近代史上的两则事件进行论证。
【答案】阅卷说明:
1.回答需要写明观点,没有观点扣2分,只有观点没有论述不得分;
2.论述可任意选取中国或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两则历史事件或运动(中国史可选取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之间;世界史可选取从1500到十月革命之间,列举十月革命并
对原因分析正确可得分)。
2.学生所作论述需要包含两则事件的两种原因,只论述一则历史事件的一种原因,最多得3分;
4.论述需要紧密围绕两种原因,原因不当,与观点联系不紧密不得分。
示例:
观点:历史上的很多政局动荡同时由内部机制和文明冲突两种原因引起。
论述:
事件一:太平天国运动正是由内部机制问题和文明冲突两种原因所引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对中国侵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民族矛盾加深。(3分)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横征暴敛,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广大农民揭竿而起。(3分)
事件二:辛亥革命的发生同样是由外部冲突和内部机制问题所引起。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瓜分侵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分)十九世纪末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而此时的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进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进一步激化了原有的社会矛盾,镇压保路运动更是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3分)事件三:巴黎公社是由内部机制和外部冲突同时引起。
外部冲突:在普法战争中,法军全线溃败,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由此激化了民族矛盾;(3分)
内部机制:面对外来侵略,法国临时政府不仅抵抗不力,反而欲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这激起了巴黎人民的不满,阶级矛盾尖锐,由此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3
分)
其他事件略。
2、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3为李伯重所著《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从其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答案示例
论题:明清时期江南的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3分)
阐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成就突出,但其是建立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这一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使早期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治保障;自
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依然实行,使早期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
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要素;社会上的农本商末观念和消费观念制约早期
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政治、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明清时期江南的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9分)
(以上示例仅供参考,考生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后大事记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48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定书》开始实施
194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运行
1946年————世界银行正式运行
1945年————纽伦堡审判开始
1945年————联合国成立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概括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或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或特点,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答案示例:
趋势: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显。(2分)
论述:二战后,在吸取贸易保护主义教训的基础上,1947年10月,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以
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宗旨,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
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4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为适应世界经
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
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
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它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
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4分)
总之,二战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世界贸易的发展,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2分)
(其他答案,如战后欧洲向一体化发展;各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或战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等只要围绕材料中的事件,叙述史实正确皆可)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传统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民生价值、学术价值和现代价值。表3是某校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概况和当代学人对其认知的相关信息统计。
表3
——摘编自华觉明《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等结合中国史的所学知识,对上述史料进行重新组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
组合:史料一、史料四
看法: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但在古代被看做末技,不受重视。(3分,组合与看法合在一起为3分,要求明确、合理)
说明: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手工业部门,如冶炼业、丝织业、制瓷业等,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凭借着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的多种经营形态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中国传统的工艺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商品远销世界。但由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技艺传承的封闭性,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儒家思想的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观念,传统工艺被看做末技,不受重视。(9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示例2:
组合:史料四、史料六
看法:中国传统工艺的辉煌源自于劳动人民的创造,体现了工匠精神和民族自信。说明: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手工业部门,如四大发明、冶炼业、丝织业、制瓷业等,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凭借着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的多种经营形态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中国传统的工艺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商品远销世界。作为社会底层的中国古代工匠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下,对传统工艺进行不懈地研究和探索,为国家和民族增强了实力和声望,如四大发明,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如农具和水利灌溉工具,为民众生活的丰富多彩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如饮茶,中医等。透过这些传统工艺,渗透着工匠精神和民族自信。
示例3:
组合:史料六、史料一、史料七
看法:对中国传统工艺历史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